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建  鹿红军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1):819-820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怀疑动脉瘤破裂病人行CTA检查,分别用后处理软件VR、MIP、MPR进行成像,并与同期进行的DSA检查8例图像及1例手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2例CTA共发现动脉瘤25个,其中大脑前动脉瘤4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瘤7例。3例为多发动脉瘤。DSA共发现9个动脉瘤,7例与CTA相符。1例患者行动脉瘤手术夹闭。结论CTA用于脑动脉瘤诊断,快速准确无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7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度怀疑动脉瘤破裂的患者进行CTA扫描,通过软件后处理,得到MIP、MPR、CPR及VR图像,综合分析各种图像评价颅内动脉瘤。结果:动脉瘤患者72例,单发动脉瘤57例,其中颈内动脉瘤17例,前交通动脉瘤12例,后交通动脉瘤9例,大脑前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瘤10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右椎动脉瘤3例;多发动脉瘤15例。结论:CTA能快速、无创、有效地诊断颅内动脉瘤,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与三维数字血管减影(DSA)对比,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颅内动脉瘤尤其是〈3 mm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怀疑有颅内动脉瘤的310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A和DSA检查。64层螺旋CTA技术参数:120 kV、250 mAs、准直0.75 mm、重建层厚0.75 mm和间隔0.4 mm。结果三维DSA作为诊断标准,在310例患者中,220例发现264个动脉瘤。CTA漏诊4个动脉瘤,7个动脉瘤在常规DSA检查中漏诊,但被64层螺旋CTA诊断,均得到三维DSA的证实。64层螺旋CTA诊断〈3 mm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4.0%、100.0%和97.9%。结论 64层螺旋CTA对于颅内动脉瘤包括〈3 mm动脉瘤是一种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  相似文献   

4.
王俊峰 《吉林医学》2011,(30):6403-6403
目的:探讨GE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时怀疑脑动脉瘤的27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A和DSA检查,充分运用容积再现技术和最大密度投影对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颅内血管的位置关系进行评价,并以DSA检查结果为对照。结果:278例中CTA漏诊3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8.1%、98.3%、98.5%、99.3%、98.7%,DSA漏诊5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7.8%、100%、98.7%、98.7%、95.8%,两种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准确率高,而且无创、安全、准确、可靠,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采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CTA成像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经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共发现37例患者存在动脉瘤,诊断准确率为92.5%(37/40),颅内血管显示良好,获得动脉瘤的完整形态以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37例患者中显示前交通动脉瘤10例,右侧后交通动脉瘤9例,双侧后交通动脉瘤10例,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8例。经测量,动脉瘤中最大直径为3~24mm,平均13.56mm。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无创、快捷、准确等优点,检查费用低,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6.
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是螺旋CT问世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性血管检查方法.其适应症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的问世,其应用前景更为乐观,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对颅内脑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5年8月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的40例颅内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A检查,观察其表现(瘤体部位、形态、大小等),同时与DSA结果比较。结果 MSCTA检出脑动脉瘤38例(95.0%),DSA检出39例(97.5%),两组诊断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检查脑动脉瘤最大径、瘤颈最大径分别为(9.98±2.54)mm、(4.29±1.45)mm,与DSA的(10.07±2.30)mm、(4.32±1.32)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位置分布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诊断颅内脑动脉瘤敏感度较高,与DSA类似,无创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接收的46例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使用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并和DSA检查结果对比。使用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获得原始的图像,所有患者均使用多层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以及薄层快最大密度投影(MIP)。由2名资深放射科医生对后处理图像以及DSA图像进行共同评估。结果:46例患者中,CTA共检查出45例共47个动脉瘤,漏诊1个动脉瘤,DSA检查显示45例共有48个动脉瘤,有2例患者患有2个动脉瘤。检查中CTA相对于DSA更能清楚的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及形态。结论: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于动脉瘤有较高的诊出率,能够清晰的显示动脉瘤瘤颈部分的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碘海醇,350mgI/mL)100mL,注射速率3mL/s。在工作站上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包括容积重建、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表面覆盖成像。结果41例患者检出47个动脉瘤。结论64层螺旋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安全、快速、无创、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16排螺旋CT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岩  徐向阳  陈海清  李洋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0):1264-126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3D-CT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6排螺旋CT扫描及相应后处理技术成像对颅内动脉瘤进行诊断及相应技术的推广。结果:通过3D-CTA和DSA及手术共同证实发现40例患者有43个动脉瘤分析,脑动脉瘤多发生于脑基底动脉环,多发者多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病。结论:3D-CT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快捷、经济和相对无创等优点,是颅内动脉瘤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CTangiography ,简称SC TA)应用于临床国内尚处于初期阶段 ,对于主动脉等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已有报道(1 ,2) ,但对腹主动脉所属各内脏及其分支所产生的内脏动脉瘤未见报道。内脏动脉瘤病因尚不清楚 ,目前世界文献报告近3000例 ,国内报道50多例 ,发病率占动脉瘤的0 2 % ,是一种危及生命的重要疾病 ,未破裂者死亡率8 5 % ,瘤体破裂的死亡率75 %~80 %(3)。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对外科手术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意义。螺旋CT血管造影(SCTA)作为一种新的少创性检查方法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5例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了SCTA检查,成像技术为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表面遮蔽显示(SSD)。结果: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均定性、定位准确,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结论:SCTA在诊断颅骨动脉瘤方面具有无创性、准确、快捷、分辨率高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MIP能提供较SSD更多、更直观的信息,可达到与血管造影相媲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发现颅内存在动脉瘤,其诊断准确率为97.44%,所得图像显示颅内血管良好,并显示动脉瘤完整形态和周围组织关系。经诊断38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属于前交通动脉瘤,有8例患者属于右侧后交通动脉瘤,有11例患者属于双侧后交通动脉瘤,有9例患者属于大脑动脉瘤。结论:16排螺旋CT能够较为准确地对颅内动脉瘤进行诊断,清楚显示动脉瘤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且对患者没有生理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接收的46例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使用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并和DSA检查结果对比。使用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获得原始的图像,所有患者均使用多层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以及薄层快最大密度投影(MIP)。由2名资深放射科医生对后处理图像以及DSA图像进行共同评估。结果:46例患者中,CTA共检查出45例共47个动脉瘤,漏诊1个动脉瘤,DSA检查显示45例共有48个动脉瘤,有2例患者患有2个动脉瘤。检查中CTA相对于DSA更能清楚的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及形态。结论: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于动脉瘤有较高的诊出率,能够清晰的显示动脉瘤瘤颈部分的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多排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8月洪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2例,应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对其诊断符合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多排螺旋CT诊断检查后,确诊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39例,漏诊3例,诊断符合率为92.9%(39/42),与临床手术诊断的100.0%比较相差不大,表明多排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中的有效性;CT成像能够显示动脉瘤的具体形态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其中属于双层交通动脉瘤9例,属于前交通动脉瘤11例,属于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10例,属于右侧后交通动脉瘤的9例;同时CT影响显示动脉瘤介于5.1~22.3 mm,平均(10.4±2.6)mm。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同时集操作方面、无创伤性以及检查诊断费用少等优点于一身,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 方法 :对临床疑诊为颅内动脉瘤病例经行MSCT检查出动脉瘤病人 36例。其中 2 6例同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用多层螺旋CT机GELightspeedPlus采集原始数据。原始图像均由图像后处理工作站AdvantagedWorkstation 4 .0来处理。图像重建采用表面遮盖成像 (SSD)、最大密度投影 (MIP)和容积再现技术 (VR)。部分行CT仿真内窥镜检查。MSCT与DSA图像均由CT室和神经外科医师共同诊断。 结果 :36例患者经MSCT检出 37个动脉瘤灶 ,1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 (2个 ) ,35例为单发动脉瘤。 94 .6 % (35 / 37)的动脉瘤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区 ,5 .4 % (2 / 37)发生于椎基动脉。86 .5 % (32 / 37)瘤体直径 <2 0mm ,最大者直径 30mm ,最小者直径仅 2mm。瘤体以圆或卵圆形居多 ,也可以显示为葫芦形和辣椒状。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楚地显示瘤体、瘤颈、瘤内腔、载瘤动脉和与周围血管及颅骨的关系。 36例病人中 2 6例行DSA检查 ,DSA所见与MSCTA结果一致。 结论 :MSCTA对脑动脉瘤有肯定的诊断价值 ,并能补充DSA的诊断信息 ,适合用于筛查脑动脉瘤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研究多层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1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采用64层螺旋CT检查,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多排螺旋CT诊断检查后,确诊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39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5.12%(39/41),检出患者颅底血管均获良好显影,清晰显示动脉瘤形态及其与邻近血管的解剖关系。其中属于双层交通动脉瘤11例,属于前交通动脉瘤10例,属于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8例,属于右侧后交通动脉瘤的10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颅内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MSCTA),对比DSA和MSCTA在颅内脑动脉瘤的瘤体直径、瘤颈宽度、动脉瘤位置、图像质量分级情况。结果 DSA和MSCTA在颅脑动脉瘤体直径、瘤体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和MSCTA在诊断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椎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的颅脑动脉瘤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 均有高质量的图像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和DSA在诊断颅内脑动脉瘤大小、位置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价值,MSCTA创伤小、检查时间短、检查费用低,可作为DSA诊断颅内脑动脉瘤的替代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16排螺旋CT检查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排螺旋CT示55例患者存在颅内动脉瘤,准确率为91.7%(55/60)。其中双侧后交通动脉瘤15例,右侧后交通动脉瘤13例,前交通动脉瘤15例,大脑中动脉瘤12例。动脉瘤最大直径为3~24 mm,平均直径为13.7 mm。结论 16排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具有操作快捷、无创、结果准确等优点,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