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预测肝癌肝移植预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对肝癌肝移植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993年4月至2003年1月我科59例采用肝移植治疗的肝癌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原则进行分期,比较各期间肝癌肝移植疗效。结果Ⅰb、Ⅱa、Ⅱb、Ⅲa和Ⅲb期移植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66·67%、50·00%、35·71%和16·67%,各期间术后累计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Ⅰb~Ⅱb和Ⅲa~Ⅲb期移植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25·00%,2年生存率分别为45·71%和25·00%,两组间术后累计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适用于肝癌肝移植术前分期。  相似文献   

2.
影响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探讨国内肝移植治疗肝癌的选择标准。方法对67例接受同种异位原位肝移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基本资料和肿瘤相关资料包括术前病情分级、血清AFP水平、术前辅助治疗以及肝癌大小、数目、pTNM分期、肿瘤恶性程度分级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1年、2年累积生存率为77%、67%,6个月和12个月无瘤生存率为66%和58%。单因素分析显示对肝癌肝移植术后累积生存率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CHILD分级(MELD积分)和肝外大血管侵犯;多因素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率有统计学义的因素是肿瘤大小、大血管侵犯和肿瘤分化程度。结论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因素仍是术前患者肝功能状态。对存在大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需严格控制肝移植术适应证,而无血管侵犯的患者在选择肝移植治疗时肿瘤大小指标可较米兰标准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探讨国内肝移植治疗肝癌的选择标准。方法对67例接受同种异位原位肝移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基本资料和肿瘤相关资料包括术前病情分级、血清AFP水平、术前辅助治疗以及肝癌大小、数目、pTNM分期、肿瘤恶性程度分级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1年、2年累积生存率为77%、67%,6个月和12个月无瘤生存率为66%和58%。单因素分析显示对肝癌肝移植术后累积生存率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CHILD分级(MELD积分)和肝外大血管侵犯;多因素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率有统计学义的因素是肿瘤大小、大血管侵犯和肿瘤分化程度。结论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因素仍是术前患者肝功能状态。对存在大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需严格控制肝移植术适应证,而无血管侵犯的患者在选择肝移植治疗时肿瘤大小指标可较米兰标准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国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手术适应证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月至2004年连续施行的170例原位肝移植手术,对其中原发性肝癌62例的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后长期生存情况等进行分析,探讨手术指征及效果。结果62例肝癌肝移植病人,随访1~39个月,住院期间死亡4例(6.45%),存活病例1、2、3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9.31%,41.38%,58.0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45%,65.59%,42.06%,进一步分析发现肿瘤直径〈5cm者6例,全部无瘤生存;肿瘤伴门静脉主干癌栓者7例,除1例无瘤生存1年2个月外余均于1年内复发或死亡。结论晚期肝癌尚无门静脉主干癌栓者可作为我国肝移植指征,应进一步探索围手术期防治肝癌复发转移措施,进一步提高我国肝癌肝移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肝移植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惟一手段.但有关肝移植指征的探索一直持续不断。如果切除原发肿瘤后仅出现肝转移而无淋巴结转移,肝移植可被视为一种治疗转移性肿瘤的较佳方案.常见的原发肿瘤为结肠癌、胰体尾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根据欧洲肝移植登记系统对1968年5月至2001年12月46530例肝移植病人的随访统计.4417例为恶性肿瘤,其中肝癌3364例(76.2%),胆管细胞癌373例(8.4%),转移性肝癌313例(7.1%),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367例(8.3%)。肝脏恶性肿瘤的1、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53%和43%,为了肝癌肝移植取得更好的疗效.米兰标准在欧洲各大移植中心得到广泛推广.事实也证明其疗效确实很好;而转移性肝癌行肝移植的1、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3%、37%和21%,其中神经内分泌肿瘤则是较为特殊类型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则有待于进一步深人的研究。若单独比较神经内分泌肿瘤与结肠癌肝转移的生存率则发现: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病人肝移植后1、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3%、42%和25%:而结肠癌肝转移病人肝移植后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6%和19%.无一例生存超过10年。现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哪些转移性肝癌有指征行肝移植手术,为肝移植指征的拓宽寻求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分期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新临床分期的可行性。方法 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经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1038例,将其中肝叶切除具有完整病理学资料的504例分别按国际抗癌联盟的TNM分期及中国抗癌协会1999年新的临床分期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期的生存率。结果 按TNM分期各期病例数分别为I期24例(4.8%),Ⅱ期66例(13.1%),Ⅲ期385例(76.4%),Ⅳa期29例(5.8%);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62.1%,32.2%及0。按新临床分期Ⅰa期27例(5.4%)、Ⅰb期81例(16.1%)、Ⅱa期224例(44.4%)、Ⅱb期141例(27.9%)、Ⅲa期31例(6.2%);各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70.3%、53.1%、40.2%、22.7%及0。结论 新分期与TNM分期在选择治疗方法,估计预后方面作用相同,且新分期较TNM分期更有利于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ChildA级、单个、直径≤5cm肝细胞肝癌行肝移植与肝切除术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肝移植中心2007~2011年期间行肝切除术及肝移植术的ChildA级、单个、直径≤5cm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63例患者,其中肝移植组36例,肝切除组227例。肝移植组与肝切除组患者术后1、3及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7%、85.3%及81.0%和80.6%、59.8%及50.8%,肝移植组高于肝切除组(P=-0.003);术后1、3及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87.5%及83.1%和96.9%、83.8%及76.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伊=0.391)。以肿瘤直径〈3em为标准再予以分析,其肝移植组与肝切除组术后1、3及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3%、92.3%及92.3%和80.2%、62.5%及50.5%,肝移植组高于肝切除组(P=-0.019);术后1、3及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91.7%及91.7%和97.7%、87.5%及79.5%,2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470)。结论ChildA级、单个、直径≤5cm肝细胞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率高于肝移植,但两种治疗方式的术后总体生存率相似。  相似文献   

8.
肝癌肝移植术后个体化化疗疗效初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Chen GH  Lu MQ  Cai CJ  Yang Y  He XS  Zhu XF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7):1040-1043
目的 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后辅助个体化化疗对预防肝癌复发、提高肝癌肝移植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1年 4月~ 2 0 0 3年 1月 2 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依据ATP TCA结果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5 2例单纯采用肝移植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肝癌患者的累计生存率和累计无瘤生存率。结果 个体化化疗组和未作化疗组肝移植术后 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 92 31%、73 85 %和 92 0 6 %、6 3 93% ,两组术后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个体化化疗组和未作化疗组患者肝移植术后 6、12、18、2 4个月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90 0 0 %、80 0 0 %、80 0 0 %、6 0 0 0 %和 6 7 31%、5 1 92 %、4 0 0 3%、37 81% ,二组术后累计无瘤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肝移植术后辅助个体化化疗能显著降低肝癌肝移植术后的肿瘤复发率 ,明显延长肝移植术后的无瘤生存时间。根据ATP TCA技术指导制定的肝癌肝移植术后个体化化疗方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一应用拉米夫定预防良性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疗效。方法 总结单一应用拉米夫定预防肝移植术后生存时间大于3个月的31例良性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乙肝病毒再感染情况,同时检测肝移植手术前、后血清及肝穿刺组织乙肝表面标志物及HBVDNA的变化。结果 31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38.2个月(3.2~70.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8例。乙肝病毒总的再感染率为19.4%(6/31),术后1、3、5年乙肝再感染率分别为7.1%(2/28)、16.0%(4/25)及26.1%(6/23),生存率分别为87.1%(27/31)、80.6%(25/31)及66.1%(20.5/31)。术前HBeAg和HBVDNA的清除率分别为54.5%(6/11)和50.0%(5/10)。术前HBVDNA和HBeAg阳性患者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率高。结论 拉米夫定可以有效地预防良性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的再感染;术前应尽可能使HBVDNA和HBeAg转阴。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肝癌肝移植术后1年生存率达85.7%,但肝癌肝移植术后有较高的肿瘤复发率。如何控制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提高受者生存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的15例肝癌肝移植临床资料,以探讨肝移植在治疗我国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