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45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病人 65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晕可消治疗组 ) 4 5例 ,对照组 (维脑路通治疗组 ) 15例 ,治疗 7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 62 .2 % ,好转率 31.1% ,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晕可消是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晕可消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TCD、SPECT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晕可消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患者TCD、SPECT的影响。方法:120例VBIV患者随机分为晕可消治疗组(观察组)和眩晕停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通过TCD检测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进行比较;观察组中15例患者接受了治疗前后的SPECT检测。结果:VBIV患者普遍呈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流速度均有显著提高(P<0.01和0.05),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加明显(P<0.05)。15例接受SPECT检查的观察组患者中14例呈现不同程度局部脑血流(rCBF)减低或缺失,晕可消治疗后缺血灶总数目下降,低灌注灶有不同程度充填。结论:晕可消可提高VBIV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改善其脑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学创新》2020,(3):147-150
目的:探究强力定眩胶囊联合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本院神经外科的8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强力定眩胶囊联合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γ-氨基丁酸(GABA)、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眩晕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5-HT与GABA均低于对照组,而NE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结论:采用强力定眩胶囊联合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改善眩晕程度,增加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强力定眩胶囊联合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本院神经外科的8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强力定眩胶囊联合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γ-氨基丁酸(GABA)、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眩晕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5-HT与GABA均低于对照组,而NE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结论:采用强力定眩胶囊联合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改善眩晕程度,增加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西比灵、眩晕停加用定眩汤口服,对照组应用西比灵、眩晕停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椎一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72.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化痰止眩饮联合西比灵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化痰止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口服西比灵胶囊联合中药化痰止眩饮;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及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收缩末期最大流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5%(P<0.05);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末期最大流速情况明显改善(P<0.05);血液流变学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化痰止眩饮能够有效治疗气虚痰热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予通心络胶囊口服,对照组65例予西比灵胶囊口服,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TCD结果。[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好转2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3.07%;对照组痊愈27例,好转2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3.85%。TCD检查结果提示,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且以治疗组为优(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眩定晕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清眩定晕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并与西医对照组30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眩定晕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客观评价用补气活络法,自拟消晕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90例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消晕定眩汤,并给予临症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嗪口服、川芎嗪注射液静滴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64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100%,治愈率66.66%;对照组治愈51例,有效3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5%,治愈率54.2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消晕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系膜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红细胞膜丙二醛(MDA)水平及膜流动性变化,观察硫酸锌对其有无防治作用。方法:制备家兔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模型,检测红细胞膜MDA含量及膜流动性变化。实验分模型组、硫酸锌防治组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并进行比较。结果:SMAO休克模型组红细胞膜MDA水平明显高于防治组和NS对照组(P<0.01),红细胞膜流动性低于防治组和NS对照组;且模型组再灌注后MDA含量与膜微粘度有直线正相关关系;防治组MDA和膜流动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膜MDA水平是影响膜流动性重要原因,硫酸锌对肠系膜动脉闭塞休克有一定防治作用。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GIK溶液对瓣膜置换术病人术中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2 0例病人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GIK治疗组 ,红细胞膜流动性用DPH荧光标记法测定。结果 两组病人转流 30min和停机 30min红细胞膜平均微粘度 (η)、各向异性(г)和脂质过氧化物 (MDA)明显增加 (P <0 .0 1 ) ,对照组停机 30minη、г明显高于转流 30min(P <0 .0 5 ,P <0 .0 1 ) ;而GIK治疗组转前 1 0min、转流 30min和停机 30min各时相点 ,η、г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 ,但对MDA无明显影响。 结论 GIK溶液可明显改善瓣膜置换术病人红细胞膜流动性  相似文献   

13.
清开灵滴丸治疗感冒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清开灵滴丸治疗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感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0例 口服清开灵滴丸治疗)、对照组(n=35例 口服清开灵胶囊治疗)。从临床症状,体征,化验检查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短,症状体征消失较快,总有效率为81.43%(57/7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20/3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开灵滴丸治疗感冒较优于清开灵胶囊,且临床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方咳喘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152例给予自拟方咳喘宁治疗,对照组146例给予桂龙咳喘宁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哮喘症状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白天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天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方咳喘宁可减轻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哮喘症状,其疗效优于桂龙咳喘宁胶囊。  相似文献   

15.
谌德荣 《农垦医学》2012,34(2):144-145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联合小剂量舒必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3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38例,单用组35例,总疗效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2、4、6、8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但合用组显效率显著较好(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联合小剂量舒必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大蒜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蒜素胶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随机将25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观察组132例和对照组118例,观察组采用大蒜素胶囊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大蒜素治疗,并比较两种治疗效果.结果: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蒜素胶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美常安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26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4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美常安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F)等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IL-8、TNF-α、MIF、IL-10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8和TNF-α与对照组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IF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在治疗后则有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常安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两者具有药物协同作用,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方法:对本院1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实验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80例;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80例)治疗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胆红素水平显著地小于对照组,疗效明显地好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经济方便,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疼痛的疗效. 方法 对照组35例用罗钙全片,治疗组35例用罗钙全片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测定2组治疗前后的右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仙灵骨葆胶囊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疼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