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褪黑素受体1B基因(MTNR1B)多态性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0名16~20岁之间的正常女性,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量双侧近端股骨的骨密度。同时,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试剂盒提取DNA。根据人类单倍体图计划(HapMap)提供的汉族人数据,我们在MTNR1B基因上选取了6个标签SNP(tagSNPs)。通过PCR-RFLP的方法检测褪黑素受体1B基因上6个标签SNP的基因型。采用ANOVA的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基因型对应骨密度大小。结果MTNR1B基因6个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所对应的骨密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褪黑素受体1B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rs7799039)基因多态性与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发生发展、异常生长模式及侧凸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51例AIS女性患者及335例正常同龄女性青少年的静脉血标本,采用PCR-RFLP方法对两组的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rs7799039)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间基因分型的差异,分析AIS组中基因分型与患者Cobb角和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关系。结果:AIS组rs779903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AIS组内,rs7799039位点不同基因型所对应的初诊Cobb角、校正身高、BMI、月经初潮年龄及Risser征均没有显著性差异;rs7799039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在不同侧凸类型AIS患者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rs7799039)基因多态性与女性AIS的发生发展、异常生长模式及不同侧凸类型之间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 (ACP5)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易感性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372例AIS患者(AIS组)和2005年3月至2006年8月239名健康青少年(正常对照组),所有AIS患者Cobb角均≥10°.结合汉族人单倍体型资料,选取rs2229531、rs2071484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这两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在AIS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Cobb角的相关性.结果 AIS组与正常对照组的rs2229531位点均未见多态性.AIS组ACP5基因rs2071484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36和1.438,P>0.05).rs2071484多态性位点AA、AG、GG基因型所对应的平均最大Cobb角分别为38°±19°、34°±14°、38°±21°,三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57).结论 ACP5基因多态性可能与AIS的发生发展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实验对象为200例MS患者(AIS组)和20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青少年(对照组),记录AIS组的身高、体蓖、月经初潮年龄(女性)、侧弯类型、最大Cobb角和Risser征等临床指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IGF-1R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在AIS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IS组与对照组的IGF-1R基因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AIS患者不同基因型所对应的最大Cobb角、Risser征及月经初潮年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R基因多态性与AIS的发生发展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疾病易感性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诊治的354例女性胸弯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AIS组)和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210名健康体检女性青少年(对照组).选取TIMP-2基因启动子区418G.C(rs8179090)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这该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在AIS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结果 rs8179090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S组中,体质量指数(BMI)<17 kg.m~2或主弯cobb角≥40°的患者中c等位基因的比例分别显著高于BMI≥17 kg.m~2或主弯cobb角<40°者(P<0.05).已经达到骨骼成熟且自然史未受干扰的患者中,GC型和CC型患者的主弯Cobb角平均值显著大于GG型患者(卢<0.05).结论 TIMP-2基因启动子区-418G.C(rs8179090)多态性位点与女性胸弯型AIS患者青春期异常生长模式和侧凸进展有关,TIMP-2基因是胸弯型AIS的疾病修饰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GH)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包括265例AIS患者及193名正常对照.在AIS患者组,记录其最大Cobb角.采用PCR-RFLP的方法 对GH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位点rs2854184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在AIS患者组,GH基因rs2854184多态性位点的3个基因型AA、AT、TT分别占38.3%,50.3%,11.4%,正常对照组分别占39.6%,50.2%,10.10k,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在MS患者组rs2854184多态性位点的2个等位基因A、T分别占63.5%,36.5%,正常对照组分别占64.7%,3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在AIS组内,多态性位点rs2854184不同基因型所对应最大Cobb角分别是从33.8°±10.0°,AT 36.4°±15.0°,TT34.5°±9.1°,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H基因rs2854184位点多态性与AIS的发生发展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Qiu XS  Tang LS  Yeung HY  Kwok HK  Lee KM  Qin L  Qiu Y  Cheng CY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8):1264-1266
目的研究褪黑素受体1A基因(MTNR1A)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共纳入226例AIS患者及277例正常对照者。记录AIS患者组最大Cobb角。采用PCR-RFLP的方法对MTNR1A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位点rs2119882进行基因分型。结果AIS患者组MTNR1A基因多态性位点rs2119882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在AIS组内,多态性位点rs2119882不同基因型所对应的最大Cobb角没有明显差异。结论MTNR1A基因rs2119882位点多态性与AIS的发生发展都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二肽基肽酶9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9(dipeptidyl-peptidase 9,DPP9)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571例AIS患者及236例正常对照,AIS患者的Cobb角均大于20°.结合汉族人单倍体型资料,选取rs10406145、rs11670570、rs2286367、rs2277733及rs732631 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方法对这5个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AIS患者组DPP9基因5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正常对照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在已经达到骨骼成熟或者已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这5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所对应的最大Cobb角没有明显差异.结论:DPP9基因多态性与AIS的发生发展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女性患者与对照组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型分布情况并比较AIS患者组内不同基因型的骨密度值,探讨VDR基因多态性与AIS患者低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7年10月门诊就诊的146例AIS女性患者进行人体形态学测量,记录其年龄、身高、体重、Cobb角等指标,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其腰椎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并收集其静脉血标本.经体检收集146名健康女性青少年静脉血标本作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分析AIS组及对照组VDR基因型,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分布情况和AIS组内各基因型间的骨密度差异.结果 AIS组Bb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AIS组内的各基因型骨密度之间并无差异.结论 VDR基因多态性并不影响VDR介导的骨量吸收与积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与对照组雌激素β受体(estrogen β receptor,ER β)基因型分布情况,探讨ER β基因多态性与AIS患者易感性、异常生长模式及低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的288例(男17例,女271例)AIS患者进行人体形态学测量,记录其年龄、身高、体重、臂长、月经初潮情况、Cobb角、Risser征等指标,并收集其静脉血标本.经体检收集232名(男30名,女202名)健康青少年静脉血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分析AIS组及正常青少年组ER β基因型,比较两组间及AIS组内各亚组ER β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 AIS组与对照组ER β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908,P>0.05).AIS组内比较,初潮年龄≥12岁组Rr型频率高于初潮年龄<12岁组(P<0.05),而根据身高、体重指数(BMI)、臂长、Cobb角、Risser征等分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 B基因两个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间所对应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 β基因多态性与AIS患者易感性无关联.Rr型患者存在初潮延迟现象,可能在AIS的进展中起一定作用.ER β基因多态性与骨量无相关,可能在AIS的低骨量中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