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究采用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对于产房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该院分娩的产妇3 250例,进行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对比在实施前后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新生儿窒息、会阴血肿、肩难产以及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并且对比管理授权后产房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分级授权管理后,产妇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产妇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以及护理缺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房助产士进行分级授权管理可有效提高产科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按照助产士的技能水平、工作经验、工作年限、临床综合判断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和分层管理,观察对比分层管理前后产房质量控制情况和产妇以及医生对助产士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分层次管理前后会阴侧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分层次管理以前产妇和医生对助产士的满意度分别为85%和80%,分层次管理以后产妇和医生对助产士的满意度分别为98%和100%,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助产士实施分层次管理,能有效的提高产房的护理质量,减少会阴的侧切率,提高了产妇和医生对助产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杨明安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676-1677
目的探讨气囊仿生助产对降低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的重要价值。方法采用我院从2006年—2013年8年间的业务统计数据,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我院逐步使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后,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变化。结果自从2009年使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后,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囊仿生助产术能明确降低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明显提高产科质量,并且方便可控、安全有效,值得在产科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对于产房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产妇200例进行分析,其中100例属于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前,100例属于管理后,对比实施前、后的产房质量控制情况。结果:实施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后,会阴侧切、产后出血、伤口不愈等指标上的质量明显优于管理前,产妇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提升,投诉率和缺陷情况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助产士进行分级授权管理,提高了产房的护理和服务质量,降低了护理投诉和护理缺陷,有利于护理工作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水中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水中分娩(水中分娩组)98例,同期传统阴道分娩(对照组)96例。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产妇主观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观察2组产妇的产程、产后出血、会阴裂伤、新生儿窒息及入水前后疼痛情况。结果:产妇入水后疼痛较入水前明显减轻(P〈0.01);水中分娩组无一例会阴侧切,对照组会阴侧切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中分娩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产妇在第二、三产程时间、出血量、会阴裂伤、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可减轻分娩疼痛,减少会阴损伤,对母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在低危初产妇正常分娩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进一步评价其在控制会阴侧切率、减少助产士职业腰背痛中的作用。方法 按单双月将经阴道分娩的低危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产时分别采用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及传统侧位接生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情况、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两种方法连台接生后助产士腰背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会阴Ⅲ度裂伤,但观察组会阴损伤较轻,两组会阴裂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月采用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助产士连台接生后腰背痛情况明显轻于双月传统侧位接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和会阴损伤程度,减少产后会阴疼痛和尿潴留的发生,提高分娩舒适感,同时采用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可减少助产士职业腰背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助产士业务素质在规范产房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正常孕产妇657例作为参照组,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正常孕产妇834例作为实验组。比较我院在2010年1月至6月期间对助产士进行集中培训后产房工作中发生护理缺陷、难产率以及产妇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难产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参照组,而产妇满意率高于参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在进行助产士业务素质集中培训后,产房难产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产妇满意度显著提升。加强助产士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助产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对提升产房护理质量,规范产房管理,规避产房风险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
毛雁冰  黄越 《中外医疗》2014,(28):171-172
目的探讨在孕期对孕产妇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其分娩期心理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6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孕妇900例,其中在该院接受过孕期系统化培训的500例为观察组,同期未接受过系统化培训的4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期的心理反应、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和会阴侧切率。结果在分娩期,观察组产妇在焦虑、躯体化、恐惧方面的分值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4.8%,剖腹产率25.2%,会阴侧切率17.8%,对照组自然分娩率61.5%,剖腹产率38.52%,会阴侧切率29%,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孕期对孕产妇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措施,可有效缓解产妇分娩期的负面情绪,缩短产程,降低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剖宫产,提高自然分娩率及降低会阴侧切率。  相似文献   

9.
陈金贵 《中外医疗》2012,31(17):161+163-161,163
目的探讨产房中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产房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患者20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就临床资料与实施前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200例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产房中实施安全管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初产妇阴道分娩会阴自然裂伤与传统侧切伤口的愈合情况,以期最大限度保障产妇产妇的正常生活。方法 将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13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70例会阴自然裂伤产妇作为观察组,66例会阴侧切产妇作为对照组,于产后3 d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伤口肿胀、疼痛情况以及会阴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伤口Ⅰ期愈合率(98.57%)显著高于对照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9.2±2.4)d、缝线至拆线时间(2.1±0.4)d明显短于对照组(12.3±3.0)d、(4.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花费、Ⅱ度裂伤外缝针数(1025.1±54.2)元、(2.2±0.4)针明显少于对照组(1373.0±94.5)元、(3.9±1.1)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初产妇阴道分娩的自然裂伤伤口比传统侧切伤口更易于愈合,因而也更利于保障产妇产后的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质量持续改进在提高产房助产士会阴伤口缝合技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助产质量控制指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成立质量持续改进小组,确定降低提高产房助产士会阴伤口缝合技术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落实整改措施。结果会阴伤口甲级愈合率由活动前的93.9%提高到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质量持续改进活动不仅提高了伤口的甲级愈合率,同时也提高了助产士的会阴伤口缝合技术及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助产质控管理在降低低年资助产士助产时产妇会阴侧切率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产科2015年度及2016年度的助产士进行比较,2015年度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2016年度实施助产质控管理。结果分别选两年度的产妇进行比较,发现经过助产质控管理的观察组助产士的考核总分、会阴侧切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结论助产质控管理能够帮助低年资助产士降低助产时产妇的会阴侧切率,提高助产士学习的积极性与临床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会阴侧切不同缝合技术,了解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方法选择60例试验组即实施会阴侧切连续缝合的产妇对其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疼痛时间进行研究,并随机抽取60例对照组即实施会阴侧切间断缝合的产妇与之对照。结果试验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疼痛时间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减少,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采取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技术,切口愈合率高,疼痛时间短,值得在产科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在初产妇正常分娩中,会阴侧切者与未侧切者之间母婴结局,以更加合理地应用该手术。方法采用病例资料对照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初产头位、单胎、正常分娩的低危初产妇,并由中级助产士接产,组成样本。记录母婴结局。分析应用会阴侧切组与未侧切组之间母婴结局。结果未侧切组与会阴侧切组二组在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会阴侧切组有更多的创口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婴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支持会阴侧切能够缩短产程和预防胎儿窒息。鉴于会阴侧切潜在的危害,应加强指征控制,加强会阴保护与会阴侧切规范化操作培训,提高助产士自身实践水平与判断能力。对于低危初产妇正常分娩不应常规进行会阴侧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初产妇常规会阴侧切术与限制会阴侧切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及安全性,为合理实施会阴侧切术提供依据,提高产科助产质量。方法将268例初产妇阴道分娩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会阴侧切组134例(对照组)和限制会阴侧切组134例(观察组),比较两组分娩过程中会阴裂伤程度、出血量、会阴伤口感染率、阴道血肿、产后疼痛评分、新生儿结局、盆底功能、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尿失禁、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后第3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但新生儿结局、盆底功能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随访,观察组恢复性生活时间早,但尿失禁发生率及性交疼痛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侧切并不能降低会阴撕裂及改善新生儿结局,但限制性会阴侧切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及产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提高会阴完整性,使性生活恢复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开展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前后不同阶段对于产房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其中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时间段属于助产士分层管理前,而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时间阶段则属于开展助产士分层管理,重点分析该管理模式对于助产士专业知识提升,助产护理质量,产妇满意度以及各类分娩风险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在开展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后,产房助产接生质量(会阴侧切、产后出血、会阴血肿、伤口不愈、新生儿窒息)等明显改进,提高产妇满意度。结论 采用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进行产房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高产房助产接生质量与护理服务质量,增强助产士专业素养,降低产妇分娩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湿敷方在产后会阴切口愈合中所起的效果。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直切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其中治疗组予中药湿敷方湿敷会阴,对照组予碘伏常规会阴擦洗,共5 d。结果产后第5天中药湿敷方湿敷会阴切口的甲级愈合率为100%,而碘伏擦洗会阴切口的甲级愈合率为82%,乙级愈合率为18%,治疗组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水肿、疼痛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湿敷方湿敷会阴切口的疗效显著优于碘伏擦洗会阴切口。  相似文献   

18.
彭慧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3004-3005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以及产房护理体会。方法选取40例经会阴侧切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经会阴侧切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产妇进入产房前,先对产房进行紫外线消毒;在观察组产妇进去产房前,无需对产房进行紫外线消毒。对2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观察组中伴妊娠合并症的例数、剖宫产例数和发生产道裂伤的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未消毒、妊娠合并症、剖宫产和产道裂伤是导致会阴侧切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切口感染率的发生,必须对产房护理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产房高危险性、高量性原则,借鉴美国护理质量指标国家数据库系统,建立产房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方法每月通过对护士满意度、会阴侧切率、产房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会阴伤口感染率、胎盘残留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信息录入错误率6项指标的监测和管理,针对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2016年的各项敏感性指标较2015年的均有所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并实施产房敏感性指标监测与管理,能有效的降低各项指标的发生,提高产房的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品管圈用于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品管圈在产房中实施持续的护理质量改进,提高产房内的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在品管圈活动前先对产房中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调查分类,根据分类分别成立了以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降低会阴伤口感染发生率、降低顺产后出血率为目标的四个品管圈,应用品管圈的活动对产房的护理工作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结果从2004年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对护士服务的综合满意度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89%提高到98%,衡量产科质量的各项指标如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从1.29%降至0.58%,会阴伤口感染发生率由1.62%降至0.49%,阴道产产后出血发生率由1.10%降至0.69%,各项指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经统计分析两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和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对产房的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有效地提高了产房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助产士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产房助产士的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