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类鼻咽癌端粒酶活性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R-银染法对42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鼻咽部正常粘膜和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血清VCA/IgA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鼻咽部正常粘膜和鼻咽癌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20%和88.1%,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端粒酶阳性率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P=0.035),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无症状鼻咽癌Epstein Barr (EB)病毒血清学、鼻咽纤维镜表现和预后。方法  1986年 12月采用免疫酶标法检测血清EB病毒壳抗原抗体 (viralcapsidantigen′sIgA ,VCA IgA)、早期抗原抗体 (earlyantigen′sIgA ,EA IgA) ,行间接鼻咽镜和鼻咽纤维镜检查及多部位活体组织检查。确诊鼻咽癌后行根治性放射治疗 ,随访至 1999年底。结果 早期无症状鼻咽癌患者确诊时血清EB病毒VCA IgA、EA IgA抗体水平分别为 1∶10 0 79、1∶10 76,与有症状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有、无症状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6 73 ,P =0 0 0 9)。有、无症状患者确诊时血清VCA IgA、EA IgA滴度水平与患者预后均无关 (P >0 0 5 ) ,与是否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定期检测EB病毒抗体、鼻咽纤维镜检查及多部位活体组织检查 ,有助于检出早期鼻咽癌 ,尤其是无症状鼻咽癌  相似文献   

3.
无症状鼻咽癌临床分析和长期随访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无症状鼻咽癌Epstein-Barr(EB)病毒血清学、鼻咽纤维镜表现和预后。方法:1986年12月采用免疫酶标法检测血清EB病毒壳抗原抗体(viral capsid antigen‘s IgA,VCA-IgA)、早期抗原抗体(early antigen‘s IgA,EA-IgA),行间接鼻咽镜和鼻咽纤维镜检查及多部位活体组织检查。确诊鼻咽癌后行根治性放射治疗,随访至1999年底。结果:早期无症状鼻咽癌患者确诊时血清EB病毒VCA-IgA、EA-IgA抗体水平分别为1:100.79、1:10.76,与有症状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无症状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73,P=0.009)。有、无症状患者确诊时血清VCA-IgA、EA-IgA滴度水平与患者预后均无关(P>0.05),与是否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定期检测EB病毒抗体、鼻咽纤维镜检查及多部位活体组织检查,有助于检出早期鼻咽癌,尤其是无症状鼻咽癌。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DLC1基因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鼻咽清毒颗粒和鼻可乐冲洗液合用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EB病毒壳抗原抗体VCA/IgA滴度水平和鼻咽部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实验组(鼻咽清毒颗粒和鼻可乐冲洗液合用,30例)和对照组(仅用鼻咽清毒颗粒,30例)。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3%,VCA/IgA几何平均滴度为20.5;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36.66%,VCA/IgA几何平均滴度为55.6。2组总有效率、治疗后VCA/IgA几何平均滴度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鼻咽清毒颗粒和鼻可乐冲洗液合用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EB病毒VCA/IgA滴度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患者鼻咽部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能会有助于降低鼻咽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EB病毒壳抗原(IgA/VCA)能鉴别鼻咽癌的高风险个体。在临床证据出现前4~41个月,即可出现血清IgA/VCA滴度升高。在6054名血清IgA/VCA高滴度人中随机选择130人,对其行纤维内窥镜检查,并行两侧咽隐窝、鼻咽顶部、后壁等6个标准部位的活检。结果7例被证实为鼻咽癌。6例的咽隐窝发现病灶。1例于两侧咽隐窝皆发现病灶,且其左鼻咽顶部标本呈重度化生不良向癌的过渡象。  相似文献   

7.
EB病毒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咽癌 (NPC)组织及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清中EB病毒DNA的分布及其与NPC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检测 39例NPC组织 (NPC组 1)中EB病毒DNA ,2 4例NPC患者 (NPC组 2 )外周血白细胞及血清中EB病毒DNA ,2 0例慢性鼻咽炎组织 (对照组 1)中EB病毒DNA ,10例头颈部其他部位肿瘤患者 (对照组 2 )和 10例慢性鼻咽炎患者 (对照组 3)外周血白细胞及血清中EB病毒DNA ;同时采用免疫酶法检测NPC组 2、对照组 2和对照组 3血清中EB病毒VCA IgA抗体效价。 结果 :NPC组 1EB病毒DNA阳性率为 71.8% (2 8/ 39) ,对照组 1阳性率为 15 .0 % (3/ 2 0 )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NPC组 2外周血白细胞中EB病毒DNA阳性率为 4 1.6 7% (10 / 2 4 ) ,对照组 2阳性率为 10 .0 0 % (1/ 10 ) ,对照组 3外周血白细胞中EB病毒DNA为阴性 ,NPC组 2分别与对照组 2和对照组 3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 ;NPC组 2、对照组 2和对照组 3血清中EB病毒DNA均为阴性 ;NPC组 2血清中EB病毒VCA IgA抗体效价分别与对照组 2和对照组 3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1)。结论 :NPC组织中检测出EB病毒DNA的阳性率较高 ,外周血白细胞中阳性率较低 ,血清中未能检测出EB病毒DNA ,说明EB病毒从癌组织—→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AEG-1蛋白在4株鼻咽癌细胞株、47例鼻咽癌组织及21例鼻咽部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AEG-1蛋白在鼻咽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较鼻咽部黏膜均显著上调,其表达水平与患者血清EB病毒滴度的高低(P=0.046)、T分级(P=0.001)、临床分期(P=0.001)、颈部淋巴结转移(P=0.010)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AEG-1蛋白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 mRNA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OneStepRT PCR方法对 31例鼻咽癌组织及对应的对侧鼻咽部黏膜、11例其他头颈部肿瘤、10例正常人的鼻咽部黏膜进行SurvivinmRNA的半定量检测。结果  31例鼻咽癌组织中 ,Survivin表达阳性率 87.1% (2 7/ 31) ,明显高于对应的对侧鼻咽部黏膜 (45 .2 % ,14 / 31,P <0 .0 5 )。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mRNA表达的强度 (Survivin/GAPDH 0 .5 0± 0 .2 1)明显高于对应的对侧鼻咽部黏膜 (0 .16± 0 .19)和正常人的鼻咽部黏膜Survivin表达强度 (0 .10± 0 .13,P <0 .0 0 1) ,但与其他头颈部肿瘤表达强度 (0 .4 0± 0 .2 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Ⅲ Ⅳ期的鼻咽癌病人中SurvivinmRNA表达强度 (0 .6 0± 0 .0 7)明显高于Ⅰ Ⅱ期的鼻咽癌病人 (0 .36± 0 .2 7,P <0 .0 1) ,但SurvivinmRNA表达强度与病人的年龄、性别、VCA IgA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结论 SurvivinmRNA的过度表达可能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检测Surviv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对鼻咽癌的诊断、临床分期等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成人颈部无痛性、硬性肿块多来自头皮或上呼吸道与上消化道粘膜肿瘤之转移,但偶而虽经详细检查仍不能发现原发瘤,故有时可对最常见的部位——鼻咽部、扁桃体、舌根及梨状窝随机活检。然而,如临床上肿瘤不明显,其结果常为阴性。近期的研究表明,在各期活动的彝咽癌患者,抗EB病毒抗原——早期抗原(EA)和壳抗原(VCA)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未分化和非角化型癌的滴度较高。因此这种血清学检查可用来发现隐匿的鼻咽癌。本文报告44例隐匿的或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来发现隐匿的鼻明癌。血清学滴定分三种,即对VCA的IgG抗体和EA以及对VCA的IgA抗体,其中以EA  相似文献   

11.
12.
bcl-2、P 5 3基因及Epstein-Barr病毒在鼻咽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p53、bcl-2、EBV表达情况及与主要临床指标间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p53、bcl-2蛋白,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EBV.结果慢性炎性组织中p53、bcl-2及EBV阳性率分别为7.7%、23.1%和7.7%,明显低于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9%、88.9%和87.0%)(P<0.01).三者在鼻咽癌组织中共同阳性率为72.2%,p53、bcl-2明显正相关(r=0.78,P<0.01).鼻咽癌伴颈淋巴结转移组p53阳性率(90.0%)明显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组(58.3%)(P<0.01),临床Ⅱ、Ⅲ和Ⅳ期p53阳性率(分别为92.9%、78.9%和100%)均明显高于临床I期(38.5%)(P<0.01),且表达强度有增加的趋势.结论p53、bcl-2及EBV可作为鼻咽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之一,p53阳性的鼻咽癌患者较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随着鼻咽癌病程的发展,p53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增加,三者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喉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法 (PCR- EL ISA) ,对 47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 10例声带炎性息肉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47例喉鳞癌组织中 39例端粒酶呈阳性 (83% ) ,而 10例声带炎性息肉组织均为阴性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端粒酶活性在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中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在喉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 ,可作为喉癌的肿瘤标志物。喉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有可能作为预测喉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并可望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应用选择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新蝶呤与鼻咽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竞争法检测 5 4例初治鼻咽低分化鳞癌 (鼻咽癌组 )治疗前、后及 32例健康成人 (对照组 )的血清新蝶呤水平。结果 :鼻咽癌组新蝶呤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各 TNM分期之间新蝶呤水平无差异 (P >0 .0 5 )。无淋巴结转移者血清新蝶呤浓度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治疗后新蝶呤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 ,但仍比对照组高 (P <0 .0 1) ;治疗后 6个月病灶全消者新蝶呤水平仍维持较低水平而病灶部分残留者复又上升 (P <0 .0 1)。结论 :鼻咽癌病理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巨噬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过激或免疫应答异常 ;血清新蝶呤水平动态观察可作为鼻咽癌病情评估和疗效监测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结合组织微阵列检测β-catenin蛋白在174例NPC、71例异型增生鼻咽黏膜上皮、48例单纯增生鼻咽黏膜上皮及63例正常鼻咽黏膜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其阳性信号的定位。结果β-catenin在NPC组织细胞浆/细胞核中高表达(71.3%),但其细胞膜呈低阳性表达(19.0%);β-catenin在NPC组织中的细胞浆/细胞核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异型增生鼻咽黏膜上皮、增生鼻咽黏膜上皮和正常鼻咽黏膜上皮(P<0.01)。非角化性鼻咽癌和未分化癌组织的β-catenin蛋白细胞浆/细胞核异常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角化性鼻咽癌(P<0.01)。临床Ⅲ和Ⅳ期NPC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细胞浆/细胞核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临床Ⅰ和Ⅱ期(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NPC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细胞浆/细胞核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NPC(P<0.01)。结论β-catenin蛋白在癌细胞细胞浆/细胞核中的过表达在NP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β-catenin蛋白细胞浆/细胞核阳性可作为预测鼻咽癌临床进展和侵袭、转移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端粒酶HTRT在鼻咽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鼻咽上皮癌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端粒酶HTRT在正常鼻咽黏膜、鼻咽黏膜异型增生和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鼻咽正常黏膜全部为阴性,异型增生鼻咽组织阳性表达率较低,而鼻咽癌组织HTRT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但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型及淋巴结转移不相关.结论HTRT表达在鼻咽癌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NPC组织中COX-2和MMP-2蛋白的表达,并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OX-2和MMP-2在NP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58%和66.28%,显著高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均P<0.01);它们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均P<0.01),2种蛋白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NPC组织中COX-2和MMP-2的表达均增高;二者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过程中可能起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患者血清sICAM-1、sCD4及sCD8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清可溶性CD4(sCD4)、可溶性CD8(sCD8)和可溶性ICAM—1(sICAM—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54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CAM一1、sCD4与sCD8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sICAM—1、sCD4及sCD8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血清sICAM—1浓度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sCD4、sCD8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放疗终sCD4、sCD8与sICAM—1水平比放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但仍比对照组高(均P<0.01);放疗后6个月肿瘤全消组血清sICAM—1、sCD4与sCD8继续保持较低水平,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肿瘤残留组血清sICAM—1、sCD4与sCD8浓度出现不同程度回升,其中sICAM—1水平与肿瘤全消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sCD4、sCD8浓度接近治疗前水平(均P>0.05),但比肿瘤全消组高(均P<0.05)。结论:鼻咽癌存在与sICAM—1表达相关的细胞免疫应答异常,血清sI—cAM—1、sCD4与sCD8的水平检测可作为鼻咽癌病情评估、疗效监测及随访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