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简便、无创性的心电图探讨Q波型心机梗死(MI)后T波动态变化对左室收缩功能和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住院80例有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观察异常Q波导联T波的动态变化.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彩色心室壁动力分析(CK)和超声学定量(AQ)技术检测心室壁和左心室功能.结果 T波由倒置转为直立,即T正常化组的血浆CK峰值和心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明显低于T波持续倒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峰值排空率(PFR)和射血分数(EF)显著高于T波持续倒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波正常化越早左心功能趋向于恢复越好.结论 心电图AMI异常Q波导联T波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评价左心功能和心肌损害程度的指标,对判定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简便、无创性的心电图探讨Q波型心机梗死(MI)后T波动态变化对左室收缩功能和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住院80例有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观察异常Q波导联T波的动态变化。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彩色心室壁动力分析(CK)和超声学定量(AQ)技术检测心室壁和左心室功能。结果 T波由倒置转为直立,即T正常化组的血浆CK峰值和心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明显低于T波持续倒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峰值排空率(PFR)和射血分数(EF)显著高于T波持续倒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波正常化越早左心功能趋向于恢复越好。结论心电图AMI异常Q波导联T波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评价左心功能和心肌损害程度的指标,对判定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简便、无创性的心电图探讨Q波型心机梗死(MI)后T波动态变化对左室收缩功能和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住院80例有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观察异常Q波导联T波的动态变化。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彩色心室壁动力分析(CK)和超声学定量(AQ)技术检测心室壁和左心室功能。结果:T波由倒置转为直立,即T正常化组的血浆CK峰值和心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明显低于T波持续倒置组(P<0.05),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峰值排空率(PFR)和射血分数(EF)显著高于T波持续倒置组(P<0.05),且T波正常化越早左心功能趋向于恢复越好。结论:心电图AMI异常Q波导联T波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评价左心功能和心肌损害程度的指标,对判定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动态心电图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T波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行溶栓治疗患者105例,记录心电监测/或动态心电图T波倒置的时间,依据溶栓后T波倒置的时间分为A组(24h内倒置者)、B组(24h后倒置者),然后依据冠脉造影及临床间接血管再通标准,观察T波倒置的时间与冠脉再通的关系.结果 (1)A组与梗死相关、动脉高开通率密切相关(91.2%与55.5%,P<0.05).(2)早期T波倒置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较低([(114±21)与(165±31)U/L,P<0.05)].(3)T波早期倒置者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不断提高([(59±13)%与(43±15)%, P<0.05)].(4)T波早期倒置者住院期间冠脉事件的发生率低(8.3%与29.6%,P<0.05).结论 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密切相关,预示更好的再灌注和左室功能及良好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对11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同步十二导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左胸导联R波电压增高,S-T段压低,>0.05mV,T波对称性倒置,左胸导联同导联R波高度与T波倒置深度,S-T段压低深度呈负相关(P<0.05),T波倒置深度与S-T段压低深度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显示左胸导联R波电压增高伴S-T段特征性改变,对早期诊断肥厚性心肌病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AHCM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生化及放射学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结果 ,尤其是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特征.结果 15例AHCM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或缺如,心脏体征无特异性,生化检查大致正常,全部病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心室造影有5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呈"黑桃"样改变.心电图的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V2-V6)T波对称性倒置>1mV,最深达1.7mV,酷似"冠状T波",以胸导V3~V5为主,且呈TV4>TV5>TV3的改变关系;伴有胸导联及肢体导联的ST段降低明显(0.1~0.3mV);胸导联R波振幅明显增高,呈RV4>RV5>RV3的规律变化;所有病例均无异常Q波.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心尖部(乳头肌水平以下)肥厚,最厚处可达28mm.结论 AHCM的诊断应主要依靠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改变来确定,磁共振检查对确诊AHCM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0例,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记录T波倒置时间。并根据溶栓后T波倒置时间将其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是指T波在24 h内倒置者、B组患者是指T波在24 h后倒置者。根据冠脉造影与临床间接血管再通标准,对T波倒置时间及冠脉再通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早期T波倒置患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降低,峰时提前。2 T波早期倒置者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不断提高。3 T波早期倒置者住院期间冠脉事件的发生率低。结论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具有密切关系,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姚民强  崔丽  王佩显 《天津医药》2006,34(10):740-741,755
心电图呈现T波倒置不仅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其他需鉴别的原因还很多,理论上,凡能影响心室除极或复极的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引起T波改变。有作者发现左室假腱索与T波倒置有关系,甚至认为是一种“新综合征”,现将笔者近年遇到的3例T波严重倒置、冠脉造影正常和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室粗大假腱索的患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心电图变化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ACS介入术后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h、24h记录心电图,按术后1h ST段回落是否≥50%和24h T波是否倒置各分为4组,术后1h ST段回落≥50%的有19例,50%的有22例,术后24h T波倒置的有24例,未倒置的有15例。探讨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段和T波演变与预后的关系。结果:ST段回落≥50%组1个月、6个月时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上与ST段回落50%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而T波倒置组1个月、6个月时在LVEF上与T波未倒置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4组在1个月时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上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6个月时ST段回落≥50%组显著比ST段回落50%组低(P0.05),T波倒置组显著比T波未倒置组低(P0.05);在术后1个月及6个月SF-36评分上,ST段回落≥50%组显著比ST段回落50%组高(P0.05),T波倒置组显著比T波未倒置组高(P0.05)。结论:心电图演变是反映心脏血管的指标,临床可根据ACS介入术后心电图变化来判断患者心功能情况,PCI术后ST段早期回落及T波倒置的患者预后较好,生存质量高,该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HCM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生化及放射学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结果,尤其是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特征。结果15例AHCM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或缺如,心脏体征无特异性,生化检查大致正常,全部病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心室造影有5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呈“黑桃”样改变。心电图的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V2-V6)T波对称性倒置>1mV,最深达1.7mV,酷似“冠状T波”,以胸导V3~V5为主,且呈TV4>TV5>TV3的改变关系;伴有胸导联及肢体导联的ST段降低明显(0.1~0.3mV);胸导联R波振幅明显增高,呈RV4>RV5>RV3的规律变化;所有病例均无异常Q波。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心尖部(乳头肌水平以下)肥厚,最厚处可达28mm。结论AHCM的诊断应主要依靠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改变来确定,磁共振检查对确诊AHCM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大双峰T波心电图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波代表心室复极波,T波异常除表现低平、双向、倒置外还可能出现双峰样,其在临床上并不罕见,但易将T波的第二峰误认为U波或P波与之重叠,在诊断上易于混淆.现将1例高大双峰样T波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发病 6h以内住院的AMI患者 5 6例 ,将心电图早期出现T波倒置的分为一组 ,无T波倒置的分为另一组 ,分析T波倒置与肌酸激酶最高值 (CKmax)及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的关系。结果 :早期有T波倒置者静脉溶栓再通率高 ,心肌坏死量少 ,心功能较好。结论 :AMI早期是否出现T波倒置可作为判断AMI严重程度的一种简便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江苏医药》2012,38(14)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心电图(ECG)特征.方法 分析30例AHCM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ECG资料,比较T波、ST段及R波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均合并ECG异常改变(100%),胸导联V3、V4、V5巨大倒置T波最明显,大多伴有ST段下移和胸导联QRS波群高电压.ST段下移程度与倒置T波深度呈正相关(r=0.40,P<0.05).结论 胸导联R波振幅增高合并巨大倒置T波是AHCM的特征性ECG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2h内T波倒置对心肌再灌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AMI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溶栓开始后2hT波倒置组和T波未倒置组,依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临床判断标准观察心肌再灌注情况。结果溶栓开始后2h内T波倒置组与T波未倒置组比较,ST段迅速回降≥50%出现率高于T波未倒置(P<0.01),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提前发生率高于T波未倒置组(P<0.05),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与T波未倒置组(P<0.01),再通率T波倒置组高于T波未倒置组(P<0.01)。结论 AMT溶栓治疗后2h内T波倒置可作为心肌再灌注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吴浩  陆景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37-1737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 :(1)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 :SⅠ >0.1mv10例,SⅠ QⅢ TⅢ 型6例,QⅢ TⅢ 型5例 ,T倒置12例,Tv1~2 倒置9例,Tv1~3 倒置8例,Tv1~4 倒置11例 ,Tv1~5 倒置3例,T波倒置均呈对称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SV1~V5R 挫折粗钝7例 ;(2)溶栓后心电图变化 :S1 变浅 ,QRS电轴左移 ,Q Ⅲ 减小或消失 ;TⅢ 倒置变浅5例 ,加深6例 ,Tv1~2 倒置加深或直立倒置7例 ,T波倒置变浅或直立4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2例,Sv1~5 挫折、粗钝消失8例 ;(3)出院前变化 :R Ⅱ 增加、R Ⅲ 减少、TⅢ 变直立10例、Tv2 直立7例。结论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是非特异性的 ,如能紧密结合临床动态观察心电图 ,不典型或所谓"大致正常"的轻微改变对筛选急性肺栓塞有帮助。有效溶栓治疗后 ,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可能是右室负荷减轻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方法对64例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分右心室心尖部起搏32例、室性心动过速(VT)1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10例、预激综合征11例四组,根据情况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记录、随访、观察直至T波恢复正常为止,并进行分析。结果产生电张调整性T波的心室异常除极顺序呈聚集性,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在下壁(Ⅱ、Ⅲ、aVF)导联中4组均存在。此外,①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胸前导联亦广泛存在,T波倒置最深常分布在V3~V4导联。倒置的T波最深深度较其他三组深(均P<0.01)。②VT组左胸导联亦存在,T波倒置最深的导联常分布在V4~V5。③PSVT组分布导联特别广泛,部分甚至12导联同时出现④预激综合征组分布最窄,其它导联均未出现。但其持续时间较其他三组长(P<0.01)。结论根据各种原因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可以作出电张调整性T波的诊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特殊检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7.
T波改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既可能为器质性 ,也常见功能性改变。正常人心电图额面QRS T电轴夹角不超过 4 5° ,因此在以R波为主导联中 ,T波是直立的 ,但一部分正常人额面QRS电轴可为 90° (假定为钟表的长分针 ) ,T电轴若为- 30° (假定为钟表的短时针 ) ,则被称为两点半综合征。这种心电除极与复极在额面六轴系统投影 ,表现在体表心电图电轴 90°时 (I导联R/S =1) ,Ⅱ、Ⅲ、aVF以R波为主导联 ,T波倒置 ,临床上有时会将此类心电图改变误诊为心肌缺血、心肌炎。本文选择 15 0例我院 2 0 0 1年门诊体检者 ,其中检出两点半综合征 5例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静息心电图T波异常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将符合条件的7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T波倒置组和T波低平组,各组内根据心电图T波倒置或低平所在的导联,再分为两个亚组:局限导联组(T波倒置或低平位于胸导联或肢体导联)和广泛导联组(T波倒置或低平位于肢体及胸导联),对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每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T波倒置者,83.78%造影诊断为冠心病;T波低平者48.78%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局限导联的T波低平者68.4%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广泛导联T波倒置者,造影诊断为冠心病者的比例较高,占87.5%。结论心电图T波倒置的最常见的原因仍然为冠心病;T波低平的患者也将近一半为冠心病;而且T波于广泛导联低平者,冠心病的可能性更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收集我院1997~1999年急性苯中毒患者心电图39例。1 临床资料39例中女性25例,男性14例。年龄17~30岁。既往体健。入院24小时内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正常者14例,异常者25例(64%)。其中窦性心动过缓11例;T波倒置及正负双相4例;T波直立宽大、QT间期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心电图(ECG)特征。方法分析30例AHCM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ECG资料,比较T波、ST段及R波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均合并ECG异常改变(100%),胸导联V3、V4、V5巨大倒置T波最明显,大多伴有ST段下移和胸导联QRS波群高电压。ST段下移程度与倒置T波深度呈正相关(r=0.40,P<0.05)。结论胸导联R波振幅增高合并巨大倒置T波是AHCM的特征性ECG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