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胃炎,祖国医学为胃脘痛。“胃痛”俗称“心口痛”。其病有虚、实、寒、热之辨,临床凡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其病多在食后发作,稍食即胀,不能多吃,这是与消化溃疡不同之处,其病多实证和虚中夹实。气病日久,可以入络,痛处固定不移,中脘部多有烧灼威舌苔多黄厚,故辨证多属热属瘀。 一、临床资料 选择符合下述标准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凡是胃脘部之疼痛,按之痛重,嗳气、胀满,食则  相似文献   

2.
肾炎蛋白尿辨治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炎蛋白尿属祖国医学尿浊、虚劳、水肿等病范畴,稽其病机不外湿、热、虚、瘀四端。其病之初,多责之风热毒邪侵袭咽喉.循经下行.伤及于肾。若病久不瘳,必致脾肾亏虚,瘀血内阻。是以此病之治.病初轻浅,其症多实.当以清热利咽、解毒祛邪为主;若病久缠绵.病深而重.其症多瘀、多虚.唯益气、健脾、补肾固精、活血化瘀诸法,其症可愈。今例证五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胃炎以上腹部闷痛为主证,常伴有胃纳差,嗳气腹胀及呕吐等证候。西医将本病分为肥厚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二大类以及消化性溃疡炎症活动期等。此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和“呕吐”范畴。多由饮食失调、偏食酒辣生冷太过及肝郁气滞,或脾胃升降失司等所引起。本病有寒热虚实之辩,脾气郁滞的胃炎患者,其痛多在食后发作,且稍食即胀,此属实证或虚中夹实之气滞型顽固病症,多迁延难愈。若气病日久而伤络脉,其痛固定不移,胃脘部多有灼热感,且苔黄舌腻,此属热瘀之症。治用清热行瘀之药:铁树叶、蒲公英、川连、当归、香附为主导,佐以藿香梗、佛手干,八月术以理  相似文献   

4.
“扶正”疗法在慢性肝炎中的运用,中医古典医籍中有许多记载。《内经》中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及“肝若急,急食甘以缓之”。《金匮要略》记述的“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都说明扶正疗法治慢性肝炎,早已为历代中医用于临床实践。据临床分析,慢性肝炎中属“正虚”及“正虚邪实”者居多。就我们观察治疗的27例患者,属于“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肝脾气虚挟湿”型者,多  相似文献   

5.
发热,是疾病的一种症状,在外感时行病中较为多见,内伤和慢性病中间亦有之。临床诊断当辨明病因之风、寒、暑、湿、燥、火……;病位之表、里、卫、气、营、血、三焦、六经、脏腑……;病性之寒、热、温、凉、燥、湿……;病机之虚、实、  相似文献   

6.
治则[原文]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注释]①司:掌握的意思。属:属性,指病因、病位以及寒、热、虚、实等。②有、无、求、责:有、无,指有无五气(风、火、湿、燥、寒)的偏盛偏衰。求、责,探讨研究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中医临床治病,针与药同,均依病的虚实,投以补泻之法。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临床施针用药的准则。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记载有:“刺诸热者如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以上说明针刺治疗实热证时采用紧提慢按手法,针刺治疗虚寒证时采用慢提紧按手法。《素问·针解篇》记载:“刺虚者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说明针刺治疗虚证,用补法使针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喉炎从痰论治体会白桦,刘瑞娟100091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慢性喉炎是喉科的常见病,属中医学“慢喉”范畴。因其多为脏腑虚损所致,又称其为“金破不鸣”。《景岳全书》谓:“暗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病在标,因窍闭而喑也,虚者,其病在本,内夺而喑也”...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帕金森病(以下简称PD)属于中医颤振(震掉)范围,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自60年代阐明PD系黑质细胞退变导致多巴胺减少的机制后,PD病人多采用多巴胺疗法治疗.但临床发现用左旋多巴治疗(在体内转化为多巴胺)数年后,多出现疗效减退、运动波动(如开-关现象、剂末现象)、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和精神症状等副作用,因而中医药治疗PD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认为[1],本病突出的症状是震颤,此为风气内动之象,但其实质却是本虚标实.其虚,主要是肝肾阴虚,气血两虚;其实,除风之外还加痰、瘀、火等.本病病机是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引动内风,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减少西药用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慢性结肠炎以长期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顽固不化、腹痛、肠鸣为主要症状。由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一般责于久泻脾虚、健运无权,或脾病及肾、肾阳亏虚,故以健脾止泻、温肾固下为常规治法。但临床所见,证情复杂,病机错综,有兼肝郁、食滞不化、湿热留恋、肠间蕴热、中气虚陷、关门不固、久泻伤阴等,给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现代医学多注重对症治疗,而中医采取证病辨治,并从虚实挟杂中选方用药,颇可弥补其不足。现将临床用药思路概述如下。消补同用,以助脾胃运化慢性结肠炎病程日久,每因饮食、劳累而诱发。久病属虚,此为常理,…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疮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或称蛇串疮。本病以皮肤突然发生集簇性水疱,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伴有刺痛,痛如火燎为主要临床特点。兹将笔者多年来治疗本病的体会简述如下。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为风、湿、热,其发病与心、肝、脾、肺诸脏有关。《医宗金鉴》云:“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痛,此属脾肺二经湿、热。”笔者认为本病虽以邪实为主,但本虚亦存。邪实者急…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肝炎属祖国医学之“肝胃病”、“胁痛”、“症瘕”、“积聚”及“黄疸”等范畴,多属本虚标实证。虚,指正气虚,多表现为肝、脾、肾功能低下,其中尤以脾虚为多见。实,指邪气实,多表现为湿热稽留于肝胆胃肠或气滞血瘀,胁下癖积等,其主要症侯中的腹胀或脘闷、纳呆或厌食油脂、舌苔薄腻或厚腻、脉濡或濡滑等,主要是脾病的症侯,而胁肋胀痛等肝病症状,在急性期往往不甚突出,至迁延性、慢性阶段方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介绍姚淮芳教授临床应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经验。姚淮芳教授认为胸痹以阵发性胸部闷痛为主症,主要病位在心,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病核心病机为心脉痹阻。本虚指脏腑阴、阳、气、血亏虚,标实有血瘀、寒凝、痰浊、气滞等。姚淮芳教授认为胸痹可因虚致实,亦可因实致虚,临床治疗胸痹应标本兼顾,治标实之气滞、血瘀、痰浊、寒凝运用理气行气、活血化瘀、化痰祛浊、温阳通脉之法,久病必瘀活血通脉法应全程应用,治病必求于本,治胸痹本虚应考虑相关脏腑气血阴阳之虚,辨证运用益气、补血、滋阴、养阳等方法。虽然临床胸痹证型繁杂,但以阳气虚为本,以血瘀为标者居多,姚淮芳教授应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频率较高,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问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在临床辩证中占有重要地位。医籍载述甚富,更有张景岳十问歌尤为详备。前人对问诊虽已尽美尽善,但以问梦帮助辩证者实鲜。笔者凭多年临床观察,知患者做梦随病而异,各具特点,有帮助辩证之意义。之后,常注意询问梦情,探索研究,稍有体会,介绍如下:(1)噩梦惊梦。梦境多惊怖怪诞之事,醒后仍有余悸者多为神经衰弱。属心血亏虚,神不  相似文献   

15.
头痛之病因多端,历代古籍将其概括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起居不慎,坐卧当风,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经气不利,头痛发病急,痛势剧,多属实证;脏气衰微,清窍失于濡养,头痛起病缓,痛势绵绵,多属虚证,时作时止,每因感邪而加重,就诊时往往虚中夹实、以实为主。故而门诊就诊的病人以实证为多,解决其  相似文献   

16.
肿瘤的发病与饮食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肿瘤患者的饮良调养直接影响到病情的改善,特别是术后病人机体功能的恢复。在临床护理中我们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认真做好肿瘤患者的饮食指导,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1 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配膳 中医认为,食物中有四气五味之分,肿瘤疾病的临床证候也有寒、热、虚、实之别。《金匮要略》云:“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故肿瘤病人的饮食应根据食物性能,随具体病症……  相似文献   

17.
《景岳全书·心腹痛》指出:“痛有虚实……辨其之法,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定不移者为实,痛在肠脏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胸胁经络不于中脏而牵连腰背无胀无滞者多虚,脉与症参,虚实自辨”。可见,患者疼痛部位、性质乃是辨别虚实的主要因素。 1 脾胃虚弱 饮食不节 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而导致中焦虚寒而痛者,根据整体情况及证候而治疗,从脾胃为后天之本来考虑,常用六君子汤为主,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通常属祖国医学之"脾瘅"范畴,临床上大多有"三多一少"症状、肥胖或超重,伴血脂和(或)血压异常的特点[1]。"脾瘅"之名,源于《素问.奇病论》,"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  相似文献   

19.
<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证,病位多在脾胃,病机多为脾虚湿盛。我院名老中医何炎燊善用加味缩脾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证属脾虚湿困型,临床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1病本在脾胃,以脾虚湿困为最主要病机《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泄泻》也指出:"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可见泄泻的发病与脾胃关系密切。多数医家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  相似文献   

20.
林慧娟业医三十载,学验俱丰,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治颇有建树。现笔者将林师对中老年高血压病康复的经验概述如下:l病因病机——肾应为本,疲瘀为标林师认为中老年高血压病同祖国医学“眩晕”、“头风”的范畴,临床上纯虚、纯实者少,本应标实之证最为常见,但本虚标实之具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