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不同类型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少川  肖卫民  苗海锋  马荣 《广东医学》2006,27(8):1220-122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152例急性卒中患者按照TOAST分型分为心源性脑栓塞组1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58例,腔隙性脑梗死54例,其他以及原因不明的脑梗死28例。所有病例均在发病时间一周内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在心源性脑栓塞组为(21.9±5.2)μmol/L,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患者为(23.3±6.7)μmol/L,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27.2±5.3)μmol/L,均高于正常值(P<0.05);各组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卒中的各个亚型中均升高。  相似文献   

2.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中青年脑梗死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中青年脑梗死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检测 4 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的浓度 ;正常对照组 4 0例。结果 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浆hcy高于青年对照组 (P <0 .0 5 ) ,中年脑梗死患者血浆hcy高于中年对照组 ,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浆hcy高于中年脑梗死患者 (P <0 .0 5 )。在中年组男女之间hcy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青中年两组中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均高于同年龄组单纯脑梗死患者 (P <0 .0 5 )。结论 hcy确实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 ,并且hcy对青年脑梗死的影响要大于中年人。雌激素水平对血浆hcy也有影响 ,高hcy血症与高血压性脑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3.
巫碧佳  李永鸿  李荣 《中外医疗》2011,30(15):36-37,3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评价同型半胱氨酸在脑梗死复发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5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根据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高hcy组(Hhcy组)与正常hcy组(Nhcy组),追踪观察2年,统计其复发率,并对复发脑梗死患者根据其梗死病灶大小分组并统计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结果 Hhcy组脑梗死复发率(16.9%)显著高于Nhcy组(8.9%),hcy水平越高复发脑梗死的梗死灶越大。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脑梗死复发的风险增加,梗死灶增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致脑梗死氧化应激损伤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将其分为Hhcy组和非Hhcy(Nhhcy)组,除外脑血管疾病和肝肾甲状腺疾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分别测血浆tHcy、血清丙二醛(MDA)、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XP)、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病例组tHcy、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病例组中Hhcy患者的tHcy、MDA、SOD、TAC、GSH-PX、GSSG水平显著高于Nhhcy(P<0.01)。tHcy水平与MDA、SOD、TAC、GSH-PX、GSSG水平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Hhcy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可能与其参与氧化应激反应损伤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天理  张茁 《北京医学》2005,27(3):129-13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者中的变化.方法192例急性卒中患者,平均发病时间36h,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116例脑梗死患者Hcy为(23.21±9.56)μmol/L和76例脑出血患者为tHcy(21.76±9.90)μmol/L)中,都高于正常值.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布:心源性栓塞22例(19.0%,Hcy 22.1μmol/L);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56例(48.3%,Hcy 24.5μmol/L);腔隙性梗死33例(28.5%,Hcy 23.1μmol/L);原因不明5例(4.3%,Hcy 17.3μmol/L),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卒中的各个亚型和出血性卒中中均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塞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51例初发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其空腹高半胱氨酸(hcy)值分为非高同型半胱氨酸(NHhcy)组94例及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组57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I指数评分,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NHhcy组及Hhcy组在入院时、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研究结果没有证据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探讨Hcy水平与脑梗死发病和预后的关系,为脑梗死的早期监测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8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浆Hcy水平。对92例脑梗死患者依据临床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比较不同缺损程度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和短期内的死亡、伤残情况。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平均血浆Hcy为(18.13±4.5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4±2.88)μmol/L (χ2=15.712,P=0.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为轻型、中型和重型组的血浆Hcy分别为(15.83±2.51)μmol/L、(18.99±4.24)μmol/L和(13.13±3.98)μmol/L,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随访1年,暂无结局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为(16.31±1.54)μmol/L,致残或死亡患者的平均血浆Hcy水平为(20.43±3.0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71,P=0.008)。 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与神经缺损程度相关,是脑梗死患者病程监测、预后判断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 ,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6例作为对照组 ,行空腹采血 ,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维生素B12及叶酸(FA)等指标.分析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为(30 ± 20.8)umol/l ,维生素B12的水平为204.38 ± 141.56 ,叶酸的水平为6.17 ± 13.08 ;对照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3 ± 9.6)umol/l ,维生素B12 的水平为 204.62 ± 93.35 ,叶酸水平为:6.20 ± 3.06.脑梗死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和维生素B12 均呈负相关.结论: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和维生素B12均呈负相关.积极控制高同型半胱氨酸 ,是临床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措施之一 ,积极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能有效控制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近期复发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脑梗死患者近期复发的关系。方法:2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按Hcy水平分为Hhcy组与非Hhcy组,分别随访6个月观察其脑梗死近期复发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有96例(占39.2%)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Hhcy与非Hhcy二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BMI、吸烟饮酒率、NIHSS评分等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Hhcy组脑梗死近期复发率(11.4%)显著高于非Hhcy组(4.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hcy可增加脑梗死患者近期复发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循环酶法测定42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23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水平(20.39±3.17)μmol/L,高于对照组(12.06±2.45)μmol/L。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与血尿酸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脑梗死(CI)的发病与血尿酸(UA)的关系。方法: 检测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并与4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血尿酸值男性(428.76±22.10)μmol/L,女性(380.21±18.35)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血尿酸值男性(396.91±17.30)μmol/L,女性(323.46±16.34)μmol/L,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AMI、CI两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尿酸增高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炎症和凝血指标对急性脑梗死预后和病情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炎症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指标。根据1个月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恢复良好组和恢复不佳组,同时根据随访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将患者分成进展性脑梗死组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结果恢复不佳组hs-CRP水平[(4.9±1.6)mg/L]显著高于恢复良好组[(1.9±0.9)mg/L)](P〈0.01),恢复不佳组D二聚体水平[(402±67)μg/L]显著高于恢复良好组[(195±51)μg/L](P〈0.01);进展性脑梗死组hs-CRP水平[(3.9±1.5)mg/L]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2.5±0.7)mg/L](P=0.03),进展性脑梗死组D二聚体水平[(415±78)μg/L]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177±56)μg/L](P〈0.01)。结论早期检测hs-CRP和D二聚体等炎症和凝血指标有助于判断急性脑梗死预后和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脂蛋白(a)[lipoprotein(a), Lp(a)]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的变化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83例脑梗死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163例,分别检测样本中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ROC曲线确定此3项结果诊断脑梗死的界值。结果 脑梗死组HCY、Lp(a)和hs-CRP分别为(16.7±6.3) μmol/L、(343.6±150.1)mg/L、(3.87±1.88)mg/L,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9±4.7) μmol/L、(205.4±190)mg/L、(2.45±0.69)mg/L。脑梗死组的3项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HCY、Lp(a)和hs-CRP密切相关,可作为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e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2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2周后脑梗死组Hey、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ey为(16.43±3.88)μmol/L,hs—CRP为(4.28±0.27)mg/L,130名健康对照组患者的Hey为(7.32±1.21)μmol/L,hs—CRP为(1.12±0.34)mg/L,病例组的Hey、Hs—CRP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入院时Hcy为(17.34_+3.89)umol/L,hs—CRP为(3.61±0.35)mg/L,治疗2周后,病例组Hcy为(11.96±4.02)μmol/L,hs—CRP为(1.24±0.52)mg/L,上述治疗前后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及病情监测与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确诊急性脑梗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冬虫夏草治疗,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给予冬虫夏草治疗组病例血尿素氮(BUN)(14.90±6.55)mmoL/L、血肌酐(SCr)(230.00±162.40)μmoL/L和尿钠(18±10.74)mmoL/L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渗透压明显增加(438±174.80)mSom/kg·H2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尿时间(3.8±2.14)d、尿量恢复正常时间(15.6±4.2)d、尿渗透压正常时间(28.5±11.2)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冬虫夏草对急性脑梗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和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酸性磷脂酸(acidphospholipids,AP)的变化,探讨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以及早期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定磷方法测定LPA及AP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TIA组(30例)、脑梗死组(30例)、进展性脑梗死组(15例)和对照组(30例),对不同组血清LPA及AP水平进行比较,并将脑梗死(脑梗死组和进展性脑梗死组)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中、重型3型,分析LPA及AP水平与病情轻重的相关性。结果 LPA水平在进展性脑梗死组最高(5.52±1.15)μmol/L,TIA组次之LPA(4.23±1.12)μmol/L,脑梗死组LPA水平较低(2.88±1.05)μmol/L,对照组最低LPA(1.22±0.67)μmol/L,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P进展性脑梗死组最高(6.14±2.10)μmol/L,脑梗死组次之(5.74±2.10)μmol/L,TIA组(3.20±1.96)μmol/L和对照组(2.24±1.06)μmol/L(P〈0.05);脑梗死按神经功能缺损3型间LPA及AP水平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A是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可作为脑梗死的预警因子,尤其是进展性脑梗死的预警因子;LPA及AP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类型有关,与病情轻重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评估脑梗死诊断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和45例同期正常的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Hcy、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升高,而叶酸、维生素B12下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