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认识水平。方法对36例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岁中青年为主(83.3%),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合并肺结核及其它肺外结核较多(52.8%)。临床症状以发热最为常见(86.1%),其次是胸痛,胸闷、气促,腹胀、腹痛。以腹腔积液合并胸腔积液较多见(55.6%),其次是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25%)。结论对于有发热、胸闷、气促、腹胀、腹痛的中青年患者应进行胸、腹腔及心包腔B超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包新月征在非钙化性缩窄性心包炎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非钙化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60例作为心包炎组,心脏肿瘤患者60例作为心脏肿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包新月征比例,并观察非钙化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影像表现。结果心包炎组患者CT出现心包新月征37例,占61.67%;心脏肿瘤组患者出现心包新月征2例,占3.33%;心包炎组患者的心包新月征比例显著高于心脏肿瘤组(P <0.05)。缩窄性心包炎的CT征象主要表现为:下腔静脉扩张、胸腔积液、新月征,分别占91.67%、 78.33%、 61.67%。结论心包新月征在非钙化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作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男性患者,55岁。因反复咳嗽,痰中带血2月,气促50 d,于2004年8月18日住入本院。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痰中带少许暗红色血液,伴有纳差、乏力、手足心发热、体重下降5 kg,无发热、盗汗,无胸痛。近50 d来有时感胸闷、气促。外院以肺结核、结核性心包炎、肿瘤待删,予以四联(异烟肼、利福平、盐酸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1月,并先后3次心包穿刺,共抽出血性心包积液1100 m l,患者咳嗽、胸闷、气促减轻,但一直有少量痰中带血,转本院进一步诊治。入院后体查:体温36·3℃、脉搏88次/m in、呼吸22次/m in、血压100/70 mmHg(1 mmHg=0·133 k…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结核性心包炎的诊断,及对如何预防心包缩窄进行合理治疗中的某些问题,现结合我科近来收治的4例结核性心包炎的诊治情况,讨论如下: 典型病历男,31岁。心前区胀痛3~ 月,伴低热、咳嗽、盗汗、食欲减退。当地医院心包穿刺抽出淡黄混浊脓液,诊断为“心包炎”,给予青霉素静注,近15天症状加重。检查:BP14.7/11.2Kpa,P110次/分,R22次/分,T37.5℃。慢性病容。超声波,心电图、X线检查均诊断心包积液。白细胞8×10~9/L。中性68%、淋巴30%,单核2%,  相似文献   

5.
尘肺合并结核性心包炎3例姜乐李皓尘肺合并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的病例少见。我院近年来收治3例尘肺合并结核性心包炎的病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4岁,隧道风钻工,接触矽尘史28年。1986年诊断为矽肺Ⅱ期。因间断性咳嗽、活动后气紧6年,加...  相似文献   

6.
心包积液临床特点为心悸、气促、胸痛、咳嗽等 ,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心包积液 ,胸部X线检查心影增大为主要征象 ,但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被忽视 ,现对其病因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0例 ,女 32例 ,年龄 15~ 74岁 ,平均 4 7岁 ,52例心包积液病因见表 1。表 1心包积液 52例病因分析病因结核结缔组织病肿瘤其他合计病例数 30 6 4 1 2 52百分比 (% ) 57 7 1 1 5 7 72 3 1 1 0 01·2 临床表现 心悸、气促 18例 ( 34 6% ) ,发热、胸痛 12例 ( 2 3 1% ) ,咳嗽 6例 ( 11 5% ) ,心前区疼痛 6例( 11 5% ) ,其他不适 10例 ( …  相似文献   

7.
178例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探讨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特点。方法对1998年—2002年收治的60岁及以上的178例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症状不典型,以发热、咳嗽、胸闷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诉,而胸痛、盗汗、纳差等结核性胸膜炎中毒症状少见。(2)合并症多(75.8%),一种或多种疾病同时并存。(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不特异,血性胸水多见,PPD强阳性率低(18.5%),血清或胸腔积液结核抗体检查及胸膜活检有助诊断。(4)延误诊断及误诊率高(47.8%),误诊病例多有不同程度的胸膜粘连、肥厚或形成包裹性积液。(5)非正规抗痨治疗者多(39.3%),且治愈率低(51.7%)。结论掌握老年结核性胸膜炎发病特点,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经验和疗效.方法 对39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施行心包剥脱术,其中3例为部分心包切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死亡发生,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5例,Ⅱ级4例.其中3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7年,均无复发.结论 心包剥脱术是目前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有效方浇法,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的心包剥脱范围及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和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效果与经验。方法对80例缩窄性心包炎病人的外科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1.25%,死亡原因: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其他并发症有:低心排综合征4例5.0%,心律失常3例3.75%;急性肾功能不全4例5.0%;呼吸功能不全2例2.5%;伤口感染2例2.5%;术后胸内出血2例,2.5%。结论力求彻底松解病变心包,术后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心包切除程度、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是此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尹华  汪艳  汉京彦 《医疗装备》2002,15(11):32-33
心包积液是多由于心包炎性病变引起渗出液积聚在心包腔内。多由感染、自身免疫、肿瘤、邻近器官疾病等原因引起。小量的心包积液对心脏及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积液过多或骤然增多 ,可使心包压塞 ,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烦燥不安 ,血压下降 ,甚至休克。自 1 997年 1月~ 2 0 0 1年 1 0月 ,对 2 9例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抽液并注入药物 ,积级治疗原发病 ,精心护理 ,心包积液均明显减少或消失 ,减轻了病人痛苦 ,多数病人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心包积液患者共 2 9例 ,其中男性 1 8例 ,…  相似文献   

11.
北京石景山区疾病死因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石景山区1984~1993年死亡资料分析,提示10年中全区总死亡率为401.35/10万。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是主要死因,位居前三位。占总死因的59.06%  相似文献   

12.
六种鳞翅目昆虫的食用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叶兴乾  胡萃 《营养学报》1998,20(2):224-228
目的:分析6种鳞翅目昆虫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氨基酸的组成。结果:6种昆虫均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除亚洲玉米螟、棉红铃虫和米蛾的幼虫以外,其余的蛋白质含量均在41%以上,最高的达75.2%。脂肪的含量变化较大,菜粉蝶、桑蚕的含量在8.52%~15.67%之间,其余的在19.35%~49.48%之间。氨基酸含量为25%~71%;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2.50%~49.76%,除5龄桑蚕外,其余的种类均在40%以上。6种昆虫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其氨基酸分(AAS)在31~66之间。桑蚕、菜粉蝶、亚洲玉米螟、米蛾等幼虫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棉红铃虫则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6种昆虫均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其中桑蚕含有较高的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考核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是否建立了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机制,掌握防治工作进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抽样问卷调查,以区县为单位自评,在自评基础上市级抽查。采取核实资料的方法对组织领导、碘盐管理、健康教育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自评三项综合指标评分40个区县均在85分以上;2个碘盐生产厂合格率均达90%以上;全市36个批发企业合格率>90%者39个区县,占97.5%;居民户合格率>90%者35个区县,占87.5%;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儿童甲状腺肿大率<10%者11个区县,占27.5%,10%-19.9%者27个,占67.5%,>20%者2个,占5%。市级抽查20个区县,综合评分在85分以上者19个;碘盐生产厂合格率均在90%以上,20个区县有19个批发企业,合格率>90%者18个占94.74%,零售单位经均>90%,居民户合格率>90%者18个,占90%,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儿童甲肿率无<10%的区县,10%-19.9%者19个,>20个者1个。结论:对照消除磺缺乏病阶段目标标准判断,无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区县,实现基本消除目标的有17个区县,未实现阶段目标者23个区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SF-36量表分析唐山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探讨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为今后制定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区随机抽取4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对居住满30年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登记造册,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20~40名老年人,共抽取370人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利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影响生命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收入、生活来源、生活事件、心理及健康状况等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些人口社会学特征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因此,家庭和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医疗条件及心理卫生,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并且从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出发制订老年卫生保健政策,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社区卫生保健项目,以促进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2008年初常州市麻疹流行情况及发病年龄进行分析,根据发病年龄变化的原因,对初免月龄及再免问题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5月31日所有在感染科住院的麻疹患者,按年龄进行分组,对不同年龄发病情况和免疫接种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麻疹发病年龄呈现两极分化,小婴儿和成人发病率明显上升.[结论]提前初免,坚持原有再免,加强二次强化免疫及婚前再免,以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子宫腺肌症22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因素与诊治方法。方法对228例子宫腺肌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流史占57%,妊娠3次以上占67.5%。 B超诊断率42.5%。对于简单的子宫腺肌症,腹腔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小于开腹手术,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发病与多次妊娠,宫腔操作及雌激素有关。目前仍需通过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如B超或阴道B超进行诊断。对于简单的子宫腺肌症,腹腔镜手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市体检人群的血糖代谢状况,探讨糖代谢异常和耱尿病的发生率.[方法]体检人群中符合条件的参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测OGTT(0 min)的同时作TG,CHO,HDL-C测量,了解该人群的糖代谢情况以及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IGR)的血脂代谢情况.[结果]在参加OGTT试验的1 033例人群中,符合单纯空腹高血糖型糖尿病(IFH)和单纯餐后高血糖型糖尿病(IPH)诊断的共84例,占8.13%,糖调节受损(IGR)184例,占全部人群的比例为17.81%;HDL-C在统计的各组中其结果与糖耐量正常(NGT)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TG除IPH组外、CHO除IFH/IPH外其结果与NGT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该市成人DM人群中,IFH人群比IPH人群的比例高,且发病年龄更早;TG,CHO,HDL-C在DM组和IGR组均较NGT组有显著性差异,提示DM和IGR者多合并血脂紊乱,具有高度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居民主要死因潜在减寿年数和减寿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PYLL指标,对蒜处1986 ̄1988年居民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前5位死因依次为意外死亡、恶性肿瘤、传染病、呼吸系疾病、循环系疾病、寿命损失男性高于女性,以婴幼儿及中青年为甚。胃癌的减寿年数,减寿率明显高于肝癌、肺癌等,是造成居民“早死”的主要癌症。为减少人口寿命损失,应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开展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知识普及和防治工作,搞好传染病的监测、控  相似文献   

19.
某市性病流行特征及数学模型在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州市近5年性病疫情流行特征,为政府部门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近5年性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近5年性病报告发病率进行曲线拟合,运用线性模型预测未来3年广州市性病发病率。结果:广州市近五年性病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但AIDS/HIV、胎传梅毒及三期梅毒发病数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性病人群中老年患者人数增加。拟合的4种数学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直线模型为佳。经预测,未来3年性病发病率仍保持下降势态。结论:根据近几年性病流行特征及未来几年发病趋势,该市应及时调整性病工作防治策略及控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刘坚初 《现代医院》2008,8(3):70-71
目的了解儿科抗生素的应用对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对呼吸系统感染患儿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未应用抗生素及应用抗生素两组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菌株葡萄球菌、MRSA与MRCNS的分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菌株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3.10%和92.50%,对耐青霉素酶的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和92.50%,而对AMP/SBT的耐药率为6.90%和25.00%,敏感率为72.41%和50.00%。结论两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苯唑西林表现高度耐药,而对AMP/SBT敏感性较高,因此青霉素和苯唑西林单独应用对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失去治疗意义,必要时可根据联合药敏试验结果与其他抗生素联用,AMP/SBT抗葡萄球菌作用肯定,可广泛用于儿科葡萄球菌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