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护理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8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2012年9月~2013年8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防范措施。比较2组住院期间跌倒与坠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15,p〈0.01)。结论: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保障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和坠床事件进行分析,评估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008年1—6月住院患者中发生的跌倒和坠床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的跌倒和坠床事件不仅与其年龄有关,也与原发疾病、服用药物、病区环境和护理人力有关。对跌倒和坠床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在管理上,制定安全风险预案,分析薄弱环节,落实改进措施。结论:实施意外风险防范后有效预防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住院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徐鑫利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5):227-229
目的:对高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进行原因分析,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方法:收集我科发生的高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44例,进行统计分析及因素评估。结果:高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与其生理因素、病理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和社会及心理因素有关。结论:对高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预防干预措施,落实安全风险防范预案,能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4.
随着老年人的不断增长,我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作为一个因身体各器官功能及应急反应免疫能力日趋下降和退化的社会弱势群体,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更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同时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防护,已成为医院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减少和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方法:将神经内科2012年前半年内住院的850例患者在入院时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并实施了安全管理模式,设立醒目警示标识,保证医疗环境安全等护理措施.结果:没有一例住院患者发生坠床、跌倒,确保了医疗的安全性.结论: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对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298例,对有坠床/跌倒风险的患者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干预。结果:29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认真评估,并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干预,其中死亡7例,康复出院291例。结论:经过对患者进行人本位整体护理后无坠床/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康医学》2019,(16)
目的:观察集束化管理策略在预防住院患儿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96例住院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集束化管理策略,比较两组患儿跌倒、坠床发生率、家属防范知识掌握度。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3.06%)低于对照组(16.33%),坠床发生率(1.02%)较对照组(9.18%)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防范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策略可有效降低住院患儿跌倒及坠床发生率,提高家属防范知识掌握度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发生的6例跌倒与坠床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护士掌握跌倒与坠床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结论护士认识并掌握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12.
黄海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7)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相关因素,撂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12例患者意外跌倒坠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脑卒中患者跌倒坠床与疾病、年龄、使用药物、环境、心理以及护理人员服务不到位有关.结论 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可以有效地减少意外跌倒坠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爱梅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5,37(3)
目的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方法 在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圈的方法和流程,开展活动,利用头脑风暴对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持续改进落实.结果 经过品管圈的活动,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数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识别和防控能力,规范了流程.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数明显降低,患者安全得到保证,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风险事件的原因,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跌倒、坠床的发生。方法:收集300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给予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对照组未实施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率1.2%、无坠床及护患纠纷现象,对照组患者的跌倒、坠床、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6.00%、4.00%、3.00%,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合理分析晚期肿瘤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风险事件的原因,并实施安全管理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跌倒、坠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减少脑外伤患者坠床/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将98例脑外伤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预防跌倒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经过国内专家反复论证的住院患者坠床/跌倒风险评估表对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根据评估的分值将跌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及高风险。对于高风险的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措施,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15.25%)和对照组(0.35%)坠床/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坠床/跌倒评估系统有助于减少脑外伤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可控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方法:对34例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进行鱼骨图根因分析、利用柏拉图找出可控主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制定改进时间甘特图并实施。结果:跌倒坠床住院患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70~79岁、80~89岁、60~69岁3个年龄段;地点主要集中在入厕途中、走廊、床边;时间段为凌晨3:00~8:30、下午交接班16:40~17:30、晚上18:00~23:00,主要分布在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和儿科。结论:运用质量分析工具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对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安全管理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徐鑫利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6):267-269
目的:通过建立与实施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完善三级护理制度,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率。方法:2009年我科完善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流程,将管理制度纳入到三级护理质量考核。结果:自实行风险管理流程联合三级护理管理预防高龄患者跌倒/坠床事件以来,2009年前后三年内跌倒/坠床数呈逐年降低趋势,后三年的发生率是前三年的31.96%.跌倒/坠床数呈逐年降低趋势。结论:通过不断的完善流程管理,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发现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明显减少了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安全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因素、发生时间、护理人力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心理因素.因此,提出相应预防措施,落实改进措施,才能较好地防止患者跌倒坠床,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在骨科患者的应用。方法对我院骨科住院患者中使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前后1年发生的跌倒和坠床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使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后,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同时增强了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对患者潜在跌倒/坠床风险的防范意识,从而避免了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结论在骨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有效地降低了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患者安全,从而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