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8年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三次严重的地震伤亡事件,每次大批量的地震伤员被分拣以后,短期内就需转运到当地医院进行救治。但常因危重伤员较多和当地医疗资源的匮乏,大量的危重伤员需要立刻从地震现场转运到后方医院治疗。由于其生理功能的紊乱及途中医疗条件的限制,会造成转途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虽然目前国际上有较多关于危重病人转运的研究和指南,但主要是针对一般危重病人的院际及院间转运。  相似文献   

2.
总结大型综合医院进行群体地震伤员转运过程采取的有效观察和护理对策,为我国大型灾害医疗救援的伤员群体转运提供护理参考依据.本文分别从生命体征观察、必要治疗的维持、转运过程的护理等方面介绍了观察要点;从伤员飞机转运的特点和要求、伤员转运工作流程、转运前伤情评估、转运过程中伤员搬运要点、重点患者观察要点、引流管护理、心理支持、特殊伤员护理等方面进行了护理措施总结.认为采取针对伤员特点的重点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以保证伤员转运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预防转运意外事件的发生,其转运流程和护理要点可以为我国大型医疗救援中伤员群体转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陈晓华  王立  陈群  魏毅 《华西医学》2009,24(3):745-746
目的:总结分析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汶川地震伤员的院内转运情况,为未来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伤员院内转运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汶川地震伤员情况,成立急救转运小组,合理配置转运人员,优化流程,采取预防感染,落实途中监护等措施。结果:共接诊地震伤员2598例,推送地震伤员行各种急诊检查4768人次,推送伤员人院住院治疗1771人次,院内转运伤员无交叉感染、无一例险情发生。结论: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后,作为承担转运护送工作的中央运输科应及时评估现有的医疗资源,采取有效的转运对策,对伤员实施安全的转运护送。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华西医院急诊科收治4·20芦山地震伤员来院前的不同转运方式及相关伤情特点,探讨地震救援现场进行院前转运所需要的医护人员调配,为今后相关重大灾害性事件发生后伤员的转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芦山地震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接受的地震伤员的受伤类型和伤情特点等基本资料,对救护车和非救护车转运伤员的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有314例伤员纳入分析,其中经救护车转运的伤员共277例,经非救护车转运的伤员共37例,各占88.2%和11.8%,转运中的伤员均以四肢及骨盆骨折受伤类型为主,救护车的转运高峰期为第1天和第5天,非救护车的转运高峰期为第1天。救护车转运伤员中重伤以上患者的比例与非救护车转运伤员中重伤以上患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地震现场进行伤员分拣以后,就需要根据病情轻重迅速选择合理的转运方式,从而根据地震伤员的伤情特点合理配备相关急救物资和调配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5.
重大灾害爆发后由于现场急救、医疗条件有限,根据紧急援助的原则需要在现场紧急处理后快速转运至适当医院而确保其得到更有效的专科治疗和护理[1],批量伤员的后送转运工作的快速、高效对伤员救治成功意义重大.批量伤员的转运救护工作既是对专业救援人员,更是对医护人员综合能力、急救组织管理能力的严峻考验.结合国内外多次重大灾害伤员后送转运实例,尤其是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大批伤员转运的具体转运情况,我们认为应在重大灾情爆发地设立伤员转运管理中心,专职对伤员的后送转运工作进行全面管理,以提高批量伤员转运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地震伤员空中转运的护理管理.方法 地震伤员空运前的准备需制订科学、合理的转运预案和工作流程;转运过程中的护理需严格核对伤员基本情况,做好乘飞机伤员的管理,仔细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结果 96例地震伤员转运过程中顺利,全部安全到达目的 地,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转运前的充分准备、转运中的严格核对和严密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是保证空中安全转运地震伤员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空巾转运的护理管理。方法地震伤员窄运前的准备需制订科学、合理的转运预案和工作流程;转运过程中的护理需严格核对伤员基本情况,做好乘飞机伤员的管理,仔细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结果96例地震伤员转运过程中顺利,全部安全到达目的地,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转运前的充分准备、转运中的严格核对和严密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是保证空中安全转运地震伤员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大批量地震伤员安全转运的经验。方法通过441名地震伤员安全转运的实践,就转运过程中的护理管理与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441名地震伤员全部安全转运到指定地点,顺利交接,伤员安全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有序的护理管理以及多方协作配合是安全转运伤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强烈地震后列车医疗队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后436例伤员列车转运途中的护理管理情况.结果 本组伤员全部安全转运至目的 地.结论 组建列车医疗队运送伤员前应充分做好各项评估,途中应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和心理护理,并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转运记录,这是安全、有效地转运伤员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报告了大批量空中转运汶川地震伤员的护理.于2008年5月21-30日实施了18次空中转运,飞行时问近40 h,转运了615名地震伤员.转运前做好人员配置,航空信息采集,伤员准备,物资准备和飞机准备;转运中做好伤员搬运与安置、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到达目的 地后做好与接收医院的交接工作.本组伤员全部安全转运至目的 地,未发生任何意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成批地震伤员航空运送的经验,分析影响转运的多种因素.[方法]我院收治大量地震伤员,向外省转运600多名伤员.通过转运的实践,就转运计划、医疗队员和急救设备的配置、空中护理观察、心理干预等对航空医疗运送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转运的216名地震伤员均安全抵达目的地.[结论]制定周密的转运计划和进行统筹安排是成功转运的重要条件;地震伤员的心理护理对安全转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地震伤员的大规模空中转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5·12"四川大地震伤员大规模空中转运的经验及注意事项,以为大规模伤员转运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四川省其他6家医院在2008年5月22日至6月3日期间进行空中转运3 482例地震伤员的过程与经验,转运伤员的选择标准为:骨科和脑外伤神志清楚、病情相对稳定的术后患者,腹部手术术后5 d以上且有肛门排气者.转运前人员及物资的准备、转运过程中的各项处理措施以及地面交接.结果 本次共计3 482例伤员符合转运选择标准,分99批次经民航专机转运至广州、上海、沈阳等全国19城市,仅8例在飞行过程中出现轻度不适,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发生一例伤员病情加重或死亡等不良事件,所有患者均安全转运至日的地.结论 结果说明本次空中转运伤员的选择标准是安全可靠的.空中转运伤员保障安全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转运指征,结合伤员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保障预案,转运过程中密切监测伤情,同时注意加强心理疏导和安抚.  相似文献   

13.
抗震救灾列车医疗队护理组织管理方法与体会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抗震救灾列车医疗队在伤员转运中的护理组织管理方法。方法制订转运预案和工作流程,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快速进行检伤分类、安置伤员,转运中加强病情观察、处置,严防并发症的发生,并积极开展心理救助。结果列车医疗队共救治危重伤员185例,转运伤员1048例,无一例死亡。无并发症及其他意外情况发生,也未发生差错事故及纠纷。结论护理人员良好的协作精神及应急能力、有效的转运流程及预案是确保成批伤员安全转运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李君  许瑛  沈慧珠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1951-1952
灾难发生后,出现大批伤员,而由于灾区医疗条件的限制,需要将大批的伤员转运到其他医疗机构,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因此,如何正确的转运伤员、确保途中伤员的安全,是远程转运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四川汶川地震中需要大规模转运伤员的病情评估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总结四川汶川地震中我医疗救治转运小组接收的43例伤员,按照高级创伤生命支持的原则进行检伤,采用院前指数法(PHI)评分,对伤员进行综合病情评估.结果 经以上原则及评分进行病情评估的43例伤员中,5例伤员在病情评估过程中考虑病情不稳定,存在较大潜在危险,拒绝转运.其余38例安全转运.结论 在地震期间大规模转运伤员时,采用高级创伤生命支持的检伤原则及院前指数法(PHI)创伤评分进行病情评估,是伤员成功转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大批量地震伤员通过航空转运分流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2008年5月21-30日我院航空转运18批615例地震伤员到全国部分省市继续治疗的实践,就大批量伤员转运的实施,以及转运过程中的护理组织与管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15例地震伤员安全空运到目的地,顺利交接。结论科学有序的护理组织与管理,以及多方人员的协调配合是高效、安全转运伤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李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5):8721-8722
目的:通过对615名地震伤员的空中转运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提出了空中转运伤员的护理。方法: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各种管道的护理,排尿困难的护理,心理护理。结果:615名伤员安全到达目的地。结论:空中转运伤员对症护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对40例"5·12"汶川大地震伤员做好火车转运护理工作.转运前准备好急救药品、急救器械,及时制定护理评估单,正确搬运.转运途中做好基础护理,安全管理,及时对伤员进行心理干预,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有效控制病原菌扩散,同时医院做好接收伤员的准备.结果安全、顺利完成转运护理工作.认为转运过程安排合理,护理工作全面、到位,可使伤员得到良好照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救治四川地震后伤员转运伤员途中心理护理策略.方法 对转运的52例伤员按年龄段分组,每组伤员分别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 在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后,52例伤员抵达后方医院时心理状况明显好转,对康复充满信心.结论 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舒缓伤员的不良情绪,减轻应激损害,减少转运途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交通伤伤员院前急救及转运的流程,以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降低伤员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恩施州中心医院120急救中心收治的交通事故所致923例伤员的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临床资料.结果:923例交通伤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伤情均得到控制,并成功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救治,途中无1例死亡.结论:科学调度、迅速出诊、规范现场伤情评估、伤员分类和院前急救、转运措施,并与院内急救紧密衔接是保证交通伤伤员院前急救及转运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