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检测所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检验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不合格血液检测标本产生的原因。结果经分析原因,采取规范采血操作流程,选择正确的采血时间及体位,严格掌握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加强检验科与护理部沟通,按照要求及时送检等措施后,血标本合格率占到99%。结论临床血液检测标本采集时要严格按照检验分析前操作流程和检验要求,运送要及时、准确,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临床血液检验,因检验方法和目的 的不同,所需的血量亦不相同,因而血液采集的方法也不一样.任何一种血液采集技术和方法均要求保持血液标本的完整性和代表性.血液标本的采集分为毛细血管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和动脉采血法.近年来在静脉采血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引申出了封闭式采血法.目的 浅谈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方法 通过经验总结采集方法.结论 血液生化检测是辅助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只有正确采集到血液标本,才能够产生有价值的血液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减少医患双方感染的机会,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验质量。方法对临床应用真空采血系统采血的优点、缺点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并进行操作方法的改进。结果避免了采血引起血液标本不合格及血污染等现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血液污染的机会。结论采血时管塞穿刺针倾斜插入试管,避免血液直冲管底造成机械震荡发生溶血;多管采集时抗凝标本应放在中间采集;正确使用软管采血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结果不达标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方法分析该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采集的4500份血液标本质量进行分析、统计,寻找血液标本不合格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全部4500份血液标本中发现,有230份血液标本不合格,比例为5.1%。并且统计发现标本不达标的常见类型有:样本量少、抗凝不全、溶血问题、凝血问题,其他不合格原因还有输液同侧采集、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以及盛放血液的容器不当等。结论临床检验工作中发现主要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的因素有样本量少、凝血问题、溶血问题以及抗凝不全等。因此,为了提高检验准确性医院检验科应不断完善检验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采血规范及专业技能,从而确保临床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云强 《甘肃医药》2012,(4):293-294
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科学性的重要前提。由于静脉采血不当导致生化检验结果的不准确,给患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对两例静脉采血不当引起生化检验结果差异的分析,得出临床医护人员要采集合格的血液标本,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真空采血标本质量,减少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十年来真空采血标本质量进行分析,浅述标本不合格的因素和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真空采血方法不当,如溶血、标本量过多或过少、标本放置过久、真空采血管使用不正确、采集标本的部位不当、采血时间和采集的体位不当、止血带压扎不当等因素,易导致标本不合格,影响检验结果.结论 护理人员要了解真空采血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掌握真空采血要求,提高采集的血液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质量与检验结果相关性.方法选取489份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标本采血时间、采血部位、送检时间、容量对标本质量的影响.结果 12份(2.45%)血液标本因采血部位导致结果出现误差,异侧和同侧钠、钾、尿酸、尿素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7份(3.48%)标本因送检时间导致结果误差,不同送检时间钾、葡萄糖、CK、LDH、A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份(1.84%)血液标本因溶血导致钠、钾、尿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采血部位、送检时间和溶血标本与检验结果有关.结论 正确部位采集血液,控制采血时间、送血时间和溶血标本容量,可有效提高血液标本质量,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血液标本采集及运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8份不合格血液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28份不合格标本中,溶血或凝血的占46.43%、脂血的占14.29%、采血量不足的占17.86%、送检不及时的占7.14%、抽错试管的占3.57%、其他原因占10.71%.结论 护理人员认识到血液标本采集及运送的质量是实验室前质量的重要部分,正确采集及运送血液标本,有效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大大降低了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9.
影响真空采血标本质量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蓓  陈静 《当代医学》2010,16(30):47-48
真空采血具有缩短采血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使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减少与血样的过多接触,保证采血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由于对检验标准的不了解,护理人员有时采集的血液标本质量不符合检验科的标准,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确保检验标本质量,尽量避免和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出现,现将一般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其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的护理体会,提高采血一次成功率及血标本合格率。方法:分析我院产科2550例活产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结果:应筛查2550例新生儿,实际筛查2474例,筛查率97.02%,其中甲状腺功能低下症(TSH)阳性3例,苯丙酮尿症(PKU)2例,2474例中一针成功2410例,成功糊.41%,2474张滤纸干血斑标本,合格2454张,合格率99.19%。结论:产科新生儿室采血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采血,严把血片质量关,以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姚方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140-141
目的探讨血液检测所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检验科2001年3月~2010年3月80份不合格血液检测样本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资料总结。结果80份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中,溶血35份,占43.75%;血液凝固10份,占12.50%;样本延迟送检17份,占21.25%;抗凝剂使用不当9份,占11.25%;药物影响9份,占11.25%。结论临床血液检测标本采集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检验要求,运送要及时、准确,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3家基层医院2013年1月—6月共计3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总结其原因及项目分布。结果在3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中,不合格原因依次为有凝块或标本凝固(30.9%),脂血(19.1%),标本量不足(18.2%),溶血(14.4%),抗凝剂比例不恰当(7.7%),血液稀释(5.0%),容器错误(2.9%),陈旧标本(0.6%)。其中红细胞沉降率标本和凝血功能标本不合格率最高,分别占30.0%和28.9%,生化标本占22.9%,血常规标本占18.2%。结论基层医院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多种多样,需加强人员责任心,提高技术水平,减少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产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检验科病人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12年5月前未实行PDCA循环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5月后实行PDCA循环的120例患者为实验组,记录两组患者满意的分布情况。比较满意度的差异及住院患者不合格标本、门诊患者不合格标本和健康体检者不合格标本的不合格率。结果对照组120例患者,12例不满意,满意度为10.0%;38例基本满意,满意度为31.6%;28例较满意,满意度为23.3%;42例满意,满意度为35.0%。实验组120例患者,无不满意者;14例基本满意,满意度为11.6%;20例较满意,满意度为16.6%;86例满意,满意度为71.6%。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935,P〈0.05)。实验组120例患者中,住院患者不合格标本12例,不合格率为10.0%;门诊患者不合格标本8例,不合格率为6.6%;健康体检者不合格标本15例,不合格率为12.5%。两组患者不合格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458,P〈0.05)。结论PDCA循环在检验科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科室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值得推广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冷为 《中外医疗》2014,(3):19-19,21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意义,对比合格与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的原因,探讨正确采集检验血液标本的方法。方法对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检验科收到5487份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收到的5487份血液标本中,全血是1526份,占血液标本总数的27.81%;血清是2179份,占总数的39.71%;血浆是1782份.占总数的32.48%。其中合格标本5112份,占总数的93.17%;不合格标本375份,占总数的6.83%。在不合格标本中,溶血是89份,占23.73%;凝血是79份,占21.13%;抗凝剂使用错误22份,占5.88%;血液量存在误差165份,占43.93%;其它原因20份,占5.33%。结论正确采集临床血液标本是确保血液检验结果准确、真实的根本保证,也是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可靠的诊断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统计深圳西乡人民医院产科送检的不合格检验标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产科送检标本的合格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产科送检的74例不合格检验标本,根据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合格标本的分布情况及产生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产科送检的74例不合格标本分中,标本量不足(22份)、标本与检验申请单姓名不符(14份)和标本怀疑有污染(10份)居不合格率的前3位;不合格标本送检率最高的是血常规标本和尿常规标本,其次为凝血四项。通过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2011年7~12月产科送检的不合格标本显著减少。结论分析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并加强与检验科的沟通,通过完善标本采集和运送的操作规程,可减少不合格送检标本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检验科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查找处理对策。方法对检验科标本不合格原因、不合格项目及科室不合格送检率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检验送检标本不合格率为0.78%,其中不合格原因以标本凝块、痰液标本为唾液、标本量少、无标本、乳糜血、条码错误、项目与标本类型不符等原因居多;不合格项目以血常规标本最高,其次是微生物;不合格标本送检率较高的科室是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儿科。结论针对不合格标本原因,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减低或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潍坊市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潍坊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液检测不合格原因。方法:将潍坊市2003-2007年227503人次无偿献血者,按HBsAg,抗-HCV、抗-HIV、梅毒、ALT检测项目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潍坊市无偿献血血液的不合格率为4.35%,呈显著下降趋势,ALT、HBsAg,抗-HCV、梅毒阳性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发展街头献血和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开展献血前初筛检验,是保证血液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方法统计我科2007年—2011年采集的6 091份血气标本分析结果,对不合格标本原因进行探讨。结果 6 091份标本中,不合格数1 444份,不合格率为24%。结论血气分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做好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检验标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可信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方法对本院2013年5月~12月的标本中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统计。结果针对2013年5~12月不合格标本共179例,不合格原因主要分为:标本量不准确、容器错误、溶血、血液凝固、标本与申请单信息不符、标本留取错误、无申请单、标本撒漏、无标本等,所占比例分别为:16.2%,16.8%,6.7%,9.5%,20.7%,7.8%,8.38%,9.5%,4.47%。结论加强与临床进行有效的沟通,加强培训,降低标本不合格率,提高检验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遵义市实行血液集中化检测4年多来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在本市的开展情况。方法对本市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全面实施血液集中化检测以来的无偿献血标本共194928份进行分析。结果7个中心血库送检标本与中心血站标本5项检测指标检测不合格率非常接近,在3.15%~4.85%,总不合格率3.72%,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集中化检测后7个中心血库采血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血液集中化检测提高了区域内的血液检测质量,促进了区域内的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