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肝损害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肝灌注法获取大鼠肝细胞,行原代培养。(1)用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激动剂PMA、拮抗剂Chelerythrine作用于肝细胞,再用50μmol/L甘氨鹅脱氧胆酸钠(glycochenodeoxycholate,GCDC)作用后行FCM及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2)使用不同浓度果糖(Fructose)作用于肝细胞,100μmol/L的GCDC作用后行FCM及TUNEL检测;(3)结扎大鼠胆总管,有和无果糖喂养后3d、7d、14d、21d处死大鼠,分别用TUNEL技术及SAN2法检测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组织细胞凋亡状态及PKC蛋白的表达。结果(1)随PMA浓度的增加,肝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随Chelerythrine的增加,肝细胞的凋亡明显减少;(2)经果糖作用后,100μmol/L的GCDC致肝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减少,且随果糖作用浓度的增加肝细胞凋亡率减少;(3)大鼠胆总管结扎后,无果糖作用时,随结扎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指数(AI)增加,结扎14d后AI达高峰,PKC蛋白表达越强,AI就越高。有果糖作用时,PKC蛋白在14d、21d表达较无果糖作用时明显减少,凋亡指数较无果糖作用时均明显减少。结论蛋白激酶C信号通道参与了阻塞性黄疸肝细胞凋亡的调节,并在阻塞性黄疸肝损害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果糖通过抑制PKC的表达在阻塞性黄疸肝损伤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胆盐诱发肝细胞凋亡及蛋白激酶C信号通道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阻塞性黄疸肝损害的调控机理。方法 采用胶原酶原位肝灌注法获取大鼠肝细胞,行原代培养,使用不同浓度甘氨鹅脱氧胆酸钠(GCDC)及蛋白激酶C激动剂PMA,拮抗剂白屈莱赤碱作用肝细胞后,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肝细胞的凋比率,用生物率-dUTP标记的TUNEL技术进行凋亡的原位检测。结果 随GCDC浓度的增加,肝细胞的凋亡比率明显增加,150μM GCDC作用后肝细胞的凋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原代培养肝细胞,研究鹅脱氧胆酸损害肝细胞机制。方法 SD大鼠肝细胞原代短期培养,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甘氨鹅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ate,GCDC)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和坏死肝细胞的比例;抽提DNA电泳,涂片后生物素-dUTP标记凋亡细胞。胆总管结扎SD大鼠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cl-2基因表达。肝细胞与100μmol/L GCDC和不同浓度的果糖培养后,  相似文献   

4.
王剑明  邹声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21(12):1459-1460,i021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肝损害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肝灌注法获取大鼠肝细胞,行原代培养,用蛋白激酶(PK)C激动剂帕斯酶埃(PMA)、拮抗剂切勒斯埃作用于肝细胞,再用50μmol/L甘氨鹅脱氧胆酸钠(GCDC)作用后行流式细胞术(FCM)及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扎大鼠胆总管后3、7、14、21d处死大鼠,用TUNEL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组织细胞凋亡状态及PKC蛋白的表达。结果随PMA浓度的增加,肝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随Chelerythrine的增加,肝细胞的凋亡明显减少。大鼠胆总管结扎后随结扎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指数(AI)增加,结扎14d后AI达高峰。PKC表达越强,AI就越高。结论PKC信号通道参与了阻塞性黄疸肝细胞凋亡的调节,并在阻塞性黄疸肝损害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小鼠半乳糖胺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在给小鼠半乳糖胺前12h,每隔6hip褪黑素10mg/kg。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开培养小鼠肝细胞后,体外加用褪黑素(10^-5-10^-11mol/L)和/或半乳糖胺(0.5mmol/L)。以测定丙氨酸氨基转换酶,丙二醛和肝细胞活力作为半乳糖胺肝损伤的指标。结果 褪黑素可减轻半乳糖胺所致的肝损伤,使肝匀浆MDA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凋亡在肝细胞分离、培养、移植及移植后普遍存在,肝细胞凋亡是影响肝细胞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着重综述了有关肝细胞移植中肝细胞凋亡的机制、凋亡的检测及肝细胞移植中凋亡防治的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凋亡在肝硬化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和硬化肝比正常肝更容易损伤的机制是否与肝细胞凋亡有关?方法 建立原位肝I/R模型,将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缺血时间(I)=20min;B组:I=30min;C组:正常大鼠,I=30min,比较灌注前后各组血清AST、ALT的变化和肝细胞凋亡的百分数。结果 肝硬化大鼠肝I/R后,AST、ALT明显升高,以灌注后6h为高峰,灌注24、72h后逐渐下降。灌注6h后,B组的血清转氨酶为3组中最高(P<0.05),说明B组肝损伤最严重。肝细胞凋亡在I/R后明显增多,以灌注后6h为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变化与转氨酶一致。灌注后6h,B、A、C组肝细胞凋亡的百分数分别为20.9%、13.5%和10.7%,B组明显高于A、C两组(P<0.01)。再灌注72h内未见明显肝细胞坏死。结论 肝细胞凋亡是肝硬化大鼠I/R损伤肝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肝细胞凋亡与肝缺血时间密切相关,肝硬化肝细胞比正常肝细胞容易发生凋亡是硬化肝对缺血敏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IL—2,TNF—α和PGE2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新生兔的四肢长骨中分离出破骨细胞,将其与大小约6mm×6mm、厚约10μm的牛骨片共同培养。24小时后,培养液中分别加入IL-2(50U/ml,100U/ml);TNF-α(10 ̄(-10)M,5×10 ̄(-10)M,10 ̄(-9)M);PGE_2(100ng/ml);并做空白对照。培养40小时、64小6寸及1周,利用相差显微镜计数吸收陷窝数,通过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吸收陷窝表面积。结果表明:IL-2能促进破骨细胞性骨吸收:TNF-α对分离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无明显影响;PGE_2则对体外分离的破骨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HGF/SF对姜黄素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离散因子(HGF/SF)在姜黄素诱导的大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分析姜黄素对大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评价HGF抗凋亡作用。结果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Caco2细胞后发现,只在64μg/ml浓度发挥作用,即抑制细胞增殖;而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HGF后可以拮抗姜黄素引起的Caco-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但HGF发挥作用无浓度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发现,姜黄素只在64μg/ml浓度下诱导Caco-2细胞凋亡,在加入不同浓度HGF后,凋亡明显减少,但并无剂量依赖关系。MAPK途径在HGF拮抗姜黄素诱导的Caco-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发现,阻断p42/p44MAPK和p38MAPK后,并不影响HGF对Caco-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结论 HGF拈抗姜黄素诱导的Caco-2细胞凋亡,MAPK信号传导途径可能不参与此过程。  相似文献   

10.
阿仑膦酸盐诱导破骨细胞调亡FAS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10-8M1,25(OH)2D3诱导SD鼠骨髓细胞形成破骨细胞,通过检测细胞上FAS基因的表达,探讨骨吸收因子阿仑膦酸盐的作用机制。骨髓细胞培养6天即有多核巨细胞形成,加入阿仑膦酸盐致终浓度为100μM,继续培养48小时后,发现用药组破骨样细胞及圆形单核细胞的前体细胞呈现凋亡的形态学特征:胞浆收缩,核固缩等。FAS抗原是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细胞表面蛋白,用抗FAS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的破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上FAS基因的表达,结果呈阳性,而未凋亡细胞呈阴性,提示阿仑膦酸盐导致的破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凋亡,可能与细胞表面的FAS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