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福仁 《中原医刊》2005,32(23):32-33
目的观察速避凝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观察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84例,对照组72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显效率66%,无一例继发出血.结论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速避凝对照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急性损伤性DIC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速避凝在急性损伤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速避凝对照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40例急性损伤性DIC。20例采用速避凝治疗,0.1-0.4ml皮下注射,每日1-2次(75-150u/kg.d-1),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剂量为12.5-50mg,每日分1-3次(100-250u/kg.d-1)注射。结果速避凝组有效率(75%)比小剂量普通肝素组(65%)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速避凝组出血率(30%,6例)低于小剂量普通肝素组(65%,13例),速避凝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小剂量普通肝素组(45%,vs65%,9例vs13例)。结论LMWH速避凝治疗急性损伤性DIC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和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选择2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治疗组男性6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2±13)岁;对照组男性57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59±12)岁。两组在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采用长春西汀氯化钠注射液100ml(10mg)静滴2次/日,舒血宁20ml +生理盐水250ml 静滴,1次/日;对照组舒血宁20ml +生理盐水250ml 静滴,1次/日;均以15d 为一疗程。结果: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制定的疗效标准,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对后遗症有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必存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必存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16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必存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7%,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58.6%。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必存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肝素(速避凝)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继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速避凝合用阿司匹林(治疗组64例)及单用阿司匹林(对照组61例)治疗发病24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25例,在速避凝合用阿司匹林治疗前及用药后第14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病人出院时和第12周进行两次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指数),并检测凝血功能、脑出血并发率及肝功、肾功。结果:治疗组凝血酶原活动度在用药后显著降低(P<0.05),但引发脑出血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近期疗效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出院时Barthel指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进步(P<0.05),对肝功、肾功无影响。结论:速避凝合用阿司匹林比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速避凝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观察15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其中治疗组84例,对照组72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显效率66%,无一例继发出血。结论: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和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选择2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治疗组男性6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2±13)岁;对照组男性57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59±12)岁。两组在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采用长春西汀氯化钠注射液100ml(10mg)静滴2次/日,舒血宁20ml+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对照组舒血宁20ml+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均以15d为一疗程。结果: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制定的疗效标准,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对后遗症有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速避凝(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通过使用速避凝及复方丹参注射液随机开放性对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速避凝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为79%,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为59%,总有效率7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降纤酶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为急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程72小时内,年龄45~75岁,神经功能缺损积分≥8分。脑梗死的诊断均经颅脑CT证实。降纤酶治疗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69.5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61.95岁。1.2 治疗方案 降纤酶治疗组患者入选当日即给降纤酶10U,第3、第5天分别给降纤酶5U,每次均以0.9%生理盐水1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同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10天。对照组患者入选后给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 川芎嗪10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速避凝与血栓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8例起病在48小时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速避凝与血栓通及普通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57.89%(P<0.01)。结论:本疗法疗效好,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系列体感诱发电位评估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玉娟  孙吉英  齐晓忠 《上海医学》2000,23(11):650-652
目的 通过系列体感诱发电位检查了解低分子肝素(速避凝)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内,2周内,3周内共4次作了经正中神经刺激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检查,记录了N2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并对其中的23例速避凝治疗者及14例对照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脑梗死侧N20波的波幅在发病后48h内已有明显降低,而潜伏期仅在3周时稍有延长,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速避凝治疗后,降低的N20波波幅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则无变化。结论 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了缺血半卵圆区微循环,保护了缺务后的脑功能,限制了梗死灶的扩大。我们认为体感诱导电位可以用来对治疗缺血性卒中的药物进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观察低相对分子量肝素(速避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发病48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组,用速避凝治疗其中50例,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P<0.01)、总有效率(P<0.01)、显效率(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疗法疗效良好,方法简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张金娥  徐辑东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3):1237-1238
目的:观察洛栓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用洛栓星120 mg每日1次,共2周;对照组(35例)用丹参20 ml,每日1次,共2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 %和68.6 %,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洛栓星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郑福建  徐爱平  张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0):2906-2907
目的:观察速避林联合异舒吉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5月至2004年1月年龄>6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20例,给予速避林0.4 m l,每日2次皮下注射,异舒吉10 m g每日1次静脉点滴(疗程7 d);对照组20例,单用异舒吉10 m g每日1次静脉点滴,两组用药期间不停服硝酸酯类药物,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的治疗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舒吉联合速避林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应用川芎嗪注射液100ml,每日静滴1次;对照组30例,用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每日静滴1次,共用14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63.3%(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联合疏血通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3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9例,用速避凝5 000 U,皮下注射,q12h,连用5 d;同时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 d.对照组69例,口服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醇酯,静脉滴注硝酸酯类10 d.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6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1例发生轻度消化道出血,余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洛栓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治疗组 (35例 )用洛栓星 12 0 mg每日 1次 ,共 2周 ;对照组 (35例 )用丹参 2 0 ml,每日 1次 ,共 2周。结果 :治疗组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1.4 %和 6 8.6 % ,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洛栓星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低分子肝素 (LMWH)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将 4 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 ,治疗组用LMWH(速避凝 ) 0 4ml,脐周皮下注射 ,一天二次 ,连续 10d。对照组用DF - 5 2 1(东菱克栓酶 ) ,3次剂量分别为 10U/d、5U/d、5U/d +0 .9%NS10 0ml,1h以上输完 ,隔日 1次。两组患者其他常规治疗相同。结果 ,DF - 5 2 1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 95 %与 5 0 %。稍高于LMWH组的 91 30 %与 4 7 83%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且无明显副作用。提示LMWH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崔润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3,7(12):1145-1146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9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其中46例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46例给予尿激酶20万U加生理盐水100ml,30分钟内静脉滴入,一日一次,联合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皮下注射,每日两次,连用14天作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3%,对照组总有效率63.04%,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给予静脉滴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灯盏细辛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 14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治疗组 ( 70例 )用灯盏细辛 3 0ml ,静滴每日 1次 ,共 2周 ;对照组 ( 70例 )用丹参 16ml,静滴每日 1次 ,共 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 ( 87.1%)明显高于对照组 ( 72 .9%) ,P <0 .0 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 .0 1) ,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灯盏细辛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