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在临床治疗上的方法,并讨论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选取2017年至2018年这一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性别状况、年龄大小以及病情相似为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2人采取一般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32人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再加上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在进行完了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再加上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观察组人员在治疗效果上比给予一般治疗的常规组人员临床效果显著、在治疗一个月后的痰涂、TB-Ab、PPD等临床系数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在临床治疗中通过常规方法加左氧氟沙星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各项指标,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头孢噻肟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特别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患者一开始经验性选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45/48)、79.2%(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抗结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痰涂片转阴所需时间、胸片空洞变化情况以及双肺阴影消失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抗结核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与参考组(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各45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利用无创正压通气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20例,将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及早确诊的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组,全部患者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同时采用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将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给予2~4周综合性治疗后,才确诊合并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CT、胸片等客观依据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客观依据或者特异性,因此临床中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进而忽略结核病的治疗,临床中如果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不理想,则应警惕合并肺结核,并及时给予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均能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左心衰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5月诊治的慢性左心衰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31例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31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征和心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慢性左心衰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症,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78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抗结核治疗。观察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痰涂片转阴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胸片空洞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双肺阴影的消失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施行抗结核治疗,效果确切,宜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日常康复治疗及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日常康复治疗及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2.15±8.51)分,优于对照组的(72.87±7.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中采用日常康复治疗及护理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能够增强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老年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硫氮唑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硫氮唑酮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信必可都保联合无创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无创通气治疗,总有效率为71.67%;观察组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信必可都保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aCO_2和PaO_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_2和PaO_2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信必可都保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黎劲松 《中国药业》2013,(6):115-1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泻肺方联合抗生素、平喘药等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为(2.87±0.81)L,与对照组的(2.19±0.82)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无创正压通气同时给予纳洛酮。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8h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48h后pH值、PaO2、PaCO2与对照组显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临床症状,降低气管插管率,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来寻找最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分为A组和B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A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头孢呋辛进行治疗。结果 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4例出现头痛,B组患者5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左氧氟沙星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化痰止咳(氨溴索)、平喘(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4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40例单纯性老年肺结核患者(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咯血、消瘦、胸痛症状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咳嗽咯痰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室检测显示两组患者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率、痰涂片阳性率、抗结核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但结核杆菌的培养阳性率近似(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其慢性阻塞性肺病对肺结核无明显影响,患者诊治工作无特异性方法,但早期的诊断和综合治疗介入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乙肝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2组患者同时口服葵花牌护肝片进行预防性保肝治疗,观察组给予异烟肼+利福平注射液+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完成抗结核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烟肼、利福平注射液、乙胺丁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合并乙肝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高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进而探讨其临床应用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NIPPV治疗组,观察其治疗前(0h)、治疗后2、24、72h的动脉血气分析变化,观察住院天数、气管插管率、病死率。结果 NIPPV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明显改善,2组比较NIPPV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常规组明显升高,后期插管率、住院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尤其针对高龄老年患者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