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AMI急性期血脂水平变化特点。方法:连续入选876例因AMI住院的患者,入院后24 h内抽取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脂水平。根据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AMI非糖尿病组(n=557)及AMI糖尿病组(n=319),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差异。结果:于AMI急性期,AMI糖尿病组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均高于AMI非糖尿病组,其中CHO、TG、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低于AMI非糖尿病组,其中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AMI急性期血脂水平明显异常,提示应加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单纯AMI患者与正常健康者血小板的计数和体积之间的差异,以探讨血小板计数和体积的变化与AMI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的T2DM合并AMI患者72例(T2DM合并AMI组)、AMI患者80例(AMI组),以及健康查体82例(健康对照组)应用美国库尔特公司TT-R1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T2DM合并AMI组与AMI组PLT较对照组降低(P<0.05);MPV、PDW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AMI组与2DM合并A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MPV变化与AMI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测定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 5 2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清心肌酶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谷草转氨酶 (AST)、磷酸肌酸激酶 (CP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α-羟丁酸 (α- HBD)、乳酸脱氢酶 (L DH) ,这些酶指标在 AMI发生后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其中 CK- MB在 AMI发作早期明显升高达高峰 (P<0 .0 1) ,比正常对照组高 5~ 10倍 ,是诊断 AMI的金指标 ,在一定程度上指导 AMI的治疗和判断 AMI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Q-T间期离散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AMI患者的Q-T离散度(Q-Td)、Q-Tc离散度(Q-Tcd)与正常人群组、未发生过AMI的冠心病组和AMI死亡组的Q-Td、Q-Tcd进行研究对比。结果:AMI与正常人群组、未发生过AMI的冠心病组、AMI死亡组的Q-Td、Q-Tcd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其差异性对判定AMI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早期变化,探讨其用于AMI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因AMI急诊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AMI组与对照组(66例)一般情况及入院时血小板参数情况,以及对比观察AMI组入院时及入院第7天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AMI组与对照组比较,除AMI组年龄较轻外,其余一般情况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内入院时与入院第7天血小板参数的对比分析,MPV、P-LCR、PDW在入院第7天均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并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出AMI患者早期病情,对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microRNA-145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河北省涿州市医院院就诊的疑似AMI患者282例,根据AM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MI组174例与非AMI组108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对照组。AMI患者分别于发病3、8、24、72、120和168 h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浆microRNA-145含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红蛋白(Mb)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microRNA-145、cTnI及Mb对AMI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浆microRNA-145与AMI的关系。Spearman秩相关分析AMI患者血浆microRNA-145水平与cTnI、Mb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和非AMI组血浆microRNA-145(2~(-ΔΔCt))分别为1.06±0.25和0.48±0.12,cTnI分别为2.96(0.56,10.28)ng/mL和0.05(0.01,0.23)ng/mL,Mb分别为87.35(68.42,139.34)ng/mL和43.62(30.28,70.41)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0.07±0.01、0.00(0.00,0.00)ng/mL和19.53(11.46,32.5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nI和Mb相比,血浆microRNA-145水平在AMI患者中出现较早,3 h开始升高(0.72±0.16),8 h达到高峰(1.84±0.52),在7 d仍可见microRNA-145高表达。血浆microRNA-145最佳临界值为0.72时,其诊断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好,分别为86.4%和9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microRNA-145及cTnI是AMI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MI患者血浆microRNA-145与cTnI呈正相关(r=0.586,P0.01)。结论血浆microRNA-145在AMI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早期诊断AMI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率减速力(DC)与连续心率减速力(DRs)指标对于其短期预后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确诊AMI患者180例(AMI组)和体检健康研究对象100例(健康组),对两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分析两组的DC、DRs值差异,并观察不同DC、DRs危险分层的AMI患者6个月内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结果 AMI组患者的DC、DR2、DR4、DR8的测定值均显著的小于健康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的中高风险比例(45.00%)显著的高于健康组的(11.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低风险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的低于中、高风险AMI患者(P<0.05),低风险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的高于中、高风险患者(P<0.05)。高风险的AMI患者的心源性病死率(18.18%)、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36.36%)、心律失常率(40.91%)、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率(50.00%)均显著的高于中、低风险的AMI患者(P<0.05)。结论AMI患者的DC与DRs指标较正常人群发生显著的改变,同时根据其风险分层可以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89例 AMI 患者和 25 例非AMI患者以及 48 例 AMI 患者胸痛发作后不同时间cTnI、cTnT、肌红蛋白(MYO)检测值及阳性率进行比较,并比较不同浓度组cTnI、cTnT检测值和阳性率.结果:AMI组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日本光电MEK-7222K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68例(AMI)患者,10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比容(PCT)。结果AMI患者的MPV、P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LT、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监测AMI患者的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对(AMI)的诊治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吸烟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内皮细胞微粒(EMPs)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从2020年1-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AMI患者74例纳入AMI组,非AMI胸痛、胸闷患者72例纳入非AMI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MPs水平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 AMI组患者男性比例、WBC、吸烟比例、EMPs水平等均高于非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性别、WBC、EMPs、吸烟是发生AMI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MPs水平高、吸烟与AMI发生独立相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MPs预测AMI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7(95%CI:0.824~0.929,P<0.001)。以EMPs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和吸烟是EMPs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MPs水平高、吸烟与AMI发生独立相关,吸烟诱导E...  相似文献   

1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218-22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探索行为和海马神经元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变化。方法将25只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依据分层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5)和AMI组(n=20)。AMI组大鼠采用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制作AMI模型,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采用旷场实验观察各组大鼠AMI前及AMI后3、7、10、14 d探索行为的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2组大鼠心肌组织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BDNF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BDNF mRNA表达。结果旷场实验结果显示,AMI前2组大鼠潜伏期、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MI后3、7、10、14 d,AMI组大鼠潜伏期长于对照组,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少于对照组(P <0. 05)。HE染色结果显示,AMI组大鼠心肌组织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的心肌细胞出现核固缩现象,且有炎细胞浸润;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呈粉红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显示,AMI后7、14 d,AMI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BDNF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 <0. 05); AMI组大鼠AMI后14 d海马神经元中BDNF蛋白表达量低于AMI后7 d (P <0. 05)。AMI后7、14 d,AMI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BDNF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 <0. 05); AMI后14 d,AMI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BDNF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AMI后7 d (P <0. 05)。结论大鼠AMI后伴发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海马神经元中BDNF表达显著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糖尿病 (DM)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AMI合并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的 AMI患者各 32例的临床及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AMI合并 DM患者无痛性 AMI发生率高 (34.4 % ) ,病死率及并发症明显高于非 DM组 (P <0 .0 5 ) ,冠脉造影显示 AMI并 DM组多支血管病变、弥漫性病变多于非 DM组患者(P <0 .0 5 )。结论 :AMI合并 DM患者临床以无痛性多见 ,易发生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 ,病死率高 ,同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且广泛  相似文献   

13.
电刺激小脑顶核防治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氧化损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氧化损伤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AMI、FNS AMI、毁损小脑顶核(FNL) AMI组,于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后24h进行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与MI组比较,FNS AMI组LDH、CK活性,MDA含量,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少(P<0.01);TAOC及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FNL AMI组与AMI组以上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NS可减轻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损伤,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其心肌保护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床旁快速全血心肌钙蛋白T(cTnT)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高度可疑AMI、发病时间在6h内的138例急诊患者,按AMI诊断标准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和非急性心肌梗死组(非AMI组);在就诊即刻床边抽取肘静脉全血检测cTnT的浓度和NT-proBNP的浓度,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中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72例,设为实验组;非急性心肌梗死(非AMI组)66例,设为对照组。结果 AMI组患者全血cTnT和NT-proBNP含量均明显高于非AMI组(P<0.05);联合检测cTnT和NT-proBNP对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为90.2%,特异性为90.9%,与分别单独检测cTnT和NT-proBNP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6%、77.8%和84.8%、83.3%)比较明显增高(P<0.05)。结论早期床旁快速联合检测全血cTnT与NT-proBNP水平,可明显提高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特别适用于急诊室及院前急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溶栓、一般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评价直接PCI治疗AMI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获得随访的226例AMI患者分为3组:直接PCI组96例,溶栓组34例,一般治疗组96例,比较3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住院及随访期间病死率、心脏事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直接PCI和溶栓治疗能明显降低AM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2)PCI尤其直接PCI治疗AMI,能明显降低住院及随访期间联合终点(心脏死亡事件、非致命性再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术)的发生率和次要终点(心力衰竭、再缺血发作)的发生率.结论 在直接PCI治疗AMI的时间窗(发病到手术)内,直接PCI治疗AMI优于溶栓及一般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急性心肌梗塞(AMI)较常见的临床表现.笔者对178例AMI中合并AVB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AMI合并AVB的发生率和转归,并比较AMI合并AVB与否的住院病死率、休克和心衰发生率,了解AVB对AMI预后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GA)和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GHb)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UA患者(UA组,131例)与AMI(AMI组,139例)两组人群,并测定GA、FBG、2 h PBG、GHb指标。探讨UA和AMI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AMI组患者GA、FBG及2 h PBG较UA组升高(P<0.05),且FBG及2 h PBG与GA呈显著正相关,而两组之间G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资料显示AMI组比UA患者具有更高的血糖水平,GA、FBG及2 h PBG能有效监测UA和AMI急性期的变化,从而预测高危人群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血糖,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 P和Copeptin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和肽素(Copeptin)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68例AMI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BNP、Copeptin水平,比较单纯AMI组和AMI合并HF组BNP、Copeptin水平的变化.随访患者住院期间、30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反复再发心绞痛、心衰和再入院的复合终点)的发生情况,并比较BNP和Copepdn水平与MACE的关系.结果 单纯AMI组、AMI合并HF组BNP、Copep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AMI合并HF组BNP、Copepfin水平最高(P<0.01).AMI患者MACE组较非MACE组的BNp、Copeptin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AMI患者的BNP和Copeptin水平对AMI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危险分层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HT患者在AMI前后血压的变化,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方法以45例有HT病史但无AMI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41例有HT病史发生AMI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HT患者在AMI后LVEF较AMI前降低(P<0.05),HT患者在AMI后E/A比值较AMI前降低(P<0.05),HT患者在AMI后SBP较AMI前显著降低(P<0.01),HT患者在AMI后DBP较AMI前降低(P<0.05)。对照组以上临床指标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HT患者AMI后血压(SBP和DBP)较AMI前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0.
彭云珠  郭涛  郑圆圆  杨萍  华宝桐  潘家华  赵玲 《重庆医学》2012,41(16):1601-1603
目的了解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改变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住院病历资料的方式,研究206例发生AMI的冠心病患者(AMI组)和240例未发生AMI的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并对部分AMI组患者进行回访调查。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概率与年龄、HDL-C两种因素有关(P<0.05),其中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1.922),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1.4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成功回访的112例AMI患者1年内发生不良事件概率与年龄和住院期间LDL-C水平有关(P<0.05),与住院期间LDL-C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0.287),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0.672)。结论发生AMI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较未发生AMI患者低,AMI患者住院期间及1年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与血脂水平、年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