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勇 《中国伤残医学》2014,(13):125-126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时机分娩方式的选择,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分娩的巨大儿304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304例正常体重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妊娠期母体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头盆不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77.6%,明显高于对照组23.6%,而顺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产伤、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做好巨大儿的预防,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适时终止妊娠等,可减少巨大儿的发生,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其对分娩、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368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年368例足月妊娠无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发病原因、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难产率(48.37%)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35.60%)均高于对照组的30.43%及13.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有密切关系,对母婴危害大,应积极预防及处理,减少胎膜早破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胎膜早破150例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照研究足月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婴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分娩的150例妊娠足月的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难产因素及母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难产率(42.7%)明显高于对照组(24.0%)(P〈0.01);两组的难产因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发生产褥感染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重视胎膜早破的预防及处理,防止难产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朱敏 《当代医学》2014,(34):62-63
目的了解足月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以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46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分娩无胎膜早破,无其他产科合并症的正常产妇246例为对照组,分析2组胎儿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胎膜早破发生原因。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感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41.06%、26.42%、9.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仅为26.42%,较对照组的69.11%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足月胎膜早破产妇而言,要强化临床观察,适当应用抗生素,尽可能地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母婴预后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单胎妊娠的106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胎膜早破组;同时收集未破膜110例早产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按孕周各分为三组组,分析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的围生儿并发症及结局、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延长孕周时间等的差异。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胎膜早破组中28-31^+6周延长孕周成功率低于对照组(χ^2=8.79,P〈0.05),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存活早产儿的呼吸窘迫、脑室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的发生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者围生儿并发症及母婴感染的发生与孕周及处理方式相关,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应采取个体化处理。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03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选择同期未发生糖尿病孕妇162例作为对照组,就孕产妇并发症、分娩方式、围产儿并发症作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妊娠高血压疾病、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羊水过多、胎死宫内、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有明显影响,需加强孕前、孕期、产时和产后管理,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临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问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4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48例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生产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组(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羊膜腔感染率、脐带脱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产后出血率及胎盘早剥率无明显差异(P〉O.05);观察组孕妇所生新生儿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剖官产率明显升高,且其所生新生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幅提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终止妊娠所选择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分娩结局。方法选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进行分娩无合并子宫肌瘤4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终止妊娠所采取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率升高,同时产妇及新生儿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也升高,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糖尿病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云龙  袁世强 《甘肃医药》2010,29(2):130-13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并发症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GDM患者,同期正常妊娠妇女1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婴并发症及分娩方式的情况。结果:GDM组孕妇的各种并发症及有产科指征剖宫产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围生儿合并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0.01),GDM组新生儿窒息、早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有较大危害,应及早发现并诊治妊娠期糖尿病。  相似文献   

10.
洪恩 《中外医疗》2014,33(7):27-2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该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入院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30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50例,其中150例患者在怀孕期间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并予以治疗的作为观察组,其余的150例患者在临产后或发生并发症后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产妇和围生儿结局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等情况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生儿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等情况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能够明显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要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规范化的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以有效的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感染与胎膜早破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澄迈县人民医院分娩的胎膜早破产妇83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非胎膜早破正常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产前生殖道感染情况、新生儿发病情况、孕妇血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孕妇羊水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孕妇产前生殖道感染总发生率为74.70%、对照组孕妇产前生殖道感染总发生率为23.7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肺炎以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血CRP、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羊水IL-6、IL-8以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前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具有密切的关系,感染是导致胎膜早破发生的一个原因,胎膜早破可增加新生儿发病率,产前通过血CRP、羊水IL-6、IL-8以及TNF-α水平的检测能够提前预测胎膜早破的风险,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胎膜早破,或降低胎膜早破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期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与胎膜早破的关联。方法选取43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并与同期非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141例孕妇进行对比研究,随访两组孕妇的妊娠情况,比较胎膜早破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次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18.6%VS 4.3%,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4.9%VS 11.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与1年内VVC发生次数的Spearman分析表明两者呈正相关性(r=0.216,P〈0.001)。结论孕期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增加孕妇的早产、胎膜破裂,且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次数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黏附因子-1(IACM-1)在胎膜早破(PROM)产妇血清中的含量及表达,探讨其与PROM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产科住院行剖宫产分娩的PROM孕妇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行剖宫产的正常孕妇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按胎膜破裂的时间,再分为足月PROM组与未足月PROM组:按绒毛膜羊膜炎病理程度分为PROM未感染组、PROM轻度感染组和PROM中度感染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孕妇血清中IL-6、IACM-1水平;胎盘娩出后取胎膜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①观察组血清IL-6、IACM-1浓度高于对照组,未足月PROM组血清IL-6、IACM-1浓度高于足月PROM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PROM中度感染组母血IL-6、IACM-1水平高于PROM未感染组及PROM轻度感染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PROM未感染组与PROM轻度感染组母血IL-6、IAC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与PROM密切相关,IL-6、IACM-1是诊断亚临床感染PROM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让一种人性化的分娩模式-导乐分娩运用于临床,减轻分娩时的痛苦,保证母婴健康,促进自然分娩,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中随机抽出600例作为研究对象,自愿导乐300例为导乐组,不愿导乐300例为对照组。导乐组陪伴分娩,对照组传统分娩模式,对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妇感受、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等进行分析。结果:导乐组剖宫产率低(P〈0.01),产程时间短(P〈0.01),产妇满意度高(P〈0.01),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率低(P〈0.05)。结论:导乐分娩能促进自然分娩,减少母婴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意义。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2例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患者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相同时期相同孕周胎膜早破孕妇但未出现新生儿感染者42例为对照组,从分娩孕周、破膜距胎儿分娩时间、分娩方式、胎盘病理、孕妇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值等方面探讨胎膜早破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结果胎膜早破组破膜距胎儿分娩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延长(P<0.05);胎膜早破组患者"胎膜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者胎膜炎及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动态监测生化指标变化、综合判定感染征象后适当延长孕周以及适时终止妊娠对于降低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继红 《中外医疗》2014,(20):16-17
目的探讨家庭化产房的产时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60例正常单胎足月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时服务模式,观察组采用家庭化产房的产时服务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正常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等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化产房的产时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和产妇满意度,减少母婴并发症,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宫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妊娠结局的关系,为胎膜早破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10~2013-10期间在我院分娩的并有完整随访资料5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同时期50例在本院住院分娩无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对照组。同时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宫颈分泌物解脲脲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结果:50例胎膜早破孕妇中,解脲支原体感染率达58%,与胎膜未破孕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UU-DNA预测胎膜早破感染敏感度较高,但是特异度和准确性要低于CT-DNA;同时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孕妇与未感染的孕妇相比,早产、产褥感染、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解脲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其对母儿预后造成严重威胁。应加强孕期保健,积极预防与及时诊治宫内感染以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国心 《当代医学》2011,17(10):76-77
目的探讨孕妇的HBV-DNA含量与分娩方式对其新生儿出生后2hHBV感染的关系。方法以PCR荧光定量法检测孕妇及新生儿血清HBV—DNA定量,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新生儿血HBsAg定量。结果 1075例HBsAg阳性的孕妇中610例HBV-DNA阳性的孕妇,剖宫产组501例,阴道分娩组109例,其新生儿生后2h内静脉血HBsAg和(或)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19%(36/501),11.01%(12/109),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465例HBV-DNA阴性的孕妇,剖宫产组368例,阴道分娩组97例,其新生儿生后2h内静脉血HBsAg和(或)HBV—DNA阳性率分别为2.17%(8/368),4.12%(4/97),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所产新生儿生后2h内HBV感染与孕妇的HBV-DNA含量及分娩方式有关,孕妇HBV-DNA阳性其阴道分娩较剖宫产的感染率高;孕妇HBV-DNA阴性其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34周以上胎膜早破孕妇的干预时机.方法 对2010-01-01~2011-12-31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604例妊娠晚期(孕周≥34周)、单胎头位且无其他合并症的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自然临产和缩宫素引产的不同时间分为4组:1组为破膜后0~12 h自然临产孕妇169例;2组为破膜12~24 h自然临产孕妇136例;3组为破膜0~12 h未临产行缩宫素引产孕妇124例;4组为破膜12~24 h及部分破膜超过24 h未临产行缩宫素引产孕妇175例.分析各组孕妇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与破膜至分娩时间的关系.结果 (1)604例胎膜早破孕妇中,破膜24 h内临床未干预的共305例,占50.5%.未干预者中169例在破膜12 h内自然临产,占28.0%,剖宫产率19.5%(33/169);136例于破膜12~24 h自然临产,占22.5%,剖宫产率22.8%(31/136);175例破膜后12~24 h及部分超过24 h仍未临产,占29.0%,剖宫产率为69.7%(122/175).(2)604例孕妇中破膜12 h、24 h行缩宫素引产者共299例(49.5%).破膜0~12 h缩宫素引产组的剖宫产率50.7%(63/124)、宫内感染率6.5%(8/124)、产褥病率6.5%(8/124)及围产儿病率0.8%(1/124)均低于破膜24 h缩宫素引产组的剖宫产率69.7%(122/175)、宫内感染率22.7%(40/175)、产褥病率19.8%(35/175)及围产儿病率4.0%(7/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产后出血发生率1.0%(1/98)和4.0%(7/17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晚期胎膜早破12 h内自然临产率高,结局良好,故临床不必干预.破膜超过12 h仍未临产者,应积极引产.若胎膜早破超过24 h再引产,可能增加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雍莉  高慧  张秀东 《西部医学》2014,(5):631-632,635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的时机和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14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终止妊娠的时机分为≥36周组、<36周组,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及阴道分娩组,比较分析母婴结局.结果 ≥36周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为2.4%,明显低于<36周组的1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产后感染发生率为9.4%,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的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应该根据病情积极治疗,尽量延长孕周至足月,同时剖宫产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最佳分娩方式,适时恰当地选择剖宫产能够更好地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