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陶莹  于玮  王珏  贺志立  段雪晶  朱艳培  李晶  李宁  戴洁 《北京医学》2012,34(12):1065-1067
目的 探讨利用人肝癌细胞系,建立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在肝细胞癌自杀基因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人肝癌细胞系Be17402和HepG2,制备皮下移植瘤,后将肿瘤组织接种于裸鼠肝内,建立裸鼠肝原位移植瘤模型.HE染色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裸鼠皮下成瘤率为100.0%(4/4).肝内接种肿瘤,裸鼠存活率100.0%(32/32),成瘤率81.3%(26/32);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成浸润性生长;肺、肠系膜淋巴结等组织器官未见肿瘤转移灶.结论 应用人肝癌细胞系建立的裸鼠肝原位移植瘤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人肝癌的解剖学特征,但肝癌转移模型的建立方法尚需探讨.  相似文献   

2.
人肝癌裸鼠皮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培养对数生长期的BEL-7402人肝癌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皮下移植瘤后再移植于裸鼠肝内,利用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结果:成功的利用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建立了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移植瘤成功率达93.3%。结论:与传统的肝原位移植瘤模型制作方法比较,利用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建立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简便,成功率高,便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人肝癌裸鼠皮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肝原位移植癌模型。方法:先用组织学完整的新鲜人肝癌组织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皮下移植癌,然后用此移植癌组织再接种于裸鼠肝内,建立肝原位移植癌模型(间接肝原位移植癌模型),并将其与直接肝原位移植癌模型、皮下移植癌模型和腹腔内移植癌模型作比较。结果:建立的间接肝原位移植癌模型能稳定传代,移植癌存活率达100%,自发转移率达57.8%。与直接肝原位移植癌模型比较,该模型移植瘤存活  相似文献   

4.
大鼠肝移植的麻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大鼠肝移植中的合适剂量.方法对100只雄性Wister大鼠行40例肝移植,观察供受体麻醉过程、药物剂量和效果. 结果供体手术氯胺酮麻醉的剂量以100~125 mg/kg合适,受体手术氯胺酮麻醉的剂量以75~100 mg/kg合适.结论在大鼠肝移植的手术中,氯胺酮是一种理想的麻醉药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5-烯丙基-7-二氟亚甲基白杨素(ADFMChR)对人卵巢癌CoC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方法 建立人卵巢癌CoC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5组:生理盐水组、顺铂组(2mg/kg)、低剂量ADFMChR组(6 mg/kg)、中剂量ADFMChR组(18 mg/kg)和高剂量ADFMChR组(54mg/kg),每组4只.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裸鼠体重的变化;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移植瘤细胞凋亡率.结果 ADFMChR对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瘤重抑制率分别达62.76%、91.76%和77.55%.PI流式细胞术结果 显示ADFMChR诱导移植瘤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ADFMChR具有抑制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并能诱导移植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研究过表达和沉默 AEG-1基因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 AEG-1基因在调节肝癌细胞定向肺转移 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以携带过表达 AEG-1序列及对照基因序列的慢病毒(lentivirus)转染 SMMC-7721肝癌细胞株 (SMMC-7721-AEG-1-L;SMMC-7721-control-L);以携带shRNAAEG-1及对照shRNA 质粒(plasmid)转染SMMC-7721 细胞株(SMMC-7721-shAEG-1-P;SMMC-7721-control-P);使用实时定量 PCR 和 Westenblot检测 AEG-1的表达;随后 使用荧光素酶基因慢病毒包装颗粒转染上述4种稳定转染细胞株。使用上述细胞株分别建立3种裸鼠肝癌模型:皮下 移植瘤模型,原位移植瘤模型和血行播散模型;每种细胞株每一模型5只 Balb-c裸鼠,共60只。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 观测肿瘤的生长情况并绘制肝细胞肿瘤生长曲线;建立肝癌原位移植瘤和血行播散模型,采用生物发光活体成像技术及 组织病理学方法监测造模成功率及肿瘤在肝内、肝外转移情况。结果 通过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可观察到 AEG-1过表 达组肿瘤体积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裸鼠肝脏组织出现弥漫性侵袭转移灶;在肝癌原位移植瘤和血行播散模型中可观察到 AEG-1过表达/沉默可以导致肝癌细胞肝内转移、肺转移率和转移灶数量显著增高/降低。结论 过表达 AEG-1基因可 促进肝癌细胞生长以及定向肺转移,沉默 AEG-1基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及定向肺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蜂毒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肝癌Hep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蜂毒素组(1、2、4 mg/kg)和氟尿嘧啶 (5-FU,2 mg/kg) 组,各组腹腔注射给药10 d,用药结束后隔天处死动物.观察蜂毒素腹腔注射对人肝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的的影响,计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蟾毒灵对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抗肿瘤作用及对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为蟾毒灵高(1.5mg/kg)、中(1mg/kg)、低(0.5mg/kg)剂量治疗组,阿霉素8mg/kg治疗组和模型组。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第25天测量肿瘤体积,取瘤组织做HE染色观察肿瘤坏死程度并行电镜观察,DNA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标记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蟾毒灵各剂量组肿瘤体积均较模型组明显缩小(P<0.01),生存期较阿霉素治疗组及模型组延长(P<0.05)。电镜观察到蟾毒灵各组肿瘤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征象,低、中、高剂量治疗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5.87±2.13、8.86±2.96和10.60±3.42,明显高于阿霉素治疗组的3.28±0.98(P<0.05或P<0.01);蟾毒灵各组瘤组织的Bax表达明显增强,而Bcl-2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蟾毒灵对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过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鹅掌草三萜皂苷对裸鼠H22肝癌细胞构建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肝癌增殖的影响,为阐明鹅掌草三萜皂苷对肝癌增殖的抑制效应机制,为治疗肝癌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建立H22肝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与鹅掌草三萜皂苷高、中、低剂量(15,10,5mg/kg)组,给药干预21d后,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收集模型组与高剂量组肿瘤组织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不同浓度(15,10,5mg/kg)的鹅掌草三萜皂苷干预21d后,与模型组(0mg/kg)比较,均能抑制H22肝癌移植瘤增殖,其中高剂量组抑制肿瘤增殖效果最显著。通过GC-MS分析,共筛选出70种代谢产物为明显改变的代谢产物,其中高剂量组相对模型组下调代谢物有47个。差异代谢物KEGG功能分析表明,代谢物主要与组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β-丙氨酸新陈代谢等代谢通路有关。结论鹅掌草三萜皂苷可以有效抑制肝癌移植瘤生长,组氨酸代谢可能在三萜皂苷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35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姜黄素高剂量(200mg/kg)、中剂量(100mg/kg)、低剂量(50mg/kg)组、溶剂对照组和顺铂组(3mg/kg),每组7只,姜黄素连续灌胃给药15d,顺铂组每3天腹腔注射给药,共5次。停药24 h后处死裸鼠,测量裸鼠体重、移植瘤体积、瘤重,计算抑瘤率;光镜下观察移植瘤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处理组的移植瘤体积均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