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78例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针剂肌注,治疗至妊娠12w。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孕酮和β-HCG水平变化和保胎成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孕酮和β-HCG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孕酮和β-HCG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复发性早期流产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保胎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长清 《系统医学》2022,(11):149-152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在反复性早期流产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沂南县妇幼保健院在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反复性早期流产患者进行分组,按入院时间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共计患者60例。对比组患者采用黄体酮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反复性早期流产患者的血清孕酮水平、雌二醇(17β-estradiol, E2)以及人绒毛膜促进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水平、保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和对比组患者的流产情况都有所改善。在血清孕酮、E2以及HCG水平的对比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孕酮、E2以及HCG水平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保胎成功率83.33%,较对比组的60.00%成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2,P=0.045);研究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对比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反复性早期流产时,地屈孕酮的临床效果更好,不仅能明...  相似文献   

3.
杨柳娟  陈晓 《系统医学》2022,(6):179-181+185
目的 探讨对先兆流产保胎患者采用地屈孕酮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00例先兆流产保胎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选择黄体酮完成治疗)和研究组(选择地屈孕酮完成治疗),各200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保胎成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血清β-HCG水平。结果 研究组平均治疗时间(10.16±2.29)d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32,P<0.05);研究组保胎成功率为99.00%,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屈孕酮可有效缩短患者平均治疗时间,提高保胎成功率,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提高血清β-HCG水平,明显提升先兆流产保胎患者的总体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对妊娠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保胎成功率,治疗前后孕酮、雌二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孕酮、雌二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保胎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环孢素A(eyclosporine A.CsA)联合绒毛膜促性素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孕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商洛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2例不明复发性流产孕妇,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绒毛膜促性素针剂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s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含量及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比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流产和保胎成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孕酮和β-HCG水平含量均升高,且观察组血清孕酮和βHCG水平含量井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D3^(+)、CD8^(+)及NK细胞比例均下降,且观察组CD3^(+)、CD8^(+)及NK细胞比例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例数及流产例数少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A联合絨毛膜促性素治疗URSA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流产.提高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除常规护理外,A组单独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B组单独采用地屈孕酮治疗,C组采用盐酸利托君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激素水平,并统计3组保胎成功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及雌二醇(E_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 0. 05),且C组激素水平显著高于A组、B组(P 0. 05); A组保胎成功率为67. 50%,B组为62. 50%,C组为95. 00%,C组的保胎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B组(P 0. 05);治疗期间,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 00%,B组为17. 50%,C组为20. 00%。结论盐酸利托君联合地屈孕酮可以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β-HCG、P及E_2水平,且保胎率较高,效果优于使用单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地屈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流产率、早产率、足月分娩率、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早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流血、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孕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4.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地屈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可提高保胎成功率和足月分娩率,降低流产和早产率,缓解症状,纠正性激素水平,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CG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早期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6月将76例有复发性早期流产史并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分为HCG+地屈孕酮组和单用黄体酮治疗两组。HCG+地屈孕酮组各治疗12周。另选正常早孕健康妇女38例为对照组,无任何处理。检测血清P、E2和HCG水平以评估治疗结果 ,记录妊娠结果及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周之前,HCG+孕酮组与对照组相比,HCG、E2、P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孕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孕酮组与黄体酮组相比无差;8~12周,HCG、E2、P的水平接近于正常对照组孕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黄体酮组比较P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情况:HCG+孕酮组38例,足月妊娠分娩成功37例(97%),黄体酮组38例,足月妊娠分娩26例(68%),两组相比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早期流产疗效好,可明显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朱立新 《临床医学》2013,33(1):115-117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及保胎无忧片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妇产科住院治疗的早期先兆流产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保胎治疗,A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地屈孕酮片,B组则口服保胎无忧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变化、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药物不良反应、保胎成功率、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 ①两组HCG升高水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保胎成功率为90.9%,B组为9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B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A组明显降低(P<0.05);④两组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屈孕酮及保胎无忧片应用于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均获得满意的疗效,但保胎无忧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更适合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体酮和地屈孕酮分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黄体酮组和地屈孕酮组各30例。黄体酮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联合HCG治疗,地屈孕酮组患者给予地屈孕酮联合HC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流产率、症状停止时间、孕酮恢复正常时间、血HCG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流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屈孕酮组患者症状停止时间、孕酮恢复正常时间、血HCG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黄体酮组(P<0.05);地屈孕酮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腹部不适、肌肉抽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黄体酮组(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HCG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明显优于黄体酮联合HCG治疗,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地屈孕酮对孕早期先兆流产的保胎效果及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孕早期先兆流产患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地屈孕酮组及对照组,每组107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地屈孕酮组采用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CG、E2、P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地屈孕酮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地屈孕酮组患者治疗后的阴道止血时间、下腹坠痛消失时间、腰部酸痛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8.68、13.08、27.38,χ2=4.37,P均<0.05);地屈孕酮组患者治疗后HCG、E2、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6.43、7.09、5.69,P均<0.05);地屈孕酮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28%,与对照组的12.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结论地屈孕酮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保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用药安全性较好,且给药方便,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梁卓 《临床医学》2011,31(3):83-84
目的探讨大剂量黄体酮与常规剂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习惯性早期流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习惯性早期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排卵期的第5天,肌肉注射黄体酮40 mg,每天1次,连用10周;确诊妊娠后肌肉注射HCG 2 000 U,隔天1次,连用10周。对照组肌肉注射黄体酮20 mg,每天1次,连用10周;妊娠后肌肉注射HCG,剂量与用法及疗程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孕周≤10周或〉10周的血清HCG、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35例,成功率97.2%,对照组保胎成功29例,成功率80.6%,两组保胎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保胎成功者均已足月分娩,分娩的新生儿经体格检查和神经生理检测均未见异常。结论大剂量黄体酮与常规剂量HCG治疗习惯性早期流产,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价格低廉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地屈孕酮片对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平舆县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在确诊妊娠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联合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对比两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内分泌功能指标[孕酮(P)、雌二醇(E2)、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免疫功能指标[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子宫动脉相关指标[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联合组保胎成功率(87.50%)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P、E2及β-HC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IL-4、IL-10及TGF-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黄体酮联合检查预测早孕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 将早孕先兆流产120例病例根据保胎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分为两组,即保胎成功组78例、保胎失败组42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中EMAb,β-HCG及黄体酮的含量,以评价早孕先兆流产的预后.结果 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EMAb阳性率,保胎成功组为7.69%,保胎失败组为38.10%,保胎成功组中EMAb阳性率低(P<0.05);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β-HCG及黄体酮水平,在治疗前后保胎成功组均较保胎失败组高(P<0.05);两组患者经保胎治疗后血清β-HCG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黄体酮无明显变化.结论 EMAb、β-HCG、黄体酮联合检查可更准确预测先兆流产结局,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0例。A组在孕期予以低分子肝素钠腹壁皮下注射,1次/d,直至产前1 d,B组在孕前及孕3个月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至孕36周,C组在孕前及孕3月后小剂量阿司匹林至孕36周+孕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凝血功能指标(TT、PT、APTT、PLT)、保胎成功率、抗体清除率、流产率、早产率、症状消失时间、血β-HCG值、雌二醇、孕酮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周后,C组的RI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TT、PT、APTT较A组、B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保胎成功率、抗体清除率高于A组、B组,流产率、早产率低于A组、B组,阴道异常流血时间短于A组、B组,血β-HCG值、雌二醇、孕酮水平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不良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肾宁心方联用黄体酮针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孕囊周围暗区、血β-HCG、P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予补肾宁心方联用黄体酮针,对照组采用单纯黄体酮针,2组均治疗2周,治疗1周、2周后复查B超,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时各抽取静脉血5ml,测定血清β-HCG及孕酮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孕囊周围液性暗区、血β-HCG及孕酮的差异。结果:补肾宁心方联用黄体酮针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78.90%,治疗1-2周后,血清β-HC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酮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5)。观察组液性暗区吸收率(86.84%);对照组液性暗区吸收率(57.89%),(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宁心方联用黄体酮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确凿,能明显促进患者孕囊周围液性暗区的吸收,显著提高患者的血β-HCG及孕酮水平,提高保胎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测定在早期胚胎停育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正常早孕和48例早期胚胎停育患者5~8周血清孕酮及β-HCG值。结果胚胎停育组血清孕酮及β-HCG明显低于健康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前8周的孕酮和β-HCG能预测早期胚胎停育,避免过度保胎治疗。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734-3736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8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先兆流产组86例和流产组42例,另选同期于我院行孕检的健康孕妇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孕酮及β-HCG含量,分析血清孕酮及β-HCG检测对早期先兆流产评估的临床意义。结果先兆流产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孕酮值及β-HCG含量显著高于流产组(P0.05),对照组血清孕酮值及β-HCG含量高于先兆流产组(P0.05);当血清孕酮含量≥12.2ng/ml,β-HCG≥5000m IU/ml时,患者继续妊娠的可能性更大,保胎成功率更高(P0.05);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孕酮、β-HCG单独检测(P0.05),血清孕酮、β-HCG单独及联合检测方式的特异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对早期先兆流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及时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430-1432
探究地屈孕酮、黄体酮、HCG在治疗先兆流产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估。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门诊及病房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孕妇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黄体酮+HCG+地屈孕酮)和对照组(黄体酮+HCG),每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及临床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为97.87%,对照组为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为74.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孕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屈孕酮、黄体酮、HCG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有利于胎儿及孕妇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孕酮、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7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经保胎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治疗成功组82例和治疗失败组88例,对比两组停经12周时的血清孕酮、β-HCG水平。分析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两组治疗后血清孕酮、β-HCG阳性率以及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于停经第12周时,治疗成功组的血清孕酮和β-HCG均高于治疗失败组(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孕酮和β-HCG阳性是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保护因素。保胎治疗成功组的血清孕酮、β-HCG阳性率均高于治疗失败组(P0.05)。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在对妊娠结局预测中,其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33%、82.63%、88.24%,假阳性预测值和假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27%、17.37%。结论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的重要指标,且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率均较高,进而对预测保胎治疗结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