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前馈控制在根管治疗术中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实行前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成立口腔前馈控制护理管理小组、应用橡皮障隔湿术,护士定期进行层级培训考核、不良事件应急处理及上报流程的制订、开展患者的安全教育,实行品管圈。结果:口腔护理安全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由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的12.02%下降到4.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在根管治疗术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王莉 《包头医学》2015,39(1):50-52
目的:探索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SWOT)分析法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达到提升护理安全的目的.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运用分析法对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的SWOT等因素进行细化分析,制定相关对策,并统计分析应用SWOT分析法前后2年内,儿科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应用分析SWOT法后,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较应用分SWOT析法之前明显减少,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SWOT分析法是切实可行的,有利于护理安全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皮肤过敏试验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教育,改进工作流程,应用皮试执行卡和护理警示标识。结果自实施皮肤过敏试验安全管理措施后,无皮肤过敏试验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儿科病房实施皮肤过敏试验安全管理,能有效避免此类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儿得到安全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患者70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控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控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前馈控制。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控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86%、患者投诉率为0、护理满意度97.14%;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4.29%、患者投诉率8.57%、护理满意度82.86%。两组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前馈控制应用到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中,对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的降低,及医院信誉与形象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病房接诊的95例患儿,给予风险护理管理,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我院儿科收治的95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调查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情况,了解护理纠纷事件情况。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生存质量改善率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病房给予患者风险护理管理,有利于降低儿科病房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前馈控制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诊治的90例儿科护理中出现风险事件的案例,对其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玉箫的前馈控制措施来预防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比较实施前馈控制前后,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实施前馈控制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的提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科实施护理时运用前馈控制管理能够显著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同时还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儿科住院患儿出现护理安全问题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儿科2014-2016年发生的41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找出儿科片区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及影响因素,提出管理措施。结果:针对全院儿科各病区患儿潜在护理安全问题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患儿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结论:临床上对儿科住院患儿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减少儿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医患纠纷发生,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冬梅 《当代医学》2011,17(31):122-12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0年4月开始,儿科加强了护理风险管理在交接班中的实际应用,首先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提高风险管理意识,重点加强高危环节的安全管理,抓住交接班中的重点事项,同时做好交接班前、中、后护士的有效沟通,比较了从2010年4月~2011年3月间4个季度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2010年4月~2011年3月间4个季度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90‰、40‰、26‰、6‰。结论在儿科交接班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住院患儿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务科处理医疗不良事件应用前馈控制的积极作用。方法:分别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妇产科、儿科、呼吸内科及放射科患者共88例,此阶段未实施常规管控;于2016年7月到2016年12月对各科室实施前馈控制,选取各科室就诊患者90例为对象,对比控制前后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前馈控制在医务科工作人员减少医疗不良事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减少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整体医疗事业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儿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寻找有效的改善对策,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方法:2010~2014年我院共出现了50例儿科输液不良事件,我们对这些输液不良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寻找,积极的提供针对性的处理对策来改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质量。结果:儿科不良静脉输液事件的产生多是因为药品检查不严格,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不能够遵守护理操作流程。结论:对儿科静脉输液护理管理进行强化,对医院低资历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加强输液规范化管理,为减少临床输液不良事件的产生积极的努力,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及不安全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1189例,其中2011年1~12月治疗的56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治疗的62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满意率,并分析不安全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1.28%、1.1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77%、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4.38%)明显高于对照组(8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缺陷占90.83%,为护理不安全主要因素。结论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预防老年骨科患者意外事件发生,降低护理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175-177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病区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既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投诉率,又能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玲  姜晓苓 《中国医药导报》2014,(5):126-128,132
目的 降低新生儿产科病房中护理风险,提高综合医院新生儿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活产新生儿共1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提出品管圈活动,采用早期干预、目视管理等方法,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发生疾病的情况,发病后儿科住院天数,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新生儿发生疾病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黄疸新生儿转儿科后住院时间为(6.24±0.41)d,较对照组住院天数[(7.11±0.52)d]明显减少(P<0.01),实验组肺炎住院时间为(7.21±0.88)d,较对照组住院天数[(8.05±1.02)d]明显减少(P<0.01);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为2.70%,对照组为5.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医院产科病房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降低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日间化疗患者静脉用药具有一定危险性,为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本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风险护理联合持续质量改进,评估其护理价值和意义。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日间化疗静脉用药的患者1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并选取2020年5—11月进行日间化疗静脉用药的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风险护理联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药物素养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 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药物素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评分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142/150),对照组为87.1%(122/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风险护理联合持续质量改进可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日间化疗患者静脉用药各环节的风险,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患者药物素养及护理满意度,在日间化疗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5):123-126
目的利用不良事件管理平台,加强关键环节质控,缩短管理路径,构建新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方法运用医院现有不良事件管理平台,加强护理安全文化氛围营造、护理不良事件非惩罚上报、事件还原调查及分析整改等关键环节质控,构建新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结果实施基于平台及关键环节质控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后,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率等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7~12月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院内压疮发生率优于2017年1~6月。结论基于不良事件管理平台及关键环节管理,构建新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效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6.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普外科病房2010年普外患者584例共发生的77例风险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确定风险因素有:患者、护士、环境、管道、应急处理方面的因素,于2011年1月~6月对652例普外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风险管理。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综合满意率高达98.31%(641/652),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6.64%(506/584),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从13.18%(77例)降至2.00%(13例),护患纠纷投诉从15.07%(88例)降至2.15%(14例),护理质控评分从89分升至98分。结论加强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增强护士风险意识,有效降低了风险系数,提高了普外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171-173+179
目的 探究5S管理制度对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其中2018年1~12月3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行标准护理管理制度,2019年1~12月30例患者为实验组,实行5S管理制度。以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为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操作、服务态度、预防感染、风险管理评分依次为(89.21±3.18)分、(93.23±1.53)分、(86.15±5.13)分、(90.17±5.41)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操作、服务态度、预防感染、风险管理评分依次为(82.12±3.32)分、(85.24±2.21)分、(78.18±5.24)分、(81.28±5.37)分,实验组患者护理管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3.33%),实验组临床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室标准护理管理制度下配合5S管理制度,临床护理价值显著,安全性高,优化临床护理质量的同时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王凤霞 《吉林医学》2013,34(19):3879-3880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儿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制定加强安全防护的措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及流程,建立持续质量改进体系,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等方法,规范儿科的护理管理工作。结果:各项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无护理不良安全事件发生,护理满意度从91%提高到98%。结论:儿科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安全目标管理模式在产科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安全目标管理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仅给予住院诊疗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给予安全目标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目标管理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