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期别煤工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损害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情况。方法对邵阳市2012年诊断的796例煤工尘肺患者的职业病档案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各期煤工尘肺的FVC、FEV1、MVV相对值的平均值均下降且低于正常值,各期别相比下降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异常率随煤工尘肺期别的增加而升高(x2=25.52,P〈0.05);损伤类型以限制型和混合型为主。结论煤工尘肺可引起肺功能损害,致残能力强,随着病情的进展,肺功能损伤加重,损伤类型由限制型向混合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CWP)的肺通气功能状态,深入研究尘肺期别,不同心肺合并症及年龄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意大利COSMED Quark PFT1大型肺功能测试仪对91例煤工尘肺病例进行检查和分析。结果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测值中VC(肺活量)与FVC(用力肺活量)下降水平无显著差异,FEV1.0%(1s率)测值均〉70%;尘肺患者的不同心肺合并症在肺通气功能损伤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肺功能测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尘肺肺通气功能检查中FEV1.0%不能准确判断肺通气损伤的程度;在诊断限制性通气障碍时采用VC(肺活量)或FVC(用力肺活量)判定均可;肺通气功能损伤程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痛,肺部炎症,胸膜炎有关。CWP患者随年龄增大肺通气功能VC、FVC、FEV1.0%各项测值呈递减趋势,而FEV1.0%不随尘肺患者的年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3.
王楠 《实用全科医学》2010,8(7):873-875
目的探讨各期尘肺患者肺功能损害的程度和性质。方法测定126名煤工尘肺病患者肺功能,观察肺通气功能指标: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1秒量、1秒率等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煤工尘肺病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减低。各期矽肺患者肺功能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期别增加,肺功能损害越发严重。而且肺功能损伤与煤工尘肺X线胸片肺阴影的肺区分布的数量有关。结论煤工尘肺肺功能损伤不仅随着期别增加而增重,而且随着肺区阴影数的增加而加重。肺功能障碍分型也逐渐由限制性/阻塞性向混合性通气障碍转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煤矿工人尘肺病人肺功能损伤程度与各期尘肺病人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肺量计对煤矿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问肺活量(FEVl)、1秒率(FEV。%)进行测定。结果煤矿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平均值MVV64.49L、FVC3.26L、FEV11.7lL、FEV1%2.45%,比入矿时测定结果明显下降(P〈0.01);病后5年MVV、FVC、FEV1测定值均在入矿时的50%以下,肺功能损伤评定在中度与重度之间;尘肺期别越高,肺功能损伤越严重。结论煤矿工尘肺病人肺功能损伤程度与接尘工龄、尘肺期别呈正相关,煤矿工人一旦定诊为尘肺病人,应及时调粉尘作业岗位,以防肺功能进行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杨琪  钦光跃 《浙江医学》2010,32(3):365-366,45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方法对经多导睡眠图监测(PSG)确诊的142例OSAHS患者(OSAHS组)及52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分别行肺通气功能[检测指标包括潮气量(VT)、每分通气量(MV)、最大肺活量(VCMAX)、补呼气量(ERV)、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最大分钟通气量(MVV)、用力呼气峰流量(PEF)和75%用力呼气容积流量(FEF75)、50%用力呼气容积流量(FEF50)、25%用力呼气容积流量(FEF25)]测定及比较,并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体重指数(BMI)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OSAHS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ERV、VCMAX、FVC、FEV1、FEF50、MV、MVV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1)。OSAHS组患者AHI与MV、ERV、VCMAX、FVC、MVV呈负相关(r=-0.321~-0.244,均P〈0.01);BMI与ERV、VCMAX、FVC、MVV、MV呈负相关(r==-0.375~-0205,P〈005或0.01)。与FEV1/FVC呈正相关(r=0.385,P〈001)。结论OSAHS患者存在肺功能损害,损害程度与BMI及AHI有关,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轻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在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前后小气道和弥散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临床上疑为哮喘的患者(出现发作性喘息、胸闷、咳嗽,胸片正常,基础肺功能在正常范围)行BFF,BFF阳性者为哮喘组,BFF阴性者为对照组。于BFF前后进行肺容量、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检查,比较哮喘组和对照组试验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1)激发前,哮喘组和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1秒率(FEV1/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功能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RC%)、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和残气量/肺总量(RV/TLC)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激发后,哮喘组FEV1/FVC和FV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均〈0.01),而FRC%(P〈0.05),RV%(P〈0.01)和RV/TLC(P〈0.01)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哮喘组激发前后FEV1/FVC和FVC%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TLC%,RV%和RV/TLC增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2)激发前哮喘组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E25%-75%)(P〈0.05)、在75%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75%)(P〈0.01)、在50%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50%)(P〈0.05)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激发后上述指标及在25%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25%)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1)。哮喘组激发前后FEE25%-75%,V^·max75%,V^·max50%和Vmax25%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3)激发前后哮喘组和对照组一氧化碳弥散功能无显著差异。结论 轻度哮喘患者BFF前肺功能虽然在正常范围,但小气道功能较气道反应性正常患者降低;BFF后存在大气道和小气道功能障碍,弥散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7.
根据 X 线胸片表现,选择间质型和结节型Ⅰ期煤工尘肺83例,分别测定了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_(1·0)),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和最大通气量(MVV)四项肺功能指标。发现间质型尘肺肺功能的均值低于结节型,尤其以 FEV_(1·0)和 MMEF 降低明显,可以提示:间质型尘肺患者的肺功能损害较结节型严重,并且损害部位主要在小气道。这个结果有助于预测Ⅰ期煤工尘肺的代偿机能和正确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说明:尘肺肺功能的改变不但与尘肺的期别有关,而且与尘肺的病型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震荡排痰器对老年人的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8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简易肺功能测定,检测指标包括峰流速(peak expiratoryflow,PEF)、1s用力呼气容积(fe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second)、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干预组予以震荡排痰器进行肺康复锻炼,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28d后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肺功能、发热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及外出就医例数。结果两组肺功能方面,干预前PEF、FEV1、FVC、FEV1/FVC%两组问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PEF、FEV1、FEV1/FVC%干预组、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用力肺活量有增加,FVC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后的差值分别为(0.33±0.30)L和(0.20±0.14)L。发热例数、抗生素使用例数和外出就医例数方面,干预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龄老年人肺功能减退,采用物理排痰器进行肺康复锻炼可以改善肺功能,改善肺活量。  相似文献   

9.
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翠萍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5):51-51,53
目的:观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长期家庭氧疗。观察1年。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患者肺功能,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均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FEV1%、FVC%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可以延缓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范昭豪  戴武强  劳武健 《海南医学》2014,(13):1901-1903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病例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的肺功能障碍和弥散性障碍的发生情况以及各项肺功能指标,将其与健康人(对照组)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消化道肿瘤对患者的肺功能产生的影响。结果病例组患者中发生肺功能障碍28例,发生弥散性障碍35例。病例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峰值呼吸流速(PEF)、用力呼气75%瞬时流速(FEF75)、用力呼气50%瞬时流速(FEF50)、用力呼气25%瞬时流速(FEF25)、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W等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和对照组的残气量RV、肺总量TLC以及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RWTLC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肺功能受损,影响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弥散性功能,对肺功能的影响程度可能与患者的消化道肿瘤类型和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王慧  郭阳  李健  王献辉 《新疆医学》2008,38(4):24-26
目的:通过肺功能监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分级治疗,观察联合应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及临床评价。方法:本试验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经肺功能测定筛选出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Ⅲ一Ⅳ级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试验组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每泡含沙美特罗50ug氟替卡松250ug),1泡/次,每日2次,连续用3个月。结果:1.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及其百分比值(FV。%)、第一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及其比值(FEV1%)、一秒内呼出的气量占全部用力呼气肺活量之比(FEV1/FVC)、用力呼气中段流速(FEF::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治疗3月后,试验组FVC、FVc%、FEV1、FEV1%、FEF25埘较试验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均〈0.001);对照组FVC、FVc%、FEV1、FEV1%、FEV1/FVC、FEF25-75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肺功能测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具有重要意义。2、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能够改善稳定期、严重程度为Ⅲ-Ⅳ级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8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2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案,联合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效果及肺功能1s用力呼气容积(FEVt)、用力肺活量(FVC)、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2%(P〈0.01);两组FEV,、FVC、PEF等指标均较治疗前上升(P均〈0.05),且联合组FEV,、FVC、PEF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心脏合并心力衰竭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8例大心脏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20例非大心脏志愿者行肺功能测定,主要测定FVC(用力肺活量)、FEV1.0(第一个1秒钟内的用力呼气量)、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将两组数据做统计学处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大心脏合并心力衰竭对肺功能的影响表现为混合型通气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短期接触酸碱雾气对作业工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18名短期接触酸碱雾气工人(酸碱组)和88名非接触工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测定,以FEV1/FVC%〈70%,FEVt%〈80%为怖功能异常标准。结果:在肺功能正常的情况F,无论吸烟否,酸碱组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3.82±0.49/3.75±0.49)、用力肺活量(FVC)(4.35±0.56/4.23±0.57)均高于对照组FEV。(3.59±O.43/3.48±0.45)、FVC(4.00±0.44/3.87±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碱组中亚组分析显示,FEV,/FVC〈80%亚组的FEV1、FEV1/FVC%低于FEV1/FVC≥80%亚组,而FVC相反,若同时有吸烟,则同时存在MMEF、PEFR、MVV、FEF25%~7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接触酸碱雾气可致作业工人大气道功能代偿性增加,但若同时有吸烟,则存在小气道气流受限。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日凤  翟翠红 《广西医学》2009,31(5):680-68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7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共2周。观察呼吸锻炼前后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呼吸功能锻炼后,重度组用力肺活量(FVC)、呼出全部气体所需时间(EFr)明显改善(P〈0.01);中度组FVC、呼气流速峰值(PEF)、EFT指标有所改善(P〈0.01),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明显改善(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氨溴索对COP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氨溴索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IL-17水平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氨溴索组治疗前后血清IL—17水平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肺功能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FEV1/FVC)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氨溴索能显著降低COPD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17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显著改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6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信必可都保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pH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下降,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均上升,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CD3与cD4上升、CD8下降,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可靠,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量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水平的变化,明确clara细胞及其分泌蛋白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内源性抗炎机制,完善哮喘的气道炎症理论.方法选择健康对照组1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病人各15例,留取静脉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血清和BALF上清液中CCSP的水平,同时测定患者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的肺活量(FEV1)及呼气中段流量(MMEF),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血清及BALF上清液CCSP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急性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血清及BALF上清液CCS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哮喘急性发作组肺功能FEV1、FVC、MMEF显于低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肺功能FEV1、FVC、MMEF值无统计学差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刘子胥  彭莉 《现代医学》2014,(6):615-618
目的:观察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呼吸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3、6、12个月FEV1、FEV1%及FEV1/FVC%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6min步行距离也显著远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苯二异氰酸酯(toluene diisocyanate,TDI)作业工人的肺功能及血清特异性IgE抗体(S-IgE)的改变。方法收集某化工厂TDI作业工人76名作为观察组,并选取该工厂管理人员33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 )、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FVC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 PEF)以及血清特异性IgE(S-IgE)、总IgE。结果TDI作业工人FVC%pred、FEV1%pred、FEV1/FVC较对照组有所下降,观察组的PEF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工龄〉8年组与工龄≤8年组工人的肺功能亦出现下降,其中FVC%pred、FEV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gE阴性作业工人相比,S-LgE阳性作业工人FVC%pred、FEV1%pred、FEV1/FVC降低(P〈0.05),PEF下降值更为明显(P〈0.05)。结论长期低浓度接触TDI,可引起肺功能下降。S-IgE阳性工人更易存在气道高反应性,肺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