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进行的534例胆囊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组27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组25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OC组(P〈0.05)。LC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2.9%,OC组13例,发生率为5.1%,LC组低于OC组(P〈0.05)。结论:LC较传统的OC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胆囊切除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1426例具有手术指征需行胆囊切除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LC组和OC组,对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LC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OC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少对机体的创伤,有利于术后的恢复,但要注意避免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置引流例数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用止痛药及切口感染例数等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LC组均优于OC组。结论与OC相比,LC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伴有肥胖病人的效果对比,确定手术原则。方法:对87例伴有肥胖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病人,统计术中、术后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分为LC组和OC组进行对比。结果:LC组术中、术后一般情况中大部分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都优于OC组。结论: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丰富的手术经验前提下,对一般肥胖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首选LC。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切除胆囊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圣良  翁胜  李来 《安徽医学》2011,32(12):2022-2024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切除胆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低于OC组患者。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综合疗效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作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研究。方法:对2012年1-12月在本院行胆囊结石手术的60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所需要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术相对于OC术,手术时间明显较短,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巍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9):32-32,35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与26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LC组与OC组的术中、术后情况,切口感染、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LC组切口感染情况、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OC组(P〈0.05)。结论:急性炎症期在具备熟练手术技巧时,L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胆囊疾病患者,根据病情、适应证及患者意愿分成LC组41例和OC组3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指标。结果:LC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OC组明显缩短或减少,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2%,明显低于OC组的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OC治疗胆囊疾病比较,LC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治疗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LC组和OC组两组,每组40例,其中LC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比较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L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OC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C组术后感染发生几率明显多于L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费用较为昂贵,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感染的发生几率,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2种术式在临床外科的实际应用。方法:125例胆囊疾病患者分为两组,65例行Lc,60例行OC,比较2种术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时间、术后抗生索使用时间。结果:通过两组对比: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Lc组均明显小于OC组;术后并发症Lc组少于OC组。结论:Lc与OC手术相比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标志性成就,它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具有较多优点。具有不开刀、创伤小、痛苦轻、出血少,疤痕小、恢复快、进食早、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基本取代开腹胆囊切除术,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手术。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石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万荣 《右江医学》2010,38(1):18-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应用于复杂性胆石症治疗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将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各类复杂性胆石症病变10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组(LSC组,47例)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情况、术后引流情况、胆囊窝积液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LC组术中出血量和每天腹腔引流量均显著高于LSC组(P<0.01),而且LC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LSC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C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查时胆囊窝积液发生率也高于LSC组,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在治疗复杂性胆石症中,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肝外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是治疗复杂性胆石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肝硬化病人合并胆囊疾病中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疾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顺利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例,2例因出血而中转开腹。术后出现腹水3例,胆漏1例,经引流、保肝等治疗后痊愈。无腹腔感染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肝功能Child A、B级的肝硬化病人合开胆囊疾病行LC手术是可行的。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刘光祥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8):920-921,92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2种术式的优越性。方法:105例胆囊疾病患者分为两组,53例行LC,52例行OC,比较2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均较OC组患者减少或降低。结论:L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野清楚、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将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老年良性胆囊类疾病治疗效果,探讨在治疗老年患者时,哪一种手术方式更为可靠、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的98例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58例患者进行了腹腔镜的胆囊切除手术,记为A组,40例患者进行了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记为B组。比较两组的术前信息、术中的各项指标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排气时间、止痛剂的使用情况、术后患者的卧床时间、术后的并发症等方面要明显的好于开腹切除手术组(P〈0.05)。前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后者。结论腹腔镜切除胆囊术后所造成的手术创伤小,痛苦少,对胃肠道的干扰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根据老年患者身体器官的老化以及生理功能的衰退情况,比较适合采用腹腔镜的切除手术来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囊抽吸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胆石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110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前进行胆囊抽吸;B组100例,未进行胆囊抽吸.同时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A组的胆囊穿孔率显著低于B组(P=0.0003),A组的手术时间(46.70±15.93 min)显著短于B组(60.75±22.09)min(P=0.047),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6±0.5)d]显著短于B组[(3.6±0.5)d、(4.5±0.8)d](P=0.004).B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均显著多于A组(P=0.62,P=0.02).结论 胆囊抽吸在LC中具有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胆囊穿孔率、减少并发症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215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微创保胆取石组(97例)和腹腔镜胆囊切除组(118例),微创保胆取石组患者须术前检查胆囊功能良好。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住院费用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微创保胆取石组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复查B超未见胆囊或胆总管残余结石。两组比较,微创保胆取石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费用较低(P0.05)。两组随访2.5年,未见结石复发和胆管狭窄和癌变。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住院费用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王志刚 《四川医学》2011,32(11):1703-170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LC 152例,MC 76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C组的手术时间平均(69.2±20.1)min,较MC组(82.4±12.7)min短;术中出血量平均(37.9±16.3)ml,较MC组(45.4±22.1)ml少;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8±1.7)d,较MC组(7.3±2.9)d短;住院总费用平均(4722.0±554.9)元,较MC组(4140.1±416.4)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后并发感染率9.2%(14/152),其中伤口感染6.6%(10/152),肺部感染2.6%(4/152);MC组术后并发感染率21.1%(16/76),其中伤口感染14.5%(11/76),肺部感染6.6%(5/7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胆管损伤、胆漏、胆囊残株炎等并发症。结论 LC、MC治疗急性胆囊炎均有效,与MC比较,LC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感染率低,但住院总费用较高,可作为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方式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