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食管上中段鳞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 ,探讨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 方法 对 90例经手术根治性切除及病理证实的食管上中段鳞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淋巴结转移率 5 6 .7% ,转移度 11.2 % ,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浸润深度及分化 ;有淋巴结转移者 5年生存率 (9.80 % )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43.5 8% ) (P<0 .0 1)。 结论 食管上中段癌淋巴结转移表现为上、下双向性及远距离纵轴扩散的特点 ,淋巴结转移程度是食管癌根治术后最重要的预后因素 ,对病期较早的食管癌病例应适当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 ,选择“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2.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少辉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0):1897-1899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便探讨提高胸段食管鳞癌的根治性、减少复发、改善长期疗效的术式.方法 选择2000-2004年在我院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20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其中Ivor-Lewis术145例,右胸、腹正中、左颈三切口55例,清扫的淋巴结详细标记后送病理检查.分析不同部位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本组共清扫淋巴结3 219枚,有癌转移752枚(23.4%).食管癌旁(252枚,占33.5%)、隆突下(156枚,占20.7%)、胃左血管旁(150枚,占20.0%)、下肺静脉旁(108枚,占14.4%)、贲门旁(80枚,占10.6%)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主要是食管癌旁(占60.0%)、隆突下(占33.3%)和颈部(占6.7%);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主要是食管癌旁(38.2%)、隆突下(28.8%)、下肺静脉旁(16.1%)等;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分别是食管癌旁(28.6%)、胃左血管旁(27.0%)、贲门旁(15.6%)、隆突下(14.6%)和下肺静脉旁(14.2%).患者5年生存率达54.3%.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淋巴结转移;胸中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纵隔、腹部淋巴结转移;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纵隔、腹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胸段食管癌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62例胸段食管癌采用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262例共清扫淋巴结5766枚,平均22枚/例,其中749枚见淋巴结转移,全组152例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58.1%。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方向主要向中上纵隔及颈部,中段癌颈、胸、腹三区域皆可转移。胸下段癌主要向中下纵隔及腹部转移。结论胸段食管癌的预后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生物学特性、淋巴结转移个数及范围等因素密切相关。胸上段、中段癌可选择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胸下段癌慎选该术式。该术式有利于提高手术根治率及临床病理分期的准确性,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率,特别是少数淋巴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1210例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回顾1210例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全组清扫淋巴结30539枚,平均25±11.0(2-78)枚。655例患者发现转移淋巴结共2655枚,中位转移数3(1,5)枚。脉管瘤栓、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位置、淋巴结总数、肿瘤长度和神经累及是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根据危险因素有选择地进行广泛的淋巴结清扫术。中上段癌行三野淋巴结清扫较为适合,胸下段癌可行二野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并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349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349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出现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9.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程度和病理T分期是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程度和病理T分期是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程度和病理T分期是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常规对胸上段、分化程度差及侵犯程度深的食管鳞癌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6.
王成  祝会斌  方汉林  卢荣鑫 《安徽医学》2013,34(12):1797-1799
目的 分析150例食管癌术中淋巴结清扫,分析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探讨食管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的依据.方法 150例食管癌根治术,术中常规清扫各部位淋巴结,并分别标记送病理分析,研究淋巴结转移规律和清扫方式.结果本组136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本组清扫淋巴结累计1 233枚,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8.3枚,517枚淋巴结有转移,转移率为42.6%.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中上纵隔,颈部食管旁及锁骨上,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在上纵隔、颈部和腹部均能发现转移,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中下纵隔和上腹腔.肿瘤长度,肿瘤浸润深度越深,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率相关.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胸中段食管癌行隆突下淋巴结,下胸段食管旁,胃小弯侧淋巴结清扫.胸下段食管癌行隆突下淋巴结,下纵隔淋巴结,胃小弯侧,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清扫.食管癌病灶长度越长,肿瘤分化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腔镜下超二野淋巴结清扫食管鳞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早期肿瘤学效果。 方法 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全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资料。手术方式均为McKeown三切口食管鳞癌根治术(右胸、腹部、左颈部),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全纵隔、双侧下颈段食管旁、腹腔。 结果 全组患者共49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5例,年龄45~78岁,中位年龄58岁。Ⅰ期患者共16例(32.7%)。R0切除48例(9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7%(18/49),吻合口瘘9例(18.4%),喉返神经麻痹7例(14.3%)。术后早期死亡1例。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18枚,淋巴结转移率42.9%(21/49),其中上纵隔及下颈部食管旁淋巴结转移者占28.6%(6/21)。随访超过1年的18例患者中复发者7例,复发率为38.9%,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分别为5例和2例。 结论 超二野微创食管切除技术获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的淋巴结清扫效果,手术安全;但近期随访结果提示区域淋巴结复发率高于远处转移,提示纵隔淋巴结清扫应更为彻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上、中、下段食管癌在食管壁及淋巴结系统内转移的规律,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范围及合适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44例胸段食管癌根据肿瘤具体位置及术前检查,采用二野或三野淋巴结清扫。结果本组病例144例,共清扫淋巴结2807枚,平均每个病例21.03枚,其中270枚检及转移,全组共7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52.78%。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中上纵隔及颈部,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颈部、胸部及上腹区均可见,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中下纵隔及上腹区。结论胸段食管癌应根据肿瘤位置不同及术前检查综合评估,以寻求安全且保证疗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近端胃癌191例手术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近端胃癌合理的切除范围。方法: 分析191例近端胃腺癌根治手术临床资料,评价各组淋巴结清扫效能。结果: 淋巴结清扫效能指数从高至低依次是:贲门旁、胃左动脉旁、脾动脉旁、左肾静脉上旁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侵犯食管时,下段食管旁和膈上淋巴结清扫指数较高。结论: 淋巴结清扫范围应根据肿瘤部位来定,进展期近端胃癌应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瘤侵犯食管时应清扫低位食管旁和膈上淋巴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 116例肺癌肺叶或一侧全肺切除术患者的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按肺癌淋巴结分布规律对区域性及非区域性淋巴结进行了根治性清扫,共清除同侧纵膈淋巴结(N2)淋巴结2 366枚。手术切除的肺叶和淋巴结行病理切片检查,其中鳞癌46例,腺癌62例,大细胞肺癌4例,腺鳞癌6例,其他4例。根据病理标本结果,对肿瘤部位、分型、大小、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16例中57例(49.1%)存在N1或N2淋巴结转移以及N1、N2淋巴结共同转移。清除的2 366枚纵隔淋巴结中转移的淋巴结(N2)426枚,纵隔淋巴结转移率18%。结论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机会很大,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肺癌淋巴结转移与肺癌部位、细胞类型、肿瘤T分级和细胞分化程度都有密切关系。手术要达到根治目的,提供患者生存率,应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扩大二野清扫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从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对52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以Ivor-Lewis术式为基础进行扩大二野清扫,并对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5%(19/52),死亡1例。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50%(26/52)。共清扫淋巴结1 426枚,其中99枚淋巴结发生转移,淋巴结转移度为6.9%;主要集中在颈深组、食管旁、喉返神经旁、隆突下、贲门区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3%、19.2%、7.6%、13.4%、25%和5.7%;转移度分别为15.2%、17.2%、6.1%、19.2%、24.2%和3.0%。早期食管癌和进展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5%和52.1%,转移度分别为1.9%和7.1%,两者转移率和转移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78、1.083,P<0.0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有广泛转移的倾向,颈深区及上纵隔区域是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区域。Ivor-Lewi术式更方便胸中段食管癌切除和现代二野淋巴结的清扫,并且以此为基础经右胸顶对颈深区淋巴结清扫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273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术后病理分析。结果肿瘤仅侵及黏膜层的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侵及黏膜下层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例数的百分率为13.6%、肌层为32.0%、全层42.8%,肌层与黏膜下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侵及黏膜下层与侵及全层相比转移例数无统计学差异。病变未累及全层时未见到隆突下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以病变旁及贲门胃左淋巴结常见。结论淋巴结转移与病变浸润深度有明显的相关性;隆突下淋巴结应予以有选择的清扫、贲门胃左区域淋巴结应常规予以仔细清扫。  相似文献   

13.
胸段食管癌222例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2 2例胸段食管癌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2 2例中 86例 (38.7% )淋巴结转移。清扫淋巴结 1342枚 ,转移度 15 .7% (2 11/1342 ) ,其中胸上、中、下段癌转移度分别为 35 .2 %、12 .3 %、2 0 .2 % ,胸上段食管癌转移以颈部、食管旁、支气管旁为主 ;中段癌以瘤旁、胃左动脉旁、食管旁、贲门旁及隆突下转移为主 ;下段以瘤旁、贲门旁、隆突下及胃左动脉旁转移为主。不同浸润深度的转移度有差异 (P <0 .0 1) ,不同分化程度的转移度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胸段食管癌病灶部位越靠上转移度越高 ,但胸下段比胸中段转移度高 ,转移率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数量、转移度及转移区域数对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根治性切除的56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术后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有淋巴结转移者的术后生存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转移度及转移区域数的增加,患者的术后生存率逐渐降低。当淋巴结转移数量达到3~5枚、转移度>10%及转移区域数达到2个时,提示患者食管癌预后不良。结论:淋巴结转移数量、转移度及转移区域数均可作为判断食管癌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且接受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108例,以其中完成随访要求的10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3年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n=76)和死亡组(n=2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部位、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术后治疗,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 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的肿瘤部位、术后病理(PT)分期、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数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平均年龄、吸烟史及术后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PT分期、AJCC分期及分化程度对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后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部位、PT分期、AJCC分期及分化程度是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上方清扫到肠系膜下动脉周围淋巴结,但保留左结肠动、静脉;侧方清扫范围是自髂血管分叉部向下,即只清扫髂内动脉旁、直肠中动脉旁及闭孔淋巴结;开放膀胱侧腔清扫闭孔下半部.结果 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0 mL,手术时间为5.5 h.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1例,侧方淋巴结转移22例.26例共检测出侧方淋巴结243枚.其中髂内动脉及直肠中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2例(20枚),闭孔淋巴结转移14例(23枚),两处均转移6例(18枚).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膀胱侧腔渗血2例,吻合口瘘1例.术后随访2年,25例存活,均无局部复发,1例死于肺转移.12例男性患者中,术后射精障碍2例,勃起障碍1例.26例患者均无尿潴留及尿失禁.结论 改良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显露更彻底、安全性更高等优点,避免了传统清扫的"过度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联合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同侧盆腔髂血管旁和(或)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原发病灶均来源于同侧下肢.手术方式为先腹腔镜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再转开放下完成腹股沟区淋巴结清扫.结果 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77.2±2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T1b期食管鳞癌病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预后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根治性手术加淋巴结清扫的T1b食管癌的140例食管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病人分为淋巴结阳性组和淋巴结阴性组,分析淋巴结转移及影响预后因素.结果:140例病人中淋巴结阳性组20例,淋巴结阴性组120例,淋巴结转移率为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根治性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 370例肺癌根治性肺叶或一侧全肺切除术患者的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按标准肺癌淋巴结分布规律对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进行了根治清扫,共清除纵隔和肺门淋巴结1746枚。手术切除的肺叶和淋巴结行病理切片检查,其中鳞癌211例,腺癌123例,大细胞肺癌11例,小细胞肺癌16例,其他类型9例。根据病理标本结果,对肿瘤部位、分型、大小、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370例中181例(48.9%)存在N1或N2以及N1和N2共同淋巴结转移,其中N2淋巴结转移共138例(37.3%)。手术清除纵隔淋巴结1200枚,其中转移淋巴结(N2)262枚,纵隔淋巴结转移度21.8%。结论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机会很大,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肺癌淋巴结转移与肺癌部位、细胞类型、肿瘤T分级和细胞分化程度都有密切关系。手术要达到根治目的 ,应进行纵隔和肺门淋巴结根治性清扫。  相似文献   

20.
王越 《中外医疗》2010,29(11):71-71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在缩小原发乳腺癌腋区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可行性。方法术前10min于病灶或原切口四周皮下各注射2mL生理盐水和亚甲蓝20mg混合液1mL后立即手术。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同时进行腋窝淋巴结的清扫。重点是放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活检与缩小原发乳腺癌腋区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可行性。结果我们共完成前哨淋巴结活检64例,全部为I、Ⅱ期病人。共检出哨兵淋巴结115枚,平均每例1.8枚,腋下淋巴结检出1023枚,平均每例16枚。结论由于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的存在,及腋窝淋巴结清除术术后粘连再次转以后无法再次彻底根治清除。对于乳腺癌只行前哨淋巴结切除和缩小原发乳腺癌腋区淋巴结清扫范围应慎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