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考和高考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与家长的焦虑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对初一、初三、高一和高三共208名学生进行测试, 同时对学生家长进行SAS测试.结果: 初三和高三学生及其父母的SAS评分明显高于初一和高一学生及其父母, 初三学生的SAS评分高于高三学生, 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TAS评分在初三和高三学生差异不显著.结论: 升学考试的学生及父母的焦虑水平高于非升学考试的学生及父母; 中考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高于高考学生的焦虑程度.因此, 为缓解学生考试焦虑,对考生及家长采取恰当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心理状况,并对存在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的高考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以缓解考前的焦虑、抑郁状况,为高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第一手资料.方法:使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贵阳市重点中学1004名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目前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的约占测查总人数的18%和28%.(2)支持性心理治疗、团体心理干预、渐进性神经肌肉放松训练、中医药辩证治疗都能有效改善高三考生的多种心身反应和紧张焦虑状况,有利于高考生的心理健康.结论:重点中学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关注.综合心理干预效果显著,且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包茎患儿父母的焦虑状况以及患儿经气囊扩张治疗后父母焦虑状况的变化。方法:收集包茎患儿的父母共397名,其中父亲189名,母亲208名。在患儿接受气囊扩张术治疗前后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包茎患儿治疗前,其父母的SAS问卷评分、父亲的SAS评分及母亲的SAS评分分别为:(43.14±13.79)分、(42.11±14.29)分、(44.08±13.28)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包茎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与患儿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1);但父亲、母亲之间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包茎患儿父母在患儿行气囊扩张术治疗前SAS评分为(43.14±13.79)分,治疗后降为(32.68±6.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包茎患儿家长有明显的焦虑症状,且与病情程度有关。患儿经气囊扩张治疗后其父母的焦虑症状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4.
杨玉茹  史金艳 《四川医学》2007,28(3):336-337
目的了解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的焦虑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及效果评估。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86例肝硬化伴腹水住院患者进行问卷测评,再采用抛币法随机分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根据观察组调查存在的问题实施为期2周的心理干预,然后对两组再次测评SAS 1次,并与心理干预前及组间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经过心理干预后,其观察组SAS评分由(39.71±3.63)分降为(37.19±2.97)分(P<0.01),观察组患者与干预前比较症状明显缓解(P<0.05)。结论肝硬化伴腹水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干预可缓解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的焦虑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障碍及心理行为干预的疗效。方法心电图确诊的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并对研究组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分别于入组时、治疗12周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评。结果干预12周后,研究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分别为(43.56±6.54)分、(44.63±7.61)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研究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63.21±9.86)分、(65.32±8.08)分〕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12周后两组SCL-90评分比较,研究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及恐怖因子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ERS患者常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其心理状况较差,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的消除ERS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98-101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对肝癌超声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疼痛和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2月60例我院肝病科肝癌介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疼痛及用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耳穴压豆。分别使用数字疼痛评分法、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围手术期肝癌介入患者疼痛及焦虑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及焦虑发生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分别为(4.81±1.34)分;(2.09±1.67)分,(1.65±1.2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8±1.47)分;(2.69±1.26)分,(2.11±1.29)分;观察组SAS评分分别为(62.3±6.8)分,(54.2±7.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2±6.4)分,(54.2±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5、4.67、3.85、6.263、3.85、3.65,P0.05)。结论耳穴压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及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广泛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行为干预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依就诊顺序分为行为干预组(n=40)和药物治疔组(n=40)2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健康状况问卷(SF-36)、症状白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结果 干预组与药物组6月后SF-36评分比较[(84.7±16.2)分,(68.3±10.6)分,P<0.01];治疗6月后SCL-90评分比较[(83.5±4.2)分,(148.6±3.2)分,P<0.01];EPQ评分N因子比较[(43.8±4.2)分,(52.8±3.1)分,P<0.01];HAMA评分比较[(10.4±3.4)分,(15.1±5.1)分,P<0.01];HAMD评分比较[(11.4±3.8)分,(17.9±4.6)分,P<0.01],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行为干预有助于减轻冠心病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水平,提高冠心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肥市普通高中学生高考前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合肥市177名普通高三学生为调查对象,在高考前2周内采用自制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测评。结果:PSQI总分为(6.23±2.90)分,睡眠问题检出率为31.3%,其中民办学校学生睡眠问题各评分均高于公办学校(P<0.05~P<0.01)。PSQI总分与考试考不好时自己态度、父母态度及躯体化、强迫、焦虑状态、焦虑特质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与喜欢上学情况呈负相关关系(P<0.05)。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强迫(β=0.388)、考试考不好时父母态度(β=0.141)、考试考不好时自己态度(β=0.144)、躯体化(β=0.173)。结论:高三学生高考前睡眠质量与多种因素相关,可从多角度干预,促进高三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长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高三学生焦虑障碍及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保定市级及市属县级重点高中316名高三学生。于高考前1个月测查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同时对被调查学生的家长施测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结果(1)高三学生焦虑检出率为30.52%。(2)焦虑组学生家长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中5个因子与非焦虑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3)焦虑组学生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定结果3个因子得分与非焦虑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4)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与E因子呈正相关,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与P因子、N因子呈正相关,与E因子呈负相关。结论较多高三学生高考前存在焦虑情绪,而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学生焦虑情绪及不良人格特征有关,提示从家庭角度进行学生心理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陈楚娴  邓慧慧  袁桂泳 《海南医学》2016,(21):3602-3604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脊柱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8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住院手术,按脊柱结核诊疗常规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分别评定患者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和SCSQ消极应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56.45±7.56)分vs (42.68±6.34)分;(58.75±7.46)分vs (45.64±8.68)分;(1.78±0.32)分vs (1.59±0.31)]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2.68±6.34)分vs (48.35±6.12)分;(45.64±8.68)分vs (50.35±7.12)分;(1.59±0.31)分vs (1.76±0.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CSQ积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1.54±0.33)分vs (1.76±0.38)分],且明显高于对照组[(1.76±0.38)分vs (1.60±0.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能显著改善患者应对方式,较常规心理护理效果优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重庆和贵州的876名农村中小学生(包括留守及非留守儿童)进行社交焦虑水平和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社交焦虑水平[(7.85±3.66)分,(7.77±3.75)分]要明显高于父母双方均在家的儿童[(6.75±3.72)分,P<0.01].小学五年级儿童的社交焦虑水平[(6.55±3.88)分]要明显低于初二年级和高一年级2组儿童[(7.75±3.69)分,(7.95±3.54)分,P<0.01],初二与高一年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各年级留守儿童的自尊与社交焦虑水平显著负相关(r=-0.22,P<0.01;r=-0.17,P<0.05;r=-0.32,P<0.01).对于初二和高一年级的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时其所处的年龄段对其社交焦虑水平有重要影响.对于小学五年级的留守儿童,父母和他们的联系频次对其社交焦虑水平有显著影响.结论 1)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水平相对较高;2)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与其自尊水平密切相关;3)与父母的早期分离可能加重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而与在外打工的父母经常联系可能缓解其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护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368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92例和对照组176例,对照组患者术前仅给予门诊手术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并于手术前60和10分钟两组分别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特质焦虑量表(T-AI)和Zung焦虑自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并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SAS、T-AI、S-AI得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AS、T-AI、S-AI得分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门诊手术患者焦虑水平,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0~3岁时分别采用隔代养育、亲子养育的初中生的行为、情绪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自拟)、青少年自评量表(YSR)、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评量表(ASLEC)对某初中66名0~3岁时隔代养育初中生(研究组)和67名0~3岁时亲子养育的初中生(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 隔代养育经历初中生YSR量表的不适体诉、社交、思维、违纪行为、攻击行为、外向性分量表得分以及YSR量表总分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适体诉[(2.93±2.83)分,(2.00±2.35)分,t=2.08,P<0.05];社交问题[(3.56±2.20)分,(2.42±1.99)分,t=3.15,P<0.01];思维问题[(3.29±3.26)分,(2.16±2.29)分,t=2.30,P<0.05];违纪行为[(2.77±2.33)分,(2.01±1.60)分,t=2.19,P<0.05];攻击行为[(7.89±6.32)分,(5.96±4.66)分,t=2.01,P<0.05];外向性[(10.67±8.07)分,(7.97±5.61)分,t=2.19,P<0.05];YSR总分[(42.64±22.76)分,(33.61±19.25)分,t=2.47,P<0.05].在控制了生活事件量表总分的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协方差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隔代养育经历初中生只在YSR量表的社交问题分量表得分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454分,2.523分,F=7.351,P<0.01].结论 初中生的行为、情绪可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婴幼儿期的隔代养育经历对初中生的社交方面存在着影响;隔代养育时祖辈对被养育儿社交能力的培养可能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青少年心理压力和对消极事件应对方式的特点,研究心理压力和对消极事件应对方式对青少年情绪的影响.方法 以五城市的587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心理压力问卷、消极事件应对方式量表和简明心境量表进行测量.结果 ①心理压力各因子平均分显示青少年升学压力较大[(3.31±0.91)分];应对方式平均分显示青少年更倾向于用外向的应对方式应对消极事件.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压力男生[(2.11±1.25)分]显著高于女生[(2.04±1.19)分] (P<0.05),升学、形象压力均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1);女生较男生更倾向于用外向的应对方式[(3.11±0.77)分 vs (2.77±0.81)分](P<0.01);随着年级增长,青少年除家庭压力外的其他各种心理压力增大,并逐渐倾向于内向的应对方式.③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对情绪的回归分析表明,各种心理压力对消极情绪有正向预测效应,对积极情绪有负向预测作用(P<0.001);外向应对方式对积极情绪有正向预测效应,内向应对方式对消极情绪有正向预测效应(P<0.001).结论 青少年升学压力较大,男生和女生对消极事件应对方式有不同的特点,随着年级的增高青少年除家庭压力外的其他压力都呈升高趋势,同时青少年对消极事件逐渐转向内向的应对方法.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对青少年情绪有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人本取向小组辅导对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遵义市抽取普通和重点高中各1所,在每所学校高一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将其分为试验组(102例)和对照组(103例);10人左右一组采用人本取向小组辅导的方法干预4个月;2组在干预前后及干预结束后14个月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6项因子和总症状指数上得分低于对照组[总症状指数试验组、对照组(1.64±0.36)分.(1.79±0.50)分,P<0.05].干预结束后14个月,试验组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4项因子和总症状指数上得分低于对照组[总症状指数试验组、对照组(1.72±0.43)分,(1.88±0.51)分,P<0.05].试验组干预4个月后和干预结束后14个月的焦虑和总症状指数因子得分均低于干预前[总症状指数干预前、干预4个月后、干预结束后14个月(1.9±0.5)分,(1.6±0.4)分,(1.7±0.4)分,P<0.01],干预4个月后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低于干预前[精神病性干预前、干预4个月后(1.7±0.6)分,(1.5±0.3)分,P<0.01].干预结束后14个月高中生的强迫因子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结束后14个月高中生的躯体化因子得分高于干预前和干预4个月后(P<0.01).结论 人本取向小组辅导能显著改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2364名高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中学生抑郁、焦虑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 364名高中学生采用Zung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和抑郁状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结果:抑郁状态的发生率为14.29%,焦虑状态的发生率为5.10%。抑郁和焦虑状态的发生率与性别、年级及是否独生子女无关;父亲文化程度及母亲文化程度与SDS评分显著正相关。结论:高中学生的情绪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城乡高中生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自拟基本情况调查表,抽取山东省济南市某中学和曲阜某中学高二年级各12个班学生共1407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和学生家庭、学校相关因素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 高中生睡眠障碍检出率为14.61%,其中城市为14.01%,农村为15.19%;PSQI总分为(4.21±3.02)分,城市为(3.87±3.12)分,农村为(4.55±2.89)分,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SQI总分与SAS与SDS标准分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学习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影响城市高中生睡眠质量的家庭因素主要有父母健康状况、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父母关系、教养一致性、家庭学习环境、家庭周围风气(P<0.05或P<0.01),农村高中生主要有父亲健康状况、父子关系、父母关系、教养一致性、家庭学习环境、家庭周围风气、经济状况(P<0.05或P<0.01).影响城市高中生睡眠质量的学校因素主要为学习计划、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时间、师生关系、学校风气(P<0.05或P<0.01);农村高中生主要为学习计划、学习负担、完成作业情况、学习时间、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校风气(P<0.05或P<0.01).结论 高中生睡眠障碍检出率高,农村高于城市.影响高中生睡眠质量的因素有焦虑抑郁情绪、学习成绩、家庭因素、学校相关因素等,城市与农村影响因素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级战备状态对官兵心理、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心理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进入三级战备状态的某摩步营189名官兵为研究对象,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战备期间2组进行统一的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组增加心理行为干预.在进入三级战备状态当天(战备前)和结束次日(战备后),2组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皮质醇(COR)和醛固酮(ALD)含量测定.结果 研究组战备后SDS总分(42.1±9.3)分、SAS总分(43.8±7.2)分、MDA(2.6±0.51)μmol/L、COR(252.5±52.4)ng/ml、ALD(97.5±24.4)pg/ml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21.2±6.4)分和SOD(1551±354)U/gHb高于对照组(均P<0.01或0.05).对照组战备后SDS总分(49.2±10.3)分、SAS总分(50.6±10.2)分、MDA(2.9±0.35)μmol/L、COR(333.8±62.6)ng/ml、ALD(123.8±29.6)pg/ml高于战备前,积极应对(18.2±5.4)分和SOD(1302±352)U/gHb低于战备前(均P<0.01).SDS、SAS总分与SOD显著负相关(r=-0.142、-0.119,P<0.01或0.05),与COR、ALD显著正相关(r=0.156,0.151,0.159,0.156,P<0.01或0.05);SCSQ的积极应对分与SOD显著正相关(r=0.141,P<0.01),与COR和ALD显著负相关(r=-0.152,-0.155,P<0.01).结论 三级战备状态下官兵产生了明显的心身应激反应,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应激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东莞市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及产生的相关因素,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东莞市3所中学的2474名在校中学生,以不记名方式进行最近1年内关于自杀行为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近1年有自杀意念的检出率为14.4%;自杀计划行为的检出率为9.5%;因自杀而接受医疗救治的检出率为1.3%;其中女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行为高于男生(P<0.01),不同学校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检查率不同(P<0.01),有自杀计划行为的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和总分[(201.12±64.74)分]较无自杀计划行为者各因子分和总分[(147.82±43.46)分]高(P<0.01);中学生自杀计划行为与家庭和睦、家庭类型、父母教养方式等;是否独生子女、自评学习成绩等;学校因素:在校与老师的关系、在校受威胁、被偷盗有关.有吸烟、饮酒、参加赌博活动、接受黄色宣传等不良行为的中学生自杀计划行为检出率较高.结论 中学生各种自杀行为不容忽视,应加强预防中学生自杀行为发生并对其影响因素予以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