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手术后,应用布地奈德喷雾剂的疗效及对鼻窦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50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术后应用布地奈德3个月;对照组术后不应用布地奈德。观察两组疗效,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内镜黏膜形态评分系统得分;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时采集鼻窦黏膜组织,检测嗜酸性粒细胞个数、MMP-9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und-Kenndey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呈持续下降趋势(P_(时点)0.05);观察组Lund-Kenndey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组别)0.05);时间效应与分组效应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_(交互)0.05)。两组鼻窦黏膜组织MMP-9表达水平均呈持续上升趋势(P_(时点)0.05);观察组MMP-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_(组别)0.05);时间效应与分组效应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_(交互)0.05)。结论对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术后加用布地奈德能够抑制鼻窦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及MMP-9的表达,这可能有助于提升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2.
陈炜  毛玉  邱昌明  周林路  童敏   《四川医学》2018,39(2):169-172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手术预后的关系,以及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77例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的患者,根据术后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将其分为嗜酸性粒细胞组和非嗜酸性粒细胞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及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嗜酸性粒细胞组和非嗜酸性粒细胞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型患者较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差,易复发,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可作为判断术后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嗜酸性粒细胞与鼻息肉术后复发和预后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嗜酸性粒细胞与鼻息肉术后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51例鼻息肉鼻窦炎患术前鼻息肉和复发鼻息肉组织均行嗜酸性粒细胞定量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越深,鼻息肉越易复发。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复发直接相关,可做为术后鼻息肉是否治愈的一个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免疫球蛋白E(IgE)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表达对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聚集的作用及二者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30例鼻息肉标本和11例鼻中隔手术患者下鼻甲黏膜标本组织匀浆中IgE和GM-CSF水平,同时观测两组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鼻息肉组织中IgE、GM-CSF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且二者水平分别与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和0.62,P<0.01),且鼻息肉中IgE与GM-CSF水平呈正相关(r=0.54,P<0.01)。结论:鼻息肉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疾病过程;IgE及GM-CSF则对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发挥重要作用;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在鼻息肉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郭志娟 《吉林医学》2012,33(31):6770-6771
目的:研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鼻息肉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4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行嗜酸性粒细胞定量测定、术后疗效评估,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越高,鼻息肉手术疗效越差。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手术疗效直接相关,可做为鼻息肉手术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质(ECP)的影响.[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实验组)与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鼻息肉组织中EOS计数和ECP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组织中EOS浸润数及ECP阳性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通过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募集和活化,减轻鼻息肉组织中的炎症反应程度,抑制鼻息肉组织中ECP的表达,达到治疗鼻息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征是异质性的鼻腔和鼻窦黏膜慢性炎症。多种炎性细胞参与鼻息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包括嗜酸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等。关于CRSwNP炎症相关的细胞,特别是EOS的研究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在亚洲国家CRSwNP患者组织EOS浸润的比例呈升高趋势。EOS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均有密切联系。了解EOS与CRSwNP的关系可使临床工作者对本疾病有更深层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  相似文献   

8.
陈秋桓  何援春  李琴 《海南医学》2016,(12):2022-2023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行鼻窦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152例,按病情发展情况为复发组33例和对照组119例,对复发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抽烟、喝酒、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值、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个数以及鼻窦CT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复发组和对照组的M积分均为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复发组的前组稀窦(AE)、后组筛窦(PE)、蝶窦(F)、额窦(S)、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及鼻窦总积分分别为2.6/5.0、3.0/50、2.0/5.0、2.0/5.0、3.0/5.0以及13.6/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5.0、0.0/5.0、0.0/4.0、0.0/5.0、2.0/5.0以及8.0/3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12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EOS型鼻息肉、PE积分以及喝酒是CRSwNP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论 PE积分、并发哮喘、喝酒以及EOS型鼻息肉是导致CRSwNP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以减少其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鼻息肉组织中T细胞激活分泌调节因子及嗜酸性粒细胞表达的变化,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60例鼻息肉患者分别采用曲安奈德1 mg鼻腔雾化治疗,并以30例生理盐水治疗作为对照,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鼻息肉治疗前后的T细胞激活分泌调节因子表达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经曲安奈德治疗后鼻息肉中T细胞激活分泌调节因子的表达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嗜酸性粒细胞也随之下降,二者有相关性;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细胞激活分泌调节因子是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中浸润的重要趋化因子,曲安奈德可能通过下调T细胞激活分泌调节因子的表达,发挥抗EOS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介素5和趋化因子eotaxin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强  康健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6):649-651,658,F0003
目的:研究白介素5和趋化因子eotaxin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与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状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结合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20例鼻息肉和8例下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中白介素5和eotaxin的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运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中EOS的分布及白介素5和eotaxin的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每组中EOS浸润数目与白介素5和eotax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20例鼻息肉组织中以EOS浸润阳性(+)以上者有75%(15例),明显高于8例对照组的12.5%(1例)。且鼻息肉组织中的浸润EOS率21.64±4.33明显高于对照组1.15±0.68(P<0.01);2鼻息肉组织中白介素5和eotaxin的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白介素5和eotaxin的mRN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4白介素5和eotaxin的表达与EOS浸润相关(P<0.01),且两种因子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表明在鼻息肉组织中白介素5和eotaxin含量明显升高,而且与组织中EOS浸润呈明显相关性,提示白介素5和eotaxin是鼻息肉病变中重要的EOS趋化因子,并增强该细胞的局部作用,参与了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且二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的意义。方法: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方法对鼻息肉组织76例和正常鼻腔粘膜组织32例进行定量测定,同时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定量计数。结果:(1)鼻息肉上皮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表达数明显高于正常鼻腔粘膜(P<0.001),(2)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相关(P<0.05)。结论:上皮细胞增殖活跃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占重要地位,而嗜酸性粒细胞的多少与其上皮细胞增殖相关,说明嗜酸性粒细胞与鼻息肉发病过程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L-5表达、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程度在鼻息肉病、鼻息肉中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验鼻息肉病16例、鼻息肉22例和正常下鼻甲黏膜10例中IL-5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HE染色计数所有病例EOS的浸润情况;血液自动分析仪计数外周血EOS。结果:(1)鼻息肉病、鼻息肉、正常下鼻甲黏膜3组HE染色切片Eo计数统计学上不全相同,F=20.7,P<0.05。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组IL-5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中,IL-5阳性细胞数、IL-5阳性EOS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阳性Eos数=17.94,P<0.01;F阳性细胞数=27.61,P<0.01,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血Eos数在3组之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F=0.19,P>0.01。结论(:1)IL-5的半定量和鼻息肉组织中EOS计数可以作为区分鼻息肉病或鼻息肉的参考指标。(2)血液EOS数在鼻息肉病、鼻息肉和正常人间无差别。(3)EOS和IL-5在鼻息肉、鼻息肉病的发病、发展和复发上有重要意义。鼻息肉病的高复发可能和EOS的高浸润程度、IL-5的高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佘腊枝  鲁海涛  谢琼 《医学综述》2014,(24):4581-4582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Eos)活化和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接受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35例鼻外伤及慢性鼻炎等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鼻内镜下摘取观察组患者鼻内息肉组织和对照组患者鼻下甲黏膜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观察Eotaxin和MMP-9的表达及Eos浸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7.32±4.62)μg/L vs(3.28±1.2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Eotaxin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47.25±13.18)个vs(12.48±10.1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9在对照组中呈弱阳性表达,而在观察组患者中MMP-9均呈强阳性表达,两组平均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息肉组织中Eotaxin和MMP-9可通过增加Eos浸润,引发组织的异常重塑,在鼻息肉存在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鼻息肉组织细胞学特点和鼻息肉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息肉的细胞学变化,探讨鼻息肉的形成机制。方法:按临床病史特点进行分类,应用常规组织化学方法及甲苯胺蓝特殊染色法观察40例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状况,并进行计数及统计分析。结果:40例鼻息肉中以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为主的有30例,占75%。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有10例,占25%。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鼻息肉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为主的鼻息肉,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似与过敏反应及肥大细胞无关,免疫功能紊乱在鼻息肉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Nasalpolypisoneoftheeosinophilicinflammatorydiseasesinvolvingthemucosaofthenose ,paranasalsinuses,andoftenthelowerairways The polypstromaishighly edematouswithinflammatorycells 1Considerableresearchintonasalpolypshasbeenperformedintermsoftheiretiology ,correlationwithallergy ,histopathologyandtreatment 2 6 Themostsignificantpathologicalfeatureofnasal polypsisinfiltrationofnumerousleukocyteswith prominenteosinophils 3 8 Althoughthereareaseriesoftheoriesabouteosinophilicinfiltrationand prolife…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息肉的细胞学变化,探讨鼻息肉的形成机制。方法应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及甲苯胺蓝特殊染色法观察42例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状况,并进行计数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42例鼻息肉中以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为主的有12例,占28.57%,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有30例,占71.43%,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很少,而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为主的鼻息肉,两者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似乎与肥大细胞及过敏反应无关,免疫功能紊乱在鼻息肉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