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Humphrey视野计阈值检测程序检测早期青光眼的敏感性。 方法 :用美国Humphrey视野计对确诊为开角型青光眼 2 8例 ( 5 0只眼 )和正常人 13例 ( 2 6只眼 )采用阈值测试程序进行检测 ,对中心 3 0°视野视网膜敏感度均值(MS)及各象限敏感度均值 ,平均缺损 (MD) ,模式标准差 (PSD)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视野概率分析图均正常 ,而MS青光眼组低于正常对照组 ,两者相差 1.93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各象限敏感度均低于正常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MD青光眼组低于正常对照组 ,两者相差 1.14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PSD两者相差 0 .3 3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用阈值检测程序检测早期青光眼 ,能提供定量数据 ,敏感性高。适合早期青光眼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蓝黄视野在早期青光眼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蓝黄视野检测在早期原发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瑞士产Octo pus10 1型全自动视野计 ,对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3 6例 3 6眼 ,对照组正常人 3 6例 3 6眼进行B/Y及W/W检测 ,两组的年龄及性别相匹配 ,应用tG2 测试程序 ,将中心 3 0°视野内全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值 (dB)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两种视野计检测正常人B/Y较W /W检测全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值低 ,二者差值 5 5 1dB ,差异有显著意义 (t =17 13 ,P <0 0 0 1)。早期开角型青光眼B/Y较W/W检测全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值差为6 91dB ,差异有显著意义 (t=12 19,P <0 0 0 1)。按矫正偏差图 (correvtedprobabity)计算P <2以上缺损点数 ,显示B/Y检测总缺损点数为W /W的 2 18倍 ,差异有显著意义 (u =11.46,P <0 0 0 1)。早期青光眼组 3 6只眼B/Y检测视野阳性者 3 1眼 ,阳性率 86 1% ,W /W检测视野阳性者 19眼 ,阳性率 5 2 8%。两种视野计检测结果的异常率有显著差异 ( χ2 =9 43 ,P <0 0 0 1)。结论 :B/Y与W /W检测结果有良好的相符性 ,在早期原发开角型青光眼视野检测中 ,B/Y比W /W敏感 ,以B/Y检测出的缺损面积大而且深 ,可提高早期青光眼诊断的阳性率 ,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眼压、P-VEP、Octopus-123视野计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讨论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通过改变空间频率选择青光眼电生理学诊断最佳刺激参数。方法:对22例(32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正常对照组30例(60只眼)进行眼压、P-VEP静态视野检测,分析眼压、静态视野与P-VEP P100波潜伏期关系,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眼压、定量静态视野缺损程度与P-VEP P100波潜伏期变化呈正相关,高空间频率刺激在青光眼电生理诊断中异常检出率较高。静态视野捡出异常率高于P-VEP。结论:眼压、静态视野、P-VEP等检查方法从不同侧面揭示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程度,三种检查结果显著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青光眼,对预后及疗效具有明显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慢单平冲剂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94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组、中期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视力、视野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并进行2组间及与正常人对照组的对比研究.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全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15°环平均光敏感度及上1/2视野平均光敏感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半年后随访上述指标仍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慢单平冲剂可部分改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QDS-ⅡA型自动视野计对原发性青光眼诊断的意义。方法:用HQDS-ⅡA型全自动视野计全阈值程序对51例(85眼)原发性青光眼及51例(102眼)正常人进行中心30°和30°~60°光阈值的测定,计算平均光敏感度(MS)、平均缺损(MD)、丢失方差(LV)及短期波动(SF)。结果:原发性青光眼组视野损害可以表现为局限性、弥漫性和混和型视网膜光敏感度下降。原发性青光眼组中心30°视野MS降低,SF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MD与LV随着Hart视野分期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MS随着Hart视野分期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青光眼组中应用自动视野仪查出确切的视野损害的有74眼,正常组中有9眼视野损害程度达到了视野损害的判断标准。其敏感度为87%(74/85),特异度为91%(93/102)。结论:HQDS-ⅡA型自动视野计检测视野指数的变化对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钟珊  李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24):3832-3835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参数与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方法 .方法 用海德堡激光眼底扫描仪(HRT-Ⅱ)和自动视野计测定110例(147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视盘参数与视野平均缺损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盘沿面积与MD显著相关,盘沿面积每减少1 mm~2,MD的绝对值将增加7.933dB.各象限盘沿面积异常情况中,以颞下区盘沿面积变窄最为明显.结论 在HRT-Ⅱ的各项视盘参数中,盘沿面积最能反映青光眼的视野平均缺损程度.各象限盘沿面积异常情况中,以颞下区盘沿面积变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盘沿面积(RA)、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分辨光敏感度(DIS)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激光扫描偏振仪和标准自动视野计分别检测51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选取每例患者1只眼,分为青光眼视野正常组31只和视野损害组20只)的视神经RA、RNFL厚度和DLS,对其在视盘总体及各个象限中的联系分别进行直线和对数曲线拟合性比较.结果 对于青光眼总体,视野DLS与视神经RA或RNFL厚度在视盘总体及各个象限均具有显著相关性,两者的对数曲线回归模型拟合性明显优于直线.在青光眼视野正常组,两者的相关性表现为弱或无,相互关系呈接近水平的直线(R~2=0.01~0.26).在青光眼视野损害组,两者的联系显著增强,呈对数曲线联系(R~2=0.15~0.84).视神经RA和RNFL厚度具有良好的直线相关性.结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RA、RNFL厚度与DLS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视网膜光阈值改变.方法采用美国眼力健公司Humphrey740自动静态视分析仪对早期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患者进行C-30-2程序视网膜光阈值测定.结果视网膜光阈值随离心度增加而减少,以上方视网膜光阈值降低为显著,视野改变以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及鼻侧阶梯为主.结论视网膜光阈值定量检测可以做为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早期诊断中视功能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罗曼  赵炳坤等 《医学文选》2001,20(5):608-608
目的:观察早期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视网膜光阈值改变,方法:采用美国眼力健公司Humphrey740自动静态视分析仪对早期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患者进行C-30-2程序视网膜光阈值测定。结果:视网膜光阈值随离度增加而减少,以上方视网膜光阈值降低为显著,视野改变以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及鼻侧阶梯为主。结论:视网膜光阈值定量检测可以做为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早期诊断中视功能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文防  陈胜利  杨海燕 《北京医学》2008,30(12):722-724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2例(36眼),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眼压均控制在18mmHg以下,其中一组予口服尼莫地平,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视力、眼压和视野(用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代表),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6、12个月时,尼莫地平组的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分别为(16.48±3.05)dB和(16.05±2.47)dB,对照组分别为(12.36±2.64)dB和(10.49±2.58)dB,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43,6.54,P<0.01).治疗12个月时,尼莫地平组有2眼出现视野进行性损害,对照组有7眼出现视野进行性损害,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40,P<0.05).治疗前后各时间段两组的眼压和视力无显著性差异.应用尼莫地平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尼莫地平可能有利于保护或改善青光眼患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离格栅模式视觉诱发电位( ic-VEP)定性模式检查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青光眼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而有效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82眼)和正常对照者47例(76眼),分别进行ic-VEP与视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进行多元相关分析,分析ic-VEP在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青光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年龄、屈光度和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青光眼组患者的眼压、视野、RNFLT和ic-VEP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青光眼组患者中,ic-VEP信号噪音比(SNR)与屈光度、眼压、视野和RNFLT的相关性分析表明,ic-VEP SNR与眼压、视野和RNFLT损伤显著相关(P<0.01). ic-VEP检测开角型青光眼的敏感度为90. 2% ,特异度为88. 2% . ic-VEP与视野检查及 RNFLT损伤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ic-VEP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视野、RNFLT 的损伤和 ic-VEP SNR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检测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视野损害的关系,评价OCT在早期诊断青光眼中的意义。方法:正常人30例(52眼),高眼压9例(14眼)以及分成早期、进展期、晚期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8例(74眼)。采用Humphrey全自动视野计、Zeiss鄄HumphreyOCT分别进行视野以及视盘周围RNFL厚度检测。比较正常组、高眼压组以及青光眼组的RNFL厚度,分析青光眼组视野检测的平均缺损(MD)与RNFL厚度的关系。结果:正常组与高眼压组RNFL厚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青光眼组较正常组、高眼压组RNFL厚度明显变薄,晚期青光眼表现为弥漫性RNFL缺损。视野检测的平均缺损与RNFL厚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OCT能够反映青光眼RNFL厚度的改变,为临床早期诊断青光眼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首次急性发作后不同时点发作眼的视野结果,分析急性PACG发作后视野改变规律. 方法 用Humphrey视野机对24例急性PACG患者首次急性发作眼压降至正常后2 d内和30 d后进行视野检测,并比较视野变化情况. 结果 24例急性PACG患者首次急性发作眼压降至正常后24只发作眼视野结果,采用青光眼半视野检测(GHT)分类法,其中3例患者发作眼视野结果为正常范围内,2例为临界,17例为正常界限外,2例为普遍敏感度下降,0例为异常高敏感度.87%(21/24)的患者出现了发作眼的视野损害,13%(3/24)的患者视野正常,71%(17/24)的患者发作眼视野损害属于正常界限外.对24例患者24只发作眼首次视野结果中的模式偏差概率图分析,发现鼻上象限视野缺损面积达45.7%.30 d后22例患者22只发作眼再次检测视野,采用GHT分类法,8例为正常范围内,2例为临界,12例为正常界限外.其中7例患者首次发作眼视野检测结果为5例正常界限外,2例为普遍敏感度下降,30 d后这7例患者发作眼视野结果恢复为正常范围内. 结论 急性PACG首次急性发作眼压降至正常后绝大部分患者发作眼视野损害,视野损害以鼻上象限显著,而且首次急性发作后视野缺损具有可逆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对比视野检查法(color contrast perimetry,CCP)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为其在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方面建立一个参考标准。方法利用Oculus全自动视野计对71例正常人、33例可疑青光眼、36例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分别进行标准白色视野检查(white-on-white perimetry,W/W)与CCP检查。结果正常对照组、可疑青光眼组、早期POAG组CCP检测的全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值(MS)低于W/W检测的结果,两者有显著意义;CCP检测光敏感度缺损均值(MD)与W/W检测的结果,正常人组无显著意义,其它两组有显著意义。CCP检查正常人组与可疑青光眼组的MS差异有显著意义,W/W检查无显著意义;两组的MD差异均有显著意义。CCP检查与W/W检查正常人组与早期POAG组的MS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的MD差异也有显著意义。CCP与W/W检查早期POAG视野损害的符合率为100%,而CCP检查的敏感性为61.5%,两种视野检查法检测青光眼视野缺损的阳性率,CCP检查为90%,W/W检查为74%,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正常人群的CCP视野阈值的参考值范围是20.127±2.612。结论CCP与W/W在早期POAG视野检查中具有一致性,但CCP更敏感,检出的阳性率更高,检出的视野缺损范围也更大更深。正常人群的CCP视野阈值范围的建立为青光眼早期诊断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背景和目的:研究采用不同角膜补偿测量的旋光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采用倍频技术(FDT)和标准自动视野计(SAP)测量的视网膜敏感度之间的关系。患者和方法:观察24例患慢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连续病例和17名健康对照者(每例受试者随机选择1只眼)。结果:在所有的观察对象中,象限性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静态视野黄斑光阈值改变,探讨测定黄斑光阈值与青光眼早期视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Dicon全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分别对89例开角型青光眼(早期青光眼45例,中晚期青光眼44例)和正常人40名黄斑光阈值进行测定。结果 早期青光眼患者黄斑光阈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中晚期患者高于早期患者,3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测定黄斑光阈值对于青光眼早期视功能损害的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稳定于正常水平(<21 mmHg)(1 mmHg=0.133 kPa)后视野的变化情况,探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病损的可能变化规律.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3年10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经手术治疗后眼压控制至正常水平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共计29例47眼,所有患者均需于眼压稳定后行Humphrey视野计24-2程序行视野检查至少两次,间隔时间至少1年以上,并按照随访时间长短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即l~2年组和2年以上组.根据进展期青光眼干预研究(AGIS)的标准进行视野评分及秩和检验;将视野分为五个区域并计算每个区域的光敏感度和缺损深度.结果随诊1~2年和2年以上患者视野的AGIS评分、各区缺损深度及各区光敏感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稳定于正常水平时,其青光眼视神经病损可能无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蓝—黄视野结合视觉电生理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青光眼早期诊断提供较为客观敏感的检测方法.方法 选择53例53眼标准自动视野检查正常的可疑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及30例60眼正常人进行蓝—黄视野检查结合图形视网膜电图及多焦视网膜电图,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可疑青光眼患者中,B/Y视野检查31眼视野出现异常,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ERG检查眼的N95波潜伏期延长有明显差异,mf-ERG检查眼的N1P1N2波潜伏期有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原发性青光眼早期发生,在眼底及普通视野未出现明显异常的患者,B/Y视野检查联合P-ERG,mf-ERG检查无疑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一阶反应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对早期POAG组49眼,可疑POAG组23眼,正常对照组41眼进行mfERG检查,早期和可疑POAG组同时行视野检查,记录并分析mfERG的六环和颞上、颞下、鼻上、鼻下4个象限的平均P1振幅和潜时。结果早期和可疑POAG组六环和4个象限的平均P1振幅较正常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中心黄斑区的下降幅度尤其明显。但不同组别间P1波潜时的延长则无统计学意义。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P1全视野平均振幅呈正相关(P=0.003),和P1波潜时之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mERG一阶反应对检测早期POAG的视网膜异常反应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用QZS-Ⅲ型自动视野计阈值检查法与投影视野计检查法检查可疑青光眼52例(104眼),并就其检出效果作对照分析。自动视野计检出86眼有视野改变,其中青光眼早期视野改变75眼,非青光眼视野改变(生理盲点扩大)11眼,未查出视野改变为18眼;投影视野计检查仅32眼查出青光眼早期视野改变,未查出视野改变72眼。根据临床观察并结合患眼压、房角、激发试验和视乳头的情况,自动视野计检查组有34眼诊断为青光眼,而投影视野计检查组有14眼诊断为青光眼,两比较有显性差异。说明自动视野计敏锐度强,可及时为可疑青光眼和早期青光眼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