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盛  曹聪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891-1892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疏血通注射液。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和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3.9%(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降低hs-CRP水平(P<0.01或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善和降低hs-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降低hs-CRP水平,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凌霄 《右江医学》2007,35(5):516-517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疏血通注射液8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天;对照组40例,予血栓通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天;两组同时以速碧林0.4 ml,腹壁皮下注射,2次/日,共10天。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陈微 《吉林医学》2009,30(12):1183-118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7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疏血通治疗组35例和复方丹参治疗组35例。疏血通治疗组静脉滴注疏血通6ml/d,复方丹参治疗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20ml/d,分别加入0.9%NaCl 250ml中静脉滴注,连续用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改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对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7):2434-2437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对急性分水岭性脑梗死(ACWI)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S100B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ACW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实验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予治疗2w。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NP、Hcy、MMP-2、S100B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BNP、Hcy、MMP-2及S100B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BNP、Hcy、MMP-2及S100B蛋白水平相比治疗前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BNP、Hcy、MMP-2及S100B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V、Lr、Mr、Hr及RE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PV、Lr、Mr、Hr及RE相比治疗前较小,且实验组治疗后PV、Lr、Mr、Hr及RE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ACWI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降低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对照组40例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0.05),且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对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及脑部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脑部血液动力学、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Qmean、Vmean、R、Zcv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对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及脑部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黄芪联合疏血通组(治疗组)和复方丹参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7例)给予纤溶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7例)给予阿司匹林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马荣 《黑龙江医学》2017,(12):1209-1210
目的分析研究rtPA动脉溶栓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在2015-07—2016-08间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rtPA动脉溶栓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NIHSS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rtPA动脉溶栓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恢复患者的机体平衡,使其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于我院就诊的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则给予疏血通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之,15d为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有效率,评估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检测血液流变改善情况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5%与对照组73.9%相比升高显著;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各血液流变指标的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CRP、IL-6、Hc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NO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协同作用治疗脑梗死疗效肯定,利于提高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微循环及调控细胞因子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汤旭红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128-12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3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77%,对照组5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降低血液流变学作用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微循环,疗效明显,对脑水肿有一定的改善。疏血通注射液的降血脂作用与血塞通注射液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在老年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三年收治的89例脑梗死老年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都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比较两组NIHSS评分、BI指数、神经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清NSE水平更低,而BI指数、血清BDNF及NGF水平则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4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营养、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比较两组疗效、血清NSE、Hcy、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9%,高于对照组的67.57%(P0.05);治疗后,两组NSE、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良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血清NSE、Hcy、血液流变学等临床指标,可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桑文翔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25-25,3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175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用疏血通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1次静滴,连续15d。对照组85例以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g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2.22%,对照组60%,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异常增高值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全血黏度高切值、全血黏度低切值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璇 《当代医学》2021,27(1):160-161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双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接受诊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低,Barthel指数较高,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双抗治疗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可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冰  潘德旺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888-188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即分为两组:疏血通治疗组39例,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硫血通组基本痊愈9例(23.0%),总显效率77.8%,总有效率89.6%,明显高于对照组(10.8%,45.9%,64.8%,P〈0.05),疏血通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疏血通治疗质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对急性脑梗死起治疗作用,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银杏叶注射液组(治疗组)和川芎嗪注射液组(对照组)各50例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其治疗前后症状、血液流变学变化,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19.
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120例发病3d内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60例,复方丹参组60例,疗程10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比较。结果:疏血通注射液组血液流学指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而对照组则不明显。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有效治疗脑梗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我科住院的130名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与疏血通和丹参注射液治疗,连续观察14d.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76.92%和93.85%,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49.23%和75.38%,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较对照组在降低血脂水平和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作用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的降低血脂水平和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