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克雷伯菌临床菌株中1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克雷伯菌中1类整合子基因及相关的sull和qacEΔ1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K-B法做耐药菌株的药敏试验.PCR扩增检测intll整合酶基因,sull和qacEZX1基因.结果:克雷伯菌多为3种或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其耐药表型大多为对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和哌拉西林耐药,且与1类整合子的存在密切相关.整合酶intI1基因阳性率为80%(48/60);1类整合子相关的sull和qacE△1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94%(45/48)和90%(43/48).结论:克雷伯菌的多重耐药与1类整合子密切相关.sull和qacE△1基因可以作为1类整合子的标志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肠球菌耐药机制和耐药基因流行状况。方法 对20株肠球菌的β内酰胺酶TEM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6′/aph(2″)和aph(3′)-Ⅲ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20株肠球菌中有9株表型为青霉素/阿莫西林耐药并均检出TEM基因;12株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并均检出aac(6′/aph(2″)和/或aph(3′)-Ⅲ基因。结论 国内产β内酰胺酶、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的肠球菌比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遗传学机制。方法:建立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编码IMP型金属酶基因和外膜蛋白OprD2基因的PCR法,探讨临床分离的16株纸片协同法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中产金属酶和外膜蛋白OprD2的缺失与亚胺培南耐药的关系。结果:16株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IMP基因扩增7株呈阳性,9株阴性;OprD2基因扩增11株呈阴性,5株呈阳性;11株菌既产金属酶,又存在外膜蛋白OprD2基因突变。结论:产金属酶和外膜蛋白OprD2的缺失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并可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的耐药特征和耐药机制.方法 VITEK-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 PCR法对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相关基因(IMP、VIM、GIM、OXA)和膜微孔蛋白基因oprD2进行检测.结果 66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舒普深、特治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8.5%、40.0%和44.6%,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1.5%、43.1%和47.7%;66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IMP阳性11株(16.7%)、VIM 4株(6.0%),oprD2基因缺失5株(7.6%),其余耐药基因未检出.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其耐药机制主要与细菌产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膜微孔蛋白基因oprD2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IMP)的铜绿假单胞菌(PA)中Ⅰ类整合酶基因(intIl)和耐消毒剂-磺胺相关基因(qacE△1-sulI)的存在状况,追溯我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来源及其耐药机理。方法采用VITEK-AMS60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随机挑选自临床分离的60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30株IMP耐药的PA,30株IMP敏感的P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序列分析法检测I类整合子遗传标记(intI1和qacE△1-sulI)基因。结果IMP耐药组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IMP敏感组;30株IMP耐药的PA中有23株(76.7%)intI1阳性。11株(36.7%)qacE△1一sulI阳性;另30株IMP敏感的PA中有12株(40.O%)intll阳性,3株(10.0%)qacE△1-sulI阳性.阳性基因主要来自神经外科,其次是神经内科和外科ICU病房。结论I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intIl和qacE△l-sulI)与PA的耐药和多重耐药具有相关性,特别是IRPA中intIl基因携带率很高,提示intIl基因可能是PA耐IMP及多重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对重点科室的感染控制措施。加强对耐药基因在病原菌种属间传播和扩散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7.
为从分子水平对类杆菌抗性基因和抗性转移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寻找出能有效阻断耐药基因传播的措施,并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医院内感染耐药基因传播与表达的影响因素,作者对临床分离的脆弱类杆菌亚胺培南抗性株的染色体DNA进行了分子克隆,获得了1.7kb的亚胺培南抗性基因片段,而且其重组质粒能在大肠杆菌DH5中稳定传代和表达。以随机引物法,用地高辛配基标记亚胺培南抗性基因制备探针,对临床分离的40株类杆菌进行亚胺培南抗性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株亚胺培南抗性株出现杂交信号,38株亚胺培南敏感株无杂交信号。提示亚胺培南抗性基因探针可用于类杆菌耐药性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1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6.4%)、其次为美罗培南(20.5%)和头孢哌酮/舒巴坦(29.7%),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81.5%);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50%左右或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菌株多重耐药性尤其显著,临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9.
为从分子水平对类杆菌抗性基因和抗性转移进行深入研究,进而茁能有效阻断耐药基因传播的措施,并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医院内感染耐药基因传播与表达的影响因素,作者对临床分离的脆弱类杆菌亚胺培南抗性株的染色体DNA进行了分子克隆,获得了1.7kb的亚胺培南抗性基因片段,而且其重组质粒能在大肠杆蓖DH5中稳定传代和表达。以随机引物法,用地高与基标记亚胺培南抗性基因制备探针,对临床分离的40株类杆菌进行亚胺培南抗性  相似文献   

10.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及其基因检测   总被引:69,自引:4,他引:65  
氨基糖苷类(aminodycosides)抗生素是由氨基环醇、氨基糖与糖组成的抗生素总称。自1944年首次发现链霉素以来,因此类抗生素抗菌谱广、疗效卓越,在医学临床和畜牧兽医业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泛用和过度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问题随之凸现,细菌对该类药物耐药是因为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inoglycoside-  相似文献   

11.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卵巢癌12例,大肠癌15例,肝癌2例肿瘤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以长春新碱敏感细胞株KB和耐药株KBr分别作阴性及阳性对照,卵巢癌患者MDR1表达增高者为50%,大肠癌增高者7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药现状,分析其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8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耐药表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ecA基因,并将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头孢西丁纸片法阳性64株,检出率为74.4%;mecA基因阳性58株,阳性率为67.4%;其中有1株头孢西丁纸片法阴性而mecA基因阳性,7株头孢西丁纸片法阳性而mecA基因阴性。结论:本地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状况严重;头孢西丁纸片法与PCR检测mecA基因一致率90.7%;PCR检测mecA基因可快速准确判定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3.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相关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取69株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IRPA),经K-B法检测耐药性;用PCR法对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相关的金属酶IMP、VIM基因和外膜蛋白 OprD2基因等3种主要耐药基因进行了枪测与分析;结果:69株IRPA均为多重耐药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敏感性较高;检出金属酶IMP和VIM型金属酶基因阳性的分别有2株(2/69,2.9%)和4株(4/69,5.8%),外膜蛋白通道OprD2基因检测为缺失的有46株(46/69,66.7%).结论:IRPA耐药情况严重.外膜蛋白通道OprD2基因缺失突变是本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浙江省湖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8医院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RPA)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存在状况.方法:在2003年9月至2004年10月间从临床分离30株MRP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种AMEs基因[aac(3)-Ⅰ、aac(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和aph(3')-Ⅵ].结果:30株MRPA中各种AMEs基因的阳性株数(阳性率)分别为aac(3)-Ⅱ23株(76.7%)、aac(6')-Ⅰ 1株(3.3%)、aac(6')-Ⅱl0株(33.3%)、ant(3")-Ⅰ 16株(53.3%)、ant(2")-Ⅰ 8株(26.7%),而aac(3)-Ⅰ、aac(3)-Ⅲ、aac(3)-Ⅳ和aph(3')-Ⅵ均为阴性.基因总阳性率为86.7%(26/30).结论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AMEs基因携带率很高,至少存在5种AMEs基因,分别为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和ant(2")-Ⅰ.  相似文献   

15.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光辉  蒋巧霞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7):865-866,885
目的研究我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的耐药性与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收集我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35株,K—B法和E—test法测定对常用抗茵药物的敏感性,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试验检测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情况,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碳青霉烯酶基因OXA-23、OXA-24、OXA-58、IMP、VIM。结果35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部分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抗菌药物均有很高耐药率(〉70%),仅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粘菌素B有较高的敏感性(〉70%),35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均产碳青霉烯酶,未检测到金属β-内酰胺酶,全部检测到OXA-23型基因,未检测到OXA-24、OXA-58、IMP、VIM型基因。结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相当严重;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是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中Ⅰ类整合酶基因(int Ⅰ 1)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inoglycoside-modifying enzymes,AMEs)基因分布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 int Ⅰ 1及6种 AMEs 基因 aac(3)-Ⅰ、aac(3)-Ⅲ、aac(6′)-Ⅰ、ant(3″)-Ⅰ、ant(2″)-Ⅰ和 aph(3′)-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吩完全耐药,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及氨基糖苷类耐药率分别为1.7%、1.7%和86.7%。60株菌中,int Ⅰ 1、aac(3)-Ⅰ、aac(6′)-Ⅰ、ant(3″)-Ⅰ、ant(2″)-Ⅰ和 aph(3′)-Ⅵ基因 PCR 扩增阳性株数(%)分别为35(58.3%)、31(51.7%)、33(55.0%)、36(60.0%)、12(20.0%)和2(3.3%),aac(3)-Ⅲ均阴性。结论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耐β内酰胺类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int Ⅰ 1及 AMEs 基因携带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背景 住院病人血流感染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引起了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的 探讨我中心2018-2020年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血流感染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VITEK MS质谱仪进行细菌鉴定,VITEK 2 Compact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中心2018-2020年3574例患者血培养阳性,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58.26岁,60岁以上患者占53.05%(1896/3574).血培养阳性率排名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及肿瘤科.急诊血培养阳性患者多存在发热或腹痛等急性症状,且伴有不同组织脏器病变,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共检出非重复病原菌442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7.82%,革兰阴性菌占38.12%,真菌占4.07%.前5位分离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05株,34.00%)、大肠埃希菌(659株,14.89%)、肺炎克雷伯菌(469株,10.60%)、屎肠球菌(235株,5.3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35株,3.05%).2018-2020年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04%、2.54%、2.52%,总体耐药率为2.58%;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0.24%、33.33%、57.05%,总体耐药率为43.71%;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3.68%、80.36%、75.00%,总体耐药率为76.4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8.52%、28.00%、39.29%,总体耐药率为26.17%.2018-2020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9.63%、17.39%、26.47%,总体检出率为26.61%.结论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培养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较高,临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e pseudomon asaeruginosa,IMPRPa)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将分离所得的18株全部耐亚胺培南的PA菌株进行产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在检测,并对部分耐药基因进行了DNA测序。结果10(55.6%)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纸片协同法检测阳性,IMP、VIM、DHA、GES、CARB、TEM阳性率分别为22.2%(4/18)、33.3%(6/18)、11.1%(2/18)、33.3%(6/18)、16.7%(3/18)、22.2%(4/18),oprD2缺失率77.8%(14/18)。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可存携带2种以上β内酰胺酶基因,能在同种和不同种细菌间横向传播,并产生多重耐药,严重影响临床的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氨基糖苷修饰酶(AME)编码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Ab)用K-B法检测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OXA-23群、OXA-24群碳青霉烯酶和6种AME(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编码基因.结果 79株Ab的药敏结果 表明有74.7%菌株属于多重耐药株(MDRA),53.2%菌株属于泛耐药株(PDRA).79株菌株中OXA-23群基因阳性33株(41.8%),从39株Ab中有29株检出AME基因阳性,包括aac(3)-Ⅰ阳性25株(64.1%)、aac(6')-Ⅰ阳性25株(64.1%)、ant(3")-Ⅰ阳性29株(74.4%),并且大多数菌株为多种基因阳性.AME阳性菌全部为OXA-23群基因阳性株,并且全部携带2~3种AME基因.结论 本地临床分离的Ab耐药性非常严重,PDRA主要携带OXA-23群碳青霉烯酶基因,并且普遍携带AME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20.
谢晓娟  兰天  高晶 《广东医学》2023,(10):1254-1257
目的 分析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全院医院感染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药敏情况并对相关耐药基因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全院临床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共267株,通过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与E-test法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应用基因扩增技术测定耐药基因,并测序分析株种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共267株,其中占比最大的菌种为表皮葡萄球菌共140株,占比52.43%;其次为人葡萄球菌共39例,占比14.6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共267株,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204株,占比76.40%,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共267株,其中94.75%的菌株携带mecA耐药基因,74.15%携带ermA耐药基因,69.66%携带tetM耐药基因。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耐药基因对良好临床结局的影响,发现年龄、mecA基因耐药基因、qacA/B/C耐药基因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良好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患者可首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