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肛管耻骨直肠肌切断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为特征的排粪障碍性疾病.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采用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目前手术多经直肠内或肛门后方切断耻骨直肠肌,但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采用经肛管入路的术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 syndrome)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学者Wasserman提出[1].也有人称耻骨直肠肌肥厚症,是因耻骨直肠肌纤维粗大,肌组织肥厚,引起盆底出口梗阻,进而导致进行性排便困难的一种疾病.过去治疗这类疾病通常依靠药物,自1964年以来,国外肛肠科医生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开始采用手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1].而国内肛肠科医生自二十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采用手术治疗这类疾病,取得了较好的进展[2].笔者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排便是盆底肌参与的复杂生理过程,耻骨直肠肌起着重要作用,当其痉挛或者肥大时,导致以盆底出口梗阻为特征的排粪障碍性疾病。我院自1990年至2005年收治耻骨直肠肌综合征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是出口梗阻性便秘常见因素之一,主要是肥厚痉挛的耻骨直肠肌牵拉肛管直肠交界处,使肛管直肠角变小,肛管压力增大,致肛管难以有效的开放引起便秘[1]。研究耻骨直肠肌综  相似文献   

5.
耻骨直肠肌节段切除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587-3588
目的:探讨耻骨直肠肌的痉挛与肥厚之间的关系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理特征和治疗关键。结果: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区分为耻骨直肠肌的痉挛与肥厚两种类型;肥厚者6例,治愈2例,好转4例;痉挛者2例,无效2例。结论:分离并切除2cm长的耻骨直肠肌对肥厚者有效,对痉挛者无效。痉挛者是肥厚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及早治疗肥厚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对盆底脏器脱垂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POP患者和普通妇科疾病患者各60例,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观察静息时、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的大小及肛提肌的形态变化.结果:POP组盆底结构较对照组松散,耻骨直肠肌变薄不对称,回声欠均匀,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周长,耻骨直肠肌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三维超声能够有效地观察女性的盆底结构,诊断盆底器宫脱垂患者的盆膈裂孔形态和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7.
探讨断层超声成像技术(TUI)在分娩期间盆底耻骨直肠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收治的86例采用阴道试产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9例转剖宫产而退出,最终纳入77例。分别于宫口未开、宫口开全和产后即刻经会阴采集盆底三维容积超声图像,利用TUI评估盆底耻骨直肠肌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77例初产妇均经阴道分娩,宫口未开时均未显示耻骨直肠肌撕脱,宫口开全时1例显示耻骨直肠肌撕脱,产后即刻10例显示耻骨直肠肌撕脱。直肠肌撕脱产妇孕末体质量指数(BMI),胎儿头围、胎儿体质量及第二产程平均时程与直肠肌未撕脱产妇比较均显著增加(均P <0.05);经阴道分娩77例患者中69例阴道自然分娩,8例产钳助产分娩,TUI显示产钳助产分娩撕脱率(5/8,62.5%)明显高于自然分娩(5/6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因此认为TUI技术能准确评估分娩时耻骨直肠肌损伤情况,可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149例经直肠排粪造影和耻骨直肠肌肌电图确诊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经尾骨下正中切口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术后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复查直肠排粪造影了解其影像学变化.结果手术后排便困难均得到完全缓解,肛门坠胀或疼痛有15例未完全消除,但程度明显减轻;直肠排粪造影显示耻骨直肠肌压迹消失.结论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方法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149例经直肠排粪造影和耻骨直肠肌肌电图确诊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经尾骨下正中切口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术后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复查直肠排粪造影了解其影像学变化。结果 手术后排便困难均得到完全缓解,肛门坠胀或疼痛有15例未完全消除,但程度明显减轻;直肠排粪造影显示耻直肠肌压迹消失。结论 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方法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肌电图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指诊和排粪造影将55名便秘患者和15名正常自愿者分为耻骨直肠肌异常组、耻骨直肠肌正常组和正常对照组,分析三组的肌电图结果.结果:①肌电图定量Mup分析:正常对照组、耻骨直肠肌正常组在静息相和力排相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耻骨直肠肌异常组力排相的Ampl、Area和Freq明显高于本组的静息相,并且该组静息相的Amp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耻骨直肠肌正常组,Ar/Am明显低于另两组(P<0.05);②肌电图干扰相分析:耻骨直肠肌异常组力排相的Turns、Ampl、T/A、Activity、Envelop仍明显高于本组的静息相,并且静息相的Turns、Ampl、T/A、Activity、Envelop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结论:通过对便秘患者的进行肌电图检测发现耻骨直肠肌的异常肌电活动是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因此肌电图,尤其是干扰相分析,能准确可以评价盆底肌的功能状态,帮助更全面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师丙帅  宫民庄  朱二霞 《医学争鸣》2005,26(16):1459-1459
1临床资料我们1999-06/2004-10收治女性出口处梗阻性便秘176例,其中耻骨直肠肌肥厚、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前突三者并存57例,占32.4%,均为经产妇;年龄26~76岁,分娩1~5胎;病程1~32 a.合理的肠道及阴道准备,体位为膀胱截石位.用络合碘消毒阴道及肛管直肠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2种术式治疗重度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0例重度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采用小切口耻骨直肠肌部分离断术式,对照组采用耻骨直肠肌挂线术式。观察比较2组总有效率、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切口感染、肛门括约肌功能、再次手术情况。 结果 2种术式治疗重度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临床疗效相当,总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97.14%,对照组9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在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小切口耻骨直肠肌部分离断术治疗重度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具有疗程短,痛苦小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1995~ 1 999年 ,本院采用外切内挂术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耻骨直肠肌肥厚症 57例 ,经术后临床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7例患者主要症状均为缓慢进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难 ,排便时间延长 ,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排粪造影均示力排时肛直角未增大 ,反而变小 ,并出现搁架征 ,结肠运输试验正常或轻度延长。 57例随机分外切内挂术组 (甲组 )与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组 (乙组 )。甲组 2 8例 ,男 1 5例 ,女 1 3例 ,年龄为 3 3~ 74岁 ,平均 51岁。病程最长 2 0年。乙组 2 9例 ,男 1 6例 ,女 1 3例 ,年龄 3 5~ 69岁 ,…  相似文献   

14.
<正>肛提肌是盆底支持组织的核心力量,而耻骨直肠肌又是肛提肌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盆腔器官位置正常发挥重要作用[1]。目前二维超声可以直观观察到耻骨直肠肌的形态及走形,并可对耻骨直肠肌的撕脱和断裂进行评估,但不能直接评价其弹性、硬度等各种生物学特征。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phy,SWE)是近几年出现的超声技术,可以通过此技术观察组织的弹性信息。该技术已广泛应用在乳腺、肌骨系统等器官中,但目前很少应用在肛提肌群中[2]。本研究探讨SWE技术在肛提肌中的应用,评价耻骨直肠肌弹性模量值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CMS)型出口梗阻性便秘疗效确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对顽固性耻骨直肠肌肥厚性便秘患者198例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挂线,术后遵循个体化原则给予口服中药。结果:总有效率为100%(198/198),其中痊愈率为61.6%(122/198),显效率为21.2%(42/198),有效率为12.2%(24/198),无效率0。平均住院天数(11.2±2.0)天。术后随访2年,无便秘复发,无肛门狭窄和大便失禁。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指检肛管紧张消失,排粪造影搁架征消失。结论: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挂线加中药口服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型便秘具有疗效显著、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手术安全,简易,易于推广,中医药辨证论治,整体上调整患者的体质,恢复其正常的排便习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前突型便秘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对44例直肠前突型便秘患者采用经肛门闭式修补术(Block's repair,BR)加耻骨直肠肌部分切开术治疗.结果:BR加耻骨直肠肌部分切开术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疗效确切,符合排便过程中肛管力学原理,纠正了肛管所受作用力方向,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无复发.结论:全部病例术后便秘缓解,均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袁恩  谢飞  罗青 《西部医学》2015,27(2):276-278
目的探讨经直肠采用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的方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MS)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P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观察组给予经直肠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经肛门耻骨直肌部分切断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局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直肠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能够有效缓解PMS患者便秘症状,创伤小,术后愈合快,患者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慢性便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病例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用“经骶尾入路耻骨直肠肌切开结扎开放引流术”,对照组用“耻骨直肠肌切断缝合术”,两组术后抗感染、换药治疗至愈。结果经围术后期和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试验组:痊愈21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明显并发症和后遗症;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例。结论与对照组比,“经骶尾入路耻骨直肠肌切开结扎开放引流术”感染机率小、手术治愈率高、术后痛苦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针刀钩切耻骨直肠肌治疗出口梗阻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确诊的出口梗阻综合征患者8例,对患者在局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小针刀钩切耻骨直肠肌治疗,小针刀钩切耻骨直肠肌长度约为1.5~2.0cm。结果:选取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7例,好转1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采取小针刀钩切耻骨直肠肌治疗出口梗阻综合征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开放式切口导致的并发症,降低并发的可能性,缩短患者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20.
傅秋明  周选明 《郧阳医学院学报》1996,15(1):23-24,32,F003
通过35例耻骨直肠肌痉挛与肥厚的临床X线分析,讨论了耻骨直肠肌的正常生理功能,提出了耻骨直肠肌痉挛肥厚的临床改变与排粪造影时的X线征象。并对此痛的发病原因及治疗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