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假乳头状囊性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胰腺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9例中,囊性结构为主5例,囊、实结构比例近似3例,实性结构为主1例。CT平扫病灶呈类圆形低密度团块影;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胰腺假乳头状囊性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观察病变形态、密度、边界、周围结构及强化方式。结果:肿瘤多呈圆形、椭圆形,多有完整包膜,与胰腺分界清晰,一般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肿瘤内有实性和囊性结构,囊实性结构比例相仿的肿瘤占全部病例的63.6%,囊性结构为主者占全部病例的27.3%,实性结构为主的肿瘤占全部病例的9.1%;CT平扫实性部分呈低或等密度,增强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静脉期中度强化;囊性部分呈低密度,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检查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为囊实性结构,2例以实性结构为主,其内伴有少量低密度区,2例以囊性结构为主,伴少量实性成分.15例肿块实性部分静脉期均较动脉期明显强化,且增强扫描各期肿块CT值均低于胰腺实质.15例患者中13例为女性.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典型的影像特点,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和诊断.结果:6例肿瘤位于胰头2例,胰体尾部4例.6例瘤体均为囊、实混合性,增强后实质部分均有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检查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诊断及鉴别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资料,8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2例行MRCP扫描。结果:8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无黄疸,5例肿瘤表现为胰头颈部较大囊实性肿块。3例表现为胰尾部囊实性肿块,CT平扫表现为圆形、类圆形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团块影,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及包膜可见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12,自引:2,他引:110  
目的 描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和诊断。结果 (1)肿瘤内有实性和囊性结构,CT平扫实性结构呈低或等密度,造影后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在增强前后扫描均呈低密度。(2)囊实性结构比例相仿的肿瘤7例,囊性结构为主者3例,其CT表现分别为囊实部分相间分布或实质部分呈附壁结节。(3)实性结构为主的肿瘤1例,其CT表现为囊性部分位于包膜下。(4)肿瘤绝大多数来源于胰腺,呈圆形、椭圆形,多有完整包膜,增强后强化明显,与胰腺分界清晰。(5)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6)8例术前诊断为良性、3例诊断为低度恶性肿瘤。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且CT诊断有其重要价值,需与黏液性或浆液性囊腺瘤、囊腺癌、胰腺癌囊变、胰性假性囊肿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7.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胰腺一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表现,提高其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一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①8例均呈囊实性结构,囊性成分多于实性成分;实性部分及包膜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影,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始终未强化;②1例伴有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胰管未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MSCT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超声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11例均接受超声检查,8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超声显示6例呈囊实性,含纤维包膜,与周围正常胰腺分解清楚; 5例呈实性,无包膜; 4例显示钙化;多普勒超声显示4例有少量至中量血流。同时行CT检查的患者,CT平扫显示5例为囊实性混杂密度肿块,3例为实性,2例显示钙化,动脉期实性部分呈现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实性部分、壁结节及包膜进一步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及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这些影像表现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13~45岁年轻女性。6例肿瘤,位于胰头2例,胰尾4例,肿瘤体积较大,6例瘤体均为囊、实混合性,实性为主4例,囊性为主2例,2例肿瘤见线条状及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中度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瘤体包膜较完整,边缘清楚。不伴有胆总管及胰管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表现.结果 2例肿瘤位于胰头,1例胰体尾部,4例位于胰尾部.2例瘤体以囊性为主,1例为囊实混合性,4例以实性为主.其中2例肿瘤有钙化.增强后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对其诊断及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MS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SPTP的MSCT表现。结果囊性结构为主5例,实性结构为主1例,囊、实结构比例相近3例。MSCT平扫囊性呈低密度,实性呈等低密度,钙化3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SPTP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例确诊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检查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块体积均较大,多近似圆形或椭圆形,多有完整的包膜,与胰腺分界清晰,本组病例中,径为4~12 cm,平均7.2 cm,肿瘤位于胰头1例,胰体3例,胰尾2例,以实性成分为主4例,以囊性成分为主2例,边缘光滑,增强扫描肿块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中度强化,内见囊状无强化区,不伴有胆总管及胰管扩张,多平面重建后,肿块与毗邻组织器官解剖关系显示更加清晰。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CT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囊性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CT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囊性肾癌14例中,单囊8例、多囊6例。囊壁增厚或厚薄不均11例,囊壁菲薄均匀3例。其中伴壁结节及分隔各4例、伴壁结节与分隔同时存在2例,分隔厚薄不均5例、纤细均匀1例。平扫肿瘤呈囊实性混杂密度12例、呈较均匀囊样低密度2例;囊液密度较高、隐约见碎屑、絮状物或明显出血9例,囊液均匀如水5例;肿瘤实性部分钙化3例。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快进快退型强化11例,部分呈快进快退型强化合并部分中度进行性延迟强化1例,轻度强化2例。肾门或后腹膜淋巴结转移4例。结论:CT检查对囊性肾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US、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8月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US、CT、MRI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声像图呈实性、囊性或囊实混合性回声,CDFI多见点状血流;CT表现8例见钙化,依据肿瘤内实性和囊性成分比例不同,动脉期轻至中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病灶增强扫描各期强化强化程度始终低于正常胰腺实质;MRI平扫囊性成分病灶在T1WI呈明显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病变内实性成分T1WI呈低信号,T2WI等或略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模式与CT强化模式相仿。结论 SPT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好发于年轻女性,术前诊断主要依赖US、CT、MRI检查。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病变位置、大小及周围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马淑兴  刘希胜  祁良  刘国忠  徐青  施海彬   《放射学实践》2013,(11):1152-1155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探讨CT对SPT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SPTP的影像资料。1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2~48岁,平均27岁。由两名放射科医生分析影像资料,分析内容包括:肿瘤发生位置、形态、大小、密度、囊实性比例、强化方式、是否合并出血、是否存在钙化、包膜、是否合并胆管或胰管扩张、胰腺是否萎缩、是否有浸润转移。结果:18例SPTP均为单发,位于胰头部8例,胰体5例,胰尾部5例。肿瘤圆形3例,卵圆形11例,分叶状4例。最大肿瘤长径10.3cm,最小肿瘤长径2.1cm,平均长径5.4cm。其中肿瘤长径〉3cm的SPTP14例,≤3cm的SPTP4例。肿瘤以囊性为主6例,囊性和实性比例相仿4例,实性成分为主8例。肿瘤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等于或略低于正常胰腺;囊性成分不强化。3例肿瘤坏死区合并出血。10例肿瘤合并钙化。11例有边界清楚的完整包膜,7例未见完整包膜。所有病例均无胆管扩张,1例合并胰管轻度扩张和胰腺的轻度萎缩。1例发生周围组织结构浸润并淋巴结及肝脏转移。结论:SPTP常发生于年轻女性,直径〉3cm的SPTP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较大的囊实性肿块,清楚的边缘,实性部分渐进性强化,可以合并出血和钙化。而≤3cm的SPTP的CT表现缺乏特征,在临床工作中应多加总结。SPTP的CT表现对其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及CT、MRI表现。结果:10例患者中,1例为15岁男性,其余多为年轻女性,无黄疸。10例CT均表现为胰腺巨大的囊实性肿块,其中2例肿块内可见钙化;5例肿块在T1WI、T2WI上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后肿块实性成分均明显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在术前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术前CT图像,分析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增强方式.7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结果 3例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位于胰体尾部.所有肿瘤境界清楚.肿瘤直径为3~10 cm.囊性结构为主4例,囊实结构比例近似1例,实性结构为主2例.4例病灶出现钙化.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较动脉期明显.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扫描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