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胃肠全外营养在新生儿NICU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全胃肠外营养 (TPN)在新生儿危重症疾病中的使用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 12 7例危重症新生儿分成两组 ,治疗组 6 8例 ,使用TPN的时间均 >7d ,对照组 5 9例 ,未使用TPN或使用TPN <7d。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肝功能、BUN、肌酐、电解质 ,监测体重。结果 治疗组死亡 6例 (8 82 % ) ,放弃治疗 4例 (5 88% ) ,对照组死亡 12例 (2 0 34% ) ,放弃治疗 6例 (10 17% ) ,死亡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χ2 =3 92 ,P <0 0 5 )。治疗组平均体重日增加 (12 32± 7 3) g ,对照组平均增加 (8 79± 5 2 ) g ,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3 376 ,P <0 0 1)。所有使用TPN的患儿均未发生与静脉营养有关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结论 TPN能够为生活能力低下的新生儿或生后一段时间内因某些疾病不能经口喂养或摄入不足者提供营养素 ,满足机体的营养和热能的需要 ,保证各损伤组织器官功能的修复和生长发育 ,对疾病的治疗和转归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非营养吮吸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新生儿抚触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非营养吮吸,比较两组新生儿每日增加体重,第1天、7天及14天的进奶量,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前后体重、头围、胸围及身长。结果:观察组每日增加体重、第7天、14天进奶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天进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体重、头围、身长、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联合非营养吮吸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效果优于单纯抚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等的影响,为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减少妊娠并发症提供临床资料。方法用自编问卷调查929例足月单胎产妇的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随访至分娩。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径等体检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等的关系。结果①孕前低体重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径、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理想体重组和超重组(P<0.05)。②孕期增重过多组巨大儿发生率、头围、胸径均明显大于增重不足和增重正常组(P<0.01),而3组间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即孕期增重越多新生儿出生体重越大,身长越长。③孕前低体重和正常体重的孕妇随着孕期增重过多,其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径明显增大。结论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等发育指标有关。孕妇应根据自身条件注意调整孕期的增重范围,以便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部分胃肠外营养对改善危重新生儿生长发育,促进其原发病治愈的辅助疗效。方法:以体重增长为指标,监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的改变,并统计原发病的治愈率,对实施部分胃肠外营养组与相应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部分胃肠外营养组体重增长优于对照组,原发病的治愈率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无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结论:部分胃肠外营养能促进危重新生儿的体重增长,加快原发病的治愈,对危重新生儿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贾阳  苏芬玲  王昌燕  安婷婷 《海南医学》2022,(21):2802-2805
目的 探讨早期胃肠外营养治疗对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PLBW)电解质、生长调节因子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西安大兴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2例PLBW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新生儿给予早期胃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延迟胃肠外营养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7 d体格指标[体质量、身长、头围]、营养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电解质[血钾、血钠、血钙]、生长调节因子[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炎症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7 d体质量、身长、头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7 d的血营养指标ALB、PA、TP水平均较出生时升高,且观察组的上述各项指标[(35.09±4.05) g/L、(115.63±8.01) mg/L、(52.92±3.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87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组(HHPN+EN)43例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4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以及术后疲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第7天,TPN组CRP显著高于HHPN+EN组(P<0.05)。两组血清PA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但HHPN+EN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术后HHPN+EN组血清IgA、IgM显著高于TPN组(P<0.01);CD3+、CD4+/CD8+亦高于TPN组(P<0.05,P<0.01),CD8+则低于TPN组(P<0.05)。与TPN组比较,HHPN+EN组术后第7天疲劳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可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减轻术后疲劳,营养支持效果优于传统的静脉营养。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可能是老年胃癌患者术后一种较为理想的营养支持模式。  相似文献   

7.
袁蓉  吴佳  周杰  黄璐 《广西医学》2020,(17):2191-2193
目的分析胎儿生长受限(FGR)新生儿脐血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和生长激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40例FGR患儿(观察组)及4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记录两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头围、身长及胎盘重量,并检测其脐血中Hcy、D-二聚体和生长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及胎盘重量均低于对照组,脐血Hcy、D-二聚体和生长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FGR新生儿脐血中Hcy水平与出生时体重和头围均呈负相关,D-二聚体水平与出生时身长呈负相关,生长激素水平与出生时身长和头围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FGR新生儿脐血Hcy、D-二聚体和生长激素水平升高,三者与FGR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胃肠外营养方案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作用效果,以制定更优的营养方案。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超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胃肠外营养方案,对照组采用延迟胃肠外营养方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体重、日均增长体重、身长、日均增长身长值均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者高钾血症和低钙血症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皆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卫生经济学指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皆少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χ2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肠外营养方案可以有效地促进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与身长增长,降低高钾血症和低钙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治疗时间,节省医疗资源,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正常足月新生儿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新生儿仅进行沐浴,治疗组新生儿在沐浴后给予抚触。记录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42d时的体重、身长和头围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体重、身长及头围在出生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42d治疗组新生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全胃肠外营养对妊娠剧吐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全胃肠外营养 ( TPN)疗法在妊娠剧吐中的作用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 TPN疗法治疗妊娠剧吐 2 7例与 30例常规输液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疗法对比观察止吐效果、尿酮体转阴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 :TPN治疗 3d止吐率 5 5 .6% ,酮体转阴时间 3.1± 0 .84d,新生儿体重 3.4± 0 .38kg,对照组分别为 1 3.3%、5 .2± 1 .0 6d、2 .9± 0 .45 kg,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流产率、死胎率、难产率、新生儿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TPN在妊娠剧吐中有良好疗效 ,可增加新生儿体重 ,对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允海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131-132,134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术后完全肠外营养(TPN)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术后T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例)和中药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TPN治疗,中药组在常规TPN治疗同时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分别观察两组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的二胺氧化酶(DAO)和循环D-乳酸(D-Lac)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中药组患者术后第3天与术后1 d比较,DAO和D-Lac均升高(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较术后第3天DAO和D-Lac显著升高(P〈0.05);而中药组术后第7天较术后第3天明显降低(P〈0.01),且DAO、D-La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可以明显改善腹部术后长期TPN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提高肠道屏障功能,修复肠道黏膜受损细胞,消除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字经派推拿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的15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纳入研究,按住院先后顺序依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光照疗法,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字经派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和经皮胆红素(transcutaneous bilirubin,TCB)下降率、光疗时长、住院天数和疗效。结果 治疗第3天,试验组患儿的TSB和TCB下降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儿的光疗时长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第3天,试验组患儿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字经派推拿结合蓝光治疗可促进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缩短胆红素消退时间,减少光疗时长及住院天数,安全有效,临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剂量的西地那非(SIL)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有效剂量和不良反应。方法 48例PPHN患儿在呼吸机机械通气下口服SIL,根据用药剂量分为3组,每6h给药1次,每次剂量分别是0.3、0.5和1.0mg/kg。治疗前和治疗后3d检测动脉氧合和肺动脉压(PAP)的变化,记录心率、血压、呕吐次数等。结果口服SIL 3d后3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明显提高(均P<0.01),PAP显著下降(P<0.05或P<0.01);3组患儿在提高动脉氧合指标(PaO2、SaO2)上无显著差异,而0.3mg/kg组PAP下降程度及PPHN治疗有效率小于0.5、1.0mg/kg组(均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SIL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上有显著疗效,安全性好,有效剂量为每次0.3~1.0mg/kg,6h给药1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分散片佐治麻疹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3例麻疹患儿出疹期T淋巴细胞亚群,其中对照组21例:给予抗病毒、预防感染、对症处理等治疗。另22例作为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分散片口服,开始2周,每次0.4g(1片),一日2次,随后减为每次0.4g(1片),一日1次,连续用药60d后,均复查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麻疹患儿出疹期,CD3+、CD4+显著降低,CD8+显著增高,CD4+/CD8+比例倒置,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患儿治疗后退热、咳嗽缓解、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患儿CD3+和CD4+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组患儿CD8+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匹多莫德分散片佐治麻疹疗效肯定,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5.
王杉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407-3408
目的探讨肠内和肠外营养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58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肠内营养组(EN)和全肠外营养组(TPN),EN组术后进行常规处理,TPN组术后应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等作为营养素来源。术后第11天对2组患者进行实验指标测量并比较。结果①术后EN组胃肠道排气功能恢复时间和排便功能恢复时间均快于TPN组,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术后2组患者的体重均减轻,但TPN组手术前后的体重差大于EN组手术前后的体重差,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进行肠内营养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和营养状况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陈汤加味辨证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感冒后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8例以二陈汤加味临证加减,水煎服中药汤剂,1剂/d;对照组52例,口服氯雷他定,10 mg/次,1次/d,及复方甘草片3片/次,3次/d。疗程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陈汤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氯雷他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MNEWS)和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NEWS)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转入率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MNEWS和NEWS对328例新生儿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分数分析两种预警评分量表对新生儿转入NICU的预测作用。根据患儿是否入住NICU分为入住NICU组和普通病房组,比较2组新生儿的MNEWS和NEWS评分所用时间。结果入住NICU组新生儿MNEWS总分≥6分、单项≥3分例数及新生儿总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组(P < 0.01),且单项分指标的预测率(87.50%)明显高于总分预测率(70.24%)(P < 0.01)。入住NICU组新生儿NEWS总分≥2分例数及新生儿总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P < 0.01)。MNEWS对新生儿转入NICU的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 I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9、0.889~0.934、89.28%、81.13%,NEWS对新生儿转入NICU的预测的AUC、95%I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12、0.687~0.765、69.12%、76.65%。MNEWS评估患儿入院时得分所用评估时间为(54.12±3.51) s,明显长于NEWS的(49.15±3.25) s (t=18.81,P < 0.01)。结论MNEWS和NEWS对新生儿转入NICU均有预测作用,MNEWS指标区间更加细致合理,对新生儿转入NICU有更高的预测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对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进行产检、剖宫产的101例高危妊娠妇女及其新生儿,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54)。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收集两组产妇及其新生儿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康复情况及新生儿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1.85%)明显低于对照组(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h和产后24h,观察组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和首次下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min、5min和10min的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的实施能有效减少剖宫产高危妊娠妇女的产后出血,促进产后恢复,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日本大耳白家兔20只,分成一个实验组、两个对照组。实验组每只兔每天静注PGE_1200μg,连续九天。自第七天起实验组及对照Ⅰ组均饲以胆固醇3g/日/只,共三日,对照Ⅱ组为空白对照。所有动物于处死前3小时静注0.5%Evans蓝行活体染色。通过血脂、血浆及动脉组织cAMP测定,光镜、扫描电镜及荧光显微镜等一系列形态观察,征实PGE_1体内注入能防止或减少高脂血症所致的动脉内膜损伤及通透性增加。此保护作用与PGE_1、增高cAMP、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沈万民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85-1186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门诊和/或住院治疗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注意控制饮食,每日坚持半小时有氧运动。对照组予以口服氨氯地平5.0mg,1次/日,早晨1次顿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二甲双胍0.25g,3次/日,饭后服用。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两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血脂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能够有效降压,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血脂指标、减轻体重,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降压作用,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降压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