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站自 1998年开展街头无偿献血活动以来 ,街头献血人数日益增多 ,从开始每天 10余人次达到最高峰每天近 30 0人次 ,而且有 70 %以上是反复定期多次献血。问其献血的动机 ,很多献血者认为定期(间隔六个月 )献血 2 0 0或 4 0 0mL ,自身无任何不适感 ,不仅救助了他人 ,同时减轻 相似文献
2.
3.
血液粘度对急性脑梗塞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粘度对急性脑梗塞发病的影响。方法检测40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治疗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值、全血粘度低切值、红细胞压积、血沉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与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相比较,急性脑梗塞组病人除红细胞压积值外,其余4项检测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液粘度的增高是急性脑梗塞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驻极体对皮肤烫伤后微循环和血液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研究应用小鼠和大鼠的局部皮肤烫伤模型,观察驻级体对小鼠烫伤周围皮肤微循环及大鼠血液粘度的影响,动物分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结果:驻极体治疗可使烫伤周围的细小动脉收缩状态得到改善,血液速度加快,减轻充血带的渗出和淤血带的红细胞聚集与血栓形成;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提示驻体治疗具有调整细小动脉和静脉张力,防止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现有的血液粘度测试仪的测量重复性,减少检测用血量,提高血流变血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方法:对仪器切血盘和驱动惰盘检测结构进行改进,并用改进后的仪器进行实验,将得到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仪器测试准确度和重复性显著提高,用血量减少一半。结论:对现有的血液粘度测试仪进行的改进,显著提高了原有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减少了检测用血量。 相似文献
6.
7.
健康人嗜盐度对血液粘度的影响贾崇奇1李绍忱1刘金玲2郝培良1王束玫1冯月秋1(1山东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2山东石油化学职防所)高盐饮食及血液粘度的升高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1,2〕,但高盐饮食对血液粘度的影响报道尚少,为此我们进行了嗜盐度对血液粘度影...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高容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20例,入室后1 h内输注6%羟乙基淀粉和平衡液各20 mL/kg,分别于输液前、输液后10 min和术毕抽取中心静脉血标本。结果输液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在正常上限,全血黏度高于正常上限,血浆黏度在正常上限。液体40 mL/kg输入后10 min,PT、APTT、INR、PTA、FIB、血小板(PLT)均降低(P〈0.05),但在正常范围,血黏度降低(P〈0.0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稳定在正常范围。术毕人均尿量510 mL,其余各指标结果基本维持在输液40 mL/kg后10 min的水平。结论患者入室后1 h输注液体40 mL/kg,属于轻度血液稀释,不影响凝血功能,有利于稳定循环,减少失血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精神病患者血液粘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我们应用LIANG-100型血液粘度计,检测精神病患者血粘度,以探讨血液流变学对精神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材料和方法 受检对象:560例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经明确诊断的各类精神病患者。男、女各280例,年龄18~54岁,既往身体健康,经心脑电图及实验室常规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等疾患。测试仪器:LIANG-100型血液粘度计,上海医 相似文献
11.
低强度脉冲电磁场暴露对兔血液流变特性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5
目的 研究低强度脉冲电磁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机制 .方法 2 4只雌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 ( )、模型组 ( )和磁场组 ( ) . 组用正常饲料 , 和 组用高胆固醇饲料饲养 .其中 组饲养于磁场环境中 ,暴磁时间为10 h· d- 1 ,所采用激励磁场的强度为 4× 10 - 4T、频率为 15Hz.饲养 8wk后测定其血液流变特性和血脂水平等指标 .结果 组与 组比较 ,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高切还原粘度、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 组与 组比较 ,血脂中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血液流变中的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指标降低显著 (P<0 .0 1) ,而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显著 (P<0 .0 1) .结论 低强度脉冲电磁场能够显著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 ,提高血液流动性 ,对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鼻腔内照射血液对正常临产孕妇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以123例健康年轻未育女性为对照,检测126例正常临产孕妇血浆凝血4项指标(透光比浊法测定PT、APTT、TT、FIB),并应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鼻腔内照射血液干预正常临产孕妇凝血状况.结果 正常临产孕妇血液PT、APTT、TT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纤维蛋白原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激光鼻腔内照射后,虽仍与对照组有差异,但较治疗前已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孕妇分娩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低能量半导体激光鼻腔内照射血液可有效地改善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13.
Blood storage and blood transfusion have beenimportantclinical work.In recentyears,the demandfor the quality of blood transfusion is getting higher.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blood storage tech-nique and more and more reports on change in bloodcomponents during storage have been published.However,reports on dynamic changes in blood com-ponentsin bank- stored blood are stillrare.The paperinvestigated the dynamic change of blood componentsF :c and AT- in blood stored in blood bank un-der… 相似文献
14.
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兔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 30只雌性5 mo龄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等分为3组: ①对照组用常规饲料喂养.②高脂组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饲养.③磁场组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饲养,并暴露于强度为8×10-4 T的脉冲磁场环境中(f=15 Hz).饲养8 wk后,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血脂以及心功能等指标,并对主动脉进行解剖学观察,对心肌与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①磁场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高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磁场组只有全血高切黏度(ηb1)、低切还原黏度(ηb2′)和红细胞聚集指数(AI)等3项指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与高脂组比较,磁场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降低明显(P<0.01),高密度脂蛋白反而有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磁场组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与高脂组比较,磁场组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磁场组LVET,PEP,ICT以及ICT/LVET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对主动脉内壁大体观察,肉眼清晰可见高脂组弥漫有大量条纹状白色斑块,致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磁场组内膜表面仅见少量针头大小斑点,血管弹性正常;对照组内膜光滑,未见任何病变.⑤肝脏HE染色后,镜下观察高脂组可见大量脂肪空泡,而磁场组与对照组肝组织无明显病变.⑥心肌HE染色后,镜下可见高脂组细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散在于肌原纤维间,而磁场组与对照组镜下观察无明显病变.结论: 低强度PEMFs对心血管疾病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电磁场对绝经后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磁场(EMFs)对去势(绝经)后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20只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两组(n=10): 实验组每日电磁场辐照6 h(8 ×10-4 T, 15 Hz),对照组饲养环境相同,但不暴磁. 12 wk后,对血清骨钙素、骨密度以及生物力学等参数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密度、最大载荷及结构刚度均有增加(P<0.05),血清骨钙素(BGP)水平减少(P<0.05).结论:EMFs有益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压交变电磁场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治疗的临床治疗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择脑卒中病人115例,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60例,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脂蛋白及其亚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以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评定法(FIM)进行康复评定。结果 治疗组显效29例;好转24例,无效2例,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血清甘油三酸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升高,Tc/HDL-c、LDL-c/HDL-c比率降低,降低了全血和血浆粘度,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增加了(38.4±5.3),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的FI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增加了(34.7±5.3),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组患者一年内脑卒中再发率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高压交变电磁场能改善脂蛋白代谢,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提高脑卒中患者ADL能力及功能独立性,对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骨形态计量学变化的角度探讨仿生脉冲电磁场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 6个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假手术组(Shm)、仿生电磁场治疗组(EM)、雌激素治疗组(E).术后8W,E组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周.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电磁场治疗,1h·1次-1·d-1,OVX、Shm组不予以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左侧胫骨进行骨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治疗10周后,EM组大鼠%Tb.Ar、Tb.Th、Tb.N较OVX组显著增加(P<0.01),Tb.Sp显著降低(P<0.01),与E组变化相似.E组、EM组大鼠成骨细胞数(%L. Pm)低于OVX组(P<0.01);EM组、E组仍高于Shm组(P<0.01);EM组高于E组(P<0.01).E组、EM组破骨细胞数(N.Oc)低于OVX组(P<0.01);EM组、E组仍高于Shm组,(P<0.01);EM组高于E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BEMF具有增加骨量、改善骨结构的作用;与雌激素的治疗作用存在不同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凝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者血凝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31例RNS为实验组,另设31例正常对照。两组均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ⅧR:Ag)、纤维蛋白原(Fbg)、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Plg)、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的变化。结果:ⅧR:Ag、Fbg、PAgT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AT-Ⅲ、Plg与正常组比较显著降低,APTT时间显著缩短,P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ⅧR:Ag、AT-Ⅲ与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1b)呈正相关,Fbg、PAgT与A1b呈负相关。结论 RNS存在严重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浆粘度对胃粘膜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心血管、肝、肾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慢性胃炎患者 80例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病人胃粘膜血流 (GMBF) ,同时检测病人血流变学各指标。结果 老年人GMBF明显低于年轻人 (P<0 .0 1) ,老年人血浆粘度 (BV)比年轻人高 (P<0 .0 5 ) ,且与胃粘膜血流呈负相关。结论 血浆粘度直接影响胃微循环灌注 ,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这可间接影响胃粘膜的修复和愈合 ,在胃肠疾病的治疗中 ,血浆粘度不容忽视 ,它是引起老年人胃粘膜血流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