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骨注射液肩下注射配合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2组均由同一组医生行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术后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同时给予健骨注射液肩下注射,疗程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UCLA)评分、上肢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评分、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及MRI检查指标肩峰角、喙肩韧带厚度、肩肱间距、肩锁关节骨赘高度、肩峰下积液厚度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2组UCLA评分中肩关节疼痛、功能、肩关节前屈角度、前屈肌力、患者满意度及总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提高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2组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和上肢简化Fugl-Meyer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增加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肩关节MRI检查中肩峰角、喙肩韧带厚度、肩锁关节骨赘高度和肩峰下积液厚度均明显减少(P均0.05),肩肱间距明显增大(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健骨注射液肩下注射配合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可以有效恢复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和肩峰下封闭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确诊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肩峰下封闭治疗组(对照组)及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组(实验组),经随访采用VAS疼痛评分法和UCLA评分法,分别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随访平均时间分别为23.3个月,实验组平均随访21.8个月.VAS疼痛评分,对照组平均(2.6±1.8)分,实验组两组平均(1.1±1.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UCLA评分,对照组平均(29±2.3)分,实验组两组平均(33±1.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将肩峰下进行有效的减压,提高了临床疗效,可作为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SET悬吊技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63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试验组采用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SET悬吊技术,对照组用传统关节牵伸方法,治疗前后分别用ConstantM urley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中的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和局部形态等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经过10天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和局部形态等评分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改善更显著,总有效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SET悬吊技术能够高效缓解肩周炎所致的疼痛,提高肩关节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分析新身痛逐瘀汤联合针刺在肩锋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万载县中医院 2021 月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诊治的 80 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且开展肩峰成形术治疗的患者,随 机分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新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新身痛逐瘀汤联 合针刺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量化、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7.50 %,高于对照组的 8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开展肩锋成形 术治疗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采取新身痛逐瘀汤联合针刺方案,能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同时改善其临床症状,加快肩 关节功能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葛根汤联合肩峰下滑囊封闭治疗早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与症状改善。方法:将2012~2016年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封闭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葛根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肩关节功能改善及疼痛改善。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5个月后的VAS评分及UCLA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提升,但研究组治疗后的每次评分均在对照组之上,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葛根汤联合肩峰下滑囊封闭治疗早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效果可靠,能有效改善患者钝痛的症状,提高肌肉力量与肩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Bigliani分型为Ⅰ型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峰撞击综合征Ⅰ型肩峰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针刀治疗,每周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每次50 mg,2次/d,联合红外线照射、超声药物透入及肩关节活动功能锻炼,1次/d,治疗3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检测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脱落2例,其余均获得12周以上随访。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8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且组内比较2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P <0.05),Constant-Murley评分显著升高(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Constant-Murle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松解可显著缓解Bigliani分型Ⅰ型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蠲痹汤离子导入联合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中低频电治疗仪和膝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蠲痹汤离子导入治疗。2周为1个疗程,两组进行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每个疗程之间间隔2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膝关节VAS疼痛评分、膝关节体征评分和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短卷(AIMS2-SF)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74%,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治疗后试验组WOMAC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和膝关节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AIMS2-SF量表躯体、症状、影响、社会及工作5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蠲痹汤离子导入联合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减轻疼痛,改善体征,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对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的影响。方法:对50例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使用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对照组使用推拿结合物理因子方法。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使用"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康复评定,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后,试验组在疼痛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对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组予针刺结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的方法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FMA),肩关节活动度(ROM);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FMA)、肩关节活动度(ROM)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同时加用针刺结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葛根汤加味熏洗配合理筋手法治疗早中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中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肩部外用涂抹;治疗组60例,采用葛根汤加味外用熏洗配合理筋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后肩关节功能、VAS评分、UCLA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3个月后等级疗效经秩和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UCLA评分,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汤加味熏洗配合理筋手法可明显改善早中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功能恢复中运动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6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平均分配原则为依据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有效的运动训练可有效的促进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动态关节松动术对膝关节损伤后导致的关节僵硬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僵硬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动态关节松动术,对照组采用Maitland关节松动术,8周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康复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膝关节屈曲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和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膝关节屈曲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僵硬优于Maitland关节松动术,且更适用于膝关节活动范围较大时改善关节终末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胸段横向关节松动术治疗机械性颈椎疼痛的即时疗效。方法:将60例机械性颈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针对上胸段(T_1~T_4)实施横向关节松动术,对照组则针对上胸段(T_1~T_4)棘突旁软组织施行横向推动,于治疗前后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测定其颈椎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PRS评分及屈伸、双侧旋转活动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胸段横向关节松动术治疗机械性颈椎疼痛能即时减轻颈椎疼痛并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否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干预对最终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两种不同方法保守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关节活动度(ROM)作为评价对比标准,结果用t检验方法作统计学处理后显示运动康复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保守治疗对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Ⅰ、Ⅱ期患者的疗效比较满意,对症处理并结合有效的运动康复训练能获得更为确切的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评价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采用肩峰成形术治疗的112例肩峰撞击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UCLA评分法及VAS疼痛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估,对术前后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中位数7个月,VAS疼痛评分,术前5~9分,中位数7.1分;术后第2天2~6分,中位数4.2分;术后3个月以后的最后随访0~6分,中位数2.7分,F=384.67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LA评分:术前7~ 14分,中位数11.6分;术后最后随访,25~35分,中位数31.5分,F=3675.61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在最后随访的时候都对手术结果表示满意.结论:通过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可以有效缓解肩峰撞击征患者疼痛并改善活动度,患者对肩峰下成形术耐受较好,术后康复快,并发症风险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关节腔注射臭氧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PNF),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关节腔注射臭氧和关节松动术。用VAS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和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0天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臭氧和关节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6,(4):452-453
目的:探讨通络活血方熏洗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4例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通络活血方熏洗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42例)仅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后以有效率、关节活动优良率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的负面情绪。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69.05%(P0.05);关节活动优良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HAMD和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活血方熏洗联合关节松动术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创伤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创伤性肩周炎患者5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并予以关节松动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治疗3周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ROM、ADL、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除肌力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能有效治疗创伤性肩周炎,联合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创伤性肩周炎效果更佳,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加用温针灸。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对照组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运动功能疼痛、日常生活活动、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电针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电针治疗的试验组(41例)和单纯采用电针治疗的对照组(41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Lyshol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配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