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对近5年收治的6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A组31例)和氯氮平组(B组31例),A组患者入院后口服利培酮,开始1~2mg/d,逐渐增至3~4mg/d;B组开始口服氯氯平片50mg/d,2周后增加至300mg~400mg/d。治疗期每周以PANSS进行精神症状评分,同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A组第8周末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和各项目积分比疗前均显著下降(P〈0.001);生效时间在第2~4周,和B组相似。疗程中两组PANSS总分的减分率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A组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总分显著低于B组。结论利培酮和氯氮平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好,小剂量利培酮(1mg-2mg/d)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也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34例精神分裂症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患者设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两组予以利培酮片口服,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在治疗第6周末评定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钾、血红蛋白的结果。结果两组在治疗各个时点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在治疗各个时点的PANSS总分和PANSS减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6.47%,与对照组的82.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6周末研究组的肾功能、血钾、血红蛋白的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总分在治疗后第2、4、6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88%和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疗效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轻微,未加重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患者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利培酮联合氯氮平片疗法。将两组中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记录,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37%,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9.77%(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27.91%,比对照组(20.93%)略高,但对比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杨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13-14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并与氯氮平作比较,同时探讨二者对P300的影响。方法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利培酮:初始剂量1mg/d,2周内增加剂量至(4~6)mg/d。对照组采用氯氮平:(200~450)mg/d,分两次给药。采用PANSS于治疗前、后评定疗效,观察比较两组的P300潜伏期、P300波幅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1.2%,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冠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ANS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P300潜伏期、P300波幅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P300潜伏期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且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P300波幅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高,且增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利培酮能改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改善认知功能的总体效应优于氯氮平;利培酮改善认知功能效果好,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相似文献   

5.
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卫东 《医学文选》2002,21(6):797-798
目的:探讨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照,于疗前及疗后第1、2、4、6、8周末进行BPRS量表评定,并在第8周末评定其疗效,以及用TESS量表评定其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63.33%、显效率46.67%。与氯氮平的有效率60.0%、显效率43.33%相近,无显著差异;利培酮和氯氮平组治疗前后BPRS总分及因子均有显著差异。两组间BPRS总分除疗后2周有差异外,在疗前及疗后各周均无显著差异;利培酮组除锥体外系症状和失眠发生率显著高于氯氮平外,其它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较氯氮平少而轻。结论: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安全,比氯氮平起效时间快。  相似文献   

6.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峰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14-1215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32例)和利培酮组(32例),疗程8周。采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组显效率75%,总有效率90.6%;利培酮组分别为78.12%和93.75%,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齐拉西酮组14例,利培酮组15例。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程度均较轻。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利培酮合并氯硝西泮肌肉注射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17-52岁;入组时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总分≥60分,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利培酮合并氯硝西泮肌肉注射1周后改利培酮口服,对照组氯氮平口服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3,7、14、28天以PANSS量表作为疗效评定;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合并氯硝西泮肌肉注射,7天兴奋因子减分率为34.83%,(有效).两周50.94%,(显效).其控制兴奋状态的疗效与氯氮平相当。结论利培酮合并氯硝西泮肌肉注射能有效控制兴奋状态,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易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利培酮和氯氮平对难活性精神分裂症忠者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 对64例.符合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个月用BRS、SANS、TESS量良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利培酮有效率21.87%.氯氮平有效率19.35%,量表显示两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相似。利培酮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静坐不能、失眠、震颤、急性肌张力障碍:氟氮平为嗜睡、流涎、头晕、恶心、呕吐。结论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均有效,且以利培酮疗效较好,但二者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强力脑清素片联合利培酮治疗女性更年期精神分裂症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女性更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强力脑清素片+利培酮)和对照组(50例。单用利培酮),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12、24、48周用阳、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评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第8周PANSS总分比均显著下降(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90.0%;第2周PANS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起效明显;自第12周起,两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2、48周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总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例次低于对照组。结论:强力脑清素片联合利培酮治疗女性更年期精神分裂症,较单用利培酮起效快,效果好,远期副反应轻,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依从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疗程24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O.05),两组治疗后的PANSS总分与CGI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利培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氮平组。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且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瑜  张霞  张菁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10-3110,3214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各时点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病理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而治疗后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组显效率为65.6%,有效率为84.4%;利培组分别为62.5%、81.3%。两组间显效率及有效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χ^2=0.07,0.11,P〉0.05)。喹硫平组副反应少于利培酮组,治疗期间两组合用苯海索及苯二氮草类药物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喹硫平不良反应轻,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张加明  孙青  葛均刚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374-1375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米氮平治疗阴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研究组给予利培酮合并米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61.8%,有效率91.2%;对照组显效率47.1%,有效率70.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2、4周末,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合并米氮平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较单用利培酮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3.
经络氧疗法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络氧疗法联合利培酮(维思通)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共纳入7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经络氧联合利培酮组(研究组,36例)和单用利培酮组(对照组,36例)。有12例患者脱落,实际观察60例,研究组31例,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培酮治疗,而研究组另加用经络氧疗法,疗程1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2、3、4、6、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痊愈7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7例,无效6例;对照组痊愈4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5例,无效13例,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和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P=0.034)。治疗第2周末,研究组PANSS阴性症状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从治疗第3周末开始,阴性症状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两组TES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锥体外系反应静坐不能、震颤、性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鼻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络氧疗法应用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以提高利培酮的疗效,能较早缓解阴性症状,且安全性好,是探索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Schizophrenic depressio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2011年治疗的60例前期用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维持利培酮治疗,治疗组在维持利培酮治疗用药的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口服,在治疗2、4、8周后用HAMD量表比较两组的疗效和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8周后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的有效率90%明显高于利培酮对照组的有效率5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确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和氯丙嗪治疗8周,以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定,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利培酮组有效率90.0%,氯丙嗪组有效率为85.0%,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利培酮组的不良反应较氯丙嗪组少,其中,锥体外系和抗胆碱能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氯丙嗪组。结论:利培酮和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基本相同,但利培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氯丙嗪组。  相似文献   

16.
陈进东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840-2842
目的:比较和研究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59)给予氨磺必利,起始剂量0.2evd,每日2次;对照组(n=59)给予利培酮,起始剂量1mevd,每日1次。1周内氨磺必利加至0.9~1.2eva,利培酮加至3~6mevd,然后根据病情需要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整。治疗时间为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75%,两组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0.289,P=0.600),PANSS量表中阳性症状评分,研究组(13.49±1.60)与对照组(13.65±1.78)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阴性症状评分中研究组为(12.69±1.86),明显优于对照组(17.99±1.81)(P〈0.05),副反应量表TESS中研究组治疗后行为表现、化验、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总评A与对照组相应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体重增加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利培酮,且体重增加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氯氮平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氯氮平合并无抽搐电痉挛(MECT)和奥氮平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111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氯氮平合并无抽搐电痉挛组治疗前后PANSS减分率为42.3%,有效率为82.5%;奥氮平组治疗前后PANSS减分率为39.3%,有效率为72.8%,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氯氮平合并无抽搐电痉挛与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效果。氯氮平合并无抽搐电痉挛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起效快,安全性高,经济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利培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8周,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8%(44/4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4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和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均能获得较好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4例。阿立哌唑组口服阿立哌唑,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阿立哌唑组显效率75.00%,有效率93.75%;利培酮组分别为68.75%、90.6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59,0.32;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但阿立哌唑组锥体外系反应、泌乳和闭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与利培酮疗效相当,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以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各30例,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有效率86.7%,显效率76.7%;氯氮平有效率80.1%,显效率66.7%,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ANSS评分比差异无显著性,利培酮的不良反应少于氯氮平。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较氯氮平轻微,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