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该院2005-2011年LC术后发生胆漏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迷走胆管漏3例、胆囊管残端漏3例、胆总管壁烧灼伤致胆漏1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迷走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胆总管壁烧灼伤及肝外胆管损伤是LC术后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适应证,仔细辨别胆囊三角解剖结构,采取顺行和逆行结合、通畅腹腔引流,适时把握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是防治胆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邢雅翕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24-192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的52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胆管损伤6例,包括胆总管横断2例,胆总管夹闭1例,胆囊管残端漏1例,胆囊迷走胆管损伤2例。胆总管损伤患者均行一期手术,胆囊迷走胆管损伤患者置管引流治愈。结果:本组患者1例因发生胆管狭窄后再次手术行Roun-en-y吻合术,其它患者恢复顺利。结论:严格规范的操作,胆囊三角良好的显露,辨清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管之间的关系,必要时中转开腹,是避免肝外胆管损伤和预防胆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道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胆囊床迷走胆管漏4例,胆总管探查后放置T管胆漏3例,拔T管后胆漏3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管手术及拔T管后.主要原因与胆管解剖变异及胆管损伤和操作不当等有关,应根据有无胆管损伤或梗阻以及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内镜及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对1995-2010年6年中我院2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的10例胆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行腹腔引流术;3例行腹腔镜探查,其中1例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重新夹闭成功,2例胆管损伤者中转开腹;1例经MRCP证实胆囊管残端漏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冲洗置管引流术,3周后开腹手术.10例均治愈出院.随访1-5年,1例术后1年出现胆管狭窄行二次手术.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应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肝下放置引流管有重要价值,但关键在预防.  相似文献   

5.
黄锦远  姜杰  曹锡朝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2929-2930
目的:探讨胆管术后胆漏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胆管术后胆漏患者52例,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胆漏发生时间1~30d;胆漏原因中以开腹胆囊切除术胆囊管结扎线脱出导致胆漏以及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合并远端残石最多,各10例(19.23%);其次腹腔镜下胆中切除术(LC)加腹腔引流胆漏7例(13.46%),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拔T管后及开腹胆囊切除加引流胆漏各6例(11.54%),LC胆总管电灼伤5例(9.62%)。本组38例保守治疗,14例再次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胆管术后胆漏原因较多,应从围术期三个方面积极做好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谭德明 《华夏医药》2005,9(3):237-23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4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胆道损伤6例,包括胆总管横断1例,胆总管电灼伤1例,胆总管夹闭1例,胆囊管残漏1例,胆囊床或胆囊迷走胆管损伤2例。胆总管损伤患均行一期手术;胆囊迷走胆管损伤的患置管引流治愈。结果本组患1例因发生胆管狭窄后再次手术,其它患恢复顺利。结论严格规范的操作,胆囊三角良好的显露,辨清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管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胆囊管必要时中转开腹,是避免肝外胆管损伤和预防胆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赵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228-1229
的:分析LC后并发胆漏的患者20例,以探讨LC并发胆漏的防治策略。方法:对1994~2004年于我院接受LC治疗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的胆漏原因主要为肝外胆管损伤(10例,50% )、胆囊管残端漏(7例,35% ) ,迷走胆管漏(3例,15% )。肝外胆管损伤患者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为行胆管空肠Roux -Y形吻合术和行鼻胰胆管引流术;胆囊管残端漏患者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为剖腹探查并结扎胆囊管残端,常规行T管引流和腹腔镜下吸尽胆汁,并再次钳夹胆囊管残端;迷走胆管漏患者主要是保持引流管通畅。所有患者经相应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LC后胆漏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LC后胆漏发生率的关键在于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管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3年5月~2006年5月间胆管手术后发生胆漏的7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胆漏的原因为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3例,胆囊管残端漏1例,胆总管切开取石下端探查胆总管前壁误损伤修补术后胆漏1例,拔T管后胆漏2例。保守治疗6例,手术治疗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管手术及拔T管后,主要原因与肝床毛细胆管和细小副肝管损伤,局部炎症和操作不当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的轻重,有无胆管梗阻以及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2400例腹腔镜胆管术后8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胆囊管钛夹脱落经开腹手术重新结扎胆囊管治愈,1例肝总管损伤致胆漏者经腹腔镜置引流管后胆漏停止,3个月后因肝总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全部病例随访1~5年,无胆管并发症发生。结论:肝外胆管或迷走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或夹闭不全、T管滑脱或T管窦道未形成是腹腔镜胆管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充分引流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关键在预防。  相似文献   

10.
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的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我院施行的2400例LC中胆管损伤7例,占0.3%。其中1例系胆囊亚急性炎症,接受LC手术,由于Calot三角区炎性水肿,解剖结构不清而致胆总管损伤,术后漏胆,术后2日转开腹行胆总管空肠吻合,后痊愈出院。另1例接受LC手术时,由于操作粗糙致灼伤胆管,术后出现漏胆,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开腹术中发现钛钉滑脱,胆囊管残端漏胆,置血浆管引流,住院20余天,痊愈出院。还有1例在接受LC  相似文献   

11.
胆漏23例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3例胆漏的治疗经验。方法:肝胆术时预防性放置腹腔乳胶管引流处理胆漏20例,其中2例改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4例再次开腹手术,对形成腹腔内胆汁中的3例胆漏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结果:14例胆漏通过术中预防性放置乳胶管引流术后1周左右愈合,2例行ENBD者20d愈合,3例行PCD者,2例PCD术后1月愈合,另一例使患者的一般情况得到改善为再次手术创造了机会,4例并发胆汁性腹膜炎者均再次开腹手术,加强引流并胆道减压后治愈。结论:胆道手术放置引流指征宜松,ENBD,PCD在胆漏治疗中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总结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以及防止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肝胆外科手术后出现胆漏并发症的患者16例,总结并分析此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原因,并探讨研究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此16例患者中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的患者有5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有3例(其中开腹胆囊切除术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肝外伤手术的患者有2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的患者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患者2例,肝癌肝叶切除的患者有1例,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术的患者1例。其中15例患者治愈出院,有1例患者死亡,患者的治愈率为93.8%;主要的治疗方法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主要方法为B超引导下的置管引流。结论在行肝胆外科手术后造成患者胆漏的原因主要为T管脱落或拔除后胆漏,胆肠吻合口漏,迷走胆管损伤、肝内胆管损伤、残端钳夹脱落等,大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治愈率较高,在行手术的过程中早期预防,充分引流可以有效的预防胆漏的发生,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谭卫 《江西医药》2011,46(3):225-22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2003年5月-2010年11月我院对168例急性胆囊炎施行四孔法LC,术中须胆囊减压,采用"吸、挤、切、缝"等方法处理胆囊管,术后均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果166例完成LC;中转开腹2例,其中Mirizzi综合征I型1例,胆囊三角粘连致密呈"冰冻状"1例,解剖不清。8例术后胆漏,其中2例再次行腹腔镜探查术,1例胆囊管残端结石引起残端漏,取出残端结石上钛夹,1例胆总管损伤中转开腹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1例行ERCP检查胆囊管残端小漏行ENBD治疗;1例术后胆总管残余小结石行EST治疗;3例保守治疗。均全部治愈。结论LC治疗急性胆囊炎是行之有效的,但要求术者解剖清楚,腔镜操作熟练,并选择适当的病例和手术时机,细心、耐心解剖胆囊三角,酌情处理胆囊管,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如腔镜操作困难,应果断及时中转开腹以确保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术胆漏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5年5月~1999年4月我科施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漏10例,占1.8%,均经再次手术或肝下间隙引流痊愈,无1例死亡。结论 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损伤肝外胆管,妥善处理胆囊床及胆囊管残端是防止胆漏的关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引起胆漏,需再次手术治疗,迷走胆管漏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放置肝下引流管引流1~2周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15.
游学明 《中国医药》2012,7(7):866-86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处理异常胆囊管的方法,以期降低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总结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421例LC中引起胆道损伤及中转开腹的原因,并对39例胆囊管异常的临床操作进行探讨.结果 421例行LC的患者中成功完成418例,成功率为99.3% (418/421),中转开腹3例(均为胆囊管异常:1例为迷走胆管漏,行迷走胆管结扎,腹腔引流后痊愈;1例副肝管损伤行开腹,于胆总管处放T管引流,缝合漏口;1例为胆囊管结石嵌顿挤压无效行开腹切除胆囊).39例胆囊管异常中,胆囊管病理异常31例,占79.5% (31/39):无胆囊管2例,胆囊管增粗、局部膨大13例,胆囊管及胆囊壶腹结石12例,胆囊管变短(<0.4 cm)4例;胆囊管解剖异常8例,占20.5%(8/39):副肝管迷走胆管汇入胆囊管3例,胆囊管细长3例,胆囊管汇入胆总管2例;36例经由LC完成,手术成功率为92.3% (36/39).39例胆管异常患者LC术中胆管损伤2例,发生率为5.1% (2/39),均为副肝管迷走胆管汇入胆囊管所致.术后置腹腔引流管39例,有6例可疑胆漏,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未出现胆管狭窄、胃肠道损伤、肠瘘及腹腔出血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随访6 ~12个月均无肠粘连、肠梗阻等远期并发症.结论 胆囊管异常为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高危因素,准确分辨、分离及正确处理胆囊管可降低胆道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28例胆管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胆管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昆明市延安医院1994~2007年胆管手术后发生胆漏的28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为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15例,胆总管癌切开探查后胆漏1例,胆囊管残端漏1例,T管早期滑脱或拔T管后胆漏10例,T管引流术后护理不当1例。保守治疗21例(75%),再手术7例(25%),除1例胆管癌晚期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管手术及拔T管后.主要原因与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局部炎症和操作不当等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的轻重.有无胆管梗阻以及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总结教训,为防治胆道损伤提供经验。方法 总结1992年1月—1998年12月27例腹腔镜胆道损伤的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Ⅰ型损伤11例,其中胆囊管漏4例,迷走胆管漏7例,胆囊管漏重新结扎胆囊管,11例均放置腹腔引流管,Ⅱ型7例系胆总管、右肝管肝外分支漏胆,胆总管漏3例,再次手术放置T型管支撑3个月,右肝管肝外分支漏4例,2例行右肝管T型管支撑,2例行右肝管一空肠Ruox—en—y吻合术;Ⅲ型3例系胆总管狭窄而无漏胆,行胆总管一空肠Ruox—en—y吻合术3例;Ⅳ型6例,胆总管完全横断。2例术中发现行胆总管断端吻合术,4例行胆总管一空肠Ruox—en—y吻合术。随访时间最长10年,平均5.4年。术后21例恢复良好,6例反复出现胆管炎症状。结论 腹腔镜所致的胆道损伤,远期效果不佳,应及时发现,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安全胆囊切除,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0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LC顺利完成108例,中转开腹1例,中转开腹率0.93%(1/108)。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占1.85%,其中胆管狭窄1例,胆漏1例。结论LC是胆囊切除的首选方法;经后三角入路线解剖胆囊管是行LC的安全方法;明辨胆管、血管和脏器的关系后再行处理是行LC的可靠方法;若遇胆囊管和胆总管关系不清时,采用改良逆切胆囊是行LC的稳妥方法,胆囊穿刺减压是行LC便于操作的便捷方法;放置腹腔引流是防治胆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对联合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治疗的6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先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均成功进行胆管造影,胆管及胆囊显影,成功率100%,继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总管结石用取石网蓝或球囊取出,鼻胆管引流(ENBD)后3—7d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ENBD中发现胆囊管低汇流6例,胆管下段炎性狭窄5例。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8例,急性轻型胰腺炎2例,EST后无十二指穿孔、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无胆总管残石。65例随访3~6个月未见残石及胆管炎发生。结论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致胆管损伤的具体原因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就LC手术发生胆管损伤8例具体病例,分析胆管损伤形成原因、补救措施并进行随访。结果:肝总管横断1例,胆总管分离损伤2例,电灼穿孔1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不明原因胆漏2例,分别经肝总管端端吻合、胆总管直接修补、“T”管支架引流、胆囊管结扎、鼻胆管引流、保守治疗等治愈。平均随访27个月,无胆管狭窄。结论:强调术人为因素包括经验、操作水平、防范意识的重要性,建议逆行分离、胆囊减压方法的应用,在A型和D型损伤病例可试用鼻胆管引流等以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