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咽鼓管随年龄增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上往往可以见到咽鼓管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其中大部分为咽鼓管狭窄,也有部分咽鼓管异常开放的病人。作者以一年中主诉耳闷,自听过强被诊断为咽鼓管狭窄或异常开放的20岁以上的689名患者为对象,以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及外耳道声波图测定咽鼓管的功能,讨论随年龄增加咽鼓管功能的变化,并划分了狭窄型及开放型的年龄分布。还对从解剖材料中得到的74个咽鼓管,从肌肉、软骨、分泌腺、粘膜上皮及皮下结缔组织等讨论各年龄组咽鼓管的组织学改变。 689名患者中,狭窄症642人(占93%),异常开放症47人(占7%)。患者中60岁以上221人,其中狭窄症205人(占93%),开放症16人(占7%)。患狭窄症的642人中,老年占32%;  相似文献   

2.
咽鼓管的重要性已为众所公认,但有关咽鼓管的解剖和机能,迄今在解剖学和耳科学书刊中尚缺乏详尽描述,且多数皆局限于成人。本文论述了儿童咽鼓管解剖的年龄变化、管口开启的神经-肌肉调节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咽鼓管薄层断层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影像诊断学提供咽鼓管及周围结构的精细断层解剖学资料。方法在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Chinese visible human,CVH)头部数据集的基础上,按照常规头部轴位、冠状位以及咽鼓管长轴的倾斜轴位平面进行连续数字化重采样,采用连续追踪观察的方法,观察获得的3组薄层断层图像,研究咽鼓管及周围微细解剖组织结构的形态和毗邻关系。结果 CVH数据集咽鼓管轴位、冠状位及倾斜轴位图像解剖结构显示清晰,各有侧重,在倾斜轴位断层上,双侧咽鼓管全长同时被显示清楚。结论咽鼓管及周围解剖结构精细复杂,在常规MRI和CT图像上难于精确辨认。CVH数据集咽鼓管轴位、冠状位及倾斜轴位断层解剖研究为临床进行咽鼓管相关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提供断层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耳科学     
20021251咽鼓管薄层断面与磁共振成像对照研究/邱明国…//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一2002,16(1)一21~23 目的:研究咽鼓管和毗邻结构的断面形态及相互解剖关系,为临床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将9侧咽鼓管区及相邻结构制成三个平面(横断、冠状位及矢状位)的薄层断层标本,并与磁共振成像(MRI)对照,观察咽鼓管及毗邻结构在各方位的走行与解剖关系。结果:在横断、冠状断面上可较好显示咽鼓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咽鼓管纤维软骨位于咽鼓管后内侧,其上缘向外弯曲形成软骨部的顶。咽鼓管咽筋膜封闭咽鼓管前外侧并向下延…  相似文献   

5.
耳科学     
20021443咽鼓管区薄层断层解剖学研究/邱明国…//解剖学杂志一2002,25(l)一10一14 目的:研究咽鼓管及其周围结构的断面形态及相互解剖关系,为临床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将9侧咽鼓管区及相邻结构制成三个方位(横断、冠状位及矢状位)的薄层断层标本,观察咽鼓管及周围结构在各方位上的解剖关系。结果:咽鼓管由骨部和软骨部构成,是中耳与鼻咽之间的通道。纤维软骨位于咽鼓管后内侧,其上缘向外弯曲形成软骨部的顶。咽鼓管咽筋膜封闭咽鼓管前外侧并向下延伸构成咽鼓管的下壁。愕帆张肌位于咽鼓管前外侧,愕帆提肌位于其…  相似文献   

6.
咽鼓管薄层断面与磁共振成像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咽鼓管和毗邻结构的断面形态及相互解剖关系,为临床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将9侧咽鼓管区及相邻结构制成三个平面(横断、冠状位及矢状位)的薄层断层标本,并与磁共振成像(MRI)对照,观察咽鼓管及毗邻结构在各方位的走行与解剖关系.结果在横断、冠状断面上可较好显示咽鼓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咽鼓管纤维软骨位于咽鼓管后内侧,其上缘向外弯曲形成软骨部的顶.咽鼓管咽筋膜封闭咽鼓管前外侧并向下延伸构成咽鼓管的下壁.腭帆张肌位于咽鼓管前外侧,腭帆提肌位于其外后下方.粘膜下筋膜位于腭帆提肌的内侧,咽颅底筋膜走行于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之间,Weber-Liel筋膜位于腭帆张肌外侧.结论MRI可较好显示咽鼓管软骨部及其肌肉、筋膜;应用塑化薄层断面可直接与MRI扫描图像进行对照研究,对鼻咽区病变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关于咽鼓管功能问题,百年来虽然进行了很多研究,但仍有不少遗留问题及矛盾现象。本文作者们提出了个人见解,认为对咽鼓管功能应确定以下七点:(1)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功能性抑器质性;(2)咽鼓管主要病变部位;(3)病变的类型是开放性抑闭塞性;(4)病变程度为可逆性抑不可逆性;(5)咽鼓管排除异物功能障碍与换气功能障碍的关系;(6)与咽鼓管周围(咽鼓管咽口及鼓口附近)、腮腺及下颌关节疾病的关系;(7)根据诊断选择治疗方法和疗效判断。一、关于功能性抑器质性障碍问题:从咽鼓管通气音分析及咽鼓管解剖研究,作者们推测2/3的咽鼓管功能障碍来自咽鼓管咽口附近病变,用内窥镜检查可发现咽鼓管闭塞症患者的咽口有肿  相似文献   

8.
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和鼻咽部的通道 ,平时由于软骨弹性、管周脂肪组织的作用而处于关闭状态 ,仅在作吞咽、打哈欠、咀嚼及用力擤鼻等动作时才开放瞬间。放射治疗、激素水平改变、体重明显减轻、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导致咽鼓管及周围的解剖状态发生改变可以使咽鼓管经常处于开放状态并引起症状 ,称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abnormalpatencyofeustachiantube) [1] 。由于本病亦可引起耳闷、耳内涨满感及自听过强等与分泌性中耳炎相似的症状 ,临床常将本病误诊为咽鼓管阻塞或分泌性中耳炎 ,故进一步掌握本病的病因…  相似文献   

9.
咽鼓管功能与中耳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手术密切相关,一直受到广泛重视,咽鼓管功能障碍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咽鼓管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分类和临床表现进行归纳,旨在对咽鼓管功能障碍与中耳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提出思路,其功能评估方法和治疗尚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长期研究来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0.
咽鼓管软骨及腭帆张肌(TVPM)对维持咽鼓管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结构的病理改变可引起咽鼓管机能不良,并成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危险因素。为研究咽鼓管软骨及TVPM组织病理学的年龄相关性变化,对36具颞骨咽鼓管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材料取自36例年龄2天~88岁,且无任何先天性异常及耳部病史的人体。将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5%三氯乙酸脱钙,乙醇脱水,火棉胶包埋,沿咽鼓管长轴的垂直面作厚30μm的连续切片,将每第20张切片用苏木精曙红染色,光镜下观察。计算咽鼓管中段一张组织切片上平均1mm2横截面积中软骨细胞钙化数,定量研究咽鼓管软骨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咽鼓管的解剖提出新的概念,它们用对咽鼓管的颞骨作成组织切片,通过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将咽鼓管分为六个部分:咽口部、中间部、近峡部、峡部、峡后部及鼓室前部。并对咽鼓管弯曲率,倾斜度与临床的解剖关系进行了研究。现就国外近年有关文献进行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鼠咽鼓管及其腺体的解剖结构,包括咽鼓管大体形态、黏膜上皮的移行及组成,腺体的分布、种类及组成。方法在解剖显微镜下分离出小鼠的咽鼓管及鼓室,常规石蜡包埋,5μm切片,苏木素-伊红(HE)和阿尔辛蓝-高碘酸Shiff(AB-PAS)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咽鼓管从鼓室向鼻咽部沿前内方向走行,平均长度约为1.53±0.08mm,宽度为0.22±0.03mm,高为1.14±0.08mm。小鼠咽鼓管可分为软骨部和膜部,软骨部主要被覆复层扁平上皮,膜部被覆多种上皮,其上份主要被覆复层扁平上皮,下份主要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咽鼓管腺体分布于咽鼓管的内侧壁和下壁,而外侧壁未发现有腺体分布。腺体可分浆液性、粘液性和混合性腺体,有导管开口于咽鼓管腔。结论咽鼓管黏膜上皮的结构及其腺体的位置分布提示咽鼓管黏膜及其腺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有效的清除,共同维持着中耳腔的相对无菌环境。  相似文献   

13.
咽鼓管是人体中最复杂的组织结构之一,它的解剖位置隐蔽,它的生理并未完全了解,它的病理状态只是偶而被检查而且难于解释。咽鼓管解剖的知识是了解咽鼓管功能的基础,而咽鼓管解剖和功能的阐明又是解决许多中耳-咽鼓管疾病的钥匙。近20年来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在咽鼓管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生理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进展。对新的研究成果加以归纳、分析、推理,引出新的理论,对指导临床实践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的观点认为,咽鼓管分3部:骨部、峡部和软骨部。后外侧1/3为骨部,骨部与软骨部交接处称为峡部,前内侧2/3为软骨部。Sudo等…  相似文献   

14.
168 人体咽鼓管解剖学新进展--三维重建和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咽鼓管的解剖提出新的概念,他们用对咽鼓管的颞骨作成组织切片,通过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将咽鼓管分为六个部分咽口部,中间部,近峡部,峡部,峡后部及鼓室前部.并对咽鼓管弯曲度,倾斜度与临床的解剖关系进行了研究.现就国外近年有关文献进行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耳炎是幼儿中常见的问题,因其咽鼓管功能及粘膜免疫发育不全。一般认为该年龄咽鼓管的功能不良是引起中耳炎和渗出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近来在人和动物体上所作的微生物学及免疫化学的研究证实了以下情况:(1)中耳炎的痊愈与鼓室粘膜的免疫有密切关系。(2)免疫反应(特别是对抗特殊微生物的抗体生成)乃是局部的现象,与全身反应无关。(3)咽鼓管功能受其解剖上的成熟性影响。(4)分泌的表面活化剂可在咽鼓管的正常功能中起一定作用。因此,对中耳腔和咽鼓管正常粘膜机能形态学的了解是认识中耳炎包括渗出性中耳炎的病因和病理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形态学改变与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相关性。方法:72例(144耳)正常人为对照组,89例(151耳)SOM患者为SOM组。用纤维鼻咽镜观察对照组和SOM组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及SOM组咽鼓管咽口周围形态改变。结果:①对照组和SOM组成人咽鼓管咽口形态中三角形及缝隙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对照组和SOM组儿童咽鼓管咽口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成人SOM咽鼓管咽口周围形态改变与儿童不同。结论:①成人咽鼓管咽口形态改变在SOM的发生、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相关性,为探索成人SOM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②在SOM组儿童中发现所有患儿咽鼓管咽口周围主要是鼻咽部炎症,次之是腺样体肥大和咽鼓管扁桃体肥大。③本研究采用纤维鼻咽镜直接观察咽鼓管咽口及鼻咽侧壁,对于明确SOM的病因和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中山大学言语及听力研究所主办的2014年第一届中德咽鼓管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研讨会暨第十三届颞骨解剖及耳显微外科培训班定于2014年5月17-21日在广州召开(咽鼓管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研讨会定于5月17日召开)。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国内及德国咽鼓管功能障碍及中耳显微手术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精彩的专题讲座及手术演示。精彩内容包括:咽鼓管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早在1707年,Valsalva就提出腭帆张肌是咽鼓管的扩张肌,这一论点以后为Toynbee和Politzer等从解剖方面给予了证实。1920年Rich发表了对咽鼓管扩张的生理功能研究的资料,他观察了腭帆提肌、腭咽肌、翼内肌、咽上缩肌和腭帆张肌对咽鼓管的作用:当先切断腭咽肌和腭  相似文献   

19.
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中山大学言语及听力研究所主办的2014年第1届中德咽鼓管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研讨会暨第13届颞骨解剖及耳显微外科培训班定于2014年5月17-21日在广州召开(咽鼓管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研讨会定于5月17日召开)。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国内及德国咽鼓管功能障碍及中耳显微手术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精彩的专题讲座及手术演示。精彩内容包括:咽鼓管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最新进展;咽鼓管功能的客观检查方法;咽鼓管球囊扩张技术的临床应用;中耳显微精细外科的技巧培训;中耳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的系列处理及预防新进展等。  相似文献   

20.
咽鼓管软骨段的解剖包括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鼓管咽肌及共筋膜和管腔粘膜下组织,这些结构与其生理的关系极为密切。咽鼓管软骨段长约25mm,它并非完整之软骨壁,其上壁向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