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凤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294-1295
目的:评估受血者在输血前接受输血相关检查的意义。方法:对l200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爱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RUST)检查。结果:HBsAg阳性、抗-HCV阳性和两者均阳性的百分率分别是21%、2.O%和0.5%,其中48例HBsAg阳性者没有输血史,在输血前检查中首次检出阳性;24例抗-HCV阳性者均有输血史,在肾透析患者中,抗-HCV阳性率达8%。抗-HIV阳性者1例。未检出TRUST阳性者。结论: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受血者在输血前传染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166例输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查。结果HBsAg阳性、抗-HCV阳性的百分率分别为13.8%和3.0%。单独ALT〉40u/L者115人次,未检出抗-HIV阳性和梅毒抗体阳性:结论对受血者在输血前传染病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四项传染病患者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输血前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法对1905输血者进行了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检测。结果 HBsAg为阳性144例,阳性率为7.56%;抗-HCV阳性54例,阳性率2.52%;抗-HIV阳性1列,阳性率0.52%;抗-TP阳性48例,阳性率为2.52%。男女两性的感染率是没有明显差异的(P>0.05)。HBsAg阳性率各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年组和老年组HBsAg阳性率高,青少年组HBsAg阳性率明显降低。抗-HCV、抗-TP阳性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抗HIV阳性率略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血者输血前乙肝、丙肝、梅毒的感染率较高,对患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检测,可以减少医院感染,有效的加强了输血安全,为血液传播疾病引起的医患纠纷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拟输血患者HBsAg、抗-HCV、梅毒TP、抗-HIV感染情况,预防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生物防护与自我保护。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47628例拟输血患者进行以上四项检测,按项目、姓别、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47628例患者中,总阳性6316例,总阳性率13.26%。其中HBsAg阳性4308例,阳性率为9.04%;抗-HCV阳性772例,阳性率为1.62%;梅毒-TP阳性1212例,阳性率为2.54%;抗-HIV阳性24例,抗-HIV阳性率为0.05%;梅毒TP男性略高于女性;抗-HCV、梅毒阳性率TP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结论通过对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检测,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也可发现隐性感染者,为临床治疗、经血液传播疾病引起的医患纠纷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3612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用梅毒血清学(TRUST)法检测梅毒抗体,速率法(正常值0-40单位)检测谷丙转氨酶(ALT)。结果3612例受血者中HBsAg的阳性率为16.94%、抗.HCV的阳性率为0.47%、抗.HIV的阳性率为0.08%、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74%,转氨酶不合格率13.29%。结论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指标检测,是一项对医患双方有自身保护作用的措施,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输血前5种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院患者输血前病毒性感染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359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检测,同时用生化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用梅毒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TRUST)初筛,阳性者用ELISA法确证。结果梅毒抗体经TRUST法检测阳性率为1.96%(164例),再经ELISA法确证阳性率为1.69%(142例),HBsAg、抗-HCV、抗-HIV阳性率分别为12.2%(1020例)、1.15%(96例)、0.38%(32例),ALT〉40U者为7.5%(627例)。结论 5种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对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及预防医源性疾病的传播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16-3717
目的:分析输血前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的检测结果.方法:对我院640例受血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ASA)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r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75例(11.7%(,抗-HCV阳性10例(占1.56%);抗-HIV1+2型阳性1例(0.15%);抗-TP阳性3例(占0.47%);输血前四项总阳性89例(13.9%).结论:对输血前进行感染疾病的检测,可以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状况,发现潜伏期无症状感染,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五项感染性指标检测对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下半年5600例患者进行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总阳性率为12.17%,其中各单项阳性率分别为:HBsAg 10.48%、抗-HCV0.34%、抗-TP 1.07%、抗-HIV0.017%、抗-HAV 0.26%。结论对输血和手术前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控制感染和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血源性疾病的病因、疾病传播的责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本院6000例受血者进行输血前ALT、抗-HCV、抗-HIV、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和TP9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与分析。结果在所检测样本中:①HBsAg、ALT阳性为536例和496例,阳性率分别为8.93%和8.27%;②抗-HCV阳性为44例,阳性率为0.73%;③抗-HIV阳性1例,阳性率为0.02%;④TP抗体阳性48例,阳性率为0.80%;⑤HBsAb阳性率为18.33%;HBcAb阳性率为14.33%;HBeAg阳性率为8.53%;HBeAb阳性率为2.27%;HBeAb+HBsAb阳性64例(1.07%);HBsAg+HbsAb阳性20例(0.33%);HbsAb+HbcAb阳性116例(1.93%)。结论输血前的受血者血清学检测,对于控制医院内感染,减少医疗纠纷及其隐患的发生,明确医患责任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19483例患者四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分析,探讨输血前和术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的重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19483例输血前和术前患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分析。结果〈br〉 在19483例患者中,检测样本总阳性数1606例,总阳性率5.16%,其中HBsAg阳性1242例(6.37%)、抗-HCV阳性123例(0.63%)、抗-HIV1/2阳性待复检3例(0.015%)、确诊阳性3例(0.015%)、抗-TP阳性238例(1.22%)。结论对输血前和术前患者四项传染性指标进行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同时对减少医院感染,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瑞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274-275
目的探讨输血前检查血液传染病的必要性。方法查阅本市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034例输血病历,统计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抗HIV抗体[抗-HIV(1+2)]阳性率。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0.25%,抗-HCV阳性率为0.68%,抗-HIV(1+2)阳性率为0,抗-TP阳性率为0.29%。结论患者在输血前对相关传染病指标进行检测,能够预防传染病通过血液传播,防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感染,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受血者输血前对常见血源性传染病病原携带情况.方法受血者输血前标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甲苯胺红不加热快速应试验(USR)四项免疫检查,并与无偿献血者的检测指标作比较.结果受血者HBsAg、抗-HCV两项结果阳性指标均明显高于同期无偿献血者.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免疫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李笋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99-100
目的探讨传染性疾病标志物在手术和输血前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5000份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所选标本均采用ELISA法对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步骤根据试剂盒列出的操作方法进行。结果本文所选5000份标本中,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总的阳性例数为315例,总的阳性率为6.3%(315/5000)。HBsAg阳性例数为196例,阳性率为3.92%;抗-HCV阳性例数为92例,阳性率为1.84%;抗-HIV阳性例数为2例,阳性率为0.04%;梅毒抗体阳性例数为25例,阳性率为0.5%。结论患者在手术前和输血前进行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有助于防止交叉感染,避免术中医务人员感染,并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14.
雷再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195-2196
输血是治病救人不可替代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又是血液性疾病传播的一条渠道。为了确保受血者安全,减少和避免患者医院内感染及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预防和杜绝因输血感染传播性疾病引起的医疗纠纷,要求受血者输血前均接受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查。对本院1246名住院拟输血患者的血液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血前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感染检测结果及意义。方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6月在我区第一人民医院2026例输血前患者所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艾滋病抗体(抗-HIV)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阳性者109例(5.38%);抗-HCV阳性者34例(1.68%);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者7例(0.35%):抗-HIV阳性者0例(0.00%)。结论输血前的血清标志及传染性指标检测检测结果不仅可以提供客观依据,避免日后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有助于患者及早了解病情并及时治疗,还可预防院内疾病的传染,提醒医务人员及患者在手术、输血治疗或其他侵入性检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本院妇产科患者输血前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了解专科医院输血前患者传染病感染状况。方法对630例妇产科患者输血前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TP)实验。结果检出HBSAg阳性6例(0.95%)、抗HCV阳性1例(0.16%)、梅毒阳性2例(0.32%)、抗HIV初筛阳性后按规定送确认实验室用免疫印迹法确认无1例阳性。结论本院输血前患者血清4项传染病指标阳性率较低,明显低于综合医院,通过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及时发现潜在传染源,为新生儿提早做好预防保健,有利于患者治疗及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对传染病感染的辅助诊断、区分责任、减少医疗责任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有针对性的加强自我防护,防止或减少职业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输血患者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感染状况,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EUSA法检测HBsAg、抗-HIV、-HCV、抗-TP检测。结果:我院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总阳性率为12.76%,其中HBsAg性率为11.20%,抗-HIV阳性率为0%.抗-HCV阳性率为0.58%,抗-TP阳性率为1.21%。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可以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经血液传播疾病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从而减少医患纠纷,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患者血液暴露前的健康状况,探讨设置血液传染病指标相关项目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患者的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获得性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抗体(抗-TP)进行检测。结果 967名血液暴露前患者血液传染病指标感染率为HBsAg4.76%(46/967),抗-HCV1.65%(16/967)、抗-HIV0.41%(4/967)及抗-TP2.38%(23/967),总感染率为9.10%。结论拟血液暴露的患者血液传染比较严重,把上述相关指标纳入常规检测项目,对院内感染的控制,医务人员加强自身防护既减少医疗纠纷均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输血前检查受血者各项血源性疾病感染指标的阳性率情况,为鉴别受血者是否因输血传播疾病提供有效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输血前1905例患者输血检查HBsAg、抗-HCV、抗-TP、抗-HIV。结果 1905例患者中,HBsAg阳性73例(3.832%)、抗-HCV阳性24例(1.260%)、抗-TP阳性2例(0.105%)、抗-HIV阳性1例(0.052%)。结论输血前患者血清各项血源性疾病感染水平还较高,输血前检查为区分患者是否为输血后经血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提供了举证倒置的临床依据,同时也是医患双方自身保护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与胶体金试纸法在检测HBsAg、HCV抗体和HIV-1/2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的2072例急诊手术患者,分别用胶体金试纸法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比较2种方法的阴性符合率。结果胶体金试纸法检出HBsAg、HCV抗体和HIV-1/2抗体阴性分别为2062例,2068例,2070例,ELISA法检出阴性分别为2066例,2070例,2068例。2种方法检测HBsAg、抗-HCV阴性符合率为100%,检测抗.HIV阴性符合率为99.9%。2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试纸法和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和抗-HIV的阴性符合率高,而胶体金试纸法操作简便、反应快速,适用于急诊手术输血前的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