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90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45眼)和对照组45例(45眼),治疗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常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出术.随访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及角膜散光度.结果 治疗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裸眼视力>0.5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术后3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青光眼术后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减少术后角膜散光,获得更好的裸眼视力.  相似文献   

2.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两种不同术式的效果。方法共95例(103眼)中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出组37例(38眼),超声乳化组58例(65眼),对比观察两种术式的术后视力、散光及并发症。结果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与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的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好、成本低、适合广大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3.
改良反眉形巩膜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改良反眉形巩膜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方法  33例 (4 3眼 )白内障患者采用反眉形巩膜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后 1周测量术眼视力、角膜散光情况。结果 术后 3天平均裸眼视力 0 .5 0± 0 .2 0。术后 1周裸眼视力≥ 0 .5者 31眼 ,占 72 .0 9% ,术后 1周平均角膜散光为 2 .0 2± 1.40 D。结论 改良反眉形巩膜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小 ,视力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巩膜阶梯状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巩膜阶梯状切口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对43眼采用巩膜阶梯状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早期以角膜曲率计测量及验光观察角膜散光的变化,并随机与常规的角膜缘切口对照。结果:巩膜阶梯状切口,对于减少术后角膜散光,提高视力优于常规的角膜缘切口。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反眉状及梯形两种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9例113眼随机分为A组(43例56眼)和B组(46例57眼),分别采用反眉状及梯形两种无缝线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wk;1mo及3mo检查BCVA、角膜散光、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BCVA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角膜散光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wk;1mo及3moBCVA和角膜散光在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均未发生眼压异常升高、大泡性角膜病变和化脓性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反眉状及梯形两种无缝线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均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安全简便、不需要昂贵设备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隧道式小切口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44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44例53眼白内障行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2wk,1,3mo随访视力、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选角膜缘大切口白内障摘出40例51眼做对照。结果:小切口组术后1wk视力≥0.5者40眼占75%,≥0.8者27眼占53%,与对照组相比,P <0.01。小切口组角膜曲率变化小,稳定快,术后各期角膜散光明显小于大切口组。结论: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散光小,视力恢复快而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屈光状态。方法老年性白内障52例(68眼)。术前应用手动角膜曲率计及眼科A/B超测量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计算所需人工晶状体度数,全部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曲率、散光及实际屈光度。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月,裸眼视力0.5~0.8者51眼(75.00%),裸眼视力〉0.8者13眼(19.12%);最佳矫正视力〈0.5者4眼(5.88%)(检查发现此4眼为老年性黄斑变性)。角膜曲率平均K值44.22±1.45,角膜散光(0.98±0.76)D,与术前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屈光度等值球镜(0.10±0.95)D,与术前预测目标屈光度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现代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角膜散光影响较小,手术安全,并发症少。但术后实际屈光度与术前预测值存在差别,应在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准确计算所需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两种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评价隧道巩膜切口与透明角膜切口的疗效差异。方法对年龄60~80岁,平均(68.4±9.1)岁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前后阶段分成两组,A组98例(109只眼),行隧道巩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216例(258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两种不同切口及相应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的优缺点。结果术后视力: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并发症有轻度角膜内皮水肿、重度角膜内皮水肿、重度前段葡萄膜反应、人工晶状体夹持等。结论角膜透明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散光小,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对210例254眼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常规白内障囊外摘出和超声乳化术,比较分析术后视力和角膜曲率。结果: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与超声乳化组结果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常规白内障囊外摘出组相比视力好,散光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是有效、经济的一种白内障复明术。  相似文献   

10.
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白内障手术方式及Acrysof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对3组61例(64眼)老年性白内障分别采用3.2-6.5mm巩膜隧道和孤长12mm巩膜阶梯切口,分别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一体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囊外摘出联合一体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5天3组平均裸眼视力分别为0.83,0.75和0.51,达到1.0以上视力比例分别为53.33%,26.09%和7.69%,前者和后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q检验,P<0.01)。结论:采用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视力早期恢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白内障手术切口对角膜散光的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位置和形态的手术切口对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散光及裸眼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术前角膜散光值>1.00D的白内障患者43例52眼,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切口为位于上方10∶30~11∶30的透明角膜隧道切口。B组患者采用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角膜散光值为1.00~2.00D的患者,切口为位于角膜最大屈光度径线的直线形巩膜隧道切口,长度为6.0~7.0mm,角膜散光值>2.00D的患者,在上述直线形切口对侧角膜缘处,另作一弧形板层松解切口。分别于术后2wk,3mo随访患者,检查裸眼视力及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B组患者术后2wk,3mo裸眼视力好于A组。B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度在术后2wk,3mo时均小于A组。结论:位于角膜最大屈光度径线的6.0~7.0mm直线形巩膜隧道切口,及此切口联合作对侧弧形板层松解切口均能有效矫正白内障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裸眼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4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散光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36mo,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1例(2.5%),0.6~1.0者18例(45.0%),1.2~1.5者21例(52.5%)。术前、术后1mo和3mo平均散光分别为(0.90±0.81),(0.95±0.65)D和(0.93±0.60)D,术后1mo和3mo与术前比较都无显著差异(P>0.05)。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无娩核困难、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失败和虹膜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设备简单,操作易于掌握,切口小、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良好、角膜散光小、并发症少。效果好、安全可靠、经济实惠,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经改良的巩膜瓣切口在37例(37只眼)老年性白内障中进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角膜散光峰值为3.60D,角膜散光回归为2.11D,与常规角膜缘切口比较,术后角膜散光显著减少.对改良巩膜瓣切口减少术后角膜散光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援非小切口手术治疗黑人白内障28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在援非期间对287例黑人白内障实施小切口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非洲简陋的条件下对287例287眼黑人白内障实施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术,植入硬质型人工晶状体,观察各类白内障术后裸眼视力及并发症。结果:一次性植入人工晶状体275例275眼,术后1wk裸眼视力≥0.3者240眼(83.6%),≥0.5者166眼(57.8%);角膜水肿53眼(18.5%),后囊膜破裂5眼(1.7%),前房反应38眼(13.2%)。结论:在非洲对于大规模黑人白内障选择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04/2008-12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12例312眼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0.05者307眼,脱盲率98.4%;≥0.3者285眼,脱残率91.3%。术中、术后并发症:后囊膜破裂4眼(1.3%);术后角膜水肿75眼(24.0%);虹膜损伤2眼(0.6%);术后暂时性高眼压5眼(1.6%);瞳孔轻度变形者6眼(1.9%);人工晶状体夹持2眼(0.6%);术后葡萄膜炎12眼(3.8%);人工晶状体未能一期植入者5眼(1.6%);1wk后角膜平均散光1.53±1.32,经处理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易行,特别是对基层医院不失为防盲复明手术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反眉形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8例(88眼)白内障患者进行透明角膜反眉形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伞部病例均采用表面麻醉及植入硬性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手术反应、视力和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第1wk的裸眼视力在0.5以上者有80眼,占91%,术后1mo的矫正视力在0.5以上者为85眼(96%).术后患者无1例出现超过1.00D的角膜散光者.结论:在表面麻醉下行透明角膜反眉形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植入硬性人工晶状体手术具有安全、前房形成好、切口不易渗漏、恢复快、散光度数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摘出联合肝素修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22例(26眼),行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肝素修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观察术前与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与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比较,除1眼患者术后因视神经萎缩明显、视力无明显改善外,余25眼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946~520mm-2)与术后3个月(920~499m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有2眼出现一过性高眼压,1周后恢复;术后1个月黄斑囊样水肿1眼,2个月后消失;术后3个月视力下降1眼,为视神经萎缩引起。术后随访期间未见角膜内皮失代偿、虹膜粘连、后囊膜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肝素修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但术前评估、手术技巧及术后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手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60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6-01/2010-01确诊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52例60眼,Ⅱ~Ⅲ级核47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Ⅳ~Ⅴ级核13眼,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糖尿病患者52例60眼白内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50眼(83%)术后1wk裸眼视力≥0.4。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经处理对术后视力无影响。结论: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采取恰当的术式,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预置小梁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1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囊外摘出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预置小梁切口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患者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眼压均降至正常范围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1眼发生早期人工晶状体前膜,2眼暂时性角膜水肿。 结论:预置小梁切口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是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