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能力培训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力培训(试验阶段),并与实施常规性护理(对照阶段)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阶段相比,试验阶段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预见性护理能力、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阶段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护理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阶段两组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专科护理人员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力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及业务技能,减少护理意外事件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脑卒中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我院于2004年1月在神经内科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选择2004年6月~2005年6月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及常规护理,结果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能使患者更快的接受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易发静脉炎患者进行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9年1~12月入住神经内科的患者200例做评估,找出危险因素,进行预见性护理,与2008年1月~12月入住神经内科的患者200例做比较,观察静脉炎发生的情况.结果 实施预见性护理后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患者.结论 找出神经内科患者静脉炎的易发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在施行主管护士负责制前后,临床护理效果的变化.方法:对于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以实施主管护士负责制前的24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该制度后的240例患者为实验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对于病房环境以及护士护理技能,包括服务态度、操作技术与护理措施与红灯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整体满意度.同时,对实施前后护士的护理考试理论成绩与操作技术成绩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结果:实施主管护士负责制后,病人的整体满意度以及护士的整体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主管护士负责制,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护士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也有一定的提高,因此该制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神经内科以脑血管疾病为主,中老年人多,基础疾病多,急危重症患者多,病情复杂变化快,专科护理要求高.低年资护士由于其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两者相结合能力较差、业务技术水平较差,因而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防范护理缺陷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笔者所在科首先抓紧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使她们尽快掌握专科基本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独立上岗,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笔者所在科2003~2009年采取了结合神经内科专科特点的培训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2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3%(P <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介入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研究肠梗阻患者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普外科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相关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发生肠梗阻的概率为3.33%,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把控在8.19~1.24 h这个区间,而对照组患者发生肠梗阻的概率为30.00%,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把控在24.5~1.26 h这个区间,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肠梗阻患者在预见性方面的护理和观察可以有效的降低发生率、缩短肠梗阻患者肠胃功能的恢复时间,提高治疗质量,优化护患关系,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促进预见性护理举措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骨科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72例骨科病人,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通过分析所有病人临床特征之后,分析两组分别利用常规及预见性护理各86例之间差异,对比并总结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情况。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并发症、护理满意程度、住院时长等临床指标间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临床上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有助于缩短病人住院时长,控制并发症以及提升病人护理满意程度,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1.
预见性护理在医技检查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化,各种影响因素越来越多.患者在进行医技检查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为使其降低到最低限度,我院自2006年起对医技检查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91例脑出血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91例脑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处置,观察2组护理效果,发现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平均住院日与干预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接入院通知至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开始所用时间,对照组均高于干预组(P〈0.01)。说明实施预见性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对脑出血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素美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5,(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的临床效果。方法128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使用Zung的焦虑量表( SAS)以及抑郁量表( SDS)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并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让患者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在统计学指导下选取急性期脑出血患者60例,将其分为数量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础性治疗措施相同的时候,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与并发症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P <0.05);且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很显然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在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实行预见性护理模式,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7.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10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16%(P <0.05);在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长上,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8%,显著高于对照(82%,P <0.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儿治疗舒适度,提高患者方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主要围绕神经内科护理中舒适护理实施的具体效果展开分析。方法:在住院的神经内科患者当中选取114例,将这11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这2个组每组各5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这些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病情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出院护理等多个方面,主要为基础性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除了进行必要的常规护理以外,还实施了舒适护理的方式。经过治疗与护理以后对2组患者分别从抗病自信心、安心感、住院时间长短、生活质量等方面展开比较,同时还从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展开评价。结果:患者无论是在安心感、抗病信心方面,还是在护理满意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都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之对照组患者也明显缩短很多。结论:将舒适护理这种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会产生显著的积极效果,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将其在临床护理中不断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71例纳入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另71例纳入舒适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的舒适度评分、心理障碍评分、Barthel指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舒适组的护理满意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改善了患者身心状况,保证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0例阴道分娩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产妇均给予自愿以及指征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产后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记录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记录产后2 h的出血量以及产后24 h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性发生4例,发生率为4.0%;产后2 h出血量为(88.3±26.9)ml;产后24 h出血量为(142.8±30.7)ml。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性发生16例,发生率为16.0%;产后2 h出血量为(146.5±27.1)ml;产后24 h出血量为(251.6±22.9)ml。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和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