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致急性肾衰竭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不同药物肾损害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预后,提高药物性肾损害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药物性急性肾衰竭的致病药物、临床表现、病理改变、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 引起肾损害的主要药物为氨基糖贰类(9例,29%)、头孢菌素类(6例,19%)和非甾体类抗炎药(6例,19%),主要病理改变为间质性肾炎和(或)肾小管坏死,治愈率97%。结论 肾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尿毒症者应尽早开始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2.
抗风湿药物的肝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较过去有了迅速的发展,随着新药物的不断出现及应用,药物的肝毒性愈发受到广泛的重视。在所有抗风湿药物中糖皮质激素的肝毒性发生率相对较低。几乎绝大多数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均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如血清转氨酶轻度增高,但是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肝损害非常少见,不同种类的NSAIDs引起肝损害确切的发生率尚不十分明确。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多数存在一定肝毒性,因作用机制不同,副作用发生也各异,如环孢素肝毒性明显,而羟氯喹相对少见。对生物制剂肝毒性的报道目前不多,且生物制剂临床上往往与其他抗风湿药物同时应用,以致肝损伤的原因不易确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15年来住院患者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药物类型变化规律、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5年来我院住院的119例DILI患者所用药物、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转归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引起DILI的药物以中药占首位,共42例,其次为抗生素19例,抗肿瘤药物16例;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DILI呈上升趋势。结论近15年来引起DILI的药物仍以中药为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呈上升趋势,波立维、法安明等抗凝药也屡有发生,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药物诱发慢性肝损害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提高临床对慢性药物性肝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3年间淮安市第一医院确诊的35例慢性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药物诱发慢性肝炎17例,慢性肝内胆汁淤积6例,肝硬化2例,脂肪肝5例,肝脏腺瘤2例,肝静脉血栓形成2例,肝肉芽肿1例,35例中治愈和缓解34例(97.2%),死亡1例(2.8%)。常见诱导慢性肝病的药有抗结核药、化疗药、镇静安眠抗惊厥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雌激素药、降脂药等。结论 药物诱导的慢性肝病应引起重视,大部分慢性药物肝病及时停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胃肠黏膜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种类和范围不断增加,应用NSAIDs的患者越来越多;然而,NSAIDs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其引起严重的NSAIDs相关性胃肠黏膜损伤,常是导致患者不得不停药的原因。在国外,NSAIDs的不良反应占所有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的25%~30%。  相似文献   

6.
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阻断肝坏死发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丙酸杆菌和内毒素引起的肝坏死模型进行了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阻断肝坏死发生的研究。其结果:(1)鼠TNF-α单克隆抗体有效地中和或清除了小白鼠血中的TNF-α;(2)投与鼠TNF-α单克隆抗体后,24小时死亡率为17%,较对照组(83%)明显降低;(3)血清转氨酶明显降低,被抑制在丙酸杆菌单独投与组小白鼠血清转氨酶的水平;(4)肝组织学未发现大片肝坏死。上述结果说明TNF-  相似文献   

7.
西班牙抗结核药物所致严重肝毒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判定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严重肝毒性反应的发生频率及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或死亡的预报指标.方法:西班牙肺科学会成员对1997-2001年18家医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严重肝毒性反应界定为,无临床症状者转氨酶有10倍升高或胆汁郁滞参数3倍增加;有肝炎症状者则为肝功能参数增加或发生肝功能衰竭.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研究其预报因素.结果:3510例中共有166例发生肝毒性反应,其中90例(2.56%)为活动性结核病治疗所致.11例(10.3%)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其中3例进行了肝移植.总体病死率为4.7%(5例,其中3例与饮酒或肝毒性药物有关).预后不良的预报指标为总胆红素>2mg/dl(OR=9.4,95%CI:1.0-85.5)及血清肌肝>1.5mg/dl(OR=32.1,95%CI:2.4-424.6).结论: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严重肝毒性反应死亡率较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临床检查及临床实验室观察,以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8.
肖卫东 《山东医药》2009,49(39):51-51
据报道,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包括布洛芬、扑热息痛等)诱发成人不良反应(血管性水肿和荨麻疹)的几率为1.1%-3.6%。2005年8月~2008年2月,我们共发现非甾体抗炎药诱发d,JL药物不良反应7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如何正确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正确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许尚栋,唐福林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已被作为抗风湿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它除了能有效改善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外,还适用于各种疼痛,如头痛、肌痛、痛经、...  相似文献   

10.
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阻断肝坏死发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丙酸杆菌和内毒素引起的肝坏死模型进行了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阻断肝坏死发生的研究。其结果:(1)鼠TNF-α单克隆抗体有效地中和或清除了小白鼠血中的TNF-α;(2)投与鼠TNF-α单克隆抗体后,24小时死亡率为17%,较对照组(83%)明显降低;(3)血清转氨酶明显降低,被抑制在丙酸杆菌单独投与组小白鼠血清转氨酶的水平;(4)肝组织学未发现大片肝坏死。上述结果说明TNF-α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实验性肝坏死的发生,进一步证明了TNF-α是肝坏死发生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控制头痛或腰部酸痛服下两粒非甾体类抗炎药似乎很简单。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宣布将强调非甾体抗炎药已有的增加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的标示。新的药物警示信息表明,即使没有心脏病的人也可能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而导致心脏病发作和发生中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非甾体类抗炎药胃肠道损伤的机制及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甾体类抗炎药胃肠道损伤的机制及防治陈蓓唐福林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为抗炎、抗风湿、解热镇痛的有效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最主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GI)损伤。据统计,服用NSAIDS的病人中25%有上消化道症状;溃疡出血或穿孔率较不服药者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都认为非甾体抗炎药可以预防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改善肿瘤预后的作用。此文从环氧合酶途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和凋亡途径来阐述非甾体抗炎药的抗胃癌作用,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的抗胃癌分子机制,以及它与幽门螺杆茵在胃癌中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7年8月14日,ACC/AHA在各自的网站和JACC及Circulation杂志上联合发表了最新修订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指南。指南的主要变化包括:建议进行诸如运动试验、超声心动、放射性核素等非侵入性检查,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抗血小板药物波立维至少使用一年,强调降脂药物和控制血压的重要性以及住院期间停止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侵犯多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肾脏等其他器官相比,在临床工作中其肝脏受累常常被忽视,这一方面是由于肝脏受累不如肾脏常见和严重,另一方面也与临床认识不够有关。实际上SLE肝脏受累并不少见,有时亦可十分严重,甚至威胁生命。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对于遏止肝脏损害进一步发展及改善预后均有一定意义。 1 SLE肝脏损害原因 SLE较常见的肝脏损害是药物性肝炎。通常由阿斯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SLE血管炎本身亦可引起肝脏损害,其发生率高达20%~30%,主要由局部免疫复合  相似文献   

16.
非甾体抗炎药与肝肾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非甾体抗炎药所致的肝损伤临床上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使用广泛 ,其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已为广大医生所熟悉 ,对肝脏的损害也已逐渐引起注视。据报道 ,北欧地区的国家因使用NSAIDs所致的肝损害约占全部药物性肝脏损害的 9%。我国目前尚无确切数据。现已知 ,除少数NSAIDs如阿司匹林等有内在肝脏毒性(对组织结构造成损伤导致细胞代谢障碍 ,或细胞代谢障碍引起组织结构损害 )外 ,大多数该类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为特异体质反应 ,即个体对药物的超敏反应或代谢异常所致 ,前者发生率较高 ,潜伏期短 ,但与用药的剂量有关 ;后者与…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防脑卒中和静脉血栓,长期接受抗凝治疗的病人逐渐增加,而罕见的不良事件———抗凝药物导致的肝损害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可以作为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对任何实验室来说,正常范围为平均值±2 SD。ALT水平大于正常上限(ULN)3倍常作为药源性肝中毒的指标。对药物性肝损害病人来说,伴有胆红素水平升高(>2 ULN)预示预后不佳。在服用抗凝剂的病人中转氨酶升高可能报告不全。目前没有指南要求对使用抗凝药物的病人监测肝功能,也缺乏相关的实验与研究来评价这些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都认为非甾体抗炎药可以预防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具有改善肿瘤预后的作用。此文从环氧合酶途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和凋亡途径来阐述非甾体抗炎药的抗胃癌作用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的抗胃癌分子机制 ,以及它与幽门螺杆菌在胃癌中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于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所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其发生率逐年上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1]。已知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常见的包括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激素类药物、中草药等[2]。统计资料表明,在已知的导致肝损伤的药物中,非处  相似文献   

20.
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相关的毒性之一就是转氨酶升高。肝毒性是导致HIV感染病人发病、死亡和治疗中断的原因之一.虽然已经报道了几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能够引起致命性的急性肝炎,但是大多数的药物最常见的肝毒性是无症状的转氨酶升高。肝毒性更常见于慢性HCV和HBV合并感染的患。对于多数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而言,药物性肝脏损害的发病率尚不十分清楚。在HAART治疗过程中很难鉴别出每种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引起肝毒性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直接的药物毒性,合并感染HCV和/或HBV体内的免疫重建,累及肝脏的过敏反应和线粒体毒性。还有其它可能的致病途径,例如几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由此可能会导致脂肺陛肝炎。肝毒性的治疗主要根据临床反应、严重程度和发病机制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