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价瑞舒伐他汀钙对高血压患者脉压和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正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并且脉压≥60 m m H g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原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钙(10m g/d),对照组则续服用原降压药物不变,在治疗前及治疗16周以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血压、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结果 瑞舒伐他汀钙组疗后的收缩压(SBP)、脉压(PP)和C2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C1则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能明显改善血压患者的小动脉弹性,从而起到降低脉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10月于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治疗的1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后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血脂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和收缩压(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值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DBP和SBP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血压控制达标的高血压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速率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酐.结果 治疗组患者RBP、mAlb、β2-MG、NAG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减轻高血压患者肾损害及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4)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10月我院诊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疗,37例)和常规组(氨氯地平治疗,37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个月后,相对常规组,干预组患者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P <0. 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原发性高血压LVH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记录和分析治疗前、后血压和超声心动图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超声心动图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LVH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地改善患者血压和具有逆转LVH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1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69例,采用单纯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脉压及血脂水平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脉压,改善血脂状况,是一种良好的降压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7.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联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血压、血脂、临床疗效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DBP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HDL—C、LDL—C均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不仅有协同降压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高血压治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疗效。方法:76例高血压伴原发性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9例,每日服用氨氯地平及阿托伐他汀;对照组37例服用氨氯地平。治疗16周后,观察每组患者血压、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及左心室重量指数情况。结果:治疗16周后,2组患者血压及左心重量指数均降低(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及左心重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压(p<0.05);试验组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小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能明显降低血压,并逆转左心室重建,临床可供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各54例,其中一般治疗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控制血压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控制血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共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8、12周监测2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1次,计算平均动态脉压。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患者动态脉压水平在治疗前与一般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低于一般治疗组(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患者动态脉压水平有明显降低趋势(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36例按 1999年WHO ISH标准确诊为I~Ⅱ级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停用降压药两周后给予氨氯地平 5mg~ 10mg d ,治疗 12周。治疗前后行 2 4小时动态血压和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氨氯地平治疗后 2 4小时收缩压、舒张压及白昼、夜间血压负荷均低于治疗前 ;左室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心肌重量均减小。结论 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 2 4小时收缩压、舒张压 ,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动脉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入选患者,给予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d,并调整剂量或联合用药使其达到目标血压,疗程12个月。治疗前后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数据及颈动脉顺应性相关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并达到目标血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显著下降(P≤0.05),动脉顺应性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12个月,可以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并能改善动脉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络活喜、洛汀新联合用药对高血压病患者并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50例中.重度患者并心肌肥厚口服络活喜5mg,1次/d,口服洛汀新10mg,1次/d,治疗20周。结果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T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络活喜。洛汀新联合治疗能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的负担,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状况,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4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伊贝沙坦150~300mg,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和舒张功能变化。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伊贝沙坦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左室质量指数(LVMI),心室舒张功能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伊贝沙坦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并可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左室肥厚发生及程度的关系。方法利用常规的24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测定及计算87例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并用心超测定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VST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AASI与LVMI呈正相关(r=0.35,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AASI〉中位数(AASI〉0.51)组的LVMI高于AASI〈中位数(AASI≤0.51)组(P〈0.01)。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中,AASI增加与左室肥厚发生及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缬沙坦与苯那普利合用对原发性高血压 (EH)左室肥厚及功能的干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将EH患者随机分为A组缬沙坦与双氢克尿噻合用 ,B组缬沙坦与苯那普利合用。于服用前及后 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其舒张期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LVPWT)、舒张末期左室内径 (LVDd)、左室重量指数 (LVMI)、Ep、Ap、Ep Ap、IRT、观察血压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 6个月血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 ,IVST、LVPWT、LVDd、LVMI较前显著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Ep Ap明显高于服药前 (P <0 .0 1) ,IRT较前明显缩短 (P <0 .0 5或P <0 .0 1) ,B组与A组比较Ep Ap、IRT改善更为明显 (P <0 .0 5 )。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缬沙坦和苯那普利合用具有良好的降压和逆转LVH的作用 ,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有协同作用 ,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收集3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资料,对其超声心动图左室重量指标的测定,与其静息同步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寻找有无相关性。结果:左心室肥厚组平均左室重量指标水平为(152.6±15.8)g/m2,和左心室正常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左心室肥厚组室性心律失常及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87.18%和44.87%,明显高于左心室正常组(29.80%和8.6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相关性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厚的程度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和吲哒帕胺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降压及逆转LVH的效果。方法选择58例高血压并LVH患者,给予依那普利和吲哒帕胺联合治疗3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动态血压及患者的IVST、LVPWT、LVDd、LVMI。结果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h收缩压、24h舒张压明显下降。治疗后患者IVST、LVPWT、LVDd、LVMI值较治疗前减少(P〈0.05)。结论依那普利和吲哒帕胺合用有较好的降压及逆转LVH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