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头孢曲松联合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化脓性脑膜炎小儿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儿给予头孢曲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方式用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经联合用药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且患儿体温下降、颅内高压消失、脑脊液恢复正常、血常规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给予头孢曲松联合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能有效改善临床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鞘内注射万古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用于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并提供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72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患儿选择鞘内注射万古霉素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进行单纯的静脉注射万古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好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中,采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且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临床治疗意义积极,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并探讨静脉注射美罗培南基础上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并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静脉注射美罗培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并地塞米松,治疗7d后比较两组血清炎性标志物变化及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记录后遗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7d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下降幅度[(87.3±21.8)pg/mL、(47.9±10.7) mg/L、(348.9±67:3)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1.5±18.5) pg/mL、(33.0士7.9)mg/L、(263.7±61.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6,P=0.037),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2.2%)(x2=2.589,P=0.108).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12.8±3.9)d]明显少于对照组[(16.7±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6,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及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在静脉注射美罗培南基础上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并地塞米松能进一步抑制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并且未显著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8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采用大剂量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治疗,辅助地塞米松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脑脊液(CSF)检查结果、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随访后遗症。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外观浑浊率4.65%(4/86)和蛋白潘氏阳性率3.49%(3/86)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81.40%(70/86)和87.21%(75/8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数及葡萄糖血糖比值正常率分别为75.58%(65/86)和83.72%(72/86),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24.42%(21/86)和24.42%(21/8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愈58例,治愈率为67.44%,死亡8例(9.30%),术后并发症49例(56.98%),远期随访结果显示22例(28.95%)发生后遗症。结论采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辅助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能够显著改善患儿CSF检查结果,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疗效及预后,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意义的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入院的15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治愈8例。8例随访1年,1例继发癫痫,1例智力障碍。结论:由于各种原因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常被误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减少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应用高压氧合并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7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114例脑瘫患儿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57)。试验组患儿应用高压氧合并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儿恢复效果和后遗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合并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治疗后患后遗症的几率较低,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何逾祥 《中外医疗》2013,(30):91-92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小儿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按照抽签的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及地塞米松加以治疗,采用Elisa法对两组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I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上述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观察组死亡率为4.00%,对照组为1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小于观察组(P〈0.01)。结论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探讨高压氧辅助常规药物治疗小儿重症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8例小儿重症颅内感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小儿重症颅内感染患儿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儿重症颅内感染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重症颅内感染患儿,采用高压氧辅助常规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高压氧治疗及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自2008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神经专科门诊治疗的219例脑瘫患儿,分为高压氧组(116例)和对照组(103例),前者接受高压氧治疗加综合治疗,后者进行综合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有效率达到81.3%,对照组43.1%。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临床综合治疗脑瘫患儿有显著的疗效,优质的护理是保证高压氧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闫寒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8):1462-146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美罗培南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硫化氢(H_2S)、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永城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8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美罗培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CRP、TNF-α、H_2S及NO水平。结果治疗2周结束后,观察组CRP、TNF-α、H_2S、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可降低CRP、TNF-α、H_2S及NO水平,控制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ITD联合静脉地塞米松及传统方法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我院治疗的67例(67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Ⅰ (n=17)、观察组Ⅱ(n=16)、对照组Ⅰ(n=17)及对照组Ⅱ(n=1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Ⅰ加高氧液,对照组Ⅱ加高压氧;观察组Ⅰ ITD加高氧液,观察组ⅡITD加高压氧.结果 四组治疗后PTA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Ⅰ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Ⅰ,对照组Ⅰ、对照组Ⅱ、观察组Ⅱ治疗后0.25 kHz纯音听阈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Ⅱ治疗后8 kHz纯音听阈低于治疗前(P<0.05);中重度、重度及全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中度(P<0.05).结论 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鼓室联合静脉地塞米松及活血化瘀中药、维生素、高氧液或高压氧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压氧治疗毒鼠强中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在毒鼠中毒中的作用。方法:对十年来66例毒鼠中毒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进行高压氧治疗34例病人作为治疗组,按常规治疗3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大剂量的维生素B6、二巯基丙磺酸钠,神经营养药,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好转6例,无效1例,昏迷患清醒时间平均7天;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8例,无效8例,清醒平均时间11天,两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意义。结论:高压氧治疗毒鼠强中毒疗效好,能缩短昏迷时间,提高治愈率,是治疗毒鼠强中毒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压氧疗法对2 型糖尿病(T2DM)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microRNA (N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 只成年健康SD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12 只)、 T2DM 模型组(36 只)。模型复制成功后,T2DM 模型组大鼠再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干预A 组(6 只)、 非干预B 组(12 只),以及高压氧A 组(6 只)、高压氧B 组(12 只)。10 d 后采用Morris 水迷宫实验检测 非干预A 组、高压氧A 组认知功能,空白对照组、非干预B 组、高压氧B 组随机选取6 只大鼠脑组织检测 NGF mRNA。高压氧A、B 组于注射15 d 后开始高压氧干预,1 次/d,20 d 后各组再次分别检测认知功能 及NGF mRNA。结果 与非干预A 组比较,高压氧A 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 <0.05),穿越虚拟平台次数增 多(P <0.05);与非干预B 组比较,高压氧B 组脑组织NGF mRNA 表达水平升高(P <0.05)。结论 高压氧 治疗可显著改善T2DM 大鼠认知功能,提升脑组织NGF mRNA 表达水平,提示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早期 T2DM 患者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高压氧增强脑组织NGF mRNA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6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脑脊液置换术及异烟肼50mg和地塞米松5mg鞘内注射,每周2次,共20~24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及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3%(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38%(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异烟肼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提高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早期康复与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与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高压氧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成人简易智力测验MMSE表、Barthel指数评定(BI)作指标,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组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MSE和B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结合高压氧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更利于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高压氧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利培酮治疗的同时施加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一天和治疗后3个月末用PANSS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用TESS量表于治疗后第1、2、3个月末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末研究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显效率79%,对照组显效率47%,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41例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针灸治疗;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早期高压氧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Portmann评分法)、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组间的Portmann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能促进患者受损的面神经功能迅速恢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结合针灸、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两组给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行综合康复、针灸、高压氧;对照组仅给针灸、高压氧。治疗前及治疗30d后,运用Fugl-Meyer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标准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早期康复组有效110例,有效率达92.60%,而对照组有效92例,有效率为76.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后,两组神经功能、FMA与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结合针灸、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NB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120例脊髓损伤NB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NBD评分、3D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数据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约肌静息压、高压带长度、肛管压力差、肛门收缩压、直肠压力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除高压带长度以外,其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前25项WHOQOL评分、食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B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高压氧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可更好地改善NBD患者的肠道动力指标和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型流脑)糖皮质激素应用价值以及治疗方案.方法 234例暴发型流脑住院患者,其中休克型149例、混合型85例.分成对照组和激素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激素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结果激素组体温下降至正常天数、血压恢复正常天数、脑膜刺激征消失天数、脱水剂使用天数均明显缩短;地塞米松更优于氢化可的松;激素对疾病的最终转归无影响.但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成人每日≥40-mg,儿童≥1-mg*kg-1)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数、延长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天数,增加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暴发型流脑使用糖皮质激素尤其是常规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对治疗脑水肿、稳定血压等方面有近期改善作用,不影响疾病最终转归;但增大剂量可增加各种副作用,对暴发型流脑病人不提倡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