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体外循环的进一步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harp  S 龚庆成 《心肺血管病杂志》1994,13(2):115-115,112
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体外循环的进一步完善StanleySharp90年代以来,体外循环的设备和技术都有了新的进展,减少了体外循环的不良反应,为心脏移植提供了安全有利条件。90年代生产的人工心肺机带有电子计算机,蓄电池及多种附件,性能优良。滚轴泵转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14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体外循环采用中度低温、轻度血液稀释和高流量灌注法,有效的保护了心、肺及肾等重要脏器。供心保护:经主动脉根部灌注4℃改良St.Thomas液500 mL使供心快速停搏,取下后用4℃UW液1000 mL灌注,并置于UW液中低温保存。结果:热缺血时间(5.7±1.6)min,冷缺血时间(183.2±57.2)min,体外循环时间(148.4±80.1)min,其中12例患者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2例电除颤后复跳。术后14例患者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围手术期病死率为零。康复出院11例,后期死亡3例。结论: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完善体外循环管理,良好重要脏器保护是成功脱离体外循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23岁,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后6年,发作性心悸、黑矇2个月。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逸搏心律。24h Holter监测显示反复发作性短阵房性心动过速700余次,发作终止时频发结性及室性逸搏(最长间期3.68 s),时呈室性逸搏心律。停搏3 s左右时患者有黑矇感觉。成功植入DDD起搏器。术后起搏器工作良好,随访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5岁,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后13年,反复晕厥1个月。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间歇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最长RR间期11 s,伴晕厥。成功植入VVIR起搏器。术后起搏器工作良好,随访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9例犬供心超长时间保存后行原位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供体心脏以冷UW液(3例)或自制保存液(6例)灌注停跳、摘取心脏后保存24 h;在全麻下以标准法或双腔静脉法术式行犬原位心脏植入,体外循环均采用浅低温中流量、中度血液稀释法,以移植心脱离体外循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窦性心律、心率≥90次/m in、平均动脉压≥90 mmHg,1 mmHg=0.133 kPa)4 h为手术成功。结果全组体外循环过程顺利,体外循环总时间(180±30)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30±20)min,后并行时间(60±10)min,供心热缺血时间030 s、冷缺血时间(24±0.5)h。主动脉开放后,3例移植心自动复跳,4例移植心电击复跳,移植心复跳受者手术均成功。死亡2例为实验早期手术操作技巧不当所致。结论除良好的供心保护外,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亦是犬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1例50岁男性患者,外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1年出现囊袋感染,行起搏器摘除,剪除部分起搏导线及多次清创术,感染未控制并形成慢性窦道.人院后行心房电极拔除术,但1个月后感染再次复发并形成新的窦道,再次人院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取出电极,胸部窦道清创,换药2周后行清创缝合术.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37例原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37名患者进行了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术前心脏超声检查EF值平均(24.52±4.79)%;采用中度低温、轻中度血液稀释、中高流量体外循环灌注。术中监测血气和电解质,常规使用超滤技术和白蛋白。供心保护采用HTK心肌保护液,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冷HTK心脏停搏液,快速取下心脏,并放置于冷HTK液中低温保存。结果:供心热缺血时间(7.7±1.7)min,冷缺血时间(194.52±121.57)min,体外循环时间(110.87±29.8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47.83±8.91)min,平均动脉压55~85mmHg。37例患者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结论:良好的供心保护,体外循环过程中保持平均动脉压在60~80mmHg及晶胶比在0.45~0.60,血气和电解质的动态监测以及超滤和白蛋白的应用是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我院于 2 0 0 0 - 0 1~ 2 0 0 2 - 0 4进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 11(男 10 ,女 1)例 ,年龄 13~ 35 (32 .4 )岁 ,除克山病和缺血性心肌病各 1例外 ,余均为扩心病。心功 级 ,EF值 (2 0± 3) %。手术按常规进行 ,经过顺利 ,3例术后分别死于严重感染 ,多脏器功能衰竭和精神失常 ,8例长期存活。本文作者重点观察围术期心血管功能变化 ,并探讨监护和技术策略。从本组治疗结果看 ,合理选择受体对保证手术成功及长期存活至关重要 ,受体肝、肾功能严重受损 ,有严重糖尿病及精神抑郁者…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随着科技力量的增长,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补充以及管理制度的不断改进,北京安贞医院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每年迅速递增。1996年全年达1151例,居全国所有心血管中心的第二位。在建院以来的十三年中,共完成各种心血管手术11270例,其中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占88.73%,据  相似文献   

10.
报告晚期扩张型心肌病人行原位心脏移植1例,手术经过顺利,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病人存活28d,死于第二次急性排斥反应.就供心的提取、手术方法、抗排异治疗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心脏移植与心电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心脏移植在我国开始增多,但病例总数仍然微乎其微.绝大多数心血管和心电图医师遇不到这种病例及其心电图,但是心脏移植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终末期心衰的治疗技术,其有独特的心律失常发生基质及心电图表现。因此,综述及复习这一领域的相关内容肯定会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心脏移植动物实验,为掌握手术技术要点,向临床工作平稳过渡积累经验。方法 在全麻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对10例犬实施了原位心脏移植术。结果 6例移植心脏自动复跳,4例电击除颤恢复窦性心律。心脏复跳停机后短时间内血流动力学均基本平稳,术后存活3小时—15小时。死亡原因:吻合口出血5侧。移植心脏出现心肌肿胀、收缩无力,应用血管恬性药物难以维持心率、血压致死亡3例。2例分别于术后10小时、15小时后能站立行走,被处死。结论 提高吻合技术,重视供体与受体吻合口的匹配,避免吻合口出血,加强心肌保护、防止心肌肿胀,是保证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玮  陈忠堂 《山东医药》1999,39(22):44-45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唯一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应用及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心脏移植的近远期效果越来越令人满意。目前,其5年及10年存活率已达80%和70%以上〔1〕。我国于1978年上海张世泽等首先开展该手术,患者术后成活109天〔2〕。1992年3月,北京安贞医院完成了我国第2例心脏移植手术。存活114天。之后,哈尔滨、牡丹江、福州、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等相继开展了此项手术。手术最长存活已超过7年〔3〕。现就心脏移植术的有关问题概述如下。1 受体与供体的选择普遍使用的受体选择标准〔4〕如:1常规内外科疗法无法纠正…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44岁,14年前因扩张型心肌病药物治疗无效后,在本院心脏外科、心脏内科进行了异体原位心脏移植,心内膜活检术,双腔有导线起搏器植入,起搏器囊袋感染清创术,起搏器导线拔除术、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等大小手术10余次.此类患者心电图常表现为双P现象,窦性心动过速,间歇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动态心电图常捕捉到...  相似文献   

15.
2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膜有赘生物,内科长期应用敏感抗菌素治疗无效。在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拔除起搏电极,同时清除心内膜赘生物,术后均康复,至今未再安装起搏器。  相似文献   

16.
体外循环与细胞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调查显示目前美国大约有480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每年新增病例40多万,原发病主要是心肌梗死。心血管系统疾病已经成为人群中尤其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面尽管进展很多,但是继发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导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仍然是当今医疗  相似文献   

18.
心脏移植的临床实践(一)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1 前言 自1967年南非Barnard医师第一次在临床上原位同种心脏移植成功以来[1],最近30年全世界301个心脏中心共进行了心脏移植总数达45993例[2](表1,表2)。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技术是心血管外科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其在心血管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转流过程中体外循环管道系统、超滤器、心脏停搏液装置以及以上物品连接的管道接头和各种插管均与患者的血液接触,各类插管多,血液处于非封闭系统内,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某些传染病的医源性传播,如何在体外循环中有效地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是体外循环过程中一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移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8例患者施行了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扩张型心肌病7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采用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1例,双腔静脉吻合法原位心脏移植手术7例。4例术前存在中度肺动脉高压,NO吸入等措施降肺动脉压力。抗排异治疗采用环孢素A(CsA)+皮质激素(Pred)+骁悉(MMF)三联方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第9天出现急性排异反应,给予大剂量泼尼松龙冲击治疗3d缓解;1例术后第3天出现肾功能衰竭,给予血液透析治疗;1例于术后35天死于肾功能衰竭及抗排异药物神经毒性反应,其余病例心功能恢复至Ⅰ ̄Ⅱ级。术后5例已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严格掌握受体适应证、供体的心脏保护、合适的手术方法及围术期患者管理,是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