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虚不摄、瘀血阻络4型,分别给予清热解毒、凉血消瘀,滋阻清热、宁络止血,健脾养血、益气摄血,活血祛瘀、宁络止血疗法。结果:显效5例,良效6例,进步6例,无效3例,结论:辨证论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CP)是一种由自身抗体所致的破坏性血小板减少症。大约80%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经皮质类固醇治疗或脾切除后能缓解。一部分有疾病抵抗力的患者对其他制剂有效,但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对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较为常见的一类出血性疾病。在祖国医学中此病属“发斑”、“红疹”,“肌衄”,“血证”范围。以中医中药为主治疗血水板减少性紫癜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不仅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可靠,且能使大部分病人血小板数量回升,临床症状改善。对西药治疗无效的病人,也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治疗,急性发作时多采用凉血止血法,慢性则用补气摄血法、温补脾肾法。中医按辨证将它分为血热妄行型、阴虚内热型、气不摄血型、瘀血阻绺型、脾肾阳虚型等五型。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特征是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其慢性型的治疗颇为困难,一般采用激素、氨肽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部分无效者可采用脾切除,但仍有25%左右患者对激素和脾切除无效。自1984~1987年我们用紫癜清治疗ITP,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小板生成素注射与脾大部栓塞两种方法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对15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皮下注射血小板生成素,用药期间和用药后1月、3月、半年、1年、2年分别复查血常规,观察疗效.与我科之前报道的脾大部栓塞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作一比较.结果 两组有效率相当,血小板生成素注射副作用少,脾大部栓塞则疗效持续时间长.结论 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首选血小板生成素,无效时再选择脾大部栓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的远期疗效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5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对脾动脉进行栓塞,栓塞面积为60%~80%,并于术后定时复查血常规,观察其远期疗效(1~3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发热、脾区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表现,给予药物后缓解。追踪1年,有效率达87.5%,追踪2年,有效率达64.0%,追踪3年,有效率达46.2%。结论脾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远期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血症”范畴,为疑难病。我们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机特点,运用中医理论,经临床实践采用发掘整理的祖传秘方制成再障宁丸,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获得满意疗效。总结病例92例,总有效率96%,以脾肾两虚为本,阴虚血热是标。所以治疗以补气摄血,凉血解毒。方药中人参、海马、冬虫夏草甘温益气,三七、青黛、枯矾凉血,解毒止血,山茱萸、制首乌,马黄精滋阴补肾。  相似文献   

8.
脾切除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脾切除对成人内科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0~2000年内科治疗无效的51例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脾切除手术。全组患者术后随访0.5~9年,平均46月。结果:术后血小板1周内恢复正常(≥100×10~9/L)者45例,占88.2%;术后2个月随访,总有效率90.2%。对41例患者进行中远期(0.5~9年)随访,总有效率为80.5%,4例复发,复发率9.75%。结论:术后血小板回升较早和回升幅度较高者预后较好。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不影响脾切除疗效。术前PAIgG检测值对预测脾切除疗效无相关性。选择性脾切除术对内科治疗无效的慢性ITP患者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为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好发于60岁以上人群^[1-2]。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病具有疗程长、复发率高、易发生感染等缺点,且停药后仅10%-20%患者可长期缓解^[3];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注射液和脾切除术均不适用于老年患者^[4]。  相似文献   

10.
霉酚酸酯治疗脾切除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mycophenol memofeil,MMF)治疗脾切除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MMF每日口服1.5-2.0g,至少12周;无效者12周后停药.结果 10患者中6例(60%)有效,3例(30%)完全缓解(CR),2例(20%)部分缓解(PR),1例(10%)轻微缓解(MR).2例出现轻度腹泻.结论 MMF治疗脾切除无效的CITP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益血宁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益血宁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服用益血宁,30d为1疗程,1疗程后做血常规化验,观察血小板变化。结果:182例中,显效155例,良效21例,无效6例,有效率94.5%。结论:益血宁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 (PSE)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经内科治疗效差或无效的ITP患者进行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观察其疗效、毒副作用.结果:显效13例,良效8例,进步5例.近期疗效84.62%,远期疗效:有效病例中9例20~60天后血小板下降,经内科治疗血小板维持25×109~80×109/L,无出血倾向,暂无死亡病例.副作用包括脾区疼痛、发热、左侧胸腔积液、脾脓肿.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内科治疗效差或无效,激素治疗禁忌,心肾功能不全,血小板较低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是一种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好,疗效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13.
杨忠文  周江  葛韦 《中原医刊》2011,(15):55-56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2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栓塞面积约81%左右,并于术后定时复查血常规,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在第3天血小板开始上升,7—14d达高峰,即时性疗效为99例(97.1%),近期疗效为80例(78.4%),0.5年以上的远期疗效为66.8%。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症的治疗作用;研究背景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激素治疗多为常规量强的松口服,但许多病倒无效。选用激素类型及剂量来提高疗效已成为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疫治疗中的重要问题。研究方法地塞米松1~2mg/kg,每日1次静滴,连用7~10天减量,2~3周后改强的松。服渐停药。对照组为常规量强的松口服。治疗期间每周查血常犯、血小板2次。结果治疗组34例,有效30例(88.24%),其中慢性型12例;对照组40例,有效22例(55.00%),慢性型4例。经过统计学处理疗效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疾显效快、疗程短、副作用小,且对常规强的松口服无数者仍能获效。  相似文献   

15.
袁智勇  王汉  赵平  郑立 《西部医学》2010,22(10):1905-1906
目的回顾性分析脾动脉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l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seldinger技术对脾动脉进行部分栓塞,栓塞面积约80%左右,并于术后定时复查血常规,观察其疗效。结果手术的即时性疗效为50例(98.0%),近期疗效为41例(80.4%),远期疗效为66.7%。结论对内科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中药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附78例疗效观察祝捷吉林省延边第二人民医院关键词紫癜,血小板减少性,医学,中国传统中图法分类号R558.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型。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脾切除对内科治疗无效或反复复发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对经内科治疗无效的53例ITP患者行脾切除术,观察其疗效.全组患者术后随访2~10年,平均3.6年.结果 术后3d恢复正常(血小板> 100X109/L)者24例,占45.3%;术后2个月时血小板在正常范围者36例,治愈率67.9%,显效9例,总有效率84.9%.长期随访发现3例复发,复发率5.7%.结论 对内科治疗无效的TIP患者,脾切除治疗有效,术后血小板回升幅度较高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约85%能检到IgG型抗体,经用糖皮质激素及脾切除能使75%的患者获得临床缓解,但有些病例在治疗上十分困难。笔者对10例一般治疗无效的患者作长春新碱—血小板复合物输注治疗,疗效尚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及分析. 方法 对8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 结果 本组82例经部分性脾栓塞治疗,显效67例(占81.7%).良效12例(占14.63%),无效3例(占3.65%,)总有效占96.34%. 结论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确切,脾脏栓塞的范围、程度对疗效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美罗华治疗慢性难治性ITP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指因免疫异常造成的血小板破坏增多的综合征,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ITP的治疗公认首选糖皮质激素,约2/3的患者可获得长期反应。激素治疗无效者首选脾切除,其持续完全反应率和部分反应率分别为60%和12%,但仍有约20%病例复发。对于应用皮质激素和脾切除治疗无效的ITP患者的治疗相当困难,多给予大剂量丙种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抑制剂。前者缓解率约为85%,但疗效持续时间短,且治疗费用昂贵;后者缓解率低,并有并发感染、骨髓抑制和继发肿瘤等严重副作用。难治性ITP患者的10年死亡率为10%-20%。近来CD2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Rimximab)在初步的临床观察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本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