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各项指标的特点,探讨高血压的治疗策略。方法选择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非杓型组),杓型30例(杓型组),比较两组24小时动态血压各项指标。结果两组24小时平均血压、血压负荷、最高血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杓型组血压变异性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变异性较大,这可能是其靶器官损害发生率较高,且严重的重要原因,提示在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上除应控制血压水平外,还要重视对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变异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于确诊的高血压病人,1次/d,每次1片服用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30天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跟踪3个月监测血压。结论: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4.
赵本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458-1460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个体中非杓型血压模式与有关因素的关联性进行女性、绝经期妇女、钠敏感、SA、睡眠质量、易怒、敌意、抑郁、压力、社会支持、社会经济地位与非杓型高血压有关.了解与夜间血压模式改变关联的潜在性因素有助于我们确定原发性高血压中的非杓型患者和具有潜在性器官损害的个体,通过对这些与非杓型高血压关联因素的了解,为进一步针对夜间血压节律变化开展干预控制措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时间对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清晨血压的影响。方法人选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清晨及晚上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治疗12周,并于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白天、夜间平均血压变化,并计算出血压昼夜差值百分比,并于治疗期间通过家庭自测血压方法测量清晨血压,并计算出清晨血压平均值及达标率。结果12周后晚上服药组血压昼夜差值百分比高于清晨服药组(P〈0.05),且家庭自测清晨血压无论是SBP还是DBP,晚上服药组均低于清晨服药组,且达标率较好(P〈0.05)。结论晚上服药组能更好地调整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并降低清晨血压。  相似文献   

6.
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研究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120例研究对象分为A型行为高血压组(A组)及单纯高血压组(B组),用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比较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A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高于B组(t=2.137,P=0.035),夜间平均舒张压A组明显高于B组(t=4.215,P=0.000);A组患者收缩压非杓型改变率高于B组(X^=6.400,P=0.011),舒张压非杓型改变率明显高于B组(X^2=13.297,P=0.000)。结论:血压夜节律与A型行为显著相关,提示A型行为可能为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120 例研究对象分为A型行为高血压组(A组)及单纯 高血压组(B组)、用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 M)比较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 A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高于B组 (t=2.137,P=0.035),夜间平均舒张压A组明显高于B组(t=4.215,P=0.0 00);A组患者收缩压非杓型改变率高于B组(χ2=6.400,P=0.011)、舒张压非杓型 改变率明显高于B组(χ2=13.297,P=0.000).结论血压昼夜节律与A型行为显著相关,提示A型行为可能为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清滔 《华夏医学》2005,18(6):963-965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乐卡地平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异常血压节律的影响.方法:选128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清晨或夜间口服乐卡地平10~20mg,1次/d.治疗前和疗程第6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两组均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夜间服药组约有80%血压昼夜节律改善,并抑制或延缓清晨血压的迅速上升.清晨服药组60%血压昼夜节律改善.结论:根据患者血压节律特征及降压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合理安排给药时间在有效平稳降压的同时恢复正常血压节律,从而保护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降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药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经24h动态血压监测,属非杓型的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清晨顿服缬沙坦80mg,观察组晚间服用缬沙坦80rag。给药8周复测24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O.05),且治疗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有效率分别为18.8%和46.8%,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对于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晚间服药缬沙坦可更好改变血压昼夜节律,从而达到保护靶器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杓型与非杓型血压的性别差异对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左室肥厚(LVH)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随血压昼夜节律及性别不同存在差异[1].血压参数与左室重量、室间隔厚度的相关性在两性间也不完全相同.我们用动态血压监测与超声心动图相结合的方法对204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血压昼夜模式及性别对致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 (ABPM)法比较 3 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经氯沙坦 (5 0mg/d)治疗 4周后 2 4h平均血压、白昼及夜间平均血压、心率、血压负荷、夜间下降率等的变化 ,并与诊室血压 (CBP)相比较。治疗 4周末 ,CBP、2 4h平均血压、白昼及夜间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均有显著降低 ,心率无显著改变。CBP示 4周末总有效率为 70 .0 %。各时点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 ,对夜间血压的影响略小 ,但血压昼夜节律无显著改变。降压疗效谷 /峰比大于 70 %。提示 :氯沙坦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 ,维持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尤适于夜间血压低的杓型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动态血压监测能够反映一天中血压的波动,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预后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还未在广大居民中普及。目的 明确对24 h动态血压监测接受情况的影响因素,为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中的推广提供建议。方法 于2018年6—7月,调取上海市金山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过去1年中接受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在管高血压患者169例,对其进行历史资料调取和问卷调查。同期,采用方便抽样法,按1∶1的比例选择不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在管高血压患者169例。调查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情况、高血压的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目前临床表现及相关治疗手段、对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态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是否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影响因素。结果 169例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表示,24 h动态血压监测不太方便携带和操作、对其是否有利于自身血压控制也不太赞同,也并不十分愿意继续佩戴仪器进行血压监测。169例不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表示,不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方便〔58.6%(99/169)〕、血压正常无需佩戴〔30.2%(51/169)〕及没时间〔25.4%(43/169)〕。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治疗方法及治疗方案考虑因素的了解情况、祖父/外祖父有无高血压病史、精神紧张频率、有无进行体质量控制及高血压相关症状是高血压患者对24 h动态血压监测是否接受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可从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日常行为习惯、临床表现和治疗等影响因素方面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宣教普及,以及从简化动态血压监测操作等方面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推广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ABPM)特点。方法:使用美国Accutraker Dx型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42例老年EH患者、38例老年健康者及39例非老年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EH患者24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增高,以收缩期高血压为主要表现;24h、日间、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也明显增高,仍以收缩期血压负荷增加为主要表现;出现昼夜节律性紊乱,低谷及勺型发生率明显降低(分别为40.48%和26.19%)。结论:平均动脉压和血压负荷可做为高血压诊断的重要参数;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及勺型发生率减低可做为高血压预后判断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 4h平均脉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将 5 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 -左室肥厚 (LVH)组和非LVH组 ,进行 2 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①两组 2 4h平均脉压 (PP)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偶测PP(P <0 .0 5 ) ,LVH组显著高于非LVH组 ;②两组 2 4h平均PP及偶测PP均与左室后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呈正相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是导致左室肥厚的相关因素之一 ,2 4h平均脉压较偶测脉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照组患者为偶测血压。比较两组患者半年内的服药依从率、血压控制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监测1个月、3个月、6个月与监测前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依据,有效监测血压、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穴位艾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和肾精不足型,并将其回顾性分为穴位艾灸组与对照组。穴位艾灸组(80例)在原有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2个月联合穴位艾灸治疗,对照组(80例)仅接受原有降压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的血压并比较其变化。结果艾灸治疗2个月后穴位艾灸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2个月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改变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穴位艾灸可以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高血压病左室重构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对 43 1例门诊初诊高血压病患者均进行动态血压检查。依据左室构型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 4组 :分别为正常左室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离心性肥厚组。对 4组的动态血压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收缩压各项指标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舒张压指标中仅夜间舒张压向心性肥厚与离心性肥厚组较正常构型和向心性重构组为高 ,其余舒张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 :收缩压指标是高血压左室构型改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接近3亿人,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庞大,需要更好的医疗技术与手段管理血压,尽可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动态血压监测作为高血压诊断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能够准确而全面地反映血压整体情况,在临床应用的30余年中,动态血压监测能够准确发现“隐蔽性高血压”,包括单纯夜间高血压,并很好地避免“白大衣性”高血压,24 h动态血压监测不仅可以了解血压变化趋势,还包括血压负荷、负荷指数、血压分布模式、血压下降率、低谷/峰比以及一昼夜血压总体变异情况,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动态血压监测还可应用于临床其他病因及疾病的判断与诊断中。本文就动态血压监测最新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并总结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未来将动态血压监测更好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24hABP)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10年以上病史、经冠脉造影或64排CT证实无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1例,分别作24hABP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oppler echocardiography,DECG)检查,观察24hABP,包括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24h平均脉压(24hPP)与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的关系。结果24hSBP、24hPP与IVST、LVPWT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随着24hSBP增高及24hPP增大而肥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未经正规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位和低位硬膜外阻滞时对血压的影响。方法: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的急诊中上腹部手术麻醉病例42例(Ⅰ组)和下腹部手术麻醉病例47例(Ⅱ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后,比较手术时间、局麻药总量、麻醉后动脉血压下降的幅度和时相。结果:(Ⅰ组)手术历时62.3±17.8min,局麻药总量为利多卡因387.0±31.2mg,(Ⅱ组)手术历时56.8±14.9min,利多卡因总量366.7±30.1mg,均无显著差异。Ⅰ组硬膜外麻醉前平均动脉压为123.6±13.2mmHg,麻醉后最低的平均动脉压为69.5±10.0mmHg,出现最低平均动脉压的中位时间为26.3min,Ⅱ组麻醉前的平均动脉压为117.3±15.7mmHg,麻醉后最低平均动脉压为71.0±7.4mmHg,出现最低平均动脉压的中位时间为21.3min。两组在硬膜外阻滞后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及下降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未经很好控制的高血压患者硬膜外阻滞后均可引起血压急骤下降,低位硬膜外阻滞与中高位阻滞引起的血压下降幅度和时相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