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彩云  朱红 《河北中医》2010,32(1):134-135
痔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同一部位的齿状线上下均发生,临床兼有内痔和外痔症状为混合痔。痔是一种最常见、最多发的肛肠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2006—01-2008—12,我院肛肠科将临床护理路径引入混合痔护理中,收到良好效果,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亦称痔,又名痔核、痔病、痔疾等.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中药外用治疗痔疮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痔,又名痔疮、痔病、痔疾等,是齿状线上下静脉丛曲张引起的团块。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我们采用全蝎僵蚕治疗痔疮,效果显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宋守江 《中国针灸》2013,33(6):501-502
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因为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形成痔疮.笔者采用三位一体疗法治疗痔疮4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痔由肛门周围动、静脉丛扩大发生形成的柔软动、静脉团,根据位置大致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3种。在齿线以上的动脉柔软团为内痔;在齿线以下的静脉柔软团为外痔。外痔又分为血栓、结缔组织和静脉曲张性外痔;由动、静脉柔软团共同组合者为内外痔,即混合痔。笔者在临床上共护理观察504例痔疮病人,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嵌顿9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国安  陈道恒 《河北中医》2007,29(2):119-120
混合痔是指在齿线附近,为皮肤黏膜交界组织覆盖,由痔内静脉和痔外静脉丛之间彼此吻合相通的静脉所形成,有内痔和外痔2种特性[1].当混合痔的内痔部分脱垂、水肿、不能回纳,则为混合痔嵌顿.在混合痔内痔部分发生脱出嵌顿时则有明显水肿、疼痛剧烈,甚至造成局部糜烂、坏死,使患者痛苦不堪.此类患者有相当一部分由于脱出嵌顿的痔核较大,或其他多种原因不宜即刻施行手术治疗,而只能保守药物治疗.2005-01-2006-06,我们采用中药熏洗为主治疗混合痔嵌顿9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笔者应用无花果煎汤熏洗治疗痔疮6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60例痔疮中有内痔、外痔和混合痔3种。内痔是直肠上静脉丛形成的静脉团块,位于齿状线以上;外痔为直肠下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静脉团块,位于齿状线以下。混合痔为内、外痔两者兼有。内痔20例,外痔18例,混合痔22例。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24~56岁,平均48岁。  相似文献   

8.
杨发  王勇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238-1239
痔疮分内痔、外痔。内痔是指肛门齿线以上黏膜下的痔上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形成的静脉团,临床以便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外痔是指肛管齿线以下,痔外静脉从曲张到痔外静脉破裂,  相似文献   

9.
逵艳  于桂青  张莹 《国医论坛》2006,21(1):26-27
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将可提高痔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现将我科2003年7月~2005年8月收治的125例痔患者的治护措施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治疗环状混合痔2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家珍 《河北中医》2010,32(1):150-151
混合痔是指在齿线附近,为皮肤黏膜交界组织覆盖,由痔内静脉丛和痔外静脉丛之间彼此吻合相通的静脉所形成,有内痔和外痔2种特性。2006—09-2009—03,笔者应用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治疗环状混合痔21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痔是肛门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按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临床上以混合痔多见,混合痔是指直肠上下静脉丛曲张彼此相通融合形成的病理组织,具有内痔和外痔两种特性。笔者用局部按摩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47例,均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木垒县大石头乡卫生院门诊收治患者。哈萨克牧民39例,汉族务工人员8  相似文献   

12.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是直肠下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块。主要病因有解剖因素、腹内压增高或长期饮酒及食辛辣食物等。根据其所在部位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是直肠上静脉丛的曲张静脉团块,位于齿状线以上,表面为直肠粘膜所覆盖,常见于左侧、右前及右后三处。外痔是直肠下静脉丛的曲张团块,位于齿状线以下,表面为肛管皮肤所覆盖,单纯性的外痔见于肛门周围,常因静脉内血栓形成而突出在外,常见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混合痔是在齿状线附近,位于直肠上、下静脉丛彼此吻合相通的静脉同时扩大、曲张而形成,表面同时为直肠粘膜和肛管皮肤所覆盖,同时具有内痔、外痔两种特性。  相似文献   

13.
正混合痔是临床上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以肛门局部疼痛、脱出以及便血为主,具有内痔和外痔的双重表现。中医学认为,该病多为Ⅱ、Ⅲ期内痔反复脱出,或妊娠分娩、久坐久立、如厕时间过长导致腹压增加,从而引起筋脉横解,瘀结不散;现代医学认为,混合痔是由于内、外痔静脉丛发生曲张扩大,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分与外痔部分形成一个整体。但由于部分患者惧怕手术,希望得  相似文献   

14.
<正>痔的传统概念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及肛缘皮下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痔的现代概念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滞形成的团块。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民间有"十人九痔"之说;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中医学亦称为"痔"或"痔疮"。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现将我科收治混合痔患者,实施中医辨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综合治疗环状静脉曲张型混合痔240例哈尔滨市肛门直肠病医院刘丹王国亮痔是一种长见病,多发病,环状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是齿线上下,痔静脉丛扩张而形成环状血管瘤,这种痔,属痔疮中比较难治的一种类型,我院采用了外痔剥离,内痔续扎及注射方法(以下简称外剥内...  相似文献   

16.
内扎外切加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痔疮是指齿线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的曲张静脉引起的直肠末端或并有肛管、肛缘的血管瘤样病变。按痔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1]。笔者于2001年6月~2006年6月采用内扎外切加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72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内扎外切术治疗的72例作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17.
痔的辨证施护点滴体会郭英梅内蒙古中蒙医医院(010020)痔是直肠末端粘膜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形成的静脉团。根据发病部位和临床证状.大体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无论是保守或手术切除法都应根据其症状及其分型进行辨证施治和辨证施护。血热型,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外痔剥切内痔结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外痔剥切内痔结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外切内扎术.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治愈230例,好转10例,均无复发、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肛门功能正常.结论:外痔刺切内痔结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疗效高,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痔疮指直肠下段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痔多发生在30岁以后的成年人,是肛肠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国内普查7万人的报告显示:患病人数占总受检人数的46.3%,分娩后产褥期发生痔疮占39.6%。故民间有:“十人九痔”之说。在临床以便血、脱出、便秘、肿胀等为其主要特征。严  相似文献   

20.
<正>痔疮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3种,是指肛门黏膜及肛门直肠底部静脉丛曲张后形成的多个或一个静脉团。内痔是指发生于直肠下端的痔疮,外痔指发生于齿状线外端,即肛管部位的痔疮。肛肠疾病中,内痔发病率为52%左右[1],患者往往胀痛、出血、疼痛、脱垂等,治疗不及时易出现肛门感染、痔核脱出及继发性贫血等,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