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瘦素水平与营养不良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时血清瘦素浓度及高瘦素血症与CRF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 CRF组 112例 ,分为非透析亚组 74例、血液透析 (血透 )亚组 2 9例和腹膜透析 (腹透 )亚组 9例 ;正常对照组 13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 ,同时测定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血脂 ;采用双能量X线吸收法(DEXA)测定受试者体脂含量 ;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 (SGA)评估受试者营养状况。结果 CRF组血清瘦素浓度为 (8.4 9± 0 .97) μg/L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7.6 3± 0 .16 ) μg/L(取自然对数值 ,P <0 .0 1) ,其中以腹透亚组血清瘦素水平 (9.30± 0 .79) μg/L升高最为明显。CRF组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客观生化指标均显著低下。在血透亚组 ,血清瘦素水平与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 (r =- 0 .195 ,P <0 .0 5 )。SGA评估显示CRF组存在营养不良 ,且营养状况越差 ,血清瘦素水平越高 (P <0 .0 1)。CRF组体脂含量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血透、腹透及非透析亚组体脂百分比均与瘦素水平呈正相关 (P <0 .0 5 ) ,腹透亚组相关性最强。结论 CRF时存在高瘦素血症 ,且可能参与营养不良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滤过 (HDF)及高通量血液透析 (HHD)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的清除作用。方法  6 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 (MHD)随机分为 3组 ,分别行血液透析滤过 (HDF)、高通量血液透析 (HHD)、普通低通量血液透析 (LHD) ,另 15例为正常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检测MHD组血透析前后及对照组血清瘦素浓度。结果 MHD组透前血清瘦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HDF组及HHD组透后血清瘦素水平较透前显著下降 (均P <0 .0 1) ;LHD组透后血清瘦素水平与透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及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清除部分血清瘦素 ,降低MHD患者的高瘦素血症。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衰患者贫血与血清瘦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RF患者血清瘦素的浓度 ,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常规分析方法测定肾功能和各有关的生化指标 ,以SPSS10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浓度为 (10 .0 4± 7.0 0 ) μg L ,血清瘦素浓度与BMI呈明显相关 (r=0 .4 1,P <0 .0 1) ,且女性血清瘦素浓度较男性高 (t=3.194 6 ,P <0 .0 1)。CRF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仍然与BMI有关 ,其相关系数为 0 .4 5 (P <0 .0 1) ,男性患者血清瘦素浓度较女性患者低 (t=3.6 6 5 7,P<0 .0 1)。CRF男性较正常男性、CRF女性较正常女性其血清瘦素水平均显著升高 (t分别为 2 5 5 72和 2 916 6 ,P均 <0 .0 5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血清瘦素水平受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GFR的影响 ,其回归系数分别为 1.2 0 2 1、1.4 36 6、2 .6 813和 - 0 .14 13,P均 <0 .0 5 ;而血红蛋白浓度受到血白蛋白、血清瘦素和尿素氮的影响 ,其回归系数分别为 2 .5 110、1.32 2 6和 - 0 .3112 ,P均 <0 .0 5。结论 本组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 ,不仅仅由GFR下降引起 ,也是对慢性肾衰时血红蛋白减少的一种代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慢性肾功能衰竭 ( CRF)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6例 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 ,观察其水平变化与多种临床因素的关系 ,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RF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差异显著 ( P<0 .0 1 ) ,且女性高于男性。 CRF组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年龄及血清肌酐相关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478、0 .463、- 0 .371 ,P均 <0 .0 5。结论 :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瘦素(Lp)水平变化,以及CRF的治疗如促红素(EPO)、血液透析、肾移植,对CRF患者L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RF患者(肌酐>5mg/dL)150例(实验组),健康志愿者60例(正常对照组);将实验组分为以下几个亚组:①未透析组;②血液透析组;③肾移植组;再根据EPO治疗情况分EPO治疗组和非EPO治疗组,分别于空腹取静脉血.测定Lp水平。再从血液透析组中选取患者30例(规律透析2~156个月)分为:常规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滤过组和高通量透析组,测量单次透析前后Lp水平。上述分组均按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匹配原则进行。结果:①CRF患者L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②应用EPO治疗后,CRF患者Lp水平下降;③常规血液透析对CRF患者Lp清除差,而高通量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对CRF患者Lp水平的影响可降低30%,肾移植对CRF患者Lp水平下降有显著差异。结论:CRF患者L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高通量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及肾移植可以部分降低CRF患者L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与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 测定 42例COPD患者 (营养不良组 2 0例 ,非营养不良组 2 2例 )及 18名正常人的血清瘦素、体重指数 (BMI)、理想体重百分比 (IBW % )、三头肌皮皱厚度 (TSF)、血清白蛋白 (ALB)、血糖 (G)值。分析瘦素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3组血清瘦素浓度 2 .7± 2 .1μg/L ,与BMI ,IBW % ,TSF ,MAMC呈正相关 (P <0 .0 0 1) ,与血糖水平及ALB无相关性 ;营养不良组血清瘦素浓度 1.4± 2 .1μg/L ,显著低于非营养不良组 3 .6± 1.8μg/L ,非营养不良组血清瘦素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清瘦素浓度与COPD患者的营养参数相关 ,瘦素与COPD营养不良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1eptin)水平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血透组患者6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leptin水平,同时测定肾功能、前白蛋白、白蛋白、补体、转铁蛋白、血脂,并运用人体学测定和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GA)评价受试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血透组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为(34.2±13.4)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3±6.8)μg/L(P<0.01));血透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补体和人体学指标等客观营养指标均低下,且与血清leptin水平呈显著负相关;SGA评估显示血透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且营养状况越差,血浆leptin水平越高.结论血透患者血清leptin水平较健康人显著增高,可能与其营养不良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人血清瘦素在不同的甲状腺功能障碍中的水平。方法 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5 8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2 5例 ,健康对照组 4 0例 ,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测甲状腺功能、瘦素水平。结果  (1)甲亢组与对照组相比 ,瘦素水平均升高 ,其中女性有显著差异 (P <0 .0 1)。 (2 )甲减组与对照组相比 ,瘦素水平女性显著上升(P <0 .0 5 ) ,男性下降。 (3)甲亢组与甲减组相比 ,瘦素水平差异显著 (P <0 .0 5 )。 (4)所有观察组女性瘦素水平较男性显著升高。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在不同的甲状腺功能障碍中存在变化 ,并与甲状腺激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瘦素浓度的变化与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CRF组48例,分为血液透析组25例,非透析组23例;正常对照组26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同时测定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结果:CRF组血清瘦素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RF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客观生化指标均显著低下。在血透组,血清瘦素水平与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CRF时存在高瘦素血症,且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明确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前后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蛋白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RF患者血透前后血清瘦素的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其与肾功能及血气分析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浓度为(10.04±7.00)μg/L,血清瘦素浓度与体重指数(BMI)呈明显相关(r=0.41,P<0.01),且女性血清瘦素浓度较男性高(P<0.01).血透患者透析前血清瘦素浓度(11.76±12.19)μg/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透析后血清瘦素浓度为(12.23±14.50)μg/L,与透析前比较亦无显著差异.血透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仍然与BMI有关,其相关系数为0.39(P<0.01),这些患者透析前血清瘦素浓度受到年龄、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尿素氮的影响,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2280、0.9025、3.0853和-0.0949,P均<0.05.结论本组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并不升高,血透前后血清瘦素水平亦无明显变化,血清瘦素在这些患者的蛋白营养不良中并不发挥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尿毒症患者炎症与营养不良、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62例尿毒症患者,其中腹膜透析(CAPD)者21例、血液透析(HD)19例、肾衰竭未透析者(CRF)22例及健康对照(CONT)15例,测定血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肥厚(LVH)的情况,并用主观整体评价(SGA)法评价4组对象的营养状态。结果 按SGA标准,CAPD组、HD组、CRF组的营养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APD组、HD组、CRF组与对照组的血白蛋白、炎症因子CRP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RP与白蛋白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7,P〈0.01),与LVH呈正相关(r=0.528,P〈0.01)。LVH与ALB成负相关(r=-0.362,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大多存在炎症反应增高和营养不良,炎症与营养不良呈负相关,与左心室肥厚呈正相关。左心室肥厚与营养不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陈一凡  彭文莉 《四川医学》2010,31(8):1158-1161
目的通过对继发型肺结核初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营养状况指标的测定,了解初治肺结核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其营养状况,初步探讨血清瘦素是否参与肺结核营养不良的发生。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我院住院35例成人继发型肺结核初治患者抗结核治疗2个月前后的血清瘦素水平,同时检测入选者营养状况的变化。并以同期15例我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①肺结核组在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以及营养状况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强化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血清瘦素水平有所升高,P〈0.05,各项营养指标中以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升高明显,P〈0.01,体重指数(BMI)、腰/臀(WHR)有所改善,但P〉0.05;②肺结核组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与ALB、PA、BMI均表现为正相关,P〈0.05,健康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与ALB表现为负相关,P〈0.05,与PA、BMI无相关性,P〉0.05,血清瘦素水平与WHR无论在健康对照组,还是在肺结核组治疗前后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瘦素可能参与了肺结核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的营养状况,探讨其存在的逆流行病学现象,为进一步提出针对性营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人体测量、生化指标测定方法综合评估1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 根据SGA评分,55.75%(63例)的患者营养状况良好;营养不良患者占44.25%(50例),其中39.82%(45例)为轻-中度营养不良,4.42%(5例)为重度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组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动静脉瘘对侧上臂周径(MAC)、上臂肌围(MAMC)低于营养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不良组总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较营养良好组低,其中TG、PA、Scr、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和甲状旁腺素(PTH)较营养良好组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比例偏高,且MHD患者营养不良是导致其逆流行病学现象的原因之一,建议根据MHD患者具体的病理生理特点来调整治疗标准.  相似文献   

14.
Dong J  Fan M  Qi H  Gan H  Liu H  Wang H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61-65
目的 研究腹透患者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的发病情况和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对北京 4个腹透中心共 9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 ,包括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SGA) ,食谱调查 ,直接人体测量 ,生化参数的测定等 ,并调查社会功能及焦虑抑郁状况。以SGA为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 ,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 3组。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 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 7 8% ,其中重度营养不良为 13.3%。营养程度不同的 3组间以下指标比较 :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能量和蛋白质摄入 (DEI、DPI)、上臂围 (AC)、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上臂肌围 (AMC)、血白蛋白 (Alb)、前白蛋白 (PA)、转铁蛋白 (TF)、氮出现率相当蛋白 (nPNA)、瘦体重 (LBM)和瘦体重百分比 (LBM %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0 .0 5 )。营养状况的正相关因素是DPI(P <0 .0 5 )、DEI(P <0 .0 5 )、标准化TCcr(P <0 .0 1)、GFR(P =0 .0 6 9) ,负相关因素为透析时间 (P =0 .12 ) ,糖尿病 (P <0 .0 5 )。本组患者DPI为 (0 .74± 0 .2 6 )g·kg-1·d-1,DEI为 (113± 2 9)kJ·kg-1·d-1。DEI的负相关因素是焦虑积分 (P<0 0 1)和不坚持体力活动 (P <0 .0 5 )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HD)及血液透析滤过(HDF)前、后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方法,测定55例HD患者和36例HDF患者HD及HDF前、后血清Leptin水平。结果:HD前、后血清Leptin水平分别为:HD前男(5.02±2.65)μg/L ,女(7.03±4.89)μg/L和HD后男(5.12±3.47)μg/L,女(7.93±3.65)μg/L,两组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P>0.05);HDF前血清Leptin水平为:男(542±3.14)μg/L,女(7.88±338)μg/L,明显高于HDF后:男(3.32±2.71)μg/L,女(5.66±3.21)μg/L(P<0.05)。结论:HD不能有效地清除血清Leptin水平,而HDF可以部分清除血清Lept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儿童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与能量摄入的相关性。方法检测32例营养不良患儿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体重指数(BMI)、能量摄入量,与32例健康儿童比较,同时分析血清瘦素水平与BMI、能量摄入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瘦素1.35μg/ml,BMI为13.4kg/m2、能量摄入为3809kJ/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mg/ml、16.3kg/m2及5217kJ/d(均P<0.05)。但血清瘦素与能量摄入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营养不良儿童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降低,其原因除了患儿脂肪含量下降致瘦素分泌减少外,还与能量摄入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不同评估方法对雏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不良的评价作用,寻找一种简单、敏感,能够早期发现MHD患者营养不良的评估方法。方法分别运用人体学测量指标、实验室生化指标、传统的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Subjee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以及改良SGA评价法,评估95例MHD患者的营养状况,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改良SGA评价法与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MAC)、上臂肌围(MAMC)、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总铁结合力(TIBC)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P〈0.01);与谷草转氨酶(AST)、球蛋白(GLB)、血清肌酐(Ser)明显相关(P〈0.05)。而传统SGA评价法仅与TSF、MAC、BMI三个指标有相关性。结论 改良SGA评价法简单、敏感、不失为MHD患者营养不良早期筛选的一种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18.
杜艺  李宓  李杰  陈铃  周文英 《医学争鸣》2007,28(13):1224-1226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患者高瘦素血症与瘦素基因表达及蛋白表达、肾小球滤过率、体质指数及炎症、空腹胰岛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50例分别处于不同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肾小球滤过率、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空腹胰岛素的,并计算其体质指数.RT-PCR法检测15例终末期肾衰患者腹部脂肪组织瘦素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瘦素蛋白表达.结果:肾功能损伤患者血清平均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体质量指数之间呈正相关(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瘦素与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空腹胰岛素之间呈正相关(P均〈0.05).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脂肪组织瘦素m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蛋白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瘦素水平与瘦素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衰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升高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所导致的瘦素清除减少有关;终末期肾衰患者脂肪组织瘦素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慢性肾衰高瘦素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探讨老年CHF患者血清瘦素与胰岛素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50例CHF患者血清中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并和19例老年健康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老年CHF组的瘦素(1056±403/465±301,P<0.05),胰岛素(1907±5.18/1172±466,P<001)均高于对照组。且老年CHF患者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血清瘦素水平逐步升高,III/II(9.82±471/6.57±3.51,P<005),IV/III(1298±404/982±471,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HF组血清瘦素与胰岛素呈正相关(r=0603,P<001);血清瘦素与体重指数、腰臀围比、脂肪百分比亦呈正相关(分别r=0699,r=0651,r=0537,均P<0.01)。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且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