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临床资料。结果: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临床较少见,多发生于胃、十二指肠及空肠、回肠,术后较难确诊。诊断依靠免疫组化,良恶性判断取决于肿瘤大小及核分裂项计数。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手段,术后对潜在恶性及恶性病例需予以密切随访。结论:术前经内镜、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确诊胃肠间质细胞瘤,术中正确判断良恶性并实施彻底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0年3月收治的21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GIST均经病理等检查证实为良性间质瘤10例,恶性8例,交界性3例。肿瘤大小与良恶性相关。全部病例均行外科手术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CD117和CD34阳性表达是诊断GIST最可靠的辅助指标。外科手术和分子靶向治疗是GIST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医院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对比分析手术病理检测结果以及多排螺旋CT检测结果,分析多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胃部21例,十二指肠8例,肠系膜3例;良性4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25例。良性间质瘤直径<5cm,强化均匀;恶性者直径一般>5.5cm,强化不均匀,其内可见低密度坏死灶。结论通过术前的CT检查,能准确显示间质瘤的部位、形态和大小,尤其是肿瘤直径的大小与强化特点对间质瘤良恶性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付刚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128-12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标记CD117、CD34、SMA、S-100蛋白4种抗体于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确诊24例间质瘤,对其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显示24例GIST中CD117阳性表达率为87.5%,CD34的阳性表达率为79.2%;SMA的阳性表达率为41.7%;S-100的阳性表达率为8.3%。结论CD117、CD34对胃肠间质瘤特异性表达,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GIST多发于中老年,肿瘤细胞形态多样,结构多样;免疫组化CD117和CD34阳性表达是确诊间质瘤最有诊断价值的依据,但间质瘤良、恶性诊断上仍需结合肿瘤的大体、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外型胃肠道肿瘤的术前诊断。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回顾性分析7例腔外型胃肠道肿瘤手术前后的诊断情况。结果7例病人术前被诊断为其他疾病,而术中发现为腔外型胃肠道肿瘤,术后病理:1例盲肠平滑肌瘤、1例小肠平滑肌瘤、1例胃平滑肌肉瘤、1例胃癌、3例胃间质瘤。结论腔外型胃肠道肿瘤多见于胃肠道间质瘤与平滑肌肿瘤,胃癌很少出现腔外型生长。这类肿瘤术前诊断率较低,需要综合应用腔镜及影像学检查提高术前确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胃肠道间质肿瘤无特异性临床征象,66.67%胃肠道间质肿瘤发生在胃,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或两者混合存在,胞浆嗜酸性较弱,免疫组化表型为CD34、CD117。结论胃肠道间质肿瘤是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术前难以确诊,有较独特免疫组化表型,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 对6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并应用CD117、CD34、SMA、S-100和Desmin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例GIST中恶性4例,交界性2例,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形或两者混合存在,免疫组化标记CD117 6例全部阳性,CD34 4例阳性.结论 GIST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CD117阳性对诊断有确定作用,CD34表达对诊断也有重要意义,肿瘤大小及核分裂数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来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研究证明胃肠道间质瘤占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绝大多数,而平滑肌源性肿瘤不常见,神经源性肿瘤更少见.已诊断的平滑肌瘤大多数是间质瘤,笔者搜集在上海瑞金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例GIST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像学对GIST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肿瘤发生于胃17例、小肠11例、结直肠7例、食管6例、腹膜后5例和肠系膜4例。50例GIST中良性12例,恶性24例,交界性14例。本组CT定位准确率为100%(50/50)。CT判断良恶性准确度为76%(38/50)。结论 CT检查对临床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具有重要的术前诊断价值,但因为缺乏特异性诊断,仍需手术病理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0.
周洋  刘洋  张修石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11-112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征像,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对照。结果:肿瘤位于胃部3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4例,回肠2例,肠系膜内2例。13例中恶性9例,潜在恶性2例,不能确定良恶性2例。13例中12例肿块表现为外生性肿块,多较大,其中恶性肿块最大径3~26cm。肿瘤密度不均匀,呈囊实性,实性部分中度强化至明显强化,肿瘤边缘分叶2例。结论: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提示诊断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但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有一定限度。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新桥  孙礼侠  陈韧 《安徽医药》2007,11(8):739-74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19例GIST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9例均进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良性4例(21.1%),潜在恶性6例(31.5%),恶性9例(47.4%),CD117阳性18例(94.7%),CD114阳性14例(73.7%),CD117和CD114均阳性12例(63.2%)。结论GIST好发于中老年,以消化道出血、腹痛和腹部肿块表现为主。肿瘤的大小是判断GIST良、恶性的重要临床指标。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完整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诊断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的CT应用表现,分析探讨CT监测对临床治疗肠胃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1].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通过手术案例确诊的80例肠胃道间质瘤患者的CT以及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经过确诊的80例肠胃道间质瘤中,良性25例,交界性与恶性55例.有54例于胃部发生,6例发生于直肠,20例发生于小肠.肿块横径在3~20 cm之间,形状包括圆形、分叶形及类圆形.此次患者案例进行手术前诊断,显示良性恶性准确率86%(44/49),诊断有无转移符合率94%(23/24)[2].结论 CT检查比较清晰的显示肿瘤部位、形态大小、内部结构特征及同邻近心脏器官关系,及时对转移情况进行分析.CT检查对肠胃道间质瘤诊断有关键性的术前价值,由于缺少特异性诊断,现如今还需要对患者手术病理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确诊.  相似文献   

13.
顾颖浩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56-3756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诊治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2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其中近端胃大部切除6例,远端胃大部切除4例,病变肠段切除9例,肠道肿块切除1例,扩大切除1例,1例因肿瘤粘连较为广泛,无法完整切除.术后病理临床分型结果:上皮细胞型10例,梭形细胞型10例,混合型2例.免疫组化染色情况:CD34阳性16例,CD117阳性15例.结论:胃肠道肿瘤的大小、部位、核分裂像、免疫组化各项指标及术后病理结果均是判定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做出正确诊断,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可为根治病灶,提高预后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GI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性肿瘤。以往人们依据肿瘤发生部位和形态学表现将其诊断为平滑肌瘤、肉瘤、神经纤维瘤和肉瘤等,而且从概念上均可能导致胃肠道间叶性肿瘤(GIMT)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混淆。近年来文献报道CD117和CD34在GIST有极高的表达率。研究发现这一类肿瘤并不同于常见的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的肿瘤,并对该肿瘤明确了诊断标准,划分了良恶性指标,探讨了组织起源。笔者为了准确认识GIST,在日常工作中掌握GI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复阅了25例胃间质瘤的组织学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8例GIST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 18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肿瘤位于胃12例,小肠4例,结肠2例。16例完整切除,2例姑息切除,CD117阳性率96.2%,CD34阳性率75.6%。结论 GIST是一类具有恶性倾向的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多变,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CD117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标记物,手术及应用分子靶向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2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天松  伍冀湘 《中国医药》2009,4(10):776-777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胃肠道间质瘤20例中,位于胃14例,小肠3例,位于十二指肠、肠系膜和肝脏各1例。2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所有切除标本的切缘经病理检查均为阴性,其中良性间质瘤3例,交界性间质瘤4例,恶性间质瘤13例;所有手术切除标本均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17阳性18例,CD34阳性14例,细胞呈上皮样或菱形。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18例获3~22个月随访,1年内复发5例,死于本病4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内镜和影像学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病变定位有重要作用,胃肠道间质瘤的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局部切除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54例胃肠道间质瘤中,良性15例,交界性及恶性39例.发生于胃32例,小肠18例,直肠4例.肿块横径3~20cm,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本组病例术前诊断良恶性准确率为85%(33/39),对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8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2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23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肿瘤根治7例;近端或远端胃大部切除、病变肠段切除、肿块切除或扩大切除12例;因肿瘤广泛粘连,无法完整切除4例。病理:CD117阳性19例(82.6%),CD34阳性21例(91.2%)。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在中老年人中好发,以便血、腹痛和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表现为主。肿瘤的大小是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临床指标。病理形态学检查是确认间质瘤的惟一方法。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或有肿瘤残余及术后复发的患者可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具体研究其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的检测影像结果,分析其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一种就诊断及鉴别胃肠道间质瘤理想方法。方法将收录出于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住院疑似为胃肠道间质瘤的28例患者中经病理及手术确诊的18例患者作为其研究对象。特采用回顾性的方法,针对其患者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该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病灶均发生在食管、胃、肠系膜、空肠部位,其人数分别为1、10、5、2例。经螺旋CT扫描,其影像学显示有11例患者肿瘤形状呈椭圆型或类圆形,有7例患者肿瘤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状,经增强CT扫描发现,肿瘤呈现出明显的不均匀强化。与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螺旋CT对肿瘤的定位准确率可达92.3%;对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准确率为81.8%;对肿瘤转移的鉴别准确率为90.7%。结论通过螺旋CT检查可以提高肿瘤的定位准确率、区分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率及肿瘤转移的鉴别准确率,在临床上诊断和鉴别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征,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58例胃肠道间质瘤作了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58例胃肠道间质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CD117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6.2%,且呈弥漫强阳性表达.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间质瘤最具有诊断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