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返性喉返神经(NRLN)的变异规律及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同一医疗组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的5900例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病例资料,其中22例术中发现NRLN。结果 5900例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共显露喉返神经8850条,其中右侧4451条,左侧4399条;共发现非返性喉返神经22条,全部位于右侧,发生率为0.5%(22/4451);其中Ⅰ型4条、2A型10条,2B型8条。NRLN发生与性别、甲状腺肿瘤性质、甲状腺或者甲状旁腺手术、神经监测仪应用等均无相关性。喉返神经监测病人中3例NRLN显露时间为(4.2±1.8)min,常规显露病人中19例NRLN显露时间为(9.7±2.1)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条NRLN无一损伤。结论 NRLN临床少见,以右侧居多;熟悉解剖特征、提高对NRLN认识、术中精细解剖及喉返神经常规显露是预防NRLN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如何识别和避免误伤喉不返神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307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78例患者接受了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共解剖喉返神经4241根.发现喉不返神经12根(0.28%,12/4241),全部位于右侧;其中男性1例,女性11例.12根中Ⅰ型有2根(16.67%,2/12),Ⅱ型有6根(50%,6/12),Ⅲ型有4根(33.33%,4/12).有1根Ⅰ型喉不返神经术中被误伤(8.33%,1/12).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只要采取正确的解剖方法常规全程显露喉返神经,就可以尽可能的识别和避免误伤喉不返神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直视显露喉返神经的意义及方法.方法 216例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328条(其中3例为喉不返神经,均位于右侧),经甲状腺下方径路150条,占45.73%,经甲状腺侧方径路178条,占54.27%.结果两种方法均未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经甲状腺下方径路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占2%,显露甲状腺段喉返神经平均用时5 min;经甲状腺侧方径路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占1.12%,显露甲状腺段喉返神经平均用时3 min.结论 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是安全有益的,侧方分离显露喉返神经是一种用时短、损伤小、出血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甲状腺手术术前判定和术中识别非返性喉返神经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甲状腺病人存在非返性喉返神经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非返性喉返神经的术前判定和术中识别及保护技巧。结果 4例均为右侧ⅡA型非返性喉返神经,术前颈部增强CT提供诊断依据,手术均无损伤。结论 术前颈部增强CT发现食管后方异常右锁骨下动脉,高度提示右侧非返性喉返神经存在,术中仔细操作,有助于避免损伤。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手术中喉不返神经的手术操作技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喉不返神经解剖特点和变异,总结甲状腺手术中发现喉不返神经的方法和预防损伤的经验。方法分析5例甲状腺手术中发现的喉不返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喉不返神经手术操作技巧。结果经手术证实本组5例喉不返神经均位于右侧,术中有3例切断了喉不返神经,2例出现了声音嘶哑,1例神经吻合后声音无明显变化。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在颈动脉鞘和喉之间,除外甲状腺中静脉之外的任何横行索状结构均不能首先切断,需显露喉返神经后再作处理;甲状腺手术中如探查喉返神经缺如,均需显露颈段迷走神经,以寻找是否存在喉不返神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Zuckerkandl结节的解剖及其在甲状腺手术中作为喉返神经解剖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 147例患者(良性106例,恶性41例)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出喉返神经.测量Zuckerkandl结节大小并分级;辨认Zuckerkandl结节与喉返神经的关系并分型;解剖甲状腺下极并辨认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结果 共对233(左107、右126)侧甲状腺进行解剖.左侧成功解剖93.5%,右侧成功解剖96.0%.Zuckerkandl结节分级如下:0级,左16.0%右13.2%;Ⅰ级,左32.0%右27.3%;Ⅱ级,左46.0%右44.6%;Ⅲ级,左6.0%右14.9%.两侧Zuckerkandl结节分级之间无明显差异.Zuckerkandl结节与喉返神经的关系分型如下:A型,左92.9%,右93.3%;B型,左0右0;C型,左7.1%,右6.7%.左右两侧无明显区别.Zuckerkandl结节分级与喉返神经走行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Zuckerkandl结节分级越高,喉返神经从其内后方走行越多;Zuckerkandl结节分级越低,喉返神经自其外侧通过者越多.右侧喉返神经危险型的发生率(19.0%)高于左侧(8.3%);Zuckerkandl结节与喉返神经的关系对评估甲状腺下极喉返神经通过甲状腺下动脉的方式无明显意义.结论 Zuckerkandl结节是甲状腺手术中定位与解剖喉返神经的重要标志,Zuckerkandl结节分级对喉返神经的解剖及术中损伤的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以期降低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将480例手术前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解刮喉返神经组(232例)与未解剖喉返神经组(248例),比较两组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 解剖喉返神经组神经暂时性损伤率是1.74%(4/232),永久性损伤率是0.86%(2/232),没有解剖喉返神经组暂时性损伤率6.45%(16/248),永久性的损伤率2.82%(7/2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精细的解剖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能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建议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腺叶切除术时应常规精细解剖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8.
[摘要] 非返性喉返神经(non?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NRLN)是一种罕见的解剖变异。由于从迷走神经分支后横向走形入喉,所以在甲状腺手术中有较高的损伤风险。术前CT发现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可预判右侧NRLN存在的可能,使术中保持警惕性。术中神经监测(IONM)能证实NRLN的存在,并有助于保护喉返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喉返神经喉外分支的解剖特点发病情况和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方法:1991年至2001年共收治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的病人145例,术中常规解剖暴露喉返神经。结果:本组共发现喉返神经喉外分支13例,占9%。男4例,女9例,平均年龄46岁,右侧9例,左侧4例。喉返神经喉外分支分为2支者10例,占76.9%,3支者2例,1例为4个分支。喉外分支点距环甲关节入喉处的距离多在2cm以上,有的甚至低于甲状腺下动脉平面。结论:喉返神经有时常在喉外分为2或3个分支,为避免在甲状腺切除手术时损伤喉返神经,作者认为术中常规解剖暴露出喉返神经是避免其损伤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574例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 (RLN )显露的方法和在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近 5年来 ,我院对 5 74例 (10 10侧 )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在术中显露喉返神经 ,然后再行甲状腺的次全切除术和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结果 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损伤 3例 ,其中暂时性损伤 1例 ,永久性损伤 2例 ,损伤率为 0 .3 0 %。结论 甲状腺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特别是在甲状腺叶全切手术时。喉返神经显露必须遵循规范化操作原则 ,首先在甲状腺下极甲状腺下动脉周围寻找喉返神经 ,如有困难可在喉返神经入喉处寻找喉返神经 ,亦可以在颈动脉鞘迷走神经附近寻找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